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写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就写作的知识范畴来看,写作者需要有写作修辞能力、主题组织能力和自我概念能力。本文重点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写作能力
传统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成果教学法为主。在这种教法培养下的学生,写作水平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差,内容空洞。学生在写作时普遍缺乏兴趣。新课程倡导任务型写作教学,强调创设真实语境,强调写作过程中初中生思维的训练。人教版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写前思维训练内容,即“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训练。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提高英语思维的能力。
一、英语写作与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英语是文字系统,英语写作对于个体英语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写”是初中生英语学习行为,它既是英语学习的手段,又是英语学习的目标和过程。同时,又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能力。个体的语言在习得、理解和表达中发展,主张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并举无可厚非。但英语对我国中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外国语,英语学习是在汉语的背景下进行的。英语口头语言社会环境的缺失,必然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利,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困难。一方面,学生在听说上的不利使学生不得不选择书面语言作为学习的侧重点或突破点。另一方面,学以致用、学在用中、学成于用、学用结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特性,写作是语言的运用过程,是心理语言的积极、主动的操作过程。通过“用”,个体把学到的词汇及其他语言知识变得更加积极,语义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初中阶段所接触的衔接语包括:in fact,although,but。however,on the other,hand,for example,while,yet。in other words. because,for,since,if,as a result,first of all,at last,before,after,finally,first,next,then……巧妙地运用衔接语来给写作内容增色,使其语言流程,浑然一体,从而达到写作文章合理构段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写作教学脱离其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英语教学是系统工程,阅读教学、词汇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具有互动互补与彼此关联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把写作教学置于这个整体性框架之中,存在着为写作而写作的现象。
2.学生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新课程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进程中,与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比较,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滞后。很多教师未能真正重视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未能有效采取各种方法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3.跨文化意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增进学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从词汇与句法上还是从篇章结构上,一种语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因此“跨文化”应是英语教学的显著特点,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培养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1.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设计写作活动。在写作活动的设计是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从复习旧知识到导入新课,从辩论到写作,从写作到互评,一环套一环,为写作层层铺垫。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便于学生操作。这和以前的写作教学相比较,难度降低了,学生有话可写,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任务是开放型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应用情景教学,开展想象性活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景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所以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会于真实生活场景中。建立在情景教学基础上的想象性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被视为语言技能由形成到运用之间的关键环节。
3.组织小组进行协作。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减少了按学习成绩或能力分组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变了因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中所形成的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增强集体的荣誉感、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交技能和民主价值观,这些难以用笔头测试测量出的素质,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悄然形成,而这种素质却是终身受用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借助于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成员在写作训练中的实际表现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更正。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04).
[2]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写作能力
传统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成果教学法为主。在这种教法培养下的学生,写作水平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差,内容空洞。学生在写作时普遍缺乏兴趣。新课程倡导任务型写作教学,强调创设真实语境,强调写作过程中初中生思维的训练。人教版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写前思维训练内容,即“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训练。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提高英语思维的能力。
一、英语写作与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英语是文字系统,英语写作对于个体英语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写”是初中生英语学习行为,它既是英语学习的手段,又是英语学习的目标和过程。同时,又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能力。个体的语言在习得、理解和表达中发展,主张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并举无可厚非。但英语对我国中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外国语,英语学习是在汉语的背景下进行的。英语口头语言社会环境的缺失,必然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利,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困难。一方面,学生在听说上的不利使学生不得不选择书面语言作为学习的侧重点或突破点。另一方面,学以致用、学在用中、学成于用、学用结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特性,写作是语言的运用过程,是心理语言的积极、主动的操作过程。通过“用”,个体把学到的词汇及其他语言知识变得更加积极,语义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初中阶段所接触的衔接语包括:in fact,although,but。however,on the other,hand,for example,while,yet。in other words. because,for,since,if,as a result,first of all,at last,before,after,finally,first,next,then……巧妙地运用衔接语来给写作内容增色,使其语言流程,浑然一体,从而达到写作文章合理构段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写作教学脱离其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英语教学是系统工程,阅读教学、词汇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具有互动互补与彼此关联的整体性。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把写作教学置于这个整体性框架之中,存在着为写作而写作的现象。
2.学生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新课程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进程中,与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比较,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滞后。很多教师未能真正重视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训练,未能有效采取各种方法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3.跨文化意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增进学生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从词汇与句法上还是从篇章结构上,一种语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因此“跨文化”应是英语教学的显著特点,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培养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1.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设计写作活动。在写作活动的设计是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从复习旧知识到导入新课,从辩论到写作,从写作到互评,一环套一环,为写作层层铺垫。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便于学生操作。这和以前的写作教学相比较,难度降低了,学生有话可写,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参与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任务是开放型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应用情景教学,开展想象性活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景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所以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会于真实生活场景中。建立在情景教学基础上的想象性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被视为语言技能由形成到运用之间的关键环节。
3.组织小组进行协作。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减少了按学习成绩或能力分组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变了因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中所形成的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增强集体的荣誉感、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交技能和民主价值观,这些难以用笔头测试测量出的素质,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悄然形成,而这种素质却是终身受用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借助于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成员在写作训练中的实际表现都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更正。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04).
[2]陈琦,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