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及其创新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23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都市报与市民生活较为密切,在抗“疫”报道中扮演着特殊角色。笔者以《钱江晚报》为例,分析了其在全媒体抗“疫”报道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以机制改革为引领,实现全面的移动端转型;注重内容品质,多部门联合打造;突出创新创意,强化IP运营等方面。这些做法中不乏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对都市报全媒体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都市报 全媒体 抗“疫” 媒体融合 《钱江晚报》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以来,各大新闻媒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为坚定抗“疫”信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因都市报与市民的接近性、报道话题的本土化等特色在其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钱江晚报》创刊于1987年,隶属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是浙江省唯一的省级都市报,其办报宗旨是“心向读者、情系万家”。《钱江晚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度暂停报纸出版,全员转向全媒体战线,第一时间在“小时新闻”客户端开通“抗疫频道”,发表5000多篇稿件,并充分调动了APP、官微、官博、抖音、快手等渠道的作用,不仅得到老用户的认可,更是收获了一大批新用户,使得总用户数量达到3000万。因此,笔者以《钱江晚报》为例,探析都市报全媒体抗“疫”报道的新模式。
  一、机制改革引领,全面转型移动端
  体制机制改革是传统媒体实施媒体深度融合的核心。《钱江晚报》自2019年开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融合改革,全面转型移动新闻端,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钱江晚报》有效发挥移动端多平台优势,滚动播发疫情防控信息,解读、传递科学的防疫知识,受到用户青睐。
  1.推进体制机制融合改革,建立统一指挥调度体系。都市报是新媒体冲击下受影響最大的传统媒体,目前为止停刊的报纸中多数都是都市报。面对挑战、寻找出路是都市报面临的重大课题。《钱江晚报》从2019年开始改革,其具体做法是:从以纸媒为主转向以新闻客户端为主,同时对内容生产、运营管理、组织机构等各个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扫除传统媒体时代的体制机制障碍。融合改革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实体化、全天候的内容生产指挥调度体系,消除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统一要求采编部门必须优先移动端,生产移动端的内容。通过改革,《钱江晚报》基本摆脱了传统报纸的路径依赖,新闻客户端发稿量超过5000篇,总阅读量超过2亿次。
  2.发挥机制融合优势,确保内容生产不受纸媒影响。当前的媒体融合改革进程中,多数传统媒体依然是依赖于原有媒体,一旦原有媒体受到影响,融媒体内容就无法得到保证。而《钱江晚报》的做法是在体制机制融合的基础上设置全新的生产流程,确保各个内容出口渠道不受传统纸媒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因防控需要,包括《钱江晚报》在内的很多报纸都暂时停止出版。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钱江晚报》改变策略,在传播渠道上以新闻客户端为内容输出的枢纽,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官方账号为重要的辅助输出端,不但没有停工休息,反而工作量大大增加,从而保证了疫情期间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自2020年1月20日起,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0万+的稿件超过200条,其中有5篇阅读量超过100万。其中在快手号发布各类短视频260余条,播放量高达1.7亿次。
  3.推动全面转型移动端,配套激励措施及时跟进。为推动报社工作向移动端转型,《钱江晚报》对编辑记者工作进行了重新布局,调整了采编人员的工作重心,即除为传统报纸编辑工作保留的一个部门外,其余人员以移动端为重心、围绕移动端开展工作。一方面,报社成立编辑调度中心,采访部门集中在这个中心值班,值班总编辑可以随时调度各部门值班主任,根据内容需要协同不同部门进行内容生产,根据内容形态在不同平台分发,向用户推送;另一方面,《钱江晚报》对报社的人事考核机制进行改革,考核时向移动端倾斜,以配合全媒体转型。
  二、注重内容品质,多部门联合打造
  在全媒体转型中,技术、渠道、平台等要素是基础,内容质量是核心,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其他要素再强大也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钱江晚报》高度重视内容质量的提升,调动各个部门力量为内容战略保驾护航。
  1.抓亮点和细节,吸引用户关注。《钱江晚报》在吸引用户关注方面并不依靠标题党、“三俗”内容等方式,而是重点抓新闻报道的“亮点”和“细节”。这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一张照片、还是一段视频,或是一个细节,只要出彩、有故事、形象鲜活、生动感人,都可以作为一条信息在移动端上发布。如《员工自发赶制2000只口罩驰援武汉》的短视频成为爆款,受到网民广泛关注,播放量达2253.2万次,近60万的点赞数。
  2.挖故事做深度,激发用户共鸣。激发用户共鸣,是媒体拉近与用户距离的表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钱江晚报》挖掘了很多生动感人的故事,一些故事甚至成为全国网民关注的焦点。如《钱江晚报》报道了浙江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护士陈颖和男友疫情下动人的爱情故事,两人隔着玻璃戴着口罩的亲吻,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让网友感叹:“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又如《把我诊所撬了,里面还有800只口罩》的视频故事,在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点赞数超过90万。
  3.多部门联动,发挥各自特长。《钱江晚报》采取多部门联动的方式,避免编辑记者“单打独斗”的局限,以实现优势互补。如《刚刚!2吨医疗物资从俄罗斯“闪送”回杭!全部人肉背回,这就是浙江人!》一文,是报社部门之间通力合作的产物。在确定这一选题后,全媒体编辑调度中心组织前方记者、微信编辑、客户端编辑、值班主任等在单独开设的微信群中深入沟通交流,最终形成报道方案。在传播过程中,前方记者现场语音播报,后方值班编辑负责图文更新并滚动推送,同时,不同平台的编辑根据各自平台的特点,对内容和标题进行“二次编辑”和创作,实现一条内容的“全媒体”报道。该稿件发布后,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在半小时内突破了10万,24小时后阅读量高200多万次,网友留言3000多条。   三、突出创新创意,强化IP运营
  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不仅要求高质量内容、有创意的表达形式和呈现方式,还要求善于运营,在新闻报道中注入“产品”理念。
  1.强调创意,把文字产品转为融媒体产品。《钱江晚报》以创意为重要的抓手,协调报社运营与内容生产部门,制定出了一系列创意策划,将传统的文字产品转化为融媒体产品,打造了一批移动端IP品牌。如《钱江晚报》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发出的《因为爱你,离你一米》,在全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每位记者都以此为题创作并演唱MV,获得用户广泛关注。推出几天后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关注到,还被众多省内外媒体借鉴。
  2.多次开发,多端融合助力内容的多形态呈现。《钱江晚报》做出了新的尝试,对内容资源多次开发,运用全媒体平台传播。
  报社策划的“疫线面孔”专题就是典型的案例。该专题的原材料是对医护人员、防控一线人员的系列优质报道,《钱江晚报》对这些内容进行再开发和再包装。首先是以特写与短诗组合形式,形成了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觉表达,在其所属新媒体平台上集中推送;其次是在报纸恢复出版后,又基于这组报道做报纸特刊;再次是为了扩大专题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疫线面孔”登上了户外大屏和地铁灯箱,并实现全天候滚动播放;最后,《钱江晚报》还以“疫线面孔”为雏形,创作了纪实读本《平凡与不凡》,在“云端”发布。可以说,这系列操作真正体现了多端融合的传播模式,使得优质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态、多种渠道传播,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引入UGC内容,丰富传统纸媒生产方式。为了更好地运用UGC内容,《钱江晚报》一方面策划组织UGC内容生产,推出用户互动活动“此刻,我想对你说”“逆行而上——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疫线面孔读后感”等一系列征集活动,吸引不同年龄的人参与到内容生产中,有上百万人在客户端上传了文章、图片和视频;另一方面,《钱江晚报》对UGC内容进行再次利用,通过整理和创作,做出新的内容,从而提升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活跃度。
  作者系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陈雷.全媒体传播:半岛都市报融合转型的关键词[J].青年記者,2017(27).
  [2]高丽华,徐天霖.都市报全媒体转型思路探析[J].中国出版,2013(02).
其他文献
摘要:贵州日报报刊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主流媒体责任担当,以脱贫攻坚宣传报道统揽全局,调度精锐战队、部署精准战术、聚合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方式,推出一系列战术打法,抢占前线“桥头堡”、建强前沿“指挥所”、锻造“尖刀铁拳”、火力全开、扎实打好“全域战”,全面打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宣传总攻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坚强舆论保障。  关键词:脱贫攻坚 四力 宣传战
期刊
摘要:2019年是“国潮”文化快速发展的一年,人民日报策划团队通过精准规划和高效运作,在北京三里屯打造出爆红的“有间国潮馆”快闪店。场馆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点,通过五大核心创意展区,融合传统与时尚、技术与艺术,让大众感受到中国文化与国产品牌之间的融合碰撞,创造性地演绎了“国潮”新理念。  关键词:人民日报 国潮 传统文化 技术 艺术  2019年是“国潮”迅速高涨的一年,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在北京三里
期刊
摘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媒介与记忆的关系日益丰富和复杂的背景下,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日记”化表达,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甚至成为一种建构社会记忆的叙事范式。本文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疫情期间发布的16篇“抗疫日记”(每篇阅读量均为10万+)为分析样本,在厘清“文化记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叙事情感物、历史建构物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揭示新闻媒体报道从交流记忆到文化记忆转化的叙事路径。  关键词:新华社
期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互联网正日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核心场域,公众对于社会空间与情感生活的感知与理解已深深嵌入网络媒介之中。人工智能、5G、智能传感器、推荐算法、大数据、虚拟仿真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正不断同时延伸网络媒体与公众的数据感知力、情感表达力以及社会连接力,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人脸识别、网络直播、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等网络应用几乎将所有公众都纳入网络空间之中。可以说,互
期刊
摘要:新闻漫画在传统媒体报道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具有视觉艺术的美感,又具有时事评论的功能,是一种深受读者喜爱和认可的“可视化”新闻评论形式。《新华日报》开设了《漫说快评》专栏,以“漫画+简评”的形式创新发声,内容紧贴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评论议题,引领社会思考,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文明正能量。本文拟结合《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报道实例,分析漫画传播与时事评论相结合的报道特点和效果,探索融媒体报道创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受到来自新媒体不同程度的冲击,纷纷开始了融合创新的探索之路。其中,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敢为人先,从基因优势、技术应用、流程优化、渠道拓展等方面入手,加强品牌创新实践,积极布局短视频战略,推动短视频客户端“看看新闻Knews”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快速提升。  关键词:短视频 看看新闻Knews 上海广播电视台 媒体融合  2016年6月7日,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
期刊
摘要:在媒体融合转向的大趋势下,省级融媒体云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器。本文以“云上贵州”为例,剖析了省级融媒体云平台实践与创新的五大路径。通过这五个路径的创新,有助于提升省级区域内媒体的资源整合力度,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媒体融合战略。  关键词:融媒体 云平台 云上贵州 省级媒体  自媒体融合战略提出以来,各地、各级媒体纷纷行动,努力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全媒体传
期刊
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守正创新的发力点。人民网在培植与优化短视频传播基因的同时,在创新传播观念、丰富内容形态、融汇传播渠道上做出了积极探索,使《民法典》系列解读报道释放出广泛影响力。  关键词:短视频 融合传播 两会 人民网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
期刊
摘要: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级融媒体平台在新闻传播主阵地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发挥出来。融媒体平台建设需要在移动优先、形态多样、内容发力等几个方面着手,只有充分发挥好各种媒体渠道、各种内容形态和各种传播技术的优势,才能充分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做大做强新闻传播的主阵地。  关键词:融媒体平台 两会报道 主阵地 舆论引导  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已经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过去几年,各
期刊
摘要: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是一项重大改革工程。笔者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以“主流声音响不响”“媒体内在活力激发得好不好”“新技术运用得实不实”“新型主流媒体强不强”四个维度为标准,论述如何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进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转型,打造城市新型主流媒体矩阵,为其他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主流媒体 媒体融合 评价体系 杭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