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穿支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初步报告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会阴区域的穿支血管定性和定量分析,即确定主要穿支血管的位置、数量、口径、蒂的长度类型、来源血管以及穿支所供应皮肤的面积,着重研究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红色乳胶经桡动脉及髂外动脉联合灌注的成年尸体11具(22侧)。显微观察,微细结构在10倍手术放大镜下观察。游标卡尺(精确到0.2mm)测量。在尸体标本上,模拟临床皮瓣切取方式,对皮瓣内包含的血管、神经进行观测。结果发现该区穿支血液供应丰富,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和会阴穿支、阴囊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性。"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广告为我们学习语文正好提供了良好的语文材料。"走近广告",可以培养学生
一、题意解读  1.对材料的理解  这是一则多义性材料,决定了其立意角度多样化,可谓见仁见智,但任何角度都不能脱离材料的整体语境与核心观点,所以立意有固定的范围,而并非漫无边际。一句话归纳材料,“小小的蜡烛竟然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命题者以细微的视角洞悉一个宏大而深远的主题,含义指向:人与环境(自然、社会);宁静(和谐)之美;大与小等等。  2.从探险者、蝴蝶、蜡烛、洞穴四个角度立意  从探险者
【摘 要】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得到有效训练。如重视分析课文标题,引导学生审题;重视解读课文观点,引导学生立意;重视把握课文思路,引导学生构段谋篇;重视问题探究,训练学生思辨能力以及重视课内到课外阅读的迁移,拓展学生写作视野。  【关键词】写作训练 教材 读写能力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广泛的阅读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写作
目前的作文教学陷入了师生都"怕"的尴尬境地,要突破这个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笔者以为从命题、指导、评价三个方面寻求一种师生"和谐"的状态不失为一种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