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并针对当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特点,巧妙的予以正确合理的引导,使教学课堂更加快乐高效,真正把课堂教学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体会:
一学具操作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具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课前,让学生制作了长度为不同厘米数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分别记录两次3根小棒的厘米数,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边操作、边讨论、边思考,教师再加以适时点拨,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然后鼓励学生质疑,认证出不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顺利实现了教学目的。
二学具操作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与他人协作共事、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的能力。而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处的生活环境及他们的生活习惯造就了这批孩子缺乏团结协作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现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个个独立思考,人人积极发言,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由两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解答这一题目,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力,由于小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所以我提前为各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让各小组讨论解决。经过小组合作,最后,找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1(2×2×2+2×2×2+2×2)×2=40(平方厘米)
22×2×2×4+2×2×2=40(平方厘米)
32×2×6×2-2×2×2=40(平方厘米)
42×2×10=40(平方厘米)
再让学生针对以上几种方法讨论,确定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学具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三学具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在操作时,由手到脑,存在着高速信息双向传输途径,使手、脑同时得到发展。所以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借助学具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发生的主动能动作用,真正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所以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公式,而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动脑思考,看能否把圆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及动手画、剪、拼,学生发现当把圆若干等分后,可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利用所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白圆的面积为什么是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目的。
四学具操作促进数学语言的条理性
学生在操作结束后,需总结活动结果,总结是在直观演示、学具操作等活动后,在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复述,这样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圆面积公式时,学生操作后,教师可引导:
1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2图形的长怎样表示?
3图形的宽怎样表示?
4图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可有条理的分析,然后组织语言表达,从而完成公式的推导,学生把这些结果用连贯而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促进了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学具操作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8只蝴蝶,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一个的整齐地摆,这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公式,这就渗透了转化的思想;通过画、分、剪、拼等操作,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教学不但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将不能发展。”可见引导学生使用学具是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动手操作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调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轻松愉快的学好数学。
一学具操作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学具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课前,让学生制作了长度为不同厘米数的小棒,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分别记录两次3根小棒的厘米数,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边操作、边讨论、边思考,教师再加以适时点拨,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然后鼓励学生质疑,认证出不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短关系。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顺利实现了教学目的。
二学具操作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与他人协作共事、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的能力。而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处的生活环境及他们的生活习惯造就了这批孩子缺乏团结协作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现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个个独立思考,人人积极发言,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由两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解答这一题目,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力,由于小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所以我提前为各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让各小组讨论解决。经过小组合作,最后,找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1(2×2×2+2×2×2+2×2)×2=40(平方厘米)
22×2×2×4+2×2×2=40(平方厘米)
32×2×6×2-2×2×2=40(平方厘米)
42×2×10=40(平方厘米)
再让学生针对以上几种方法讨论,确定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学具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三学具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在操作时,由手到脑,存在着高速信息双向传输途径,使手、脑同时得到发展。所以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借助学具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发生的主动能动作用,真正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所以我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公式,而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动脑思考,看能否把圆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及动手画、剪、拼,学生发现当把圆若干等分后,可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利用所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白圆的面积为什么是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目的。
四学具操作促进数学语言的条理性
学生在操作结束后,需总结活动结果,总结是在直观演示、学具操作等活动后,在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复述,这样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圆面积公式时,学生操作后,教师可引导:
1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2图形的长怎样表示?
3图形的宽怎样表示?
4图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可有条理的分析,然后组织语言表达,从而完成公式的推导,学生把这些结果用连贯而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促进了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五学具操作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在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8只蝴蝶,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一个的整齐地摆,这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行的面积公式,这就渗透了转化的思想;通过画、分、剪、拼等操作,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教学不但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将不能发展。”可见引导学生使用学具是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动手操作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调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轻松愉快的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