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出发,读出趣味来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y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学了几天文言文,文言文故事就能读出趣味来,听起来有些玄。
  假如先不这么想,拿起来就读,一篇一篇看下去,也会觉得有点意思。
  一篇小故事,读起来不费事,但就是有的地方模糊,总是看得不够真切。那就再读一遍,在模糊的地方多用点心。多读一遍,模糊点就会少一些,但有的地方你读多少遍,意思疙里疙瘩的,还是参不透,那就得查工具书了。
  读一篇小文章,不停地翻工具书,早晚会让人厌倦。那就只有简化头绪了。
  怎么简化头绪?
  首先,有些字一定不用去查字典,比如马、牛、羊、人、手、口、山、石、火等。因为这些字古今意义变化不大。
  其次,有些字一定要查字典,那就是生僻字。
  最后,也是最要紧的,有些字看起来认识,意思也懂一些,马马虎虎也就过去了,这才是真要下功夫去琢磨的地方。这一类字,古今通用,用今义解释古义,似是而非,表现得不明显,却又是真障碍。
  比如,“学而优则仕”的“优”,我们大都理解成“优秀”,学习成绩优秀可以去做官,情理也通,但我们读《论语》,知道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做官做得优秀再去学习,情理上不大通。查查注释,我们知道,这里的“优”是学习而有余力的意思,跟是不是优秀没有关系。
  又比如,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蓄水的坑里长出了“春草”,如果说长水草,那还说得过去,“春草”怎么长在水里?“池塘”的意思我们懂,但这里的意思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这里,“池”是水坑,“塘”是“堤”的意思。“春草”长在水坑的堤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比如,本书收录的一篇故事《王昭君》,末尾几句是:“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这一段话,“充”字看起来眼熟,也要查一下,是“凑数”的意思,但“行”字更熟,又出现了两次,是什么意思呢?末一个“行”理解成“出行”,马马虎虎,前一个“行”理解成“出行”,文理不顺。查《汉语大字典》知道,“行”在这里两处都是“出嫁”的意思。匈奴人求美女,汉元帝开始拿丑女王昭君凑合事儿,见了王昭君,发现是个大美人,不想说话不算数,不得不把王昭君嫁了出去。这才是这个故事的趣味。这个“行”字如果马虎过去了,故事的趣味怎么都会减去一大半。
  字义基本疏通了,句意还有些含糊,即便句意大概明白了,段意还是个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那就去读“译文”。看看人家怎么说的。不过,他说他的,你看你的,合你的意,就放过手,如果不合你的意,再拿你的意去比他的意,看谁意长。一时驳不倒他,也没关系,得空想一想,总会有收获。就是一辈子也想不明白,那也没关系,留给别人去想。
  回头看“趣味”。
  一个故事是不是有趣,这首先是作者的事,如果他写的内容无趣,任谁也读不出趣味来;再就是编者,挑出来的故事索然无味,一样白费功夫。
  能不能读出味道,那可全是自己的事。按说文意疏通,稍加思索,就能品出滋味来。至于是不是可口,那又是另一个问题。
  故事有趣,自己读得有滋有味,当然算趣味故事。
  一个故事,本来就简单,已经注释了,还编了“译文”,还能剩下多少看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编了一个“题外话”,在每个故事后面另选一个故事,不注释,不翻译,让读者自己去读。这样,难度自然要大一些。自己有兴趣的话,注注更好,不感兴趣,随便浏览浏览也会有些好处。这里有比较阅读的意思。除此之外,两个故事之间多少有些意味。比如《司马病》,讲述司马懿怎样诈病,麻痹政敌,篡夺曹魏江山,后附《世说新语》的一个故事,讲述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怎么把帝位传给痴儿惠帝司马衷,导致天下大乱。两相比较,会有一种历史感。俗话说的“十分本事七分用,留下三分给子孙”,不能不说语重心长。
  又比如,《郑玄在马融门下》讲述郑玄求学的故事,后附蔡邕赴宴的故事,前者如何机关算尽,后者又怎么知音避祸,想想孔子感叹的“德不孤,必有邻”,可谓言之有物。
  再比如,魏文帝威逼同母弟曹植七步成诗,却对异母弟曹干怜爱有加,冰炭同炉,岂能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不难,文言故事也很有趣。
其他文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篇紧密贴合诗题而作,题目之中的“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各自独立而又环环相扣。就整体而言,五者有机合成了一个有独特美感的整体——春江花月夜;而就个体意象而言,五者之间可以随意搭配,写的是春江、春花、春月、春夜,写的是夜江、夜花、夜月……它们之间互为彼此的修饰和陪衬。对其中的任一意象而言,其他四个意象都是叠加在自身的限定和修饰词,这便使得其中的每个意象都在这种整体
一、教学目标    1 品析《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2 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方法。    二、教学难点    1 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2 比较中西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之异同。    三、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有关这一课的教学建议和教案可谓汗牛充栋,这更增加了备课的难
2017年秋季在全国推广使用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从编写理念到组元方式,再到教材体例等,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革新。“它依托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综合性、活动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这就从客观上呼唤语文教学打破传统的以单篇教学和知识训练为主的常态,进行开放、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力争做到以核心素养为纲,基于教材内容的共性进行大单元设计,从而建立教材文本、语文学习与生活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把蔺相如描述为一个“智勇可谓兼之”的英雄。自从这篇传记被选入高中教材以来,我们在蔺相如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便继承了司马迁的衣钵,以司马迁的话为本,大谈蔺相如的“智勇”形象。正如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所说:“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从文本的事实看,蔺相
【摘要】《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典范之作,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缜密严谨的论证结构上,而且体现在“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语言艺术上。通过文本中比喻、对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言约义丰的语言运用,以及承转灵活的句式,可以深刻地体会《六国论》一气呵成的气势和理定而辞畅的政论文特征。  【关键词】《六国论》,修辞手法,言约义丰,开合有度,语言艺术  苏洵《六国论》《审势》等作品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名动天下,
在国文学习中提倡读小说是民国诸贤的一个共同特色。梁启超虽不赞成用小说作教科书,但他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一文里说:“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的,无有不读小说者。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喻,当以小说喻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饮冰室文集》之二)胡适更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两次讲演——《中学国文的教授》中提倡读小说,以小说作为国文教材。其他如鲁迅、朱光潜、朱
《卖油翁》选自宋代文学家欧陽修所著的别集《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故事短小精悍,共133字,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通过简洁朴实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一、各版教材选编分析  正是因为《卖油翁》兼具故事性与哲理性,较为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故其作为初中课文经典篇目,长时间以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做到“有趣、有效、得法、得能”,探求低年级识字、写字有效教学策略,是目前识字、写字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小学低年级如何有效开展识字、写字教学。  一、整合“三维目标”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标和实验教材,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力求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儿童认知水平,用词串、儿歌、对联、故事等激发
我和孩子到南京江宁图书大厦看书,在教育专柜,我发现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再看作者是吴非,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吴非老师是我敬仰之人,我也读过他的多部作品。在2005年南京市暑期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我第一次见到吴非老师。那天是7月16日,他给我们作了一个报告,题目是“做一个‘站着教书’的语文教师”。他娓娓道来,我听得如醉如痴。培训结束后,我马上到书店去买了他的新作《不跪着教书》,一口气读完,获益匪浅
书名:科技哲学十五讲  作者:林德宏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2月  ISBN:9787301081112  定价:35.00元  林德宏著的《科技哲学十五讲》讨论了科学是否能够获得真理,科學为何时而能够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时而又产生负面影响;还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以及科学技术的价值。  本书共有十五讲。第一讲主要介绍了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包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