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打造了一条全新途径。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离不开齐鲁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山东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齐鲁文化的内涵及现代价值和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思考及探索,以期对中华文化“走出去”实施有所助益。
关键词:一带一路;齐鲁文化“走出去”;思考与探索
1.前言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文化“走出去”纳入国家战略。经过十余年的推动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使命,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提升我国国家形象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核心目标。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离不开齐鲁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山东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2.“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国内外局势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核心战略,一带一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这一理念有中华文化的本质内涵,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神韵,借经贸关系的密切,中华文化必将借势赢得世界的普遍认同。曾有西方媒体指出,“一带一路”只是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这一观点,显然没有认识到,如果没有需求,怎么可能会有“一带一路”的热切参与,“一带一路”契合了参与者的愿望和利益,这才是根本。“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必将把全球化进程大大推进一步,必将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带来助推,也必将给参与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带来方方面面的积极改变,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平台。
3.齐鲁文化的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
3.1思想内涵
齐鲁文化主要是围绕着儒家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联系成为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第一,以人为本。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学说,都非常注重人道,把人放在中心位置,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第二,以仁为核心。齐鲁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人、天、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仁”的关键点,“仁者爱人”是对仁的基本概括;第三,以德为美。虽然齐文化与鲁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齐鲁文化包含着深刻的伦理道德,同时也是当时社会文明的充分体现;第四,注重“孝”。孝主要是指儿女对父母的关爱、赡养等,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美德,中国人非常注重孝道,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第五,以和为贵。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手段,促使人们和谐相处;第六,以礼为范。礼是当时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标准,无论是人还是事物,必须都要遵守礼的规范;第七,中庸为法。中庸是在儒家人性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认为任何一个做法和主张并不可能长久。
3.2现代价值
十九世纪,中国的天朝梦想被西方列强粉碎以后,历史发展历程被阻断,文明发展的逻辑被撕裂,中国进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之中,导致中国所关注的焦点一直在直观的历史表层现象。根据历史的结构特点来说,历史事实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當一历史进程为切入点的时候,就会发现历史表层现象是物质财富和制度性事物。但是从深层次来说,是关于历史认识、价值判断、民族认同、道德修养、伦理观念等精神价值。纵观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鲜明的双向特点,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俗力量,不断对前期历史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力量纽带进行瓦解,另一方面是民族的精神价值对这些世俗力量进行不断的整合。在这两个方面中,历史呈现的是一种张力,并稳定了现代化的过程,但无论是哪个方面走向了极端,都会破坏现代社会进程的稳定性。从十九世纪开始,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以后,中国的世俗文化得到了发展。尤其上世纪末,中国现代化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后,世俗力量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对传统文化价值进行了瓦解和解构,使得新的历史实物没有赋予相应的历史意义。因此,这就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要素进行发掘,回到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的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新的梳理。由此可以看出齐鲁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具有独特作用。
首先,齐鲁文化以伦理文本为着眼点,将道德作为价值取向,并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成为社会一种普遍的心理。孔子提倡的利轻重义,孟子主张的舍身取义,道家主张的轻利、贬利等,都强调了儒家文化的利与义的关系,并影响我国传统社会的心理,成为百姓为人处世的原则;重视道德,重视名分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儒家为齐鲁文化的交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道德立言开始,便肯定了人格的存在,并提出了自我道德的修养理论和追求的原则,造就了重气节的社会普遍心理出现。儒家倡导和形成的一整套基本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次,亲孝、忠君的提倡,亲孝、忠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原则。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是建立在宗法血亲的基础之上,根据当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这不仅表达了当时的社会意志,而且还满足了家族制度的要求,具备坚定的社会基础,因此而成为促进人类前进与发展的精神力量。最后,整体和谐的观点成为齐鲁文化的核心以后,造就了重视群体关系的现象出现,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孔子明确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孟子在人的自我发掘中提高了对人的认识,强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个体必须克服追求私欲的心理,去发现和追求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民族道德的凝聚力。儒家倡导的“和谐”代表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对其中蕴含的积极的、进步的、精华的东西要予以新的解释,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4.齐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齐鲁文化“走出去是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客观要求。“‘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2017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阐释以文明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含义。2014年5月1日,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当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不仅是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经济战略和外交运筹,更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文化战略。通过实施这一战略,以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山东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端交汇点、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点,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不论从“一带一路”大战略角度,还是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角度,山东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孔孟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应充分发挥山东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齐鲁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示范区域和广阔平台,把山东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人文合作交流中心和重要基地,在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齐鲁文化,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如何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不断丰富齐鲁文化内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进一步走向全球,已成为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5.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路径
5.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调合作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于把山东打造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地和示范区,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以打造外宣品牌、开发齐鲁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抓手,统筹推进对外宣传、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有效提升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能力和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
5.2创新传统文化产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
从文化产业的具体传播形式方面看,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外国留学生明显更倾向于通過文化旅游业来了解齐鲁文化,应注重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文物博览、民俗文化、服饰用品、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动漫网络、影视音乐、文化研究、城市形象建设等发展。
5.3培育品牌文化企业,拓展“走出去”的渠道
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品牌企业,增强齐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传播方式看,目前齐鲁文化的传播方式基本局限于学校教育、文化旅游、电视网络、社会交往这几种方式,齐鲁文化“走出去”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齐鲁文化可以拓展更多的途径,使蕴含齐鲁文化的齐鲁文化特色产品的生产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5.4明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和宣传
齐鲁文化有着极广泛的社会需求,同样表明齐鲁文化特色产品有着极广泛的市场需求。如韩国留学生群体对齐鲁文化特色产品的消费需求有着特定的多元化喜好和需求,他们更倾向于以旅游、博览等体验项目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形式的特色产品。因此,齐鲁文化“走出去”需要紧密关注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推广和宣传。
总之,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要以厚重的“仁爱”、“礼乐”、“明政”、“法制”内涵为基础,选取特色文化,结合不同的传播推广方式,发挥有形化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创立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同时拓宽推广渠道,大力提升齐鲁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6.结束语
“一带一路”战略为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齐鲁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此大背景下,要顺应形势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的齐鲁文化发展策略。一方面,要根据“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将齐鲁文化进行内涵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化发展战略,使齐鲁文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汲取国外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齐鲁文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周.周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5).
[2]丁立磊.“一带一路”为传统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J].人民论坛.2017(6).
[3]冯研.浅谈齐鲁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山东省情网.2015.11.26
[4]康琳琳.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与齐鲁文化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9)
[5]杨秀清.王化冰.齐鲁文化思想对现代体育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
[6]王志民.从文化重心到人文圣地——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历史地位的演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作者简介
杨秀冬(1964.1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研究》(批准号:17CZCJ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一带一路;齐鲁文化“走出去”;思考与探索
1.前言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文化“走出去”纳入国家战略。经过十余年的推动与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更多的使命,提升我国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提升我国国家形象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核心目标。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离不开齐鲁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山东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2.“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国内外局势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核心战略,一带一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这一理念有中华文化的本质内涵,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神韵,借经贸关系的密切,中华文化必将借势赢得世界的普遍认同。曾有西方媒体指出,“一带一路”只是中国过剩产能的输出。这一观点,显然没有认识到,如果没有需求,怎么可能会有“一带一路”的热切参与,“一带一路”契合了参与者的愿望和利益,这才是根本。“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必将把全球化进程大大推进一步,必将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带来助推,也必将给参与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带来方方面面的积极改变,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平台。
3.齐鲁文化的思想内涵及现代价值
3.1思想内涵
齐鲁文化主要是围绕着儒家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联系成为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第一,以人为本。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道家学说,都非常注重人道,把人放在中心位置,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第二,以仁为核心。齐鲁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人、天、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仁”的关键点,“仁者爱人”是对仁的基本概括;第三,以德为美。虽然齐文化与鲁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本质上来说,齐鲁文化包含着深刻的伦理道德,同时也是当时社会文明的充分体现;第四,注重“孝”。孝主要是指儿女对父母的关爱、赡养等,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美德,中国人非常注重孝道,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第五,以和为贵。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佳手段,促使人们和谐相处;第六,以礼为范。礼是当时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标准,无论是人还是事物,必须都要遵守礼的规范;第七,中庸为法。中庸是在儒家人性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认为任何一个做法和主张并不可能长久。
3.2现代价值
十九世纪,中国的天朝梦想被西方列强粉碎以后,历史发展历程被阻断,文明发展的逻辑被撕裂,中国进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之中,导致中国所关注的焦点一直在直观的历史表层现象。根据历史的结构特点来说,历史事实具有层次性的特点,當一历史进程为切入点的时候,就会发现历史表层现象是物质财富和制度性事物。但是从深层次来说,是关于历史认识、价值判断、民族认同、道德修养、伦理观念等精神价值。纵观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鲜明的双向特点,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俗力量,不断对前期历史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力量纽带进行瓦解,另一方面是民族的精神价值对这些世俗力量进行不断的整合。在这两个方面中,历史呈现的是一种张力,并稳定了现代化的过程,但无论是哪个方面走向了极端,都会破坏现代社会进程的稳定性。从十九世纪开始,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以后,中国的世俗文化得到了发展。尤其上世纪末,中国现代化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后,世俗力量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对传统文化价值进行了瓦解和解构,使得新的历史实物没有赋予相应的历史意义。因此,这就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要素进行发掘,回到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的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新的梳理。由此可以看出齐鲁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具有独特作用。
首先,齐鲁文化以伦理文本为着眼点,将道德作为价值取向,并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成为社会一种普遍的心理。孔子提倡的利轻重义,孟子主张的舍身取义,道家主张的轻利、贬利等,都强调了儒家文化的利与义的关系,并影响我国传统社会的心理,成为百姓为人处世的原则;重视道德,重视名分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儒家为齐鲁文化的交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道德立言开始,便肯定了人格的存在,并提出了自我道德的修养理论和追求的原则,造就了重气节的社会普遍心理出现。儒家倡导和形成的一整套基本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次,亲孝、忠君的提倡,亲孝、忠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原则。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是建立在宗法血亲的基础之上,根据当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这不仅表达了当时的社会意志,而且还满足了家族制度的要求,具备坚定的社会基础,因此而成为促进人类前进与发展的精神力量。最后,整体和谐的观点成为齐鲁文化的核心以后,造就了重视群体关系的现象出现,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孔子明确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孟子在人的自我发掘中提高了对人的认识,强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个体必须克服追求私欲的心理,去发现和追求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民族道德的凝聚力。儒家倡导的“和谐”代表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对其中蕴含的积极的、进步的、精华的东西要予以新的解释,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4.齐鲁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齐鲁文化“走出去是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客观要求。“‘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2017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阐释以文明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含义。2014年5月1日,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当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不仅是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经济战略和外交运筹,更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文化战略。通过实施这一战略,以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山东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端交汇点、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点,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不论从“一带一路”大战略角度,还是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角度,山东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孔孟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应充分发挥山东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齐鲁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示范区域和广阔平台,把山东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人文合作交流中心和重要基地,在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齐鲁文化,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如何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不断丰富齐鲁文化内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进一步走向全球,已成为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5.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路径
5.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调合作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于把山东打造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地和示范区,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以打造外宣品牌、开发齐鲁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抓手,统筹推进对外宣传、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有效提升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能力和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
5.2创新传统文化产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
从文化产业的具体传播形式方面看,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外国留学生明显更倾向于通過文化旅游业来了解齐鲁文化,应注重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文物博览、民俗文化、服饰用品、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动漫网络、影视音乐、文化研究、城市形象建设等发展。
5.3培育品牌文化企业,拓展“走出去”的渠道
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品牌企业,增强齐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传播方式看,目前齐鲁文化的传播方式基本局限于学校教育、文化旅游、电视网络、社会交往这几种方式,齐鲁文化“走出去”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齐鲁文化可以拓展更多的途径,使蕴含齐鲁文化的齐鲁文化特色产品的生产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5.4明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和宣传
齐鲁文化有着极广泛的社会需求,同样表明齐鲁文化特色产品有着极广泛的市场需求。如韩国留学生群体对齐鲁文化特色产品的消费需求有着特定的多元化喜好和需求,他们更倾向于以旅游、博览等体验项目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形式的特色产品。因此,齐鲁文化“走出去”需要紧密关注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推广和宣传。
总之,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要以厚重的“仁爱”、“礼乐”、“明政”、“法制”内涵为基础,选取特色文化,结合不同的传播推广方式,发挥有形化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创立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同时拓宽推广渠道,大力提升齐鲁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6.结束语
“一带一路”战略为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齐鲁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此大背景下,要顺应形势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的齐鲁文化发展策略。一方面,要根据“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将齐鲁文化进行内涵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化发展战略,使齐鲁文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汲取国外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齐鲁文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周.周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5).
[2]丁立磊.“一带一路”为传统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J].人民论坛.2017(6).
[3]冯研.浅谈齐鲁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山东省情网.2015.11.26
[4]康琳琳.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与齐鲁文化关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9)
[5]杨秀清.王化冰.齐鲁文化思想对现代体育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
[6]王志民.从文化重心到人文圣地——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历史地位的演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作者简介
杨秀冬(1964.1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齐鲁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研究》(批准号:17CZCJ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