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聯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包括教育,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以新的思维方式培育新时代少年。
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的能力,合理运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触类旁通解决新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使孩子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日常教学,谈谈“互联网+”与小学数学作业的几点融合。
一、“互联网+”与数学客观题作业的融合
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客观题就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双方解放,教师可利用互联网的教师端口布置客观题目,学生可借助平板或者手机等机器登陆个人作业端口后做题且不再需要等教师批改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学生不管答题的对或错都会在提交后就能显示成绩并在题库中有题目的解析,方便了学生对自己错题的及时修正,把知识点当下就能巩固到位,这样大大地减少学生在做题后等待教师批改的时间,避免了学生在等待批改的时间里把知识遗忘,更好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如下图。
教师方面也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统计的相关数据,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从而最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对部分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能更快地了解情况,方便辅差;对部分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就能不再重复教学,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节省了时间与精力;相关数据获取如下图。
“互联网+”时代的数学作业不能完全代替原有的作业,如计算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等主观题还是得学生自己实实在在地经历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互联网+”与学生展示性作业的融合
如《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一份作业:先让学生在网上各自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在老师、同学的合作下将其制成网页、PPT或者手抄报,在课堂上请学生介绍各自的收集结果,同时加以引导,并要求解答同学针对性的提问,最后再谈谈各自的体会、收获,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获得广泛的数字活动经验,进而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互联网环境下的展示性作业正是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互联网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实现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向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转变。而学生则能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在给出的素材基础上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顺序、内容,也能自主地查询相关的知识,利用掌握的方法主动地去获取新知,从而进一步创造新知,实现自主学习。
三、“互联网+”与数学复习作业的融合
学生每到单元结束时免不了进行复习,因个人教学习惯会布置学生自己复习并做一份单元知识网络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得各式各样。学生做的知识网络图是学生对知识掌握最真实的体现,但也会有部分学生不会做,或者做不好,利用网络把学生做的共享,不但给出展示机会,也给出后进生模仿学习的机会,同学们之间参考和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
四、“互联网+”与学生个人错题的融合
数学作业中有些具有代表性,学生做完以后因保管问题到复习时不太方便,但如果利用网络把它保存在学生个作业端的记录里并记下思路,学生的个人错题集就成形了,一本错题集如果是本子保管不太方便,但网络就帮助达到了更好的管理,随时可以调出复习。
同时新课程强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借助互联网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培育全新的新一代。
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的能力,合理运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触类旁通解决新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使孩子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日常教学,谈谈“互联网+”与小学数学作业的几点融合。
一、“互联网+”与数学客观题作业的融合
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客观题就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双方解放,教师可利用互联网的教师端口布置客观题目,学生可借助平板或者手机等机器登陆个人作业端口后做题且不再需要等教师批改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学生不管答题的对或错都会在提交后就能显示成绩并在题库中有题目的解析,方便了学生对自己错题的及时修正,把知识点当下就能巩固到位,这样大大地减少学生在做题后等待教师批改的时间,避免了学生在等待批改的时间里把知识遗忘,更好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如下图。
教师方面也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统计的相关数据,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从而最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对部分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能更快地了解情况,方便辅差;对部分知识掌握好的学生就能不再重复教学,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节省了时间与精力;相关数据获取如下图。
“互联网+”时代的数学作业不能完全代替原有的作业,如计算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等主观题还是得学生自己实实在在地经历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互联网+”与学生展示性作业的融合
如《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一份作业:先让学生在网上各自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并在老师、同学的合作下将其制成网页、PPT或者手抄报,在课堂上请学生介绍各自的收集结果,同时加以引导,并要求解答同学针对性的提问,最后再谈谈各自的体会、收获,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字知识与技能、数字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获得广泛的数字活动经验,进而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互联网环境下的展示性作业正是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互联网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实现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向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转变。而学生则能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在给出的素材基础上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顺序、内容,也能自主地查询相关的知识,利用掌握的方法主动地去获取新知,从而进一步创造新知,实现自主学习。
三、“互联网+”与数学复习作业的融合
学生每到单元结束时免不了进行复习,因个人教学习惯会布置学生自己复习并做一份单元知识网络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得各式各样。学生做的知识网络图是学生对知识掌握最真实的体现,但也会有部分学生不会做,或者做不好,利用网络把学生做的共享,不但给出展示机会,也给出后进生模仿学习的机会,同学们之间参考和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
四、“互联网+”与学生个人错题的融合
数学作业中有些具有代表性,学生做完以后因保管问题到复习时不太方便,但如果利用网络把它保存在学生个作业端的记录里并记下思路,学生的个人错题集就成形了,一本错题集如果是本子保管不太方便,但网络就帮助达到了更好的管理,随时可以调出复习。
同时新课程强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借助互联网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培育全新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