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不断完善的必要手段。文学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意义。现阶段,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其发展现状亟待改善。本文从不同方面分别阐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措施,旨在让人们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作用,使高中语文教学受到更多关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渗透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6-01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意义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身心迅速成熟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他们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逐渐成形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内加强青少年思想方面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文学教育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现阶段,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所占的比例却少之又少,多数语文教师也仅仅将其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性的内容而非必要板块,这不仅不利于文学教育的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正如我们所知,文学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思想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的教材通常基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上,加强文学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提高文学作品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地位,更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自身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文学教育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文化菁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的循循善诱才能得以实现。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必要措施
文学教育并不像数学公式那样仅靠记忆就能完成,它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以及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才能保证实施。正因如此,在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之后,我们只有将其在教学活动中落到实处才能加强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1.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教学理念
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人类社会中,语文可以说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新课标》曾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和发展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应当充分理解这一学科特点,更应在原有传统教学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创新,建立起合理的语文教学理念才能保证文学教育的渗透。首先,应以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基本出发点,使他们认识并相信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以作品为契机了解作者的思想特点,从而享受文学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习文学的积极性
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认真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还要帮助他们培养起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学生应该自主阅读、自觉阅读,广泛涉猎不同体裁、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才能较好地应对这一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作用。
3.因势利导,科学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关键,教师要积极研究语文教材,用自身的文化修养正确把握并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学元素,辅之以科学的教学问题设置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学学习充满兴趣。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较为生动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感。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各自的审美特点和美感表现方式,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就好像一幅绝美的绘画,通过教师合理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婀娜多姿和独特的诗意化韵味,体会到文学艺术的美感和享受。再如,小说用叙事的手法再现了众多生活场景,仔细品读就像观赏一部部戏剧,生动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百态和人生意义。另一方面,因势利导的科学教学方法能引发学生对文学学习的激情。与传统语文教学不同的是,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应充满激情,才能迎合文学作品特殊的情感色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作品采用各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融入文学作品的情景当中,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读文学作品。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从人文角度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感悟,让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有力工具。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日后的长远发展。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广泛流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教育意义和功能。通过文学作品的内涵,学生能重新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克服并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进行文学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通过写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地重新记忆文学作品的内涵,还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会理性思维。
三、结语
本文通过系统的论述和有力的观点阐述了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践过程的必要措施。通过文学教育,能帮助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开拓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在不断提高个人情操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从而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教师在具备高素质的同时,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才能保证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牛福文.让“道”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树人的威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6).
[3]陈云波.文章不是无情物 化作神采显飞扬——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1-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渗透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6-01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意义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身心迅速成熟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他们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逐渐成形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内加强青少年思想方面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文学教育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现阶段,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所占的比例却少之又少,多数语文教师也仅仅将其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性的内容而非必要板块,这不仅不利于文学教育的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正如我们所知,文学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思想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的教材通常基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上,加强文学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解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提高文学作品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地位,更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自身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文学教育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文化菁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的循循善诱才能得以实现。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必要措施
文学教育并不像数学公式那样仅靠记忆就能完成,它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以及良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才能保证实施。正因如此,在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之后,我们只有将其在教学活动中落到实处才能加强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1.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教学理念
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人类社会中,语文可以说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新课标》曾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和发展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应当充分理解这一学科特点,更应在原有传统教学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创新,建立起合理的语文教学理念才能保证文学教育的渗透。首先,应以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基本出发点,使他们认识并相信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以作品为契机了解作者的思想特点,从而享受文学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习文学的积极性
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认真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还要帮助他们培养起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学生应该自主阅读、自觉阅读,广泛涉猎不同体裁、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才能较好地应对这一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作用。
3.因势利导,科学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关键,教师要积极研究语文教材,用自身的文化修养正确把握并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学元素,辅之以科学的教学问题设置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学学习充满兴趣。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较为生动的引导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感。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各自的审美特点和美感表现方式,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就好像一幅绝美的绘画,通过教师合理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婀娜多姿和独特的诗意化韵味,体会到文学艺术的美感和享受。再如,小说用叙事的手法再现了众多生活场景,仔细品读就像观赏一部部戏剧,生动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百态和人生意义。另一方面,因势利导的科学教学方法能引发学生对文学学习的激情。与传统语文教学不同的是,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应充满激情,才能迎合文学作品特殊的情感色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作品采用各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融入文学作品的情景当中,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读文学作品。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从人文角度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感悟,让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有力工具。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殊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日后的长远发展。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广泛流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教育意义和功能。通过文学作品的内涵,学生能重新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克服并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进行文学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通过写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地重新记忆文学作品的内涵,还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会理性思维。
三、结语
本文通过系统的论述和有力的观点阐述了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践过程的必要措施。通过文学教育,能帮助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开拓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在不断提高个人情操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从而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教师在具备高素质的同时,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才能保证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牛福文.让“道”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树人的威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6).
[3]陈云波.文章不是无情物 化作神采显飞扬——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