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江南中学16名体育特长生100米途中跑助力训练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同学的成绩都有了不同的提高,但实验组运用助力训练后途中跑的各技术指标都要比对照组好的多。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途中跑;步长;步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由于江南中学没有招收初、高中学段具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身体素质较突出或学校运动会成绩较好并且喜爱体育活动者确定为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对象。以江南中学体育特长生为实验组对象,其中2010级毕业学生男生8人。
实验设计及方案:
1.实验设计依据,影响途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步长、步频
(1)影响步长的因素。影响步长的因素是肌肉力量的大小,下肢的长度,柔韧性。真正的影响也应该是肌肉力量的大小,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其次,人在跑动过程中的步长还和后蹬角度、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
(2)影响步频的因素。影响步频的因素主要有神经灵活性、动作协调性、跑的技术和腿部力量。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肌肉力量足够大的情况下,神经的灵活性和技术动作决定了步频的快慢。
(3)步长与步频的关系。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项因素。步长与步频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同时提高步长和步频,跑的速度肯定提高,但是训练和实践中,两者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步长太大会影响步频,步频太快会影响步长。所以,教练员应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选择合理、适当的比例是保证速度的关键。
2.实验设计方案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江南中学16名男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设计以下方案以供实验。
实验组(江南中学2010级毕业学生男生8人)
下坡跑:40米 3次×3组 坡度8°(用角度测量仪测量)强度90%以上。
橡皮带助力跑(反弹力):40米 2次×2组 强度90%以上。
顺风跑:60米 2次×3组 强度85%以上。
自行车牵引跑:60米 3次×2组。
追赶跑:50米 2次×2组 强度95%以上。训练时选择以上2—3项内容进行速度训练。
每周训练计划:周日:专项 周一:速度 周二:力量 周三:专项 周四:速度,时间2个月,并测出实验前、后各种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途中跑步长和步数变化的统计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的步长、步数均有一定的变化。但实验组同学的变化相对对照组来说要提高的更多一些。实验组平均步长由实验前的186.6厘米增加到实验后的191.5厘米。平均步数由实验前的35步,减少到实验后的33.8步减少了。对照组由于没有经过实验训练,变化不怎么大。平均步长由实验前的182.4厘米增加到实验后的185.8厘米。平均步数由实验前的35.6步,减少到实验后的34.8步。
实验训练可以对原有的肌肉施加刺激,打破旧的收缩方式,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发展速度。肌肉越是放松,就越容易被拉长,而肌肉的初长度越长,则肌肉的收缩力量就越大。肌肉的放松能力好,可保证关节灵活性提高,动作幅度加大,步长增加,达到提高短跑成绩的目的。
(二) 途中跑步频和速度变化的统计分析
实验组实验前步频和速度平均变化比实验后平均变化大。实验前平均步频为3.7步/秒,实验后平均步频为3.9步/秒,平均速度也由实验前的7.69米/秒,提高到实验后的7.88米/秒。途中跑的放松技术能有效的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高速跑中大脑皮层的负担,加快神经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利于提高步频。
实践证明,以上对提高步频的训练指导思想及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实验训练后,部分运动员“坐着跑”的错误动作得到了较大的改正。跑动中也体现出了高重心以及跑动中的平稳。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步频、速度来看,此方法对训练途中跑成绩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途中跑成绩和100米成绩变化的统计分析
实验组实验前途中跑成绩为8.48秒。经过实验训练后,实验组成绩提高到8.28秒,实验组实验前100米成绩为13.40秒。经过实验训练后,实验组成绩提高到13.12秒。
途中跑是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能力的体现。途中跑成绩的发挥,可以直接关系到全程跑成绩的好坏。实验证明,途中跑成绩提高的波动值,在全程跑中也将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在起跑和加速跑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途中跑的成绩提高了,整个全程跑的成绩才会有所提高。实验组经过实验训练后,途中跑跑的轻松,步长和步频合理,步幅开阔,具有明显节奏感的特点比对照组表现的更为突出。
三、结论
(1)助力训练不仅提高了途中跑步频、步长和成绩,还可以改进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在步频训练时配合相应的力量练习,来提高蹬地后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步长训练配合了相应的柔韧练习,增强了肌腱和韧带的伸展性及弹性,跑动中更好的体现了步长。
(2)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保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面身体训练,采取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方法及手段。
(3)提高途中跑速度是短跑速度训练的方向和目标。途中跑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是运动员保持长时间高速能力的基础,速度力量是步频和步幅的保障。
(4)实验证明,助力训练不仅加快了途中跑速度,保持大步幅,而且体现了跑的向前性和协调性,还使运动员以合理的步幅,适宜的步频相配合,获得最佳的效果,即获得全程速度整体最佳化。
四、建议
(1)短跑初学者,训练水平低,不系统,技术差。途中跑不能充分体现出最高速度,步幅小,节奏感不强。青少年身体发育程度还没有达到成熟,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应合理、周密的制定训练计划,寻找新的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纠正学生“跨大步”跑的错误思想。
(2)青少年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所以不少技术动作都是错误的。在基础训练阶段要把改正技术作为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训练中要及时准确的纠正错误技术。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途中跑;步长;步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由于江南中学没有招收初、高中学段具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身体素质较突出或学校运动会成绩较好并且喜爱体育活动者确定为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对象。以江南中学体育特长生为实验组对象,其中2010级毕业学生男生8人。
实验设计及方案:
1.实验设计依据,影响途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步长、步频
(1)影响步长的因素。影响步长的因素是肌肉力量的大小,下肢的长度,柔韧性。真正的影响也应该是肌肉力量的大小,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其次,人在跑动过程中的步长还和后蹬角度、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
(2)影响步频的因素。影响步频的因素主要有神经灵活性、动作协调性、跑的技术和腿部力量。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肌肉力量足够大的情况下,神经的灵活性和技术动作决定了步频的快慢。
(3)步长与步频的关系。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项因素。步长与步频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同时提高步长和步频,跑的速度肯定提高,但是训练和实践中,两者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步长太大会影响步频,步频太快会影响步长。所以,教练员应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选择合理、适当的比例是保证速度的关键。
2.实验设计方案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江南中学16名男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设计以下方案以供实验。
实验组(江南中学2010级毕业学生男生8人)
下坡跑:40米 3次×3组 坡度8°(用角度测量仪测量)强度90%以上。
橡皮带助力跑(反弹力):40米 2次×2组 强度90%以上。
顺风跑:60米 2次×3组 强度85%以上。
自行车牵引跑:60米 3次×2组。
追赶跑:50米 2次×2组 强度95%以上。训练时选择以上2—3项内容进行速度训练。
每周训练计划:周日:专项 周一:速度 周二:力量 周三:专项 周四:速度,时间2个月,并测出实验前、后各种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途中跑步长和步数变化的统计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的步长、步数均有一定的变化。但实验组同学的变化相对对照组来说要提高的更多一些。实验组平均步长由实验前的186.6厘米增加到实验后的191.5厘米。平均步数由实验前的35步,减少到实验后的33.8步减少了。对照组由于没有经过实验训练,变化不怎么大。平均步长由实验前的182.4厘米增加到实验后的185.8厘米。平均步数由实验前的35.6步,减少到实验后的34.8步。
实验训练可以对原有的肌肉施加刺激,打破旧的收缩方式,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发展速度。肌肉越是放松,就越容易被拉长,而肌肉的初长度越长,则肌肉的收缩力量就越大。肌肉的放松能力好,可保证关节灵活性提高,动作幅度加大,步长增加,达到提高短跑成绩的目的。
(二) 途中跑步频和速度变化的统计分析
实验组实验前步频和速度平均变化比实验后平均变化大。实验前平均步频为3.7步/秒,实验后平均步频为3.9步/秒,平均速度也由实验前的7.69米/秒,提高到实验后的7.88米/秒。途中跑的放松技术能有效的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高速跑中大脑皮层的负担,加快神经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利于提高步频。
实践证明,以上对提高步频的训练指导思想及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实验训练后,部分运动员“坐着跑”的错误动作得到了较大的改正。跑动中也体现出了高重心以及跑动中的平稳。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步频、速度来看,此方法对训练途中跑成绩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途中跑成绩和100米成绩变化的统计分析
实验组实验前途中跑成绩为8.48秒。经过实验训练后,实验组成绩提高到8.28秒,实验组实验前100米成绩为13.40秒。经过实验训练后,实验组成绩提高到13.12秒。
途中跑是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能力的体现。途中跑成绩的发挥,可以直接关系到全程跑成绩的好坏。实验证明,途中跑成绩提高的波动值,在全程跑中也将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在起跑和加速跑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途中跑的成绩提高了,整个全程跑的成绩才会有所提高。实验组经过实验训练后,途中跑跑的轻松,步长和步频合理,步幅开阔,具有明显节奏感的特点比对照组表现的更为突出。
三、结论
(1)助力训练不仅提高了途中跑步频、步长和成绩,还可以改进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在步频训练时配合相应的力量练习,来提高蹬地后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步长训练配合了相应的柔韧练习,增强了肌腱和韧带的伸展性及弹性,跑动中更好的体现了步长。
(2)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保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面身体训练,采取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方法及手段。
(3)提高途中跑速度是短跑速度训练的方向和目标。途中跑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是运动员保持长时间高速能力的基础,速度力量是步频和步幅的保障。
(4)实验证明,助力训练不仅加快了途中跑速度,保持大步幅,而且体现了跑的向前性和协调性,还使运动员以合理的步幅,适宜的步频相配合,获得最佳的效果,即获得全程速度整体最佳化。
四、建议
(1)短跑初学者,训练水平低,不系统,技术差。途中跑不能充分体现出最高速度,步幅小,节奏感不强。青少年身体发育程度还没有达到成熟,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应合理、周密的制定训练计划,寻找新的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纠正学生“跨大步”跑的错误思想。
(2)青少年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所以不少技术动作都是错误的。在基础训练阶段要把改正技术作为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训练中要及时准确的纠正错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