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经济系统运行的状况和结果得出的科学评价称为绩效审计,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审计业务的发展都要求开展绩效审计。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离不开绩效审计。本文就绩效审计的内涵阐述商业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实际意义,并得出完善的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42-01
“绩效审计”最早见于《内部审计人员》杂志的“经营审计”一文。最早关于绩效审计的论著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实践了。到了70年代末期,美国审计中绩效审计工作量占了整个工作量的80%,由此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双丰收。因此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有必要把这种方式推广到全球,于是《内部审计标准》的出版带来了全世界推行的高潮,并且使在审计实践基础上的绩效审计不断丰富拓展开来。
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提高绩效责任,并在广泛的区域中得以更好的履行。要做到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一定有绩效审计。它具有的广泛的适用性,也使得传统的财务审计得以延伸,在选择审计目标,标准,方法上面跟传统的审计相比显出更加灵活与广泛的特性,因此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的一个延伸。
一、绩效审计在商业银行中发展的历程
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发展。由1983国家审计署成立,到1998年在全國推行,再到2003年《审计署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提出,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在逐步的改进,建立起了绩效考核机制,在2003年绩效审计成为国家审计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审计的重点开始向绩效审计转移。一直到2005年,当审计署将金融审计列入绩效审计的范畴时,绩效审计在商业银行也逐渐提上日程。在市场的发展中,商业银行通过构建科学的公司获得了上市资格,商业银行开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满足监督要求,逐渐的把绩效审计列入到重点审计范围。
二、绩效审计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一)对于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有利
商业银行依靠发展战略来使得银行保持持续经营,所以发展战略也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管理活动之一,更是在实现引导企业潜力,实现经营目标,更好的应对日益故障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绩效审计的开展,能够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优点和不足,可以透视银行的战略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否与市场对接,以及员工对战略是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些都是对实现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
(二)对降低银行风险有利
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的大背景中,社会的活动导致每个人,每一个行业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风险,商业银行也是一样的,所以商业银行也要做好风险的管理。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层通过绩效审计可以帮助管理层实现业绩和盈利的目标,方式资源流失的功能为面对风险的决策起到一个屏障作用。
(三)有助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绩效审计可以对商业银行内部进行深度检查,由此可见银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了—个有效的控制,然后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对内部审计功能发挥有利
商业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后,要求每家商业银行都要聘请外部会计师向社会公布财务报表。因为内部审计依旧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所以在一些审计的工作中,通过绩效审计对主要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三、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具体过程
(一)聘用外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流程
商业银行与聘请会计师在绩效审计方面的流程相似,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审计单位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审计过程当中去。具体的流程如下:
1.业务约定书的签订。银行方面可以参与,目的是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体系。
2.审计方案的确定。包活了审计的一系列工作的进度与安排。
(二)使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作为银行内部部门可以对银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检查,有关极小问题进行分析,为银行提供经济管理信息,帮助银行实现绩效管理目标。内部与外部审计工作安排的根本不同在于,内部审计是银行内生的,因此内部审计渗透进了银行管理的全过程,可以帮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银行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不足,利于银行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四、完善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相关对策
(一)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标准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可以利用企业的绩效评论为借鉴,总结并设计出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管理绩效体系。完善前瞻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指标。在蓝本中,对于财务的指标相对来说比较看重,但是银行在设计指标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财务指标,还要关注其他的指标。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根本母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管理,以此来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从这个目标来看,内部审计是一个变化范围在扩大的活动,它的范围从早期的防弊纠错向管理,绩效审计方面拓展。除了是原来的“卫士”更是当今的谋士。因此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制度,来保障审计内部人员有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避免好的建议被置之不顾的局面出现。
(三)加强绩效理念的宣传
商业银行实施的审计大多是合规性审计,导致很多人认为不违规就行了,至于损失无关紧要,这种观点与银行的发展背道而驰,使银行绩效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商业银行要在不同场合宣传绩效观念,让员工奋进,创造价值。
(四)完善绩效审计所需的技术手段
在绩效审计中,传统的审计模式是无法与rr审计模式相比拟的。要利用好IT审计模式,需要工作人员的学习,在面对商业银行分公司多,每天要处理的业务量比较大,管理活动也比较复杂,这些都需要一个大容量,高效率,可操作性强的审计信息系统来帮助商业银行管理重要的环节,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绩效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审计人员及时的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对经营的具有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特点的事物做出合理的判断,把银行的绩效审计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台阶。促进商业银行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商业银行绩效审计[J].东南学术,2011(09).
[2]董民.审计视角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0(06).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42-01
“绩效审计”最早见于《内部审计人员》杂志的“经营审计”一文。最早关于绩效审计的论著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实践了。到了70年代末期,美国审计中绩效审计工作量占了整个工作量的80%,由此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双丰收。因此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有必要把这种方式推广到全球,于是《内部审计标准》的出版带来了全世界推行的高潮,并且使在审计实践基础上的绩效审计不断丰富拓展开来。
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提高绩效责任,并在广泛的区域中得以更好的履行。要做到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一定有绩效审计。它具有的广泛的适用性,也使得传统的财务审计得以延伸,在选择审计目标,标准,方法上面跟传统的审计相比显出更加灵活与广泛的特性,因此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的一个延伸。
一、绩效审计在商业银行中发展的历程
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发展。由1983国家审计署成立,到1998年在全國推行,再到2003年《审计署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提出,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在逐步的改进,建立起了绩效考核机制,在2003年绩效审计成为国家审计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审计的重点开始向绩效审计转移。一直到2005年,当审计署将金融审计列入绩效审计的范畴时,绩效审计在商业银行也逐渐提上日程。在市场的发展中,商业银行通过构建科学的公司获得了上市资格,商业银行开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来满足监督要求,逐渐的把绩效审计列入到重点审计范围。
二、绩效审计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一)对于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有利
商业银行依靠发展战略来使得银行保持持续经营,所以发展战略也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管理活动之一,更是在实现引导企业潜力,实现经营目标,更好的应对日益故障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绩效审计的开展,能够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优点和不足,可以透视银行的战略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否与市场对接,以及员工对战略是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些都是对实现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
(二)对降低银行风险有利
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的大背景中,社会的活动导致每个人,每一个行业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风险,商业银行也是一样的,所以商业银行也要做好风险的管理。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层通过绩效审计可以帮助管理层实现业绩和盈利的目标,方式资源流失的功能为面对风险的决策起到一个屏障作用。
(三)有助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绩效审计可以对商业银行内部进行深度检查,由此可见银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了—个有效的控制,然后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对内部审计功能发挥有利
商业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后,要求每家商业银行都要聘请外部会计师向社会公布财务报表。因为内部审计依旧具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所以在一些审计的工作中,通过绩效审计对主要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三、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具体过程
(一)聘用外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流程
商业银行与聘请会计师在绩效审计方面的流程相似,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审计单位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审计过程当中去。具体的流程如下:
1.业务约定书的签订。银行方面可以参与,目的是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体系。
2.审计方案的确定。包活了审计的一系列工作的进度与安排。
(二)使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作为银行内部部门可以对银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检查,有关极小问题进行分析,为银行提供经济管理信息,帮助银行实现绩效管理目标。内部与外部审计工作安排的根本不同在于,内部审计是银行内生的,因此内部审计渗透进了银行管理的全过程,可以帮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银行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不足,利于银行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四、完善商业银行绩效审计的相关对策
(一)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标准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可以利用企业的绩效评论为借鉴,总结并设计出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管理绩效体系。完善前瞻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指标。在蓝本中,对于财务的指标相对来说比较看重,但是银行在设计指标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财务指标,还要关注其他的指标。
(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的根本母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管理,以此来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从这个目标来看,内部审计是一个变化范围在扩大的活动,它的范围从早期的防弊纠错向管理,绩效审计方面拓展。除了是原来的“卫士”更是当今的谋士。因此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制度,来保障审计内部人员有效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避免好的建议被置之不顾的局面出现。
(三)加强绩效理念的宣传
商业银行实施的审计大多是合规性审计,导致很多人认为不违规就行了,至于损失无关紧要,这种观点与银行的发展背道而驰,使银行绩效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商业银行要在不同场合宣传绩效观念,让员工奋进,创造价值。
(四)完善绩效审计所需的技术手段
在绩效审计中,传统的审计模式是无法与rr审计模式相比拟的。要利用好IT审计模式,需要工作人员的学习,在面对商业银行分公司多,每天要处理的业务量比较大,管理活动也比较复杂,这些都需要一个大容量,高效率,可操作性强的审计信息系统来帮助商业银行管理重要的环节,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绩效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审计人员及时的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信息。对经营的具有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特点的事物做出合理的判断,把银行的绩效审计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台阶。促进商业银行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商业银行绩效审计[J].东南学术,2011(09).
[2]董民.审计视角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