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记》由战国后期儒家的思孟学派所著,旨在追求教育精神之真谛,探索为师之道之本源。其中许多教育思想方面的见解,对我们的教育思想仍有启示。
关键词:《学记》;教育思想;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87-02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形成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由战国后期儒家的思孟学派所著,是有关我国古代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中国教育史甚至是世界教育史上一份极为可贵的遗产。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观点,《学记》这个命题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只是儒家教育的“乌托邦”。其实我们也可以推测,在战国时期,我国的教育水平是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的。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教育的理想与期望,虽然虚无缥缈,但仍然值得我们鼓掌,将其作为理想社会的憧憬,写得有声有色又何妨?!我们尤其应该看到的是,《学记》中有许多对教育思想有益的见解,虽相隔两千多年,依然对我们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弥足珍贵的启示。《学记》的内容丰富,涉及的面也很广。笔者试从两个方面,归纳其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追求教育精神之真谛
《学记》之所以会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认同,经受住历史考验,就是在于它较早地看到了“人”。这里的人不是指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人的心性与个性。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便是我们今天要借鉴的追求教育精神之真相。这一重视人性、尊重人性的教育精神,在文中通过以下几个原则体现出来:
1.认识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这一教育精神,在当今的教育中仍然耐人寻味。这一观点将老师与学生看作了对立统一的矛盾主体,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这两个矛盾主体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尤其体现于教学领域的信息反馈。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不光得看老师输入信号的多少,还得看学生对接受信息如何以新的信号返回。教与学的统一,形成教学的全过程,揭示这条规律,是《学记》对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贡献。
2.认识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学记》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独特的内心世界,即所谓的心之莫同”,从而提出“知其心”。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每一个人的心智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你的教育努力的成效取决于他特有的形式而不是其他的形式。”[1]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要善于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心理特征,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好其所教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好相关的心理学的知识,善于观察并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仅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共性,还要知道学生个性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弥补学生的短处和不足,才能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这种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育方式是《学记》所反对的,也是我们今天需要汲取的教训。
3.认识到教育过程的规律性。《学记》中表现教育过程规律性体现在如下几个原则中:其一,劳逸结合的原则。其二,防患未然的原则。其三,抓住时机的原则。其四,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一定要重视知识传授的顺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非常讲究人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发展的规律性。而前文提到过“幼者弗听而问”,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4.认识到教育过程的互动性。这里的互动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强调的是朋辈群体之间的互动。根据教育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是构成教育环境的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他人的言论思想和行动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并积极作用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朋辈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学记》中主张的“敬业乐群”,“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学取友”等,都说明了交友的目的是为了和朋友在道德和学业上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体现了朋辈群体之间互相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朋友这三维关系的重要性,符合人的心理个性。这对我们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以上四点对我们今天再来探索教育精神,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学记》中对学生个性、自我意识及人的价值挖掘,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
二、探索为师之道之本源
其实,谈到为师之道,在上一部分追求的教育精神中已经有所体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因而在上部分中已经谈到很多对教育者的要求,而谈到为师之道的本源,究竟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概括呢?《学记》是在下一部分重点强调了的,笔者在此也将其单独挑出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1.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通晓教育规律。《学记》中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就对老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强调教师知识应该要偏重于全面性与系统性,而不能只是专及一点,限于局部。笔者认为,《学记》中所认为的老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做到“必也听语乎”。二是心理方面的知识。因为只有“知其心”,才能有针对性地长善救失。所以,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将其所掌握的人类积淀下来的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真正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另外,作为老师要有宏观的眼光,“既知教所由兴也,又知教所由废也”,才能做到在教学活动中从宏观上来把握大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身心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2.善于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主张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在教学形式上,也主张老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其中介绍的问答式教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问答是教学有两个含义:老师问而学生答,学生问而老师答。“善问”与“善待问”,揭示出在这个问答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的辩证法。而且这种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从易到难,螺旋上升,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再次,在语言上,教师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教师的语言在精辟的同时,是为了传授要说明的道理,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才是最重要的。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古人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来的,应该作为珍贵的教育遗产继承下来。
其实,撇开究竟是“社会本体论”还是“个人本体论”的教育目的不谈,笔者认为,教育能否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教育能不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因此,教育应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才是最重要的。用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将人培养成为“为其所当为”、“是其所是”的有道德、有理想的人,这样便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无论是追求教育精神之真相,还是探索为师之道之本源,到最后,我们从《学记》中最应该吸取的还是其对于“人性”的尊重与理解,以学生之心为心,这才是我们现代教育最应该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8.
作者简介:胡佳(1993-),女,常德澧县人,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01班学生;曾长秋(1950-),男,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学、历史学。
关键词:《学记》;教育思想;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87-02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形成于公元前四至三世纪,由战国后期儒家的思孟学派所著,是有关我国古代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中国教育史甚至是世界教育史上一份极为可贵的遗产。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观点,《学记》这个命题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只是儒家教育的“乌托邦”。其实我们也可以推测,在战国时期,我国的教育水平是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的。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教育的理想与期望,虽然虚无缥缈,但仍然值得我们鼓掌,将其作为理想社会的憧憬,写得有声有色又何妨?!我们尤其应该看到的是,《学记》中有许多对教育思想有益的见解,虽相隔两千多年,依然对我们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弥足珍贵的启示。《学记》的内容丰富,涉及的面也很广。笔者试从两个方面,归纳其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追求教育精神之真谛
《学记》之所以会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认同,经受住历史考验,就是在于它较早地看到了“人”。这里的人不是指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人的心性与个性。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便是我们今天要借鉴的追求教育精神之真相。这一重视人性、尊重人性的教育精神,在文中通过以下几个原则体现出来:
1.认识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这一教育精神,在当今的教育中仍然耐人寻味。这一观点将老师与学生看作了对立统一的矛盾主体,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这两个矛盾主体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尤其体现于教学领域的信息反馈。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不光得看老师输入信号的多少,还得看学生对接受信息如何以新的信号返回。教与学的统一,形成教学的全过程,揭示这条规律,是《学记》对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贡献。
2.认识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学记》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独特的内心世界,即所谓的心之莫同”,从而提出“知其心”。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每一个人的心智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你的教育努力的成效取决于他特有的形式而不是其他的形式。”[1]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要善于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心理特征,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好其所教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好相关的心理学的知识,善于观察并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仅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共性,还要知道学生个性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弥补学生的短处和不足,才能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这种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育方式是《学记》所反对的,也是我们今天需要汲取的教训。
3.认识到教育过程的规律性。《学记》中表现教育过程规律性体现在如下几个原则中:其一,劳逸结合的原则。其二,防患未然的原则。其三,抓住时机的原则。其四,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一定要重视知识传授的顺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非常讲究人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发展的规律性。而前文提到过“幼者弗听而问”,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4.认识到教育过程的互动性。这里的互动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是强调的是朋辈群体之间的互动。根据教育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是构成教育环境的最重要的部分。那么,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他人的言论思想和行动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并积极作用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朋辈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学记》中主张的“敬业乐群”,“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学取友”等,都说明了交友的目的是为了和朋友在道德和学业上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体现了朋辈群体之间互相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朋友这三维关系的重要性,符合人的心理个性。这对我们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以上四点对我们今天再来探索教育精神,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学记》中对学生个性、自我意识及人的价值挖掘,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
二、探索为师之道之本源
其实,谈到为师之道,在上一部分追求的教育精神中已经有所体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因而在上部分中已经谈到很多对教育者的要求,而谈到为师之道的本源,究竟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概括呢?《学记》是在下一部分重点强调了的,笔者在此也将其单独挑出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1.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通晓教育规律。《学记》中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就对老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强调教师知识应该要偏重于全面性与系统性,而不能只是专及一点,限于局部。笔者认为,《学记》中所认为的老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一是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做到“必也听语乎”。二是心理方面的知识。因为只有“知其心”,才能有针对性地长善救失。所以,老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以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将其所掌握的人类积淀下来的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真正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另外,作为老师要有宏观的眼光,“既知教所由兴也,又知教所由废也”,才能做到在教学活动中从宏观上来把握大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身心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2.善于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主张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在教学形式上,也主张老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其中介绍的问答式教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问答是教学有两个含义:老师问而学生答,学生问而老师答。“善问”与“善待问”,揭示出在这个问答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的辩证法。而且这种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从易到难,螺旋上升,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再次,在语言上,教师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教师的语言在精辟的同时,是为了传授要说明的道理,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才是最重要的。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古人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来的,应该作为珍贵的教育遗产继承下来。
其实,撇开究竟是“社会本体论”还是“个人本体论”的教育目的不谈,笔者认为,教育能否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教育能不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因此,教育应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才是最重要的。用蔡元培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将人培养成为“为其所当为”、“是其所是”的有道德、有理想的人,这样便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无论是追求教育精神之真相,还是探索为师之道之本源,到最后,我们从《学记》中最应该吸取的还是其对于“人性”的尊重与理解,以学生之心为心,这才是我们现代教育最应该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8.
作者简介:胡佳(1993-),女,常德澧县人,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01班学生;曾长秋(1950-),男,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学、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