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军事斗争和高新技术的牵引下,部队装备建设逐步从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网络化的指挥平台、人与武器装备的高度融合、全维的作战空间以及破击体系的精确打击形成了新的作战形式—体系作战。本文探讨了 在这种作战形势下的装备保障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体系作战;装备保障手段
一、运用多样化监控手段,精确获取保障信息
1、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获取技术,获取战场动态装备保障信息。
资源信息获取技术的物化是情报侦察和预警探测装备。利用包括先进的侦察卫星、预警机,以及各种机载的、舰载的、地面的情报监视侦察系统构成的大纵深一体化的立体情报监视和侦察网,实时探测和监视战场上的风吹草动。
2、建立网络化通信系统,精确传递保障信息。
综合利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短波通信各种通信手段,实现装备保障信息传输大容量高速率、远距离和数字化。
通信技术体制信息化。通信技术体制信息化就是将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调制解调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的传输、交换、加密和处理,组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网络和设备。
二、优化装备调配储备,精确配送装备器材
1、优化运行机制,精确组织配送
简化保障层次,组织精确化物流。
采取供货商直供手段。所谓的直接供货商保障就是绕过传统的采购、储存、运输、分发等环节,由民间商业、企业、军工厂将物资直接送到部队用户手中。
2、组织社会运力,精确供应。
(1)依托社会物资储备系统。
利用民间的保管设施为军队储存物资,或者将物资储存在军事设施内,而其管理和运营则依托民间力量。
(2)纳入市场物资供应体系。
在物资供应方面,充分利用民間高度发达的物流系统为军队提供物资补给。军队物资供应社会化,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采取公平竞争的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制度和方法,保证物资供应的保质保量,及时到位。
(3)军民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的通用。
在军事运输方面,要把民间各种运输工具作为实施军事运输的重要力量,大力提高军民交通运输工具的通用化程度。
3、优化储备方式,组织精确化存储。
(1)储备体制一体化。
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要求军队准备保障体制由传统的军种分体保障向统分结合的联勤一体化保障体制转变,装备物资供应将不断扩大统供范围,缩小专供范围。三军通用装备物资统一筹措、储备和供应。
(2)储备规模合理化。
精确确定装备物资储存期限。在时间上梯次储备。对即将淘汰的装备物资,要按其使用寿命、技术性能等,有计划地提前转入正常周转使用。
储备管理动态化。针对体系作战特点,在物资储备管理手段上,积极采用组合化储备等保障模式,按照单元化进行配套储备,利用规范化集装箱进行集中储备,实现储备物资尤其是应急储备的物资整装整卸和物资储、运、装、卸、集装箱运输、自动化仓储的要求。
4、改进作业手段,精确可视输送
(1)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准确掌握保障资源。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和改造后方仓库,是军事技术革命发展和应用的主流方向,是实现无缝对接、发挥信息高速的关键。对装备基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战场范围内可资利用的装备保障技术力量、装备、物资器材等大量信息,平时是分散的、动态的、不规则的,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科学分类、排序与编码,统一规范,集中管理。
(2)运用电子商务采购零备件,向资金储备和信息储备方向发展。
利用先进的供应链技术,组织有效的零配件供应支持,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单位和维修保障人员能很方便地了解标准件、零备件的信息,以便挑选和快速获取。运用电子商务采购零备件,有利于促进研制单位尽量选用市场能采购的标准件,避免大量重复工作;提高装备保障效率,降低装备全寿命费用,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
(3)在运资产可视化
在运资产可视化是指对于平、战时由始发地运往指定目的地的部队或非部队货物的标识、状态、位置进行跟踪的能力。主要是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定位导航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军事运输途中物资精准定位和跟踪,进行实时控制,以提高物资的投送速度、准确性和安全性。
5、更新运输手段,精确立体投送
(1)空中垂直投送
引进中型运输机,组建战略空运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装备物资数量大,作战范围广,要实现装备物资的快速补给,必须拥有自己的战略空运力量才能拥有实施战场精确投送的自主权。
构建轻型战术空中输送力量。依靠运输直升机等轻型空中力量可快速抵近作战区域对作战部队实施伴随保障,能大大提高保障效率。
(2)加强陆上平面投送。战争实践表明,高技术条件下战争仍然离不开传统的保障方式。
三、创新装备技术保障,精确维修武器装备
1、改革保障体制,精确组织装备维修
(1)战时采用两级维修作业体制。
为了尽可能迅速的恢复主战装备的作战能力,减少后送装备的数量,战时需要加强中继级保障力量。从大修基地维修力量中抽调部分力量加强中继级维修力量,将平时的基地级、中继级、基层级三级维修体制简化为中继级、基层级两级维修体制。
(2)实施合同商保障。
在满足支持战备准备,保持军队自主核心能力的前提下,实施合同商维修保障。利用承制单位、科研院所和军工、民营企业技术优势,对装备实施保障。优化维修手段,精确实施装备维修
(1)维修手册电子化。采用交互式电子手册,把成吨的技术资料压缩到几张光盘或者是硬盘上,携带方便。而且交互性强的特点也非常有利于现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查阅效率。
(2)故障诊断智能化。在信息化装备保障中,通过运用诊断专家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检测诊断手段更加智能、实用、可靠,既可迅速判断装备零件故障。(3)应用远程支援技术。远程支援技术是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装备保障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前方的保障人员与后方的技术专家紧密联系起来,并未前方作战装备的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战场抢修提及时、正确的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建波.陈友生等军事装备保障技术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2]郭秋呈.战术装备保障组织与指挥[M].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2013
[3]吴跃忠.装备保障指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4]李智舜,吴明曦.军事装备保障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5]余高达,李建文等.陆军装备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
[6]梁海滨.一体化装备保障[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7]伍继宏.精确化装备保障[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信息化;体系作战;装备保障手段
一、运用多样化监控手段,精确获取保障信息
1、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获取技术,获取战场动态装备保障信息。
资源信息获取技术的物化是情报侦察和预警探测装备。利用包括先进的侦察卫星、预警机,以及各种机载的、舰载的、地面的情报监视侦察系统构成的大纵深一体化的立体情报监视和侦察网,实时探测和监视战场上的风吹草动。
2、建立网络化通信系统,精确传递保障信息。
综合利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短波通信各种通信手段,实现装备保障信息传输大容量高速率、远距离和数字化。
通信技术体制信息化。通信技术体制信息化就是将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调制解调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的传输、交换、加密和处理,组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网络和设备。
二、优化装备调配储备,精确配送装备器材
1、优化运行机制,精确组织配送
简化保障层次,组织精确化物流。
采取供货商直供手段。所谓的直接供货商保障就是绕过传统的采购、储存、运输、分发等环节,由民间商业、企业、军工厂将物资直接送到部队用户手中。
2、组织社会运力,精确供应。
(1)依托社会物资储备系统。
利用民间的保管设施为军队储存物资,或者将物资储存在军事设施内,而其管理和运营则依托民间力量。
(2)纳入市场物资供应体系。
在物资供应方面,充分利用民間高度发达的物流系统为军队提供物资补给。军队物资供应社会化,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采取公平竞争的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制度和方法,保证物资供应的保质保量,及时到位。
(3)军民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的通用。
在军事运输方面,要把民间各种运输工具作为实施军事运输的重要力量,大力提高军民交通运输工具的通用化程度。
3、优化储备方式,组织精确化存储。
(1)储备体制一体化。
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要求军队准备保障体制由传统的军种分体保障向统分结合的联勤一体化保障体制转变,装备物资供应将不断扩大统供范围,缩小专供范围。三军通用装备物资统一筹措、储备和供应。
(2)储备规模合理化。
精确确定装备物资储存期限。在时间上梯次储备。对即将淘汰的装备物资,要按其使用寿命、技术性能等,有计划地提前转入正常周转使用。
储备管理动态化。针对体系作战特点,在物资储备管理手段上,积极采用组合化储备等保障模式,按照单元化进行配套储备,利用规范化集装箱进行集中储备,实现储备物资尤其是应急储备的物资整装整卸和物资储、运、装、卸、集装箱运输、自动化仓储的要求。
4、改进作业手段,精确可视输送
(1)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准确掌握保障资源。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和改造后方仓库,是军事技术革命发展和应用的主流方向,是实现无缝对接、发挥信息高速的关键。对装备基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战场范围内可资利用的装备保障技术力量、装备、物资器材等大量信息,平时是分散的、动态的、不规则的,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科学分类、排序与编码,统一规范,集中管理。
(2)运用电子商务采购零备件,向资金储备和信息储备方向发展。
利用先进的供应链技术,组织有效的零配件供应支持,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单位和维修保障人员能很方便地了解标准件、零备件的信息,以便挑选和快速获取。运用电子商务采购零备件,有利于促进研制单位尽量选用市场能采购的标准件,避免大量重复工作;提高装备保障效率,降低装备全寿命费用,提高装备的战备完好性。
(3)在运资产可视化
在运资产可视化是指对于平、战时由始发地运往指定目的地的部队或非部队货物的标识、状态、位置进行跟踪的能力。主要是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定位导航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军事运输途中物资精准定位和跟踪,进行实时控制,以提高物资的投送速度、准确性和安全性。
5、更新运输手段,精确立体投送
(1)空中垂直投送
引进中型运输机,组建战略空运部队。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装备物资数量大,作战范围广,要实现装备物资的快速补给,必须拥有自己的战略空运力量才能拥有实施战场精确投送的自主权。
构建轻型战术空中输送力量。依靠运输直升机等轻型空中力量可快速抵近作战区域对作战部队实施伴随保障,能大大提高保障效率。
(2)加强陆上平面投送。战争实践表明,高技术条件下战争仍然离不开传统的保障方式。
三、创新装备技术保障,精确维修武器装备
1、改革保障体制,精确组织装备维修
(1)战时采用两级维修作业体制。
为了尽可能迅速的恢复主战装备的作战能力,减少后送装备的数量,战时需要加强中继级保障力量。从大修基地维修力量中抽调部分力量加强中继级维修力量,将平时的基地级、中继级、基层级三级维修体制简化为中继级、基层级两级维修体制。
(2)实施合同商保障。
在满足支持战备准备,保持军队自主核心能力的前提下,实施合同商维修保障。利用承制单位、科研院所和军工、民营企业技术优势,对装备实施保障。优化维修手段,精确实施装备维修
(1)维修手册电子化。采用交互式电子手册,把成吨的技术资料压缩到几张光盘或者是硬盘上,携带方便。而且交互性强的特点也非常有利于现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查阅效率。
(2)故障诊断智能化。在信息化装备保障中,通过运用诊断专家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检测诊断手段更加智能、实用、可靠,既可迅速判断装备零件故障。(3)应用远程支援技术。远程支援技术是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装备保障手段,它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前方的保障人员与后方的技术专家紧密联系起来,并未前方作战装备的使用、维护、修理以及战场抢修提及时、正确的技术指导和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建波.陈友生等军事装备保障技术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2]郭秋呈.战术装备保障组织与指挥[M].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2013
[3]吴跃忠.装备保障指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4]李智舜,吴明曦.军事装备保障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5]余高达,李建文等.陆军装备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
[6]梁海滨.一体化装备保障[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7]伍继宏.精确化装备保障[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