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糖尿病儿童心理健康的引领者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孩子小云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时刚两岁,如今她已经4岁了,为了她的病我把工作也辞了,天天在家看护她。这两年来我过得好辛苦,天天就和打仗一样,每天她都会为注射和测血糖跟我哭闹,又会因为想吃东西在地上耍赖,真不知这样的日子要熬到什么时候。我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总是,忍不住要冲她嚷嚷。我最近发现小云变得不爱笑了,没有别的孩子活泼可爱,我想我已经不是一个好母亲了。
  前天我带她到院子里玩,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吃冰淇淋,就嚷着也要吃。我没同意,她就哭着说:“我恨我手指上的胶布,为什么你们不得病?我恨你!”我很伤心,我该怎么办啊?
  四川 刘某
  患有糖尿病的儿童,需要面临诸多的困难,如频繁地监测血糖。很小的年龄就要自己注射胰岛素,还有饮食控制,这些每天必做的“功课”对于儿童来说都是不小的心理压力。不过,影响糖尿病儿童治疗的重要因素却是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近期笔者研究发现,糖尿病儿童的家长心理异常的比例为30.1%,而健康对照组家长仅为9.8%,心理异常的家长是健康儿童家长的3倍;而且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时,糖尿病儿童发生情绪障碍的比例也高。这提示我们:家长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引领者。
  诚然,在孩子长久的治疗中,家长要负责患儿监测、注射、饮食、就医等方方面面的管理,还要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对于患儿未来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担心更使得家长焦虑不堪,会对家长的心理产生缓慢而持久的影响。因此,糖尿病儿童的家长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家长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
  家长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除先天因素(气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遗传倾向)外,更主要的因素在于后天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焦虑、抑郁等情绪是可以传播的,在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传递。如果妈妈总是过分紧张,不许这不许那,担心这担心那,每日唠唠叨叨,不停叮嘱患儿,孩子则会整日在紧张不安及烦躁中度过;如果家长总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甚至以泪洗面,孩子又怎么可能高兴起来呢?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果家长不能够合理地、积极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孩子也就学不会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家长经常用发脾气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或脾气暴躁,以此来躲避或者对抗家长。
  这里给出一些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新的信息,掌握更多的方法,使自己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恐惧与担心,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2.积极参加糖尿病病友会或家长联谊会,不仅能够学习更多的经验,而且家长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比其他人的安慰与同情更有感染力。
  3.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感到烦躁、苦闷时,可以通过做运动,听音乐,外出旅游,向朋友倾诉等方法,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
  4.如果与亲子间矛盾冲突较多,应有意识地主动改善亲子关系,在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有效地交流与沟通,用自己的爱唤起孩子内心的力量,共同面对困难,不要仅用强压来解决问题。
  5.寻求专业性帮助,如心理咨询等,通过家庭治疗等方法改变家庭互动模式,可以帮助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心理状况。
  良好的健康、快乐的情绪同样是可以传播的,当家长感到轻松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时,您的孩子也会大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享受快乐的每一天。
  (编辑/钟卉)
其他文献
循证医学研究是对大规模的患者长期地给予某种药物或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分析这些患者在数年或数十年后疾病的控制情况,和发生了多少有害的并发症或多少死亡率,来客观地评判这种药物或治疗的疗效。  关于胰岛素治疗,在20年前曾经在美国加拿大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循证医学国际研究——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该研究目的是要观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不是可以减少、延迟或避免糖尿病的晚期并发症。研究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
期刊
夏女士今年38岁,患1型糖尿病21年,发病后一直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在戴胰岛素泵前,夏女士每天的胰岛素用量已经高达80个单位,但血糖波动仍然很大,黎明现象严重,经常出现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反应,以致4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已经并发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Ⅲ期)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自2000年起,夏女士平均每年住院3~5个月,半年前患者因眼底出血而行激光治疗。2004年7月患者因全
期刊
近期,通过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在医院检查,发现血糖升高的,包括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仅仅表现为血糖升高,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初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现在就单纯高血糖的控制谈中医的认识和临床体会,供参考。    中医对单纯性高血糖病因的认识    1 过食肥甘:“过食肥甘”已经成为发生高血糖进而发展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高热量食品、快速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煎炸食品充斥餐
期刊
羟基苯磺酸钙是2.5一二羟基苯磺酸钙化学名称的简称,糖尿病患者一旦被诊断并发视网膜病变,医生往往建议使用此药。许多患者想进一步了解该药的功效,故在此作一介绍。    怎样判断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者的自觉症状多以闪光感和视力减退为主诉。也有无自觉症状,而到眼科常规检查发现的。早期眼底可无改变,进展缓慢。随着病变进展,通过散瞳检查可观察到小动脉缺血和血管的渗透性改变,多数可见视网膜呈紫红色
期刊
我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左脚大脚趾有麻木、胀痛的感觉,请问这是末梢神经炎吗?我该如何进行治疗,是打针还是吃药?  河北 刘某  答:下肢远端对称性麻木、疼痛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缓解病情的关键在于病因的综合治疗:①积极控制高血糖:首选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内多可减轻疼痛。同时长期使其他代谢指标如:血压、血脂、体重达标。应用阿司匹林(降低血液黏稠度)、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醛糖还原
期刊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尿液中有高浓度糖存在,而糖又是非常有利于细菌繁殖的培养基,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感染,而尿路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居第二位。当患者患有尿路感染时,可以影响到糖尿病的控制,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首先应该控制血糖到理想水平,使尿糖呈现阴性或微量,这样细菌就失去了繁殖的良好环境。患者要注意环境和自身的卫生,尤其是女性由于尿路短,更易
期刊
砂仁又名阳春砂,是姜科植物阳春砂、海南砂或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这里面还有个民间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广东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相继病死。然而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病,而且个个体格强壮。当地人仔细观察,发现牛很喜欢吃这儿生长的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后来人们试着将这种植物用于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的胃脘胀痛、不思饮食,呃逆不止的患者,效
期刊
随着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约占透析和肾移植患者的1/3以上。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蛋白尿、血糖控制不良、血脂异常、低氧血症等因素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上也应针对这些因素施以相应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控制血糖药物的选择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
期刊
一部分病友看中医,往往不知道该着手准备些什么,该注意些什么,到了医院才想起忘了带这带那,这不仅不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还有可能延误对疾病的正确诊治。那么,看中医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上午空腹看病(但要预防低血糖),以免舌苔被饮食影响。有些食物和饮料本身有颜色,进食后可能导致舌苔颜色的改变而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进食后也会使脉搏加快,影响对脉诊的判断分析。此外空腹还便于患者做糖尿病的相关实验
期刊
糖尿病患者如能合理控制饮食,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综合治疗手段,不仅病情可以得到满意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像健康人一样享受人生的乐趣。    算能量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及体力劳动的情况,算出一天需要的能量。能量是用来维持我们的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通过能量的调整,可使体重达到一个理想的范围。    吃主食    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在粗杂粮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