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正向引导对策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时代通过改变传播媒介的方式,将权威媒体转向自媒体,击碎了传统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中将控制渠道作为唯一传播手段的固定思维模式,在传播环境快速变革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呈现出“去中心化與媒体失焦”“标题化与自媒体传播”“注意力缺失与碎片化思维”等特点,如何利用新媒体把握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特点并对其传播行为进行正向引导,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正向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2-0100-04
  Abstract: 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authoritative media has been turned to we media by changing the way of media. It has shattered the fixed thinking mode of traditional network ideology communication, which regards control channel as the only mean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of rapid changes in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network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media out of focus", "heading and We Media communication", "attention deficit and fragmented thinking" and so o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needs to be discussed urgently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how to use new media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thinking and guide thei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Keywords: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havior; forward guidance
  自2013年至2020年,在新媒体高效运营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媒体传播量迅速增长近10倍,导致网络信息量出现极度过剩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高校大学生,是接触新媒体最频繁、应用体验最深刻、受辐射最广泛的群体[1]。据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在8.29亿的网民中,20-29岁的网民占26.8%;据《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20)》显示,25岁以下的网民占2.77亿,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48.1%[2],移动互联网以碎片化、高覆盖率、高时效性以及强黏度向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强势袭来,这无疑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巨大机遇和新挑战。本文旨在以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特点为基底,分析新时代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影响要素,探索正向引导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有效对策。
  一、新媒体运营下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敏锐,较早地注意到互联网的广阔前景和丰富应用以及对中国、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影响[3]。要强化对网络空间的治理,积极建设网络内容,加强正向网络引导,创建新时代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明确提出“十大育人”体系中“网络育人”的重要意义[4],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指出了方向。
  (一)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使命,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的引导提出了新方向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因受到文化思潮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及资本主义价值观等的影响,出现理想信念不清晰、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取向不明确等问题。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十个论述》中提出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5],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多元价值观交融和渗透的国际境遇,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的建构提出了新要求
  思维的形成与建立包括认知-解释、价值-信仰、目标-策略三个层面,把握主流思维最核心的是价值信仰得到认同。社会思潮的多样性、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海量的信息和富有个性的事件通过网络呈现在高校大学生面前,同时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表达方式层出不穷,使得多元文化冲击带来道德认知困惑与价值冲突,主流网络思维及行为迎来了巨大挑战。
  (三)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个性化、流变性、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提出了新挑战
  新媒体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一呼百应的感召力,也带来了新时代热点爆发的机遇。纵观自媒体十年以来的发展,从飞信、QQ的便利沟通,到微博中各路博主的诞生,再到微信朋友圈的横行关注和互动评论,以及多种社交工具上微视频和搞笑花絮,个体公众号的阅读量在一夜之间超过百万,随时随地便可引发不同程度的舆论风暴。与早期传播环境主以央视为内核的固定媒体,辅以多种传播方式极度单一的纸媒比较,现代传播环境呈现三个特征:所有人都可以生产内容;活跃的群体热衷于转发和传播,易受煽动;媒体力量由集中转为分散,自媒体受控性极弱。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每个个体既是网络思维的接收者,也是网络思维的传播者,互动性和双向性并存,接收方式动态化、实时化,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提出了新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作者以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传播行为正向引导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在北京市选取了16所高校,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表象展开调研,问卷共发放3000份,回收2732份,有效问卷245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9%,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此外,还采取了质性研究、个案访谈、专家访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二)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基本情况;二是了解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因素。
  (三)调查结果
  1. 网络内容由依附式、灌输式转变为全覆盖性、多维互动性,网络传播行为呈现标题化与自媒体传播现象,移动互联网把无数个体的信息终端连成一个整体,使高校大学生除了在实体空间外,在虚拟空间也形成了聚众、团体和网络社会,建立以兴趣为燃点的自媒体社交平台,促使价值观、思维模式、思想变化发生相互激烈碰撞与快速聚合,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6];当高校大学生以碎片式方式进行阅读时,网络内容已由依附式、灌輸式转变为自媒体不受时间、空间、地点限制的海量信息全覆盖性、多维互动性,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的引导过程中,要带动情结、迎合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吸引高校大学生眼球,使新媒体传播风车式模式巧妙转动起来,通过建立共鸣法则引发高校大学生的强烈认同感。
  2. 互动模式由点线面、自上而下转变为风车式、轮辐式,网络传播行为呈现去中心化与媒体失焦现象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颠覆了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网红、IP等新兴概念兴起。在每个个体都能发声的时代里,政府不再像过去一样,通过“拉窗帘”或“关窗帘”来控制网上的舆论和信息。随着话语权的极度分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进入“去中心化”变革期,高校也无法再轻易获得强势的渠道和媒体,新媒体时代互动模式已由点线面、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转变为风车式、轮辐式的现代传播模式,在这样的宏观传播环境下,基于好的内容与可控性,急需建立去激发和唤醒每一个个体产生共鸣和认同的体系。
  3. 传播动力由标准化塑造转变为内在化重塑,网络传播行为呈现注意力缺失与碎片化思维现象
  在注意力缺失和碎片化信息的时代,“情结”引发的“标签”作为一种“认同规则”,某些突出象征性形象的事件被选择、加工、复制后通过自媒体再次传播给另一个受众群体,在类似主题信息的不断传播中,刻板印象得到维护和固化。新媒体时代使高校大学生习惯于快速浏览、简单判断,对具备代表性、象征性、标志性的思想、文化、观念等定式信息重新加以组合、排列,甚至只看标题就对事件发表评论。因此,传播动力已由树立和弘扬主流形象的标准化塑造转变为激发、感化正能量内容的内在化重塑。我们需要探索的就是利用高校大学生心中的“情结”去构建值得传播的“内容”。利用“认同规则”传达出我们想要传达的关键信息,引导他们的认同感,引发传播,实现网络思维及行为的内在塑造。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据资料显示,新媒体时代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因素有以下6个:情绪、标签、角色、联系、情结、发酵剂。其中,前三个要素是引发网络思维共鸣的外部条件,后三个要素是有价值内容的自身要素。
  (一)三个外部传播要素:情绪、标签与角色
  1. 情绪:是唤醒高校大学生各种行为的感情基础,是激发高校大学生点击、转发、表达动机的重要桥梁,具有高传染的特性。情绪对共鸣的作用至关重要。新媒体等社交媒介作为重要的情绪载体和催化剂,对情绪共鸣有较强的助推作用,尤其是自媒体的群体传播,形成用碎片化传播代替强势传播,多路径传播代替单路径传播的集合效应。
  2. 标签:顺应“粉丝经济”的趋势,在集中力失焦的时代,高校大学生缺乏注意力去思考深度内容的特点,更加偏爱用标题做传播,倾向把所有深度内容与长篇大论想要传播的信息和内容都压缩成“标签”进行传播。
  3. 角色:好的内容就要为角色服务,本文将“高校大学生”作为角色对象。要清楚网络行为引导“引导谁?”“如何有效引导?”这两个问题。
  (二)三个自身要素:联系、情结与发酵剂
  1. 联系:个体更关注“与我相关”的信息,掌握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新媒体运营达到从“与我相关”到“与我们相关”的良好效果,是网络思维及行为引导的重要前提。首先在联系与共情的基础上,制造出“能自我塑造”的内容进行高速、大面积扩散,引起个体的关注,以默认的共有思想、观念、意愿作为激发自媒体传播行为的基础,让高校大学生从联系中对信息产生认同和共鸣。
  2. 情结: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各式各样的情结会在人类判断问题时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干扰人的行为决策。从本质上来讲,高校大学生认知的形成需要经历接收信息、对旧有概念产生依赖、发生情结的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因此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处于可塑性强的重要阶段,极易被刻板印象所影响,在情结的感染下极易形成正能量的传播及集体力量的引领。
  3. 发酵剂:“发酵剂”最大的功能在于可以增强传播中的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条信息持续传播的时间。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主导者在关注 “高校大学生的感受”的基础上,提出突破常态化定势思维的思想或服务,提供认知上的刺激,提炼出好内容的“非常识性”,让好内容持续扩散,确保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保持常态化、持续化和有效性。
  四、正向引导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对策
  网络传播行为引导者要熟练地理解和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内容”,试图将“规律”总结成“共鸣”,运用“共鸣”更好地帮助高校大学生认同传播者的思想和观点,作者提出三点正向引导高校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对策。   (一)内容建设: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打造精品网络文化活动,构建综合性的网络内容育人体系
   任何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都需要一名首席内容官,使内容被赋予人格体,最终通过媒体呈现。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与我相关”的内容更容易被关注,首先要了解和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路径,研读高校大学生的关注点,在正向诉求的利导下,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认同感”,感染自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由“我”到“我们”的实效最大化。要运用创新教育服务工作的理念,实现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从灌输式传播向互动型传播,从包办式引领向民主参与型引领,从被动式向主动型的多种转变,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了解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价值诉求,结合新时代对网络思维及行为的內容、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具体要求,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打造精品网络文化活动等手段,将时代价值和文化魅力沁润其中,加以情节化、人格化、风格化的修饰,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有趣的方式传达给高校大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内容育人体系。
  (二)平台建设:搭建思想交流展示平台,建立网络教育联动机制
  新媒体时代打开了高校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阀门,这对自媒体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网络思维及行为引导者应具备两条生命线:打开率和转发率,《引爆点》三法则提出: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7]。因此,要巧妙利用“传染传播者与引导者的行为”“传播者与引导者本身”“继续传染所需的环境”这三个创造流行趋势的条件,利用个别大学生的社交、活力、热情和个人魅力渗透式地把“好内容”传染给自媒体,以此潜移默化地将世界联系起来;结合附着力因素法则,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利用“情结”和“共情”达到“共鸣”;借助群体规模、环境威力大规模的弱联系增加传播的高覆盖率,建立经典原著学习平台、打造思想交流平台、构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展示平台,形成网络教育联动机制。
  (三)监管体系建设: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加强过程管理,优化传播质量
  互联网颠覆性的直接表现在于将内容和形象集中到存在庞大意识需求却没有明晰方向的高校大学生身上,再将新媒体投放着眼于强势渠道的集中轰炸,快速占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高校大学生反复地接触传播事物,不断地在脑海中形成对事物的自主认识,最终形成了“刻板印象”,伴随着多元化思潮对于主流网络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高校大学生出现了信念摇摆的现象,使主流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网络思维及传播行为引导者要时刻关注高校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什么,要围绕他们的兴趣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试图改变不接地气、脱离生活、空洞说教的方式;要清楚地知道高校大学生喜欢表达和分享自己价值观,要利用新媒体有效地切入高校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加强过程管理;要借助网络热点及流行用语潜移默化地带动他们,通过内化的感染与吸引力激发传播动力,优化传播质量,巩固高校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雷鸣.“90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路径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7(8):88-91.
  [2]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20)[R].2020.
  [3]范荣晖.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深远意义[J].知与行,2019(1):17-19.
  [4]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Z].教育部,2017.
  [5]关于印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十个论述》的通知[Z].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2018.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Malcolm Gladwell.引爆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医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伦理道德精髓,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章在分析中医药文化融入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提升思政课教师中医药传统文化素养、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及建设“中医药+思政
摘 要:数字化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更多地关注数字化带来的管理与技术挑战。一方面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注意嵌入信息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需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分析全国370所本科高校信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发现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中需要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知识,同时需要更加关注数字化时代用户行为的变化,不断利用新技术为管理
摘 要:实现本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理念、提高本科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需要把握四个关键要点:强化顶层设计,贯彻宣传理念;优化团队结构,培养专业师资;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运行,建立保障机制。并可从目标定位、试点探索、全面铺开这三个阶段来有效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  关键词:职业本科;课程思政;专业教学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
摘 要: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高等工程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机械、土木和力学等工科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材料力学作为理论力学的后续课程,课程内容繁杂且抽象而课时却在不断减少。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体会,借助理论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探讨了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概念与理论力学的“旧”概念的对接关系,基于此引导学生通过概念建立力学模型,提高课堂的教学品质和学习效果。从“新”“旧”概念对接出发,培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研学强调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内涵式研究学习,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的进一步融合,以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认识的升华。文章提出协同创作、竞赛激励、考察服务等“3部曲”实践研学模式及“主体”“载体”与“环体”等方面的“2机位”运行保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研学;形式;运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
学生公寓作为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学生居住、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必须通过各类功能配置,营造适和现代高校学生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的公寓环境.通过梳理不同
H大学从XX学院分院到独立办学并升为一类大学,历经了48年的发展和变革.学校根据办学规模和教育大环境,努力寻求办学定位,力图通过出台科研工作量文件激励教师们积极投入科研
摘 要:新工科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学生能够面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运用新的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MOOC资源在混合式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方法,把对问题的分析“渗透”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线上和线下、课前和课后的结合,从问题导入、问题的分析与研判等环节构建真实的分析
摘 要:地球化学在现代地质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实验更是获得地球化学数据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及实验资源的限制,学生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对地球化学实验在专业体系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安全问题和实验操作规范等等。文章探讨了在地球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发扬集体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以确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