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湮灭,奇药不再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的冬天,我途经深圳逗留一天后转机回家。彼时的深圳有一家新开的药店“大参林”,顾名思义,主打商品自然是和人参相关的一切:长白山老山参、西洋参、红参、高丽参、白参……那年我买了一根15年参龄的吉林山参给年迈的祖父母做礼物,600元,不贵,那时人工培植的人参不过10元一枝。走出药店时我突然有刹那的恍惚:这是人参啊,传说中续命的神物,怎么会这么轻易?
  
  我们从老辈人的传说和武侠小说、电视剧中收获了这样的印象:人参是能起死回生的,何首乌是能返老还童的,雪莲是可以令人容颜常驻的……那些植物生长于杳无人迹的深山老林,总是在历尽艰辛后才踏破铁鞋无觅处地被找到。在寻找的过程中还需要一系列独特的仪式和装备,否则只会南辕北辙。然而现在,任何一个中等规模的药店都可以买到那些传说中颇具神性的药材,而药效却似乎“不过尔尔”。
  
  人参
  中国所有本土药材中,人参要排第二,就找不出第一。说的不是药效:见效只看对症,让一个伤风患者吃人参简直是笑话。但在奇效和传说、知名度上,人参绝对是居于魁首。
  《本草纲目》中的人参,能“治男妇一切虚症,发热、自汗、眩晕……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但在民间,人参却早已远超药材,是一种汲取天地精华的灵物,能延年益寿、起死回生。《梁书》中的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中的人参形似人体,会作人呼声。唐朝索性称人参为“草妖”、“地精”,完全不是当归石斛决明子等寻常草药能比肩的。
  从前,人们公认上党郡紫团山的人参最为名贵,然而明清时代长白山人参一跃为魁首。清赵慎畛的《榆巢杂识》卷下即云:“昔陶宏景称人参上党者佳,今惟辽阳吉林宁古塔诸山中,所产株滋盛,且味厚效神,上党直为凡品。”天寒地远魂飞苦的塞外严酷之地,却因了人参的存在成为关内穷苦人谋生的福田。要知道一苗普通的山参抵得上一个好劳力干半年甚至几年的收成。要是运气好,遇上传说中幻化了形象的千年参精,更是几辈子的荣华富贵。
  是的,那时的人参是会幻形的,长白山一带的人们言之凿凿:多少年的会变成戴红肚兜的娃娃,多少年的是清灵少女,多少年的是褐衣老翁……
  这样有灵性的精怪怎么会被轻易抓到?于是挖参人中渐渐流行起一些颇具神秘色彩的契约、手段和工具,数百年因袭下来,便成为只有放山人才会懂得的独特仪式和暗语。
  一个周姓的山东放山人后裔曾记载下自己家族采参的经验:每年立秋前要进山,因为在茫茫的原始森林里,在斑驳什色的草丛中,寻找一颗绿色小草,就像在大海里寻找一根针一样,唯有此时山参结的籽粒开始变红,成为寻找的最佳时机。如果半路遇到蛇,这会是发财的吉兆。发现山参后要大喊一声“棒槌”,不然人参会遁地逃走。据说,还要在人参上栓一根红线,这就破了它的仙法。种种仪式完毕后还不能马上挖,而要在旁边钉上一个木棍,并把山参的枝叶剪下来——放山人的规矩,别人做了记号的山参是不会碰的——要等到有参客购买或下山前才来挖掘。
  采参的艰辛很难道尽:深山老林,夜晚有被野兽袭击的危险;白天有迷路的危险,许多放山人进入长白山后就再没回来,加上每年适合进山的时间不过短短十几天,人参的难得、售价的昂贵也就可想而知。
  清代赵翼的《人参诗》中记载,“一两三百金,其品犹居次。中人十家产,不满一杯味”。今人也许对三百两银子没有什么概念,但想想《红楼梦》中刘姥姥得了二十两银子便“喜得浑身痒痒”,说够我们庄户人家过一年的。三百两银子是什么概念?何况还只买得起次品!难怪曾中进士、授编修、任知府、主扬州安定书院的一代名流赵翼,为购买人参为儿治病,竟到了“中宵抚空囊,徨不能寐”的尴尬境地。
  高官名流尚且如此,于彼时的草民就只能是“不要迷恋参,它只是个传说”了。
  
  何首乌及其他
  排名第一的人参底下,还有何首乌、雪莲、灵芝、黄精……
  还是《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乌。“何首乌”一名,出自唐朝文学家李翱的《何首乌录》:元和七年,一个平素喜好养生术的僧人文象去茅山朝拜,在华阳洞口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看到文象颇有些仙人的模样和风度,就此传授给文象长寿秘方。这便引出何首乌的故事来:一个身体孱弱的何姓老人因为服食了夜交藤,头发渐渐变黑,而且身强力壮,竟活到一百六十多岁,诞育了十九个子女。夜交藤更名为何首乌,便始于此。
  黑芝麻也能乌发,枸杞也能补肾,大枣也能延年益寿,为什么何首乌却独独列入“仙品”。答案很简单:它的形状。传说中,上了千年的何首乌吸收日月精华,逐渐变成人形,分雌雄两种形态。千年何首乌何等罕见,一旦获得,吃下去最次延年益寿,最强则拔宅飞升。传说八仙中的张果老便是因为服食何首乌而最终位列仙班。
  让我们来看看理论依据吧:清朝汪灏在《广群芳谱》卷九十八中写道:“去根若获九数者,服之乃仙,故名九真藤。”又引《李远附录》说:“何首乌生长五十年者,大小如拳,名‘山奴’,服一年后,毛发青黑;生长一百年者,大小如碗,名‘山哥’,服一年后,面色红悦;生长一百五十年者,大小如盆,名‘山伯’,服一年,齿落复生;生长二百年者,如斗大的栲栳,名‘山翁’,服一年,颜色如童子,行走如飞;生长三百年者,号称‘山精’,已长成纯阳之体,服之可成地仙。”言之凿凿,难怪幼年时的鲁迅常常去百草堂中拔出何首乌的根来看看,有没有人形的。
  雪莲和灵芝也许要稍逊一筹,尽管在晋《穆天子传》中,天子向王母求长生不老药,王母取天山雪莲赠之;而灵芝有“仙草”、“瑞草”之称,如果屋里突然长出灵芝就是发达之兆,然而相比起人参和何首乌,还是“偏软”了一些。
  幸好有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白发魔女传》中,练霓裳一夜白发,卓一航守候十几年只为等天山雪莲开花,来让心上人重归昔日美好的容颜。而灵芝则是白娘子为救活许仙,去云雾缥缈的昆仑山与仙童生死搏斗后方夺回的奇药。与爱情相关的挣扎,总是容易令世人尤其是女人铭记,因此灵芝和雪莲在人心中划下凄美的一笔,凸显于药材之中。
  有趣的是黄精:它并不那么声名远扬,也没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奇妙功效,然而在历代不满足于红尘纷扰,想要骑鹤入青云的道教神仙家们眼里,黄精却是最常见的一味药物。《神仙传》里,许多老少男女神仙都是通过服饵黄精脱胎换骨走上长生之路的。张华《博物记》中说:“昔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曰:‘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这大概是有关服饵黄精的早期记载。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也说:“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
  这些灵性的植物们往往各有归属地:昆仑的灵芝天山的雪莲,长白山的人参王屋的黄精……这些都是传说中仙人行游、居住之地,也为这些植物渲染出无限的神性。
  
  神性的湮灭
  2009年的10月底,四川省犍为县的一位女士用1800元钱买来一株酷似人形的何首乌。这并非“新闻”,近几十年来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颇有些戏谑的真相是:这些都是人造的。将幼小的何首乌放置于人形模具中,天长日久长成的何首乌自然“天生”具备人形。这还算有良心的,更次一等的是索性用生长速度更快的山药和薯蓣来培植。
  千年人形何首乌的神话渐渐在人们愈来愈多的怀疑中崩塌。也许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谁又能说,我们的那些药材的神奇不都是打了折扣?
  雪莲不是想象中的冰清玉洁惊鸿一瞥,实物是灰黑色的一坨;人工培植的人参和灵芝,最便宜的不过几元钱,换算到清朝估计会令人飙泪;失去了修真功能的黄精成为了一味普通的药材……最掉价的是,它们变得很方便购买,在药店中,散装的、盒装的、精装的,无处不在。
  与药材的普及形成反比的,是药效。人参不再是续命的神物,用“独参汤”来吊命的传奇是否还有人演绎?雪莲、灵芝和何首乌都成了普通药材或养生食材,至于那些古怪的黄精修仙烹饪法,更是至此绝矣。
  或许站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会觉得这一切才正常:从前是神乎其神,是以讹传讹,是过分夸大。然而站在传统的角度,这却是一个断层:中国的山水大地是神性的,连带着这片广袤大地上生长的一切也都具备了浓厚的神性。自然的自由主义,使传统中国社会如同一座植被丰富的山脉,即使在偏僻的角落也产生过奇花异卉。中国延续五千年的伟大文明传统就是这种自由生长天人合一的结果,哪怕是最铁血的政治都要向这种神性低头……属于皇家的某地若长出紫芝,皇帝必视为瑞兆,是要沐浴更衣祭天祭祖的。
  彼时的昆仑山不仅是个山脉,而是西王母和神鸟的居处;彼时的王屋山不仅是一座山,而是修道者云集的修真之所;彼时的长白山居住着仙人和种种《山海经》中才有的精怪……而现在它们只是山,只是寻常自然景观。
  地域神性的湮灭,直接导致了物质神性的湮灭。当灵芝、人参、雪莲们的成分被严格解析,用实验结果来描述药效时,谁还能从那些化学分子式中看到神性?倘若觉得还是太“虚”,我们不妨再回到唯物上——
  在从前,中药的采摘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寒性的药物,一定要在背阴的山坡或者潮湿的水边采摘;热性的药物,一定要在向阳的山坡或者干燥的地方采摘。采摘的时节、忌讳什么材质的器皿、几年生的药材药效最好……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代代流传,不容轻忽。而现代的培育和采摘,早已完全背离了这些不成文的规定,药效的减弱也就可想而知了。药草药效的减弱,也z直接导致了中医疗效的减弱。神性的消亡,也在想象之中。
  20世纪末,尼采借狂人之口宣称:“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杀害了他……你和我,我们都是凶手!”他是指绝对的科学和理性,令人之存在显得更加无足轻重,更加无所事事,在事物外在秩序中更加可有可无。而我们,在21世纪的开头,是否也如尼采一样狂喊:神性,死了,真的死了。
其他文献
15世纪初,当高尔夫作为一种“击石入窝”的休闲小游戏起源自苏格兰牧羊人之间时,这时还未有球童这一角色之说。后来,当球童真正在高尔夫球场出现的时候,它已经从出现到普尔广之甚至不可替代。可以说,这是高尔夫运动本身不断发展、改善、推广的自然结果。不仅球童的发展与高尔夫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很大程度上说,球童更是从侧面反应着窥视着这项运动的发展。    球童的起源传说    根据圣安德鲁斯的记载,“球童”一词
期刊
众所周知,fuck本意是指性行为。对于社会人而言,fuck不但是身体上的放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精神上的放纵。中国的政治系统寓言中便有红颜祸水之说,那些过度放纵自己的君王的fuck对象:妹喜、妲己、褒姒、赵飞燕姊妹、杨玉环、陈圆圆……只好替人背起黑锅,承担千古骂名。  自上而下,“女祸”种种不知其几多。追根溯源,还在于现象本身与社会大同价值的抽离。我们可以将前者定为A,后者为B。当B之为客体发生改变
期刊
街道人大工委在基层治理中具有独特价值,尤其是在基层立法协商过程中扮演了作为多元主体沟通机制的角色,加强了代表与民众的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基层人大是我国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街道人大工委是基层人大开展工作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提供工作服务。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根
期刊
暮春遐想山阴游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时值暮春之初,这个时节的会稽,杂花争发,非止桃蹊;群鸟乱飞,有踰莺谷;王孙春草,处处争鲜,好一派怡人春色。  三月初三上巳日,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王羲之,邀集家族子弟和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聚于山阴兰亭。这些名流高士中,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计四十二人。  兰亭位于绍兴南渚山下,据《越绝书》记载,得
期刊
衣冠禽兽这个词,有人说,就是根据清代官服来的,因为当时的官服,文官“补子”的图案是禽类,而武官的图案是兽类,老百姓管穿着官服不给百姓办实事的官员叫“衣冠禽兽”。当然了,这种说法并不足为据,“补子”由来渊源已久,清朝不过沿袭了明制而已,但此语却生动地说明了官服的特点。    补服的基本样式  清朝官服都是由“江南织造局”来完成制作的,一般的裁缝是没有资格制作官服的。“补子”的绣法复杂多样:线外包金银
期刊
直到今天,依然没有人知道Berluti鞋为什么会闪烁出一种日本瓷器特有的幽深微光。因为Berluti鞋的制作只使用一种叫Venezia的专用皮革,并透过patina 技术将皮革转色,使皮鞋获得至今尚不为人知的明暗与色调。这项技术是Berluti昂贵的精髓所在,据说神奇的成份配方藏在Berluti 工作室的娇兰香水瓶里,由一位穿着像军官的哑巴看管。    这样神秘而动人的传说固然是Berluti的魅
期刊
人的一生注定会顺着某种轨迹运动。  70年代中,混沌和暴力充斥在空气里,曾伙同一些大一点的娃儿,做了一把火药枪,上英语课的时候在教室后面放了一响,看着上了年纪的老师被气得浑身发抖,一群人在那里嘻嘻哈哈,满不在乎。那时不喜欢去上课,成天喜欢和一帮哥们儿在大街上闲逛,同女孩约会,记得家里藏有一些苏联的雕塑的书,看了书里的人体雕塑,照着做了一个,放在书包里,不时修修做做,过程中,心里充满极大快意。  在
期刊
远离悲愁的音符  五年前,我们美术系一位在校生怀上恋人的孩子,并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她当时二十岁,天资聪慧,虽然是学美术专业的,但与生俱来的音乐才能令同学叹服。她的恋人当时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也是天资聪慧,比她小半岁,志向不单在音乐发展,而是希望成为文学家。  他们的孩子牢固继承了他们的艺术遗传基因,性格诗意而浪漫。后来,这对拜伦式的少夫少妇日子虽然过得辛苦,终于为孩子买下一台钢琴,梦幻人生得以维系。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这张酷似列宁的面孔开始频繁出现在电视屏幕、大学讲坛上。那些为人们所误解、忽略乃至有选择性遗忘的过去被他重庆式的铿锵激情讲述着,仿佛一首首忧愤的史诗。    他就是王康,在“民间思想家”的称号和名儒唐君毅外甥的光环下,却潜藏着一种与世格格不入的孤独。从他选择自我放逐之后,就像他所钟爱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们一样,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双眼放射着光芒,艰难地行走在荒凉的旷野上。    对于大多数
期刊
1、模仿  天才作家、舞厅的狂热顾客穆时英,在“月宫”里单相思地迷上了一个大他六岁的舞女,从上海追踪到香港并最终娶了她。这则发生在三十年代初上海滩上的传奇,太像“新感觉派”小说的情节模式了,给人的感觉是穆时英的生活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艺术。  一般以为是穆时英从上海追到香港的狂热无畏打动了舞女的心并最终有了这一段并蒂连理的佳话,殊不知穆时英赴港的最初动机倒并不是这个曾让他梦萦魂绕的舞女,欢场如同猎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