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独一无二的,不具有可生产性,一旦毁掉,那么就将永久失去。文物保护事关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作为现代的、专业化的文物工作者,需要竭尽全力保障相关文物本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文物本身隐藏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挖掘出来。
关键词:文物管理;水平;科学措施
文物是文化的物质遗存,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体现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物的保护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至关重要,是我国文物事业的核心内容。文物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一方面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作为管理和保护文物工作的第一线,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人员承担着区域内所有文物保护、管理、考古、挖掘、研究、征集、陈列展览、宣传等重要任务,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花大力气促进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使文物管理事业迈上新台阶。
1文物管理的弊端
1.1缺乏文物保护主动意识
文物在经济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和支撑旅游业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引起高度关注,文物保护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保护基础工作薄弱。基层政府着重抓经济建设,一旦文物保护和经济利益发生冲,便视文物为经济发展负担和阻碍者,导致对文物的各种“建设性”破坏事件时有发生,许多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面临毁灭;文物保护主动意识缺乏问题不只存在于政府层面,在社会层面,受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群众也对文物保护的认知水平较低,认识不到文物的重要性,以致随意攀爬刻划破坏古迹、倒卖走私文物事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文物保护还远未成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仍然任重道远。
1.2缺乏支持文物管理改革的工作经费
任何工作想要取得突破,都必须获得适当数量的经济支持,文物管理当然不能例外。如今我国文物管理工作的确缺少可靠的经费支持条件,特别是基层管理机构,一些县、市、区由于财力薄弱或领导不够重视等原因,每年安排的文物保护经费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辖区内文物管理工作的需求,致使一些文物由于得不到及时抢救和修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使文物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科学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不能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文物保护技术措施,使得文物管理实效持续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物管理水平提升,影响了文物事业的持续发展。
1.3缺乏健全的文物管理规范体制
目前我国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方面仍没有一套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工作规定散见于各类不同层次法律法规及通知规定之中,相关法律法规上还是存在诸多漏洞,文物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以至于职责不明或存在管理上的缺失,政府职能错乱、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不同的部门拥有同样的管理职能。各方都有理,谁也说不清。表现突出的是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等的冲突,一些地方政府的城市开发建设“拆旧建新”,一时间使得原本数量较少的文物资源出现更为严重的破坏危机,导致文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2加强文物管理水平的相关举措
2.1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强化管理职能
文物管理和保护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的管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将对文物的保护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范畴,并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文物保护工作。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先行,要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评估。
2.2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文物管理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文物,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文物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过分强调文物保护而不开发是不全面的。因此基层文物工作者在面对开发和文物保护两者关系上,要认真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面对文物开发上,要树立以文物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推动文物保护和开发事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避免造成金钱无法衡量的损失,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不断研究探讨经验,走符合自己特色的文物保护道路。近几年来,很多地方按照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古建筑进行了维护,恢复其历史原貌,并适度地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强化文物保护管理执法监督力度
面对我国现阶段文物管理体系中管理紊乱的问题,首先,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及有关管理措施,将文物保护纳入科学、正规的管理体制,使业务管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文物管理部门在处理本职事务时,要同步关注社会和经济效益、旅游事业开发建设等协调状况,确保今后及时制定实施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文物管理规范体系。其次,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行政执法机构队伍建设,充实执法人员,提升执法能力,强化监管责任,切实履行职责。最后,文物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公安、海关、工商、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进行通力合作,逐步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严厉打击盗掘、盗窃、走私文物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使得文物犯罪案例减少,要经常与建设、国土、环保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及时制止并坚决打击破坏文物本体及其原生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文物信息和价值的真实性和系统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文物管理工作中始终遗留较多冲突性问题,相应地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尽快制定实施妥善化监督防护措施。具体就是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加强领导与管理,采取妥善性的管制决策,促进和推动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N].中国文化报,2017-02-22006.
[2]姜妍.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及策略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07):108-109.
[3]樊庆勇.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七)[C],2017:2.
关键词:文物管理;水平;科学措施
文物是文化的物质遗存,具有独特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体现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物的保护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至关重要,是我国文物事业的核心内容。文物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一方面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作为管理和保护文物工作的第一线,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人员承担着区域内所有文物保护、管理、考古、挖掘、研究、征集、陈列展览、宣传等重要任务,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花大力气促进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使文物管理事业迈上新台阶。
1文物管理的弊端
1.1缺乏文物保护主动意识
文物在经济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和支撑旅游业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引起高度关注,文物保护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保护基础工作薄弱。基层政府着重抓经济建设,一旦文物保护和经济利益发生冲,便视文物为经济发展负担和阻碍者,导致对文物的各种“建设性”破坏事件时有发生,许多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面临毁灭;文物保护主动意识缺乏问题不只存在于政府层面,在社会层面,受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群众也对文物保护的认知水平较低,认识不到文物的重要性,以致随意攀爬刻划破坏古迹、倒卖走私文物事件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文物保护还远未成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仍然任重道远。
1.2缺乏支持文物管理改革的工作经费
任何工作想要取得突破,都必须获得适当数量的经济支持,文物管理当然不能例外。如今我国文物管理工作的确缺少可靠的经费支持条件,特别是基层管理机构,一些县、市、区由于财力薄弱或领导不够重视等原因,每年安排的文物保护经费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辖区内文物管理工作的需求,致使一些文物由于得不到及时抢救和修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使文物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科学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不能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关文物保护技术措施,使得文物管理实效持续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物管理水平提升,影响了文物事业的持续发展。
1.3缺乏健全的文物管理规范体制
目前我国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方面仍没有一套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工作规定散见于各类不同层次法律法规及通知规定之中,相关法律法规上还是存在诸多漏洞,文物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以至于职责不明或存在管理上的缺失,政府职能错乱、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不同的部门拥有同样的管理职能。各方都有理,谁也说不清。表现突出的是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等的冲突,一些地方政府的城市开发建设“拆旧建新”,一时间使得原本数量较少的文物资源出现更为严重的破坏危机,导致文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2加强文物管理水平的相关举措
2.1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强化管理职能
文物管理和保护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的管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将对文物的保护管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范畴,并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文物保护工作。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先行,要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评估。
2.2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文物管理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文物,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文物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过分强调文物保护而不开发是不全面的。因此基层文物工作者在面对开发和文物保护两者关系上,要认真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面对文物开发上,要树立以文物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推动文物保护和开发事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避免造成金钱无法衡量的损失,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不断研究探讨经验,走符合自己特色的文物保护道路。近几年来,很多地方按照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古建筑进行了维护,恢复其历史原貌,并适度地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强化文物保护管理执法监督力度
面对我国现阶段文物管理体系中管理紊乱的问题,首先,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及有关管理措施,将文物保护纳入科学、正规的管理体制,使业务管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文物管理部门在处理本职事务时,要同步关注社会和经济效益、旅游事业开发建设等协调状况,确保今后及时制定实施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文物管理规范体系。其次,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行政执法机构队伍建设,充实执法人员,提升执法能力,强化监管责任,切实履行职责。最后,文物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公安、海关、工商、建设、国土、环保等部门进行通力合作,逐步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严厉打击盗掘、盗窃、走私文物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使得文物犯罪案例减少,要经常与建设、国土、环保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及时制止并坚决打击破坏文物本体及其原生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文物信息和价值的真实性和系统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文物管理工作中始终遗留较多冲突性问题,相应地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尽快制定实施妥善化监督防护措施。具体就是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加强领导与管理,采取妥善性的管制决策,促进和推动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N].中国文化报,2017-02-22006.
[2]姜妍.加强文物保护的意义及策略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07):108-109.
[3]樊庆勇.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七)[C],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