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末,“民主和平论”是西方争议颇多的一个命题。争议的中心是:西方民主国家是否比其他类型的国家更少发生战争。
关键词:民主和平论;西方;战争
一、“民主和平论”的由来
“民主和平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康德。康德在他的《永久和平论》中首次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原型。康德认为:“永久和平的第一项条款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①当代西方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思想。1983年迈克尔•多伊尔正式在《康德、自由主义遗产和外交》中第一次提出了“民主和平论”这个概念。从此以后,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和支持。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民主和平论”作为其对外政策的一个支柱。克林顿总统在1994年国情咨文中表示,民主制之间不会开战的道理,解释了为什么在国外推进民主是他的对外政策的支柱的理由。”这篇题为《民主化与战争》的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长远地看,稳固的民主制度的范围的扩大,可能会增强和平的前景。短期而言,在使动荡的(民主化)过渡之危险降低至最小限度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②
所谓“民主和平”,实际上是一个命题,即民主国家间无战争。它的主要论点有两个:第一,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他民主国家打仗;第二,当民主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极少威胁要使用暴力,因为这样做是非法的(illegitimate)。③许多“民主和平论”的支持者认为: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冲突甚至是战争。这些战争包括一些地区冲突和战争,如两伊战争等,也包括西方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的战争,如1999年美英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等。但是在西方主要国家间却没有发生战争,并且看上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他们之间也太可能发生战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或者现象决不能只看表面,而要看其本质。对待“民主和平论”我们也要正确看待,寻找其本质。
二、如何定义民主国家
民主在现代社会和国家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要宣称其是民主的,否则就会丧失合法性。“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就是民主国家间不会发生战争。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何为民主国家,我们应该如何认定一个国家是否为民主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轻松的凭主观宣称“我们都知道哪个民族或国家是民主的,哪个不是。”但是我们的确如此吗?当希特勒在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时,他是作为多数党的党魁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台的。纳粹党赢得了13799000张选票和203席,占总数的439%。他因此具有上台的资格,得到了多数德国人的支持。这和英国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1983和1987年赢得的选票几乎一致,也和英国工党在1997和2001年赢得的选票基本一致。我们可以说英国是一个民主国家,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是个民主国家呢?答案肯定会是否定的。
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政府由选举产生并且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大多数,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民主国家。我们还是来看英国。通常被看作民主国家的英国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自从承认普选权普及以来,除了联合政府时期没有一个英国政府以纯粹多数票当选过。在英国这样的选举体制下,政府往往是由最大少数派上台,政府也只是代表了最大的少数派。政府的支持率可能不超过40%,这使得参与选举的剩余60%的投票者和那些并没有投票的人受到了不是他们选择的政府的统治。但是英国还是一个民主国家。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宣称某个国家的选举是不民主的,但情况都如他们所说吗?1984年的尼加拉瓜选举存在多党竞争的局面,并且有反对桑地诺政府的反对党。尼加拉瓜因此宣称他们的选举是民主的选举,并且尼加拉瓜还证实了桑地诺政府赢得了普遍性的支持。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认为这种选举是虚伪的,不自由的。那么尼加拉瓜到底是民主国家吗?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呢?
“民主和平论”强调民主国家间无战争,但是什么是民主国家是难以取得共识的。就像上面我们分析的那样,哪个国家是民主国家难以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那么“民主和平论”的民主国家也就难以找到统一的研究起点。我们不能够只听取民主和平论者的一家之言。
三、如何认识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一样好战
康德认为:国家公民“他们不得不作出承担战争带来的一切艰难困苦的决定(其中有:自己得作战,得从自己的财富中付出战费,得悲惨不堪的改善战争所遗留下来的荒芜……)”④等等。现代的民主和平者认为:“第一,战争费用是公民以鲜血和财富来支付的,民主制政府之所以不情愿进行战争,是因为它们必须向公民负责。第二,在民主国家,有战争风险的外交决策是公开讨论的,这意味着战争的代价对于公众和决策者来说都是敏感的。第三,民主制政治结构的特征,诸如行政选择、政治竞争和外交决策过程的多元性,具有制衡作用,会使国家受到较大制约。第四,民主制的政治文化,诸如民主规范、惯例、观念以及社会风气等,最终会使适用于国内的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适用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⑤这是他们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的原因。但是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存在着大量的反常现象,那就是一个民主国家不会对另一个民主国家使用武力或很少使用武力,但是他们却能够轻易的对一个非民主国家使用武力。1999北约干涉南联盟,2003年美英攻击伊拉克就是明显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说民主国家之间不发生战争是他们的人民反对打仗,不愿意承担战争带来的后果,那他们就不会进行战争。那么结论就会是:他们既不会和民主国家发生战争,也不会和非民主国家发生战争。这里民主和平论者的观点至少是缺乏解释力的。
我们还要看到民众的意见经常会和政府的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涉及对外政策这种需要专门知识和判断的领域。杰出的政治家往往需要抵触公众的意见以坚持他认为真正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判断和政策。如果仅仅为了讨好民众以换得政治好处,那么就极有可能采取糟糕的外交政策。现代国家都掌握着大众传媒工具,具有很强的大众动员能力。他们可以欺骗、蒙蔽民众,制造假象,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赢得民众的支持。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自从二战结束以来,每次总统为发动一次战争或者是动用武装力量而征求民众意见时,往往是反对出兵的呼声很高。但是一旦战争开始后,抵制的声音便会很快减少。这里就能够看出大众传媒的作用。民主和平论者的认为人民不愿意打仗的观点在这里就更加难以解释了。
四、结语
“民主和平论”认为只有民主国家不会发生战争,那么其结论就必然会是:把每个国家都改造成为民主国家。弗郎西斯•福山更是在他的文章《历史的终结》里认为:资本主义民主代表了人类政治和经济制度发展的最终和最高阶段。这也是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采取的对外政策的一个依据。但是向民主过渡的国家可能更容易引发激烈的冲突甚至是战争。南斯拉夫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所谓铁托的“专权时代”(建国至1980年),南斯拉夫各种民族主义思潮被抑制在萌芽状态,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省相对平等和合作,不仅从未发生过战争,连可能引发矛盾和磨擦的争吵也被视为不合法;而铁托去世以后,特别是从苏联解体以来,南斯拉夫政治摆脱了原有的束缚,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代世界后果最严重的国家裂变过程:先是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省纷纷独立,随后是为边界划分和民族纠纷发生冲突,直至演变成欧洲二战结束以来炮火最猛烈的战区。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民主和平论”充其量只是给我们了一种解释,并且他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在观察国际战争与和平问题时,决不能像“民主和平论”那样只看每个国家是否为民主国家,而应该看到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每个国家的制度、文化、经济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我们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求同存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注释:
①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14页;
②王逸舟,《国际关系与国内体制——评“民主和平论”》,《欧洲》,1995年第6期,第6页;
③李少军,《评“民主和平论”》, 《欧洲》,1995,年第4期,第4页;
④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15-16页;
⑤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8-59页;
参考文献:
[1]王逸舟,《国际关系与国内体制——评“民主和平论”》,《欧洲》,1995年第6期;
[2]李少军,《评“民主和平论”》, 《欧洲》,1995,年第4期;
[3]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
[4][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 段保良 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关键词:民主和平论;西方;战争
一、“民主和平论”的由来
“民主和平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康德。康德在他的《永久和平论》中首次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原型。康德认为:“永久和平的第一项条款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①当代西方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思想。1983年迈克尔•多伊尔正式在《康德、自由主义遗产和外交》中第一次提出了“民主和平论”这个概念。从此以后,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和支持。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民主和平论”作为其对外政策的一个支柱。克林顿总统在1994年国情咨文中表示,民主制之间不会开战的道理,解释了为什么在国外推进民主是他的对外政策的支柱的理由。”这篇题为《民主化与战争》的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长远地看,稳固的民主制度的范围的扩大,可能会增强和平的前景。短期而言,在使动荡的(民主化)过渡之危险降低至最小限度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②
所谓“民主和平”,实际上是一个命题,即民主国家间无战争。它的主要论点有两个:第一,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他民主国家打仗;第二,当民主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极少威胁要使用暴力,因为这样做是非法的(illegitimate)。③许多“民主和平论”的支持者认为: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发生了很多冲突甚至是战争。这些战争包括一些地区冲突和战争,如两伊战争等,也包括西方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的战争,如1999年美英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沙漠风暴”行动等。但是在西方主要国家间却没有发生战争,并且看上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他们之间也太可能发生战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或者现象决不能只看表面,而要看其本质。对待“民主和平论”我们也要正确看待,寻找其本质。
二、如何定义民主国家
民主在现代社会和国家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要宣称其是民主的,否则就会丧失合法性。“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就是民主国家间不会发生战争。这里很重要的就是何为民主国家,我们应该如何认定一个国家是否为民主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轻松的凭主观宣称“我们都知道哪个民族或国家是民主的,哪个不是。”但是我们的确如此吗?当希特勒在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时,他是作为多数党的党魁通过合法的程序上台的。纳粹党赢得了13799000张选票和203席,占总数的439%。他因此具有上台的资格,得到了多数德国人的支持。这和英国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1983和1987年赢得的选票几乎一致,也和英国工党在1997和2001年赢得的选票基本一致。我们可以说英国是一个民主国家,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是个民主国家呢?答案肯定会是否定的。
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国家的政府由选举产生并且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大多数,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民主国家。我们还是来看英国。通常被看作民主国家的英国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自从承认普选权普及以来,除了联合政府时期没有一个英国政府以纯粹多数票当选过。在英国这样的选举体制下,政府往往是由最大少数派上台,政府也只是代表了最大的少数派。政府的支持率可能不超过40%,这使得参与选举的剩余60%的投票者和那些并没有投票的人受到了不是他们选择的政府的统治。但是英国还是一个民主国家。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宣称某个国家的选举是不民主的,但情况都如他们所说吗?1984年的尼加拉瓜选举存在多党竞争的局面,并且有反对桑地诺政府的反对党。尼加拉瓜因此宣称他们的选举是民主的选举,并且尼加拉瓜还证实了桑地诺政府赢得了普遍性的支持。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认为这种选举是虚伪的,不自由的。那么尼加拉瓜到底是民主国家吗?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呢?
“民主和平论”强调民主国家间无战争,但是什么是民主国家是难以取得共识的。就像上面我们分析的那样,哪个国家是民主国家难以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那么“民主和平论”的民主国家也就难以找到统一的研究起点。我们不能够只听取民主和平论者的一家之言。
三、如何认识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一样好战
康德认为:国家公民“他们不得不作出承担战争带来的一切艰难困苦的决定(其中有:自己得作战,得从自己的财富中付出战费,得悲惨不堪的改善战争所遗留下来的荒芜……)”④等等。现代的民主和平者认为:“第一,战争费用是公民以鲜血和财富来支付的,民主制政府之所以不情愿进行战争,是因为它们必须向公民负责。第二,在民主国家,有战争风险的外交决策是公开讨论的,这意味着战争的代价对于公众和决策者来说都是敏感的。第三,民主制政治结构的特征,诸如行政选择、政治竞争和外交决策过程的多元性,具有制衡作用,会使国家受到较大制约。第四,民主制的政治文化,诸如民主规范、惯例、观念以及社会风气等,最终会使适用于国内的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适用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⑤这是他们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的原因。但是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存在着大量的反常现象,那就是一个民主国家不会对另一个民主国家使用武力或很少使用武力,但是他们却能够轻易的对一个非民主国家使用武力。1999北约干涉南联盟,2003年美英攻击伊拉克就是明显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说民主国家之间不发生战争是他们的人民反对打仗,不愿意承担战争带来的后果,那他们就不会进行战争。那么结论就会是:他们既不会和民主国家发生战争,也不会和非民主国家发生战争。这里民主和平论者的观点至少是缺乏解释力的。
我们还要看到民众的意见经常会和政府的意见不一致,尤其是在涉及对外政策这种需要专门知识和判断的领域。杰出的政治家往往需要抵触公众的意见以坚持他认为真正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判断和政策。如果仅仅为了讨好民众以换得政治好处,那么就极有可能采取糟糕的外交政策。现代国家都掌握着大众传媒工具,具有很强的大众动员能力。他们可以欺骗、蒙蔽民众,制造假象,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赢得民众的支持。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自从二战结束以来,每次总统为发动一次战争或者是动用武装力量而征求民众意见时,往往是反对出兵的呼声很高。但是一旦战争开始后,抵制的声音便会很快减少。这里就能够看出大众传媒的作用。民主和平论者的认为人民不愿意打仗的观点在这里就更加难以解释了。
四、结语
“民主和平论”认为只有民主国家不会发生战争,那么其结论就必然会是:把每个国家都改造成为民主国家。弗郎西斯•福山更是在他的文章《历史的终结》里认为:资本主义民主代表了人类政治和经济制度发展的最终和最高阶段。这也是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采取的对外政策的一个依据。但是向民主过渡的国家可能更容易引发激烈的冲突甚至是战争。南斯拉夫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所谓铁托的“专权时代”(建国至1980年),南斯拉夫各种民族主义思潮被抑制在萌芽状态,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省相对平等和合作,不仅从未发生过战争,连可能引发矛盾和磨擦的争吵也被视为不合法;而铁托去世以后,特别是从苏联解体以来,南斯拉夫政治摆脱了原有的束缚,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代世界后果最严重的国家裂变过程:先是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省纷纷独立,随后是为边界划分和民族纠纷发生冲突,直至演变成欧洲二战结束以来炮火最猛烈的战区。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民主和平论”充其量只是给我们了一种解释,并且他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在观察国际战争与和平问题时,决不能像“民主和平论”那样只看每个国家是否为民主国家,而应该看到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每个国家的制度、文化、经济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我们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求同存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注释:
①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14页;
②王逸舟,《国际关系与国内体制——评“民主和平论”》,《欧洲》,1995年第6期,第6页;
③李少军,《评“民主和平论”》, 《欧洲》,1995,年第4期,第4页;
④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15-16页;
⑤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8-59页;
参考文献:
[1]王逸舟,《国际关系与国内体制——评“民主和平论”》,《欧洲》,1995年第6期;
[2]李少军,《评“民主和平论”》, 《欧洲》,1995,年第4期;
[3]康德,《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
[4][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 段保良 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