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手势”在小学数学中的妙用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2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师教学时可借用手势,来传递各种各样的知识、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手势具有形象、直观、容易理解的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妙用手势将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现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手势”的妙用略谈如下:
  (1)比划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左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形似小于号。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形似大于号。两手指一上一下,间隔一定的距离,对齐平放,表示“=”。
  (2)比划对错号。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其余收拢,形似对号。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相交,形似错号。
  (3)比划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指甲的厚度约1毫米,宽度约1厘米,张开大拇指与食指,两手指尖间的距离约1分米,两手臂分别向左右两侧方向平伸,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距离约1米。
  指甲面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指甲头的大小大约是1立方厘米。左右手拇指、食指围成的图形大约是1平方分米。左右手所有手指相对围成的图形面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
  (4)帮助口算十以内的加减法。如:4 5=?左手出4个手指,右手出5个手指,合起来一共9个手指,所以4 5=9。
  (5)帮助口算二十以内的退位减。如:口算14-6,可以这样想:一只手共14节(除了大拇指是两节外,其余每个手指均为3节),14(一个手上所有的关节),6(两个手指上的关节),8(还剩下2个3关节的手指加1个2关节的手指)。
  (6)帮助熟记9的乘法口诀。手势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如2×9=□ ,两手摊平,左起第二个手指弯曲,看弯曲的手指左边是1,右边是8,所以二九得十八;同样9×9=□ ,两手摊平,左起第9个手指弯曲,弯曲的手指左边是8,右边是1,九九得八十一。
  (7)帮助牢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代表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由于拇指与食指间距离较远,它们间的进率理解为1000,其余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均是10。
  (8)帮助记忆大月、小月。左手握紧,手上凸起为大月,凹下去的为小月,一遍数后回过来数。得到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为大月,二月是特例,四、六、九、十一为小月。
  (9)帮助记住进位数。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进位数用左手指表示,方便、易记、易算。如:计算43×68时,先用8去乘3,在积的个位上写4进2,进位数2用2个左手指表示,再用8去乘4,得32加2是34,在积的百位、十位上直接写34;十位上的6乘43方法同样。手记进位数,能提高计算正确率。
  (10)理解分与合、交叉或交换。两手掌相拍表示合,两手掌相离表示分,两手臂相交表示交叉或交换。
  (11)理解方位。用手势表示前、后、上、下、左、右等。
  (12)理解相向、相背、同向。解决相遇问题中的关键词。两手掌心相对运动,表示相向而行。两手背相离运动,表示相背而行。两手心朝同方向运动,表示同向而行。
  (13)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方法:双掌合拢竖立,然后手指头慢慢向两边分开到最大,再慢慢合拢,让学生体会到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14)理解植树类问题。一是种成一排的:一只手手掌张开,手指代表树,空隙代表间隔,理解“树的棵数=间隔数 1”或“间隔数=树的棵数-1”;二是种成环形的:5个手指围成环形,手指代表树,空隙代表间隔,理解“树的棵数=间隔数”。理解植树类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诸如数楼梯、锯木头、钟打点等有间隔的实例。
  (15)理解垂直与平行。伸出左右手食指,做十字交叉动作,表示垂直;两手指做上下平行动作,表示平行。
  (16)理解平移和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右手掌张开,示意从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地方,表示平移;右手绕圈,表示旋转。右手顺时针方向绕圈表示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绕圈表示逆时针。
  (17)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的理解:左手掌心向上,伸出食指和中指,分别表示加法的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将手掌心向下,看两个手指,已交换位置,大小不变。
  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左手掌心向上,伸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三个加数,先将食指和中指靠紧,表示将前两个加数相加,后与无名指结合,表示再加上第三个数;将中指和无名指靠紧,表示先将后两个加数相加,再与食指靠紧,表示再与第一个数相加;结论是和不变。以此理解加法结合律很直观。
  诚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手势”操作的方面远不止这些。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双灵巧之手作为辅助,让“手”成为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张会说话的“嘴”,一把能破解难题的“钥匙”,一座传递情感的“桥梁”。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我们可以通过新课程标准看到
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首先阐明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继而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最后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出了一些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学;对策;方法    新课程标准力求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教育重心的转移,最终达到“过程与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有不少语文知识、文学手法可以融进数学课堂,使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见,鲜活的习作素材来源于多彩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走进多彩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多彩,积累鲜活的素材,成就习作的精彩。   一、在动手中体验   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把作文教学和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如上完科学课,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给蜻蜓做“手术”,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动手、实践的过程,结果学生写得都很成功。如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