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不能“站着写”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i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儿童剧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尤其近几年,政府与社会,孩子与父母都对儿童剧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和关注,也使得儿童剧的发展可以进入一个更良性的轨道,这对儿童剧的从业者来说是一个福音。就拿儿童剧创作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剧作者愿意尝试儿童剧的创作,这应该是好事。还有些年轻的作者也想拿儿童剧练笔,因为儿童剧就成人剧而言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存在误区。首先,不是能写好成人剧剧本就能写好儿童剧剧本的。关于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在开始儿童剧创作以前,笔者已从事了二十多年的话剧创作,起初也以为写儿童剧是信手拈来的事儿,一直到进行了近十次儿童剧创作实践后,渐渐对儿童剧有了些了解,回过头来才发现最初写的两个儿童剧剧本,最多只能算作儿童题材的话剧,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剧。其次,儿童剧创作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没有一个日积月累的对儿童的了解过程,不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是写不好儿童剧的。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是给儿童看的戏都可以算作儿童剧,管它是话剧、歌剧、舞剧还是音乐剧。是的,其实现在很多书上关于儿童剧的定义确实是这么解释的:“儿童剧是适合儿童欣赏的诸多剧种(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的剧目统称。”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关于儿童剧的理论少之又少,而且有些还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儿童剧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它不是依附在其他剧种里的,不是其他剧种写一个儿童题材就是儿童剧了。这里有必要简单阐述一下儿童剧的五个要素:1.教育性。儿童剧与成人戏剧有非常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非常强调。儿童的可塑性非常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比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剧非常注意教育性。2.形象性。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儿童剧要求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儿童剧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儿童剧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3.趣味性。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事情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优秀的儿童剧,就是在轻松愉快的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4.故事性。儿童剧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儿童剧主要是写人,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是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论写人还是写其他东西,他们的思想、性格都要着重借助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不宜多用静止的冗长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5.知识性。儿童剧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文学是人学,戏剧文学虽然加入了戏剧的元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物的刻画,人物的塑造。一部作品中的人物立起来了,这部作品也就立起来了。如果一部作品的人物没有塑造好,那这部作品多半会被人感觉缺失了灵魂,显得单薄和空洞。不过近几年来,创作随意,制作粗糙的剧目越来越多,尤其一些走商演路线的话剧,通篇插科打诨,搞笑逗趣,连故事都淡化了,那就更不用提什么人物了。好在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范畴,就不再赘述。
  儿童剧创作作为戏剧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要重视人物塑造。一部好的儿童剧,一定有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里一定有至少一个或几个鲜活的人物,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没能打动你,那这个故事也很难打动你。同理,你记住了这个人物,你也多半会记住这个故事。儿童剧和成人剧不同,儿童剧的主要观众是儿童,剧中一个有生命的、有个性的、有道德的、有价值的人物,可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过程都产生影响。所以,儿童剧创作中的人物塑造更是重中之重。
  儿童剧创作最难的不是选一个什么主题,编一个怎样的故事,也不是用怎样的手法来呈现,儿童剧创作的最大难点是人物塑造。
  儿童剧中的主要人物大多都是儿童,写儿童首先要尊重儿童,其次要了解儿童。就这两点已经让很多作者望而却步了。尊重儿童不是嘴上说说的,体现在剧本上就是视角必须从儿童出发,而大多数作者都习惯于从自我视角和成人视角进行创作。笔者曾经跟朋友聊到儿童剧创作时说过一个比喻,最初是站着写的,后来是弯下腰写的,再后来是蹲下来写的。朋友开玩笑说,那你接下来是不是要趴下来写了。我说极有可能,如果要写一个给三岁以下孩子看的戏,那真的只能趴下来写了。当然,这只是物理上的视角,不等同于心理上的视角,不过不要小看这个物理视角,它有时候会对你的创作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它至少可以暗示你的心理视角。至于心理上的视角对于一个成年作者来说那是很难调整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童过来的,但今非昔比,彼儿童非此儿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再说了解儿童,那就更难,因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是创作的一条捷径。但儿童的心理,儿童的生活大多数人并不是很熟悉,很了解。同样的道理,一些相对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家往往以前都有当教师的经历,或者从事过跟儿童很有关联的工作。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老院长任德耀老师的剧作《宋庆龄与孩子们》是一部可以做这类作品范本的儿童剧,他在剧中不仅塑造了真实可信的国母宋庆龄,还塑造了一群孩子,尤其是主角猫儿眼,仅从人物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机灵的、调皮的苦孩子。《宋》剧的中心事件是宋庆龄和小流浪儿猫儿眼的故事。这两个形象,一个是人们敬仰的“国母”,一个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瘪三”,二者有巨大的反差。然而,正是写出了“国母”如何尽力关心、教育这个被社会遗弃的“小瘪三”,更显出“国母”的伟大人格。剧本就是以宋庆龄关心、帮助猫儿眼,并不断和成长中的猫儿眼发生冲突作为主线,来一步步塑造这两位剧中的主要人物的。任老巧妙地通过对猫儿眼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好地反衬出宋庆龄的形象。宋庆龄如此真挚地、细致地关爱着猫儿眼这样一个普通的流浪儿,关心他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次进步,使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深深感受到母爱的温暖,这样写足以显示其人格的伟大和高尚。会创作的人都知道,把一位伟大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可亲可敬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任老为什么能写得驾轻就熟呢?源于生活和情感。宋庆龄的去世,让任老黯然神伤,多少个日日夜夜,她的言行,她的举止,她对自己的教诲,她对儿艺,对儿童戏剧事业的关心,在他脑海里一幕幕浮现,创作激情在他的心底奔涌,《宋》剧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诞生的,剧作以真挚的情怀和诗的意境,艺术地再现了解放前夕宋庆龄创建儿童剧团的那段历程。若是没有一种使命感,没有对人物的了解和情感的积累,是不可能写出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
  怎样塑造真实人物和虚构人物,任德耀老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儿童剧中的“人物”除了大人、孩子以外,更多的往往会是动物、植物,甚至是没有生命的物件。比如迪士尼根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创作的《狮子王》中的辛巴,比如任老根据同名童话改编的童话剧《魔鬼面壳》中的那只叫灰灰的猴子,都是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其实塑造这些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不外乎将它们人格化处理,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笔者在创作《泰坦尼克号》时就曾步入一个误区。全剧写了三只猫和一群老鼠,自然是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一位朋友看了剧本后,给了我一个意见,说人物属性写得很好,动物属性却没写足。我这才恍然大悟,我这是走过头了。所以说拟人其实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把它当人写,第二层面是它毕竟不是人。千万要记住它有它自身的属性,所以在写这些非人物的“人物”时,人的属性和动物属性或“物”的属性之间的分寸感一定要把握好,稍一不慎,这个“人物”就变得不真实了。
  儿童剧创作是一门学问,作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 理解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儿童剧非常注重内容的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不仅要求作品的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而且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为儿童所喜爱,对儿童有益,有助于儿童的成长。总之,要塑造好儿童剧中的人物形象,只有一条捷径好走,那就是时刻用一颗童心,去感知儿童,去感受儿童,去感悟儿童的世界。
其他文献
深秋时节,在上海能看到《北京法源寺》这样一部讲述历史话题和带有艺术家个体强烈印记的作品是一种幸运,它既激发了你我已被上海数以百计的低俗化与模式化的舞台剧弄得麻木不堪的艺术知觉,也让我们再次思考戏剧的形式和戏剧人所承担的责任等诸多问题。  在剧终的掌声之后,很多人也在探讨这部作品。有人说这将是一部“新世纪的话剧经典”,也有人说“这不过是一场语言密集、情绪激昂的剧本朗读”。有圈内人似乎客观地认为“前半
期刊
《西游记》这部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吴承恩在创作这部小说时,不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还搜集了各种民间传说、话本、戏曲以及民俗文化等诸多元素,才造就了这个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机智勇敢,充满英雄主义情怀的孙悟空形象。因此,吴承恩可谓孙悟空之父,在孙悟空身上可以看到许多他的影子。  吴承恩天资聪颖,博览群书,青年时代的他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心专注于科考,渴望
期刊
音韵是曲唱的基本要素之一,历来受曲界同仁重视,有所宗而有传承、有大同又有差异、有共论也有分歧。  昆曲音韵是一种戏曲音韵  戏曲音韵有别于日常生活用语音韵,且剧种不同音韵截然不同。其有三种具象源:一是语音源时代遗存,即一种戏曲在发育、成熟过程所经历年代的语音;二是流行区域音系,即一种戏曲传播扎根所在地域的语音系统;三是艺术夸大性,即戏曲音韵服务于歌唱与韵白,实际使用比日常用语更具音乐技术要求。昆曲
期刊
看完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的第一感受是“眼花缭乱”,《白鹿原》的主要情节如走马灯一般被剪贴上舞台。相比电影《白鹿原》从黑娃、田小娥这条线索叙述白鹿原白、鹿两家与大时代的故事,话剧《白鹿原》野心更大,要在两个多小时里演绎五十万字的小说,其叙述密度之大、节奏之紧凑可见一斑。看到了小娥奔月化蝶之凄美;鹿三杀死小娥后的疯魔;孝文从面上有笑到面上有刀;鹿子霖的贪欲阴险与可悲。然而原本是小说第一主角的白嘉轩
期刊
第一次知道孟京辉,就是从他导演了达里奥·福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以下简称《无政府》)开始,估计和我一样的人也为数不少。那还是看VCD的时代,没机会进剧场的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戏还可以这样排啊”。可以说,对戏剧最初的兴趣,也是从看了孟导作品之后的惊讶和兴奋中生长出来的。  时隔多年,孟京辉又一次排演了达里奥·福的作品《他有两把左轮手枪和黑白相间的眼睛》。其实看英文原名,He Had T
期刊
锡剧《三三》是张家港市锡剧艺术中心最新创作演出的一部具有浓郁诗情色彩和现代人文气息的诗情新戏曲。它的清新脱俗,它的浓郁诗情,它的含蓄意蕴,使之成为一朵绽放在戏剧舞台上的争奇斗艳之新花。  小说《三三》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颇有知名度,但从戏剧的角度来衡量,却不是一篇适宜于改编的作品。原因不外乎一是因为篇幅过短,二是因为情节简单。篇幅过短尚有法可想,许多短篇小说都被成功地改编成戏曲、电影等就是证明,
期刊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契诃夫。”  ——David Hare  《普拉托诺夫》是我们已知的契诃夫最早的戏剧作品,严格说来,它甚至都不能算是完成品,顶多只是不到二十岁的契诃夫丢弃的手稿而已,连正式的剧名都没有,后世的学者和戏剧从业者只得用主角的名字来称呼它。尤其是《普拉托诺夫》更是冗长沉闷,它的故事梗概倒是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它讲述了乡村青年教师普拉托诺夫斡旋在四个女子之间,最后被其中一个开枪打死的故
期刊
笔者曾就历史剧《伏生》与《我们的荆轲》做过一次比较,勾画出当代历史剧创作存在的两种倾向——即对传统道义精神的呼唤和对现代人性的考量。理性来看,传统道义与现代人性是相对而非全然对立的关系,《伏生》与《我们的荆轲》共同暗示着这个时代“宣扬道义”与“考量人性”两种价值观割裂而又共生的关系。  在上海,笔者见到了这两种表达倾向外的历史剧——《大明四臣相》。《大明四臣相》首演于上海戏剧学院,讲述明朝阁老徐阶
期刊
谈起我和毕老师,不得不说几件至今记忆犹新的细琐之事。然则,细琐的点点滴滴于我个人和越剧却都存有着永不消失的温暖。  1958年,我刚从戏校毕业进入越剧院,参加越剧折子戏青年汇演,记得是在瑞金剧场,当时这里是静安越剧团戚雅仙和毕春芳老师常驻剧场。二位老师因为晚上自己要演出,因此特地提前来看戏。演出结束后,老师们来到后台,毕老师高兴地对我说:“小史,侬男演员扮相好,嗓子好,唱得好,基本功也扎实,是我们
期刊
破旧约建新约  什么是衬字?曲牌格式规定的每句字数为正字,那些增加的字词相对即为衬字。非谙于曲事者对正衬概念会有陌生感,外观上都是汉字,有什么区别呢?  唐诗、宋词的律体韵文格式,对字数有严谨的要求,难以增损。曲牌除了在格式体上突破了这种约束,句式千变万化了,而且可以在正字外增加衬字,如此对于文意表达、情感渲染是有益的。但是所增衬字也不是随性而为,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准则,故而依然是有约束的。正衬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