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分析了航天产品研制的风险管理方法,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9-0254-01
1 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航天产品研制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 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航空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类别复杂,一般情况具有以下特点:订单量不够大,需要的成品时间比较固定,设计的开发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很多,加工过程中专用设备多,自制的工具工装多,产品型号多并且加工过程交叉,制造过程损失大。质量管理是航空航天产品开发流程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地面产品开发过程来说,航天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航天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不确定。由于航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装配工艺复杂,流程环节较多,从而会出现不同的因素引起质量问题,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控,才能符合质量要求。2)由于航空产品属于高精密的产品,为了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设计要求,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要求比较高,加工和装配的条件有着自己的规定条件,并且特殊性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加工完成后不仅需要满足设计所需的功能,还需要满足产品的安全要求。3)航空航天产品质量管理都需要满足信息化的可追溯性要求。可追溯性通常是指一个实体的可跟踪历史,可以在记录中看到整个加工过程和实验过程。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为确保航空航天产品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加工历史,产品配送流程和实验数据真实有效,就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方式来跟踪产品的全部信息。
3 航天产品研制的风险管理方法
3.1 风险监控方法
风险监控是当危害发生时,制定风险解决方案的第一步。其主要包括:“风险处置”,即:预见的风险按照预案解决,未预见的风险管理小组及临时进行决策处理;“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即:通过相关指标制定报告,并将报告递交于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方案使用)和上级部门;“建立关键项目监控表”即风险发生时,对个项目实施监控,并通过增加、删除、修改等各项指标,制定出周期性动态评估报告,以实现对风险解决方案实施过程和所造成的各类影响进行准确、系统地跟踪。
3.2 研发项目风险处理方法
其主要包括“风险承担”、“风险转移”和“风险避免”三大部分。风险承担是指在一项航天产品研发项目进行过程之前,预留出合理的时间和经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先主动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方案;风险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指将航天产品风险在研制管理部门、研制方以及使用方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二则指将某一项目系统中的某种风险分配到该系统的其他部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一种常见手段;风险避免是指在航天产品设计、研发、实验或是生产各环节制定出实施方案后,分析出方案中潜在的威胁,并通过更改方案、要求和规范等手段,铲除不利因素,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风险避免并非能做到全面消除风险,而是力争降低或是缓解风险。譬如:在某航天产品的研发过程制定了最优方案A和方案B,风险规避的任务在于甄别这两个方案中哪个风险更低,进而实现风险发生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最小化。
4 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
为了实现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这一目标,在明确相关的特点之后,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
4.1 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在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对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中,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定位,审视他们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可以体现在,对生产操作者而言,要注重这些工作人员寻找问题根源的技能;对于技术工作人员而言,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使用统计分析的工具;对于计划人员而言,则是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类和归类的能力,将隐患控制在最低程度;对这三类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得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质量流程,做好质量管理。
4.2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了良好的规章制度,无论是对整个企业的外部运作还是内部运作,都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根据航天产品加工生產现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已经确立的质量目标,建立更多具有现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做到将责任分清楚,清晰地落实到各质量负责人身上,让员工在制度的领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制定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由于好的制度确立是需要员工认真贯彻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因此,建立这一制度这是由于这一原因,对于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第一次给予点名批评,如果仍然没有继续悔改,就采取通报处罚的惩戒方式;而对于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发挥这些工作人员的先进作用,采取通报奖励的奖赏策略。
4.3 规范信息管理,开展小组活动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产品的信息化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航天产品生产工作存在不同的数据包格式,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数据包格式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的部门操作人员如果有不熟悉的情况,应该及时组织参与航天产品的生产人员如何填写培训,制作处数据包的样表,将其放在加工生产现场,以此来提供操作人员进行填写数据的参考。还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可以在加工生产现场成立相关的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加工生产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使得全员参与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4.4 重视巡检
精准有效的质量控制,日常加强巡检,使存在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现场管理保持常态,监督检查生产一线,纠正各种违反工艺文件和工艺纪律的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将异常问题上报反馈,能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或能避免质量问题状态的升级,最终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宋冬.航天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J].国防制造技术.2016(10):60-62.
[关键词]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9-0254-01
1 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航天产品研制问题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 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航空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类别复杂,一般情况具有以下特点:订单量不够大,需要的成品时间比较固定,设计的开发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很多,加工过程中专用设备多,自制的工具工装多,产品型号多并且加工过程交叉,制造过程损失大。质量管理是航空航天产品开发流程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地面产品开发过程来说,航天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航天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不确定。由于航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装配工艺复杂,流程环节较多,从而会出现不同的因素引起质量问题,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控,才能符合质量要求。2)由于航空产品属于高精密的产品,为了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设计要求,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要求比较高,加工和装配的条件有着自己的规定条件,并且特殊性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加工完成后不仅需要满足设计所需的功能,还需要满足产品的安全要求。3)航空航天产品质量管理都需要满足信息化的可追溯性要求。可追溯性通常是指一个实体的可跟踪历史,可以在记录中看到整个加工过程和实验过程。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为确保航空航天产品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加工历史,产品配送流程和实验数据真实有效,就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方式来跟踪产品的全部信息。
3 航天产品研制的风险管理方法
3.1 风险监控方法
风险监控是当危害发生时,制定风险解决方案的第一步。其主要包括:“风险处置”,即:预见的风险按照预案解决,未预见的风险管理小组及临时进行决策处理;“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即:通过相关指标制定报告,并将报告递交于风险管理小组(制定方案使用)和上级部门;“建立关键项目监控表”即风险发生时,对个项目实施监控,并通过增加、删除、修改等各项指标,制定出周期性动态评估报告,以实现对风险解决方案实施过程和所造成的各类影响进行准确、系统地跟踪。
3.2 研发项目风险处理方法
其主要包括“风险承担”、“风险转移”和“风险避免”三大部分。风险承担是指在一项航天产品研发项目进行过程之前,预留出合理的时间和经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预先主动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方案;风险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则指将航天产品风险在研制管理部门、研制方以及使用方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二则指将某一项目系统中的某种风险分配到该系统的其他部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一种常见手段;风险避免是指在航天产品设计、研发、实验或是生产各环节制定出实施方案后,分析出方案中潜在的威胁,并通过更改方案、要求和规范等手段,铲除不利因素,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风险避免并非能做到全面消除风险,而是力争降低或是缓解风险。譬如:在某航天产品的研发过程制定了最优方案A和方案B,风险规避的任务在于甄别这两个方案中哪个风险更低,进而实现风险发生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最小化。
4 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
为了实现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这一目标,在明确相关的特点之后,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
4.1 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在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对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中,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定位,审视他们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可以体现在,对生产操作者而言,要注重这些工作人员寻找问题根源的技能;对于技术工作人员而言,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使用统计分析的工具;对于计划人员而言,则是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类和归类的能力,将隐患控制在最低程度;对这三类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得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质量流程,做好质量管理。
4.2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了良好的规章制度,无论是对整个企业的外部运作还是内部运作,都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根据航天产品加工生產现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已经确立的质量目标,建立更多具有现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做到将责任分清楚,清晰地落实到各质量负责人身上,让员工在制度的领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制定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由于好的制度确立是需要员工认真贯彻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因此,建立这一制度这是由于这一原因,对于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第一次给予点名批评,如果仍然没有继续悔改,就采取通报处罚的惩戒方式;而对于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发挥这些工作人员的先进作用,采取通报奖励的奖赏策略。
4.3 规范信息管理,开展小组活动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产品的信息化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航天产品生产工作存在不同的数据包格式,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数据包格式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的部门操作人员如果有不熟悉的情况,应该及时组织参与航天产品的生产人员如何填写培训,制作处数据包的样表,将其放在加工生产现场,以此来提供操作人员进行填写数据的参考。还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可以在加工生产现场成立相关的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加工生产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使得全员参与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4.4 重视巡检
精准有效的质量控制,日常加强巡检,使存在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现场管理保持常态,监督检查生产一线,纠正各种违反工艺文件和工艺纪律的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将异常问题上报反馈,能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或能避免质量问题状态的升级,最终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宋冬.航天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J].国防制造技术.2016(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