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学了几天文言文,文言文故事就能读出趣味来,听起来有些玄。
假如先不这么想,拿起来就读,一篇一篇看下去,也会觉得有点意思。
一篇小故事,读起来不费事,但就是有的地方模糊,总是看得不够真切。那就再读一遍,在模糊的地方多用点心。多读一遍,模糊点就会少一些,但有的地方你读多少遍,意思疙里疙瘩的,还是参不透,那就得查工具书了。
读一篇小文章,不停地翻工具书,早晚会让人厌倦。那就只有简化头绪了。
怎么简化头绪?
首先,有些字一定不用去查字典,比如马、牛、羊、人、手、口、山、石、火等。因为这些字古今意义变化不大。
其次,有些字一定要查字典,那就是生僻字。
最后,也是最要紧的,有些字看起来认识,意思也懂一些,马马虎虎也就过去了,这才是真要下功夫去琢磨的地方。这一类字,古今通用,用今义解释古义,似是而非,表现得不明显,却又是真障碍。
比如,“学而优则仕”的“优”,我们大都理解成“优秀”,学习成绩优秀可以去做官,情理也通,但我们读《论语》,知道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做官做得优秀再去学习,情理上不大通。查查注释,我们知道,这里的“优”是学习而有余力的意思,跟是不是优秀没有关系。
又比如,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蓄水的坑里长出了“春草”,如果说长水草,那还说得过去,“春草”怎么长在水里?“池塘”的意思我们懂,但这里的意思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这里,“池”是水坑,“塘”是“堤”的意思。“春草”长在水坑的堤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比如,本书收录的一篇故事《王昭君》,末尾几句是:“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这一段话,“充”字看起来眼熟,也要查一下,是“凑数”的意思,但“行”字更熟,又出现了两次,是什么意思呢?末一个“行”理解成“出行”,马马虎虎,前一个“行”理解成“出行”,文理不顺。查《汉语大字典》知道,“行”在这里两处都是“出嫁”的意思。匈奴人求美女,汉元帝开始拿丑女王昭君凑合事儿,见了王昭君,发现是个大美人,不想说话不算数,不得不把王昭君嫁了出去。这才是这个故事的趣味。这个“行”字如果马虎过去了,故事的趣味怎么都会减去一大半。
字义基本疏通了,句意还有些含糊,即便句意大概明白了,段意还是个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那就去读“译文”。看看人家怎么说的。不过,他说他的,你看你的,合你的意,就放过手,如果不合你的意,再拿你的意去比他的意,看谁意长。一时驳不倒他,也没关系,得空想一想,总会有收获。就是一辈子也想不明白,那也没关系,留给别人去想。
回头看“趣味”。
一个故事是不是有趣,这首先是作者的事,如果他写的内容无趣,任谁也读不出趣味来;再就是编者,挑出来的故事索然无味,一样白费功夫。
能不能读出味道,那可全是自己的事。按说文意疏通,稍加思索,就能品出滋味来。至于是不是可口,那又是另一个问题。
故事有趣,自己读得有滋有味,当然算趣味故事。
一个故事,本来就简单,已经注释了,还编了“译文”,还能剩下多少看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编了一个“题外话”,在每个故事后面另选一个故事,不注释,不翻译,让读者自己去读。这样,难度自然要大一些。自己有兴趣的话,注注更好,不感兴趣,随便浏览浏览也会有些好处。这里有比较阅读的意思。除此之外,两个故事之间多少有些意味。比如《司马病》,讲述司马懿怎样诈病,麻痹政敌,篡夺曹魏江山,后附《世说新语》的一个故事,讲述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怎么把帝位传给痴儿惠帝司马衷,导致天下大乱。两相比较,会有一种历史感。俗话说的“十分本事七分用,留下三分给子孙”,不能不说语重心长。
又比如,《郑玄在马融门下》讲述郑玄求学的故事,后附蔡邕赴宴的故事,前者如何机关算尽,后者又怎么知音避祸,想想孔子感叹的“德不孤,必有邻”,可谓言之有物。
再比如,魏文帝威逼同母弟曹植七步成诗,却对异母弟曹干怜爱有加,冰炭同炉,岂能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不难,文言故事也很有趣。
假如先不这么想,拿起来就读,一篇一篇看下去,也会觉得有点意思。
一篇小故事,读起来不费事,但就是有的地方模糊,总是看得不够真切。那就再读一遍,在模糊的地方多用点心。多读一遍,模糊点就会少一些,但有的地方你读多少遍,意思疙里疙瘩的,还是参不透,那就得查工具书了。
读一篇小文章,不停地翻工具书,早晚会让人厌倦。那就只有简化头绪了。
怎么简化头绪?
首先,有些字一定不用去查字典,比如马、牛、羊、人、手、口、山、石、火等。因为这些字古今意义变化不大。
其次,有些字一定要查字典,那就是生僻字。
最后,也是最要紧的,有些字看起来认识,意思也懂一些,马马虎虎也就过去了,这才是真要下功夫去琢磨的地方。这一类字,古今通用,用今义解释古义,似是而非,表现得不明显,却又是真障碍。
比如,“学而优则仕”的“优”,我们大都理解成“优秀”,学习成绩优秀可以去做官,情理也通,但我们读《论语》,知道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做官做得优秀再去学习,情理上不大通。查查注释,我们知道,这里的“优”是学习而有余力的意思,跟是不是优秀没有关系。
又比如,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蓄水的坑里长出了“春草”,如果说长水草,那还说得过去,“春草”怎么长在水里?“池塘”的意思我们懂,但这里的意思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这里,“池”是水坑,“塘”是“堤”的意思。“春草”长在水坑的堤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比如,本书收录的一篇故事《王昭君》,末尾几句是:“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这一段话,“充”字看起来眼熟,也要查一下,是“凑数”的意思,但“行”字更熟,又出现了两次,是什么意思呢?末一个“行”理解成“出行”,马马虎虎,前一个“行”理解成“出行”,文理不顺。查《汉语大字典》知道,“行”在这里两处都是“出嫁”的意思。匈奴人求美女,汉元帝开始拿丑女王昭君凑合事儿,见了王昭君,发现是个大美人,不想说话不算数,不得不把王昭君嫁了出去。这才是这个故事的趣味。这个“行”字如果马虎过去了,故事的趣味怎么都会减去一大半。
字义基本疏通了,句意还有些含糊,即便句意大概明白了,段意还是个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那就去读“译文”。看看人家怎么说的。不过,他说他的,你看你的,合你的意,就放过手,如果不合你的意,再拿你的意去比他的意,看谁意长。一时驳不倒他,也没关系,得空想一想,总会有收获。就是一辈子也想不明白,那也没关系,留给别人去想。
回头看“趣味”。
一个故事是不是有趣,这首先是作者的事,如果他写的内容无趣,任谁也读不出趣味来;再就是编者,挑出来的故事索然无味,一样白费功夫。
能不能读出味道,那可全是自己的事。按说文意疏通,稍加思索,就能品出滋味来。至于是不是可口,那又是另一个问题。
故事有趣,自己读得有滋有味,当然算趣味故事。
一个故事,本来就简单,已经注释了,还编了“译文”,还能剩下多少看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编了一个“题外话”,在每个故事后面另选一个故事,不注释,不翻译,让读者自己去读。这样,难度自然要大一些。自己有兴趣的话,注注更好,不感兴趣,随便浏览浏览也会有些好处。这里有比较阅读的意思。除此之外,两个故事之间多少有些意味。比如《司马病》,讲述司马懿怎样诈病,麻痹政敌,篡夺曹魏江山,后附《世说新语》的一个故事,讲述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怎么把帝位传给痴儿惠帝司马衷,导致天下大乱。两相比较,会有一种历史感。俗话说的“十分本事七分用,留下三分给子孙”,不能不说语重心长。
又比如,《郑玄在马融门下》讲述郑玄求学的故事,后附蔡邕赴宴的故事,前者如何机关算尽,后者又怎么知音避祸,想想孔子感叹的“德不孤,必有邻”,可谓言之有物。
再比如,魏文帝威逼同母弟曹植七步成诗,却对异母弟曹干怜爱有加,冰炭同炉,岂能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不难,文言故事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