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偏差之我见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对课堂内涵与要求的理解更趋向成熟。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出现偏差的课堂。
   偏差1:忽视文本的人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方面: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正。然而,时下有些课堂,在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上过于重视,而使课堂教学游离于文本之外,游离于另外两个目标之外。有些教师为了落实人文教育目标,眼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主要表现有:(1) 教师从课文中拎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而有些问题与课文主旨并不相干;(2) 学生讨论时,远离文本,脱离语言,言不及义,内容比较空泛。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的本领,而且还会受到思想情感、理想情操方面的教益。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开的。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必须依据自身的规律,采取有别于其他学科不同的做法,那就是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语文教师则必须依据课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回过头来,领着学生去品味、学习、表达那些人文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的特色与奥妙。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此,吕叔湘就说过,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
   偏差2:流于形式的自主学习方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适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了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理性选择。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许多老师热衷于小组合作,以为这样就是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我们便可以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上看到学生的小组合作。老师一声令下,学生前后四人便开始忙活起来,教师则一边看闲,或者在教案上寻找教学环节的下一步。至于怎样合作,如何分工,如何落实,如何评价与关注他们合作的质量,似乎都是無关紧要的事了!老师关注的只是他们在合作中有无完成他布置的任务。教师一味通过这种形式,就已经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就学习全过程而言,是指从学习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到学习结果评价的全过程,不仅仅是指通常所说的直接的学习阶段和过程。首先,教师应全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内涵。千万不可在公开课时搞一下形式主义。而应在平时就把这种学习方式渗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就会驾轻就熟。其次,平时要做好小组成员合理的搭配、分工,尤其是让学生产生合作中团体间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只有优秀的学生一家独揽,差生只是一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尴尬局面了。第三,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用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来进行,对有些内容来说,主动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所以,教师要精心地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让学生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真正有所发展。最后,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了解学生合作的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偏差3:单一模糊的课堂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建议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启发自信心,激发进取心,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过分注重赏识评价,教师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予以表扬。其实这也是对评价的一种偏差。一味地夸奖学生正如一味地惩罚学生一样不可取。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表扬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同时,评价的语言单调模糊,缺少明确的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夸奖在课堂中也屡见不鲜。例如:课堂上,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比较好时,教师都会夸奖他:“你读得真棒!”可是这个学生读得棒在哪里呢?不得而知。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时,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给予肯定或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朗读得更好。
   就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是一种有极大个体性、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心理行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不要人云亦云,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新探索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努力去呵护他们,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改变对学生评价的单向性,使学生成为了一个主动的评价参与者。要让学生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对话地位,适时地把评价的权利教给学生。比如,学生自评时,对于某些明显错误的看法,在表扬了其大胆发言精神之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予以纠正,其中最多的方式是启发学生自我纠错,绝不作当众宣判式的否定。另外,还可以采用同学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唤起学生成功的渴望,激励他们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产生有其形成的原因,结合这些原因,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提出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让教育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课改以来,由小学升入初中以后的学生数学基础所表现出来的两极分化特别突出,就拿我所教的班级来说,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毕业考试数学只考十几分,这样的学生就成了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时代的脚步,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思想观念。实施语文教学,应注意渗透“育人教书”、“以人为本”等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渗透;现代教育理念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甚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性质与教育状态。在新形势下实施语文教育教学,应注意渗透哪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期刊
2011年3月28日、29日,石河子第五中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有效教学,生态课堂”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两天欣赏到5节精彩的语文课后,我感受颇多。  本届大赛课,追求的是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首先,我先谈本届大赛中12节语文课所表示出来的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1)它们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语文意识。  (2)注重并且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期刊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1.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情绪波动较大,如何引导他们走入积极的情感课堂,体验快乐呢?   1.1 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激情的自我。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情感。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有直接的影响。自己先动情才能让学生动情。所以,每名教师都要把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而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经验。笔者通过初步尝试及再尝试总结出了小组合作在复习课中应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复习;高中化学;小组合作   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较差;升入高中、对每一名学生来说考上大学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现
期刊
初涉人世的幼儿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他们迈着不稳的步子,这儿戳戳,那儿捣捣,无所顾忌,无法无天,稍不留神便会发生不测,看似偶然,实则事出有因。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在家里也经常磕磕碰碰,但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却很少能够冷静地对待。为此,教师天天提心吊胆,只怕孩子出事。为了减少伤害,有的教师消极防范,限制孩子到户外活动,即使在户外,也不许孩子自由活动。然而,消极防范是不利于幼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大家在刚学时都有一种新鲜感,好奇心,尤其是一幅卡通式的图画和极其接近生活,脍炙人口的对话,使得学生对英语爱不释手,乐不住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难度的增加,使得一部分学生望难止步,兴趣渐减,学习的积极性下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面入手。  1.激励学生树立坚持不懈的精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传授知识及培养学生能力的基地。如何科学地安排好每一个45分钟,是所有教学工作者需要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非改革不可。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导演”与学生的“表演”,还学生一个轻松愉快能充分表现自我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使学生
期刊
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笔者以地理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亘古至今的终极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标,促进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落实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本文探索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完成,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自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