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汶川地震会永远刻入我的记忆。感觉到发生地震的那一瞬间,我和学校老师们在整个教学楼里,指挥着学生迅速疏散撤离,当我最后一个走出教学楼来到升旗广场时,全体近2000名师生已经秩序井然地集合完毕。真的是有备无患!我们以前进行疏散演练时所提出的“服从指挥、冷静不喧哗、安静不慌乱”等要求,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检验。我知道,安全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教育与管理永恒的主题。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是首先校长要时刻绷紧安全第一的弦。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迎来送往的各种检查中,谁来谁都说自己的事重要,谁来谁都说自己的事是第一。其实校长心里要明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第一。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便是“一失万无”,意外伤害发生后行政问责也好,法律追究也罢,都于事无补。更为重要的是,意外同样会伤害到我们对生命深怀敬畏的心。
二、安全意识是前提
很多人一提到学校安全教育,都会说老师应该掌握安全教育知识!我认为不是“应该”,而是“必须”。只有每一位领导和教师心中有安全意识,才能够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每年的暑假,我们都要组织班主任培训会和全体教师培训会,这其中就涉及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我校还通过层层签订岗位聘任书和安全工作岗位目标责任书来不断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
一是要求每位教职工工作达到“一岗双责三心”:“一岗双责”即每个教师的岗位职责都包含教育责任与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从而使安全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心”是指做安全工作要怀有一颗负责任的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对生命敬畏的心,唯有尽心才可以把安全工作做扎实。
二是重视安全教育活动的形式载体,营造安全教育大氛围,帮助师生共同形成安全意识。我校于2008年申请承担国家“十一五”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目的就是以科研做引领,营造一种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安全课题实验及研究、自觉学习与践行的氛围,让师生们在安全意识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该项课题荣获结项成果一等奖。2012年10月,我校参与的国家“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及处理问题研究》已经结项,该课题荣获“国家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长效机制是核心
一是教育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的前瞻性、长效性,我校在专家的引领下,率先开展安全教育。自2008年开始,我们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开始开发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并以“安全事例”“知识链接”“举一反三”“实践训练”“安全知识小歌谣”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形式编制了校本教材《中小学安全教育知识读本(1~9册)》,涵盖了交通安全、心理健康、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对、户外娱乐、创伤救护、水火电、中毒和急症防治、青春期健康和传染病防治等20类安全知识。该成果在2012年香港举办的第六届创新课程交流会上被授予“创新课程金奖”,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校园安全教育不是一场事故一阵风,而应该是扎实而有效的常规教育,把安全教育做成学校教育的常态,在学校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上、在安全知识常态化教育上,你们走在了所有实验学校乃至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前列。”
二是管理上的长效机制。学校安全管理一贯坚持做到“三三同步”:即“三位一体”“三防并举”“三种机制”。“三位一体”指的是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协作,共同辅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立体特色施教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成效。“三防并举”即认真开展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模式,为建设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种机制”即建立首遇责任制、全员德育制和安全预警制。这三种机制只有运转灵活、扎实高效,才能使“防患于未然”不成为一句空话。
四、高效落实是关键
高效落实就是执行力。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它可以表示为1∶29∶300∶1000,即恶性事故∶轻微事故∶未遂事故∶事故隐患。该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我认为“海恩法则”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就是:要有发现事故隐患的警惕性,有发现未遂事故先兆意识的敏感性与眼光,有对轻微事故的百分之百的处理执行力,从而达到避免恶性事故的目的。
五、依法治校是保障
平安校园的内涵除师生的生命安全外,还有学校的发展与稳定。福建南平事件发生以后,警力入校,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安全的关注度之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安全管理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如何更好地构建一种生态和谐自然的育人环境,是每一个学校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需求。记得在《全国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及处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会上,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说:“申请实验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实验课题的实验任务,把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经验或者教训,在积累、梳理、思考、甄别的基础上,加以研究,真正把来自于基层的教育安全实践中的实验报告、实验成果提交过来,把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反映上来,乃至体现到国家政策、教育立法的层面上,使司法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更好地回应和合理引导民意并维护法治的尊严,才是学校承担实验课题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2012年11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全面推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求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使学校发展尽快地走上常态发展的轨道。为此,我们必须提高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及长效性,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作者系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
(责 编 流 水)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是首先校长要时刻绷紧安全第一的弦。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迎来送往的各种检查中,谁来谁都说自己的事重要,谁来谁都说自己的事是第一。其实校长心里要明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第一。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便是“一失万无”,意外伤害发生后行政问责也好,法律追究也罢,都于事无补。更为重要的是,意外同样会伤害到我们对生命深怀敬畏的心。
二、安全意识是前提
很多人一提到学校安全教育,都会说老师应该掌握安全教育知识!我认为不是“应该”,而是“必须”。只有每一位领导和教师心中有安全意识,才能够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每年的暑假,我们都要组织班主任培训会和全体教师培训会,这其中就涉及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我校还通过层层签订岗位聘任书和安全工作岗位目标责任书来不断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
一是要求每位教职工工作达到“一岗双责三心”:“一岗双责”即每个教师的岗位职责都包含教育责任与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从而使安全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心”是指做安全工作要怀有一颗负责任的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对生命敬畏的心,唯有尽心才可以把安全工作做扎实。
二是重视安全教育活动的形式载体,营造安全教育大氛围,帮助师生共同形成安全意识。我校于2008年申请承担国家“十一五”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目的就是以科研做引领,营造一种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安全课题实验及研究、自觉学习与践行的氛围,让师生们在安全意识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该项课题荣获结项成果一等奖。2012年10月,我校参与的国家“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及处理问题研究》已经结项,该课题荣获“国家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长效机制是核心
一是教育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的前瞻性、长效性,我校在专家的引领下,率先开展安全教育。自2008年开始,我们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开始开发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并以“安全事例”“知识链接”“举一反三”“实践训练”“安全知识小歌谣”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形式编制了校本教材《中小学安全教育知识读本(1~9册)》,涵盖了交通安全、心理健康、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对、户外娱乐、创伤救护、水火电、中毒和急症防治、青春期健康和传染病防治等20类安全知识。该成果在2012年香港举办的第六届创新课程交流会上被授予“创新课程金奖”,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校园安全教育不是一场事故一阵风,而应该是扎实而有效的常规教育,把安全教育做成学校教育的常态,在学校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上、在安全知识常态化教育上,你们走在了所有实验学校乃至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前列。”
二是管理上的长效机制。学校安全管理一贯坚持做到“三三同步”:即“三位一体”“三防并举”“三种机制”。“三位一体”指的是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协作,共同辅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立体特色施教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成效。“三防并举”即认真开展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模式,为建设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种机制”即建立首遇责任制、全员德育制和安全预警制。这三种机制只有运转灵活、扎实高效,才能使“防患于未然”不成为一句空话。
四、高效落实是关键
高效落实就是执行力。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它可以表示为1∶29∶300∶1000,即恶性事故∶轻微事故∶未遂事故∶事故隐患。该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我认为“海恩法则”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就是:要有发现事故隐患的警惕性,有发现未遂事故先兆意识的敏感性与眼光,有对轻微事故的百分之百的处理执行力,从而达到避免恶性事故的目的。
五、依法治校是保障
平安校园的内涵除师生的生命安全外,还有学校的发展与稳定。福建南平事件发生以后,警力入校,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安全的关注度之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安全管理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如何更好地构建一种生态和谐自然的育人环境,是每一个学校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需求。记得在《全国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及处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会上,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说:“申请实验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实验课题的实验任务,把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经验或者教训,在积累、梳理、思考、甄别的基础上,加以研究,真正把来自于基层的教育安全实践中的实验报告、实验成果提交过来,把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反映上来,乃至体现到国家政策、教育立法的层面上,使司法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更好地回应和合理引导民意并维护法治的尊严,才是学校承担实验课题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2012年11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全面推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求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使学校发展尽快地走上常态发展的轨道。为此,我们必须提高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及长效性,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作者系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
(责 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