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最初阶段,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教育当中融入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那么,该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小学教学的特点,分析该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德育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做好铺垫的重要阶段,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在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的作用。与此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目前小学开展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与教师对德育教育不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当中并不受到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得意教学得到了不断的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依旧发现很多问题,学校和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日常工作中仍然以“重智育,轻德育”的陈旧思想。对于这种思想和教学态度将直接影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长期以往,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小学德育教学难以开展,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1.2学校对德育教育不够完善
大部分学校在对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再加上缺乏完善的德育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使命感,只有当遇到特殊的事件,或者在特殊的节日才会开展一个以德育为主题的课程,然而,这种形式仅仅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这对于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没有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1.3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校对于德育要求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德育教学工作开展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所开展的思想德育教育。然而,大部分学校确实本末倒置,并不注重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反而重视一些德育形式主义的建设。不断地进行评比、开会、以德育主题的形式活动,对于这些活动的开展其本质是为了推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然而,学校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仅仅关注活动举办的情况以及材料报告表面形式如何,却忽视了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核心,这是一种浪费教育资源的行为,从而破坏了校园德育风气,极大的影响了校园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给德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2、 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主要途径
2.1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提升质量,增加效果,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教师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学校学习过程当中,会不自觉的进行模仿,只有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当中去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行为上做到文明有礼。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当中,可以做好校风建设,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意识,在德育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1] 。
例如,在校园内开展讲文明、树校风的活动,在班级活动当中,张贴有关名人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学生做一个讲文明的人,也可以通过评选每周的文明小标兵为榜样,悬挂有关德育的横幅,打造新文明的校园校风,让学生在这个环境当中去感受德育。
2.2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增加教学的感染力,让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内心,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工作当中,在这个过程不单单是让学生在教室里,而是要让学生内心融入德育内容,对德育教育能够感同身受,只有从意识上加强德育认知,才能将德育思想体现在行为上,这样的德育开展才是有价值的。小学德育工作首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让德育的内容贴近生活,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才能将德育思想进行内化。
比如说在公共场合打闹、闯红灯问题、乱扔果皮事件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案例,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这些行为是否合理,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是否有这些行为习惯,在无形当中可以纠正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真实案例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反思以及自我改造,这种德育教学方式相比较单纯的理论讲解效果自然更胜一筹。又比如,针对乘客打骂公交车司机的问题,来开展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社会焦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当中思想得到升华。鲜活的生活案例,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当中就明白自己行为方式是否妥当。这样的德育教育形式更加的轻松,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农易产生思想共鸣,真正将德育教育深入人心,让学生思想得到升华[2] 。
2.3组织丰富实践活动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增强有效性,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学会感受。通过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每周做好文明礼仪标兵的推选,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值班,针对校园内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要及时的制止,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自觉的規范自己的言行。
又比如说,在国家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献爱心的活动,带领学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同时也可以走上马路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下,能够提升学生对德育的认知[3] 。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德育教学的内容要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将德育教学教学以学生所喜欢的形式进行开展,当学生在探究活动当中感受到德育思想,这样就能更好将德育教育内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为今后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廖福英. 简述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下一代, 2020, 000(001):P.1-1.
[2] 黄庆梅. 基于新时代下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7):290-291.
[3] 徐向玲. 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3):20-21.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德育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育是为学生今后发展做好铺垫的重要阶段,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小学教育在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的作用。与此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目前小学开展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与教师对德育教育不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当中并不受到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得意教学得到了不断的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依旧发现很多问题,学校和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日常工作中仍然以“重智育,轻德育”的陈旧思想。对于这种思想和教学态度将直接影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长期以往,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小学德育教学难以开展,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1.2学校对德育教育不够完善
大部分学校在对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再加上缺乏完善的德育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使命感,只有当遇到特殊的事件,或者在特殊的节日才会开展一个以德育为主题的课程,然而,这种形式仅仅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这对于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没有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1.3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校对于德育要求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德育教学工作开展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所开展的思想德育教育。然而,大部分学校确实本末倒置,并不注重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反而重视一些德育形式主义的建设。不断地进行评比、开会、以德育主题的形式活动,对于这些活动的开展其本质是为了推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然而,学校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仅仅关注活动举办的情况以及材料报告表面形式如何,却忽视了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核心,这是一种浪费教育资源的行为,从而破坏了校园德育风气,极大的影响了校园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给德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2、 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主要途径
2.1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提升质量,增加效果,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教师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学校学习过程当中,会不自觉的进行模仿,只有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当中去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行为上做到文明有礼。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当中,可以做好校风建设,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意识,在德育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1] 。
例如,在校园内开展讲文明、树校风的活动,在班级活动当中,张贴有关名人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学生做一个讲文明的人,也可以通过评选每周的文明小标兵为榜样,悬挂有关德育的横幅,打造新文明的校园校风,让学生在这个环境当中去感受德育。
2.2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增加教学的感染力,让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内心,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工作当中,在这个过程不单单是让学生在教室里,而是要让学生内心融入德育内容,对德育教育能够感同身受,只有从意识上加强德育认知,才能将德育思想体现在行为上,这样的德育开展才是有价值的。小学德育工作首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让德育的内容贴近生活,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才能将德育思想进行内化。
比如说在公共场合打闹、闯红灯问题、乱扔果皮事件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案例,让学生自己感受到这些行为是否合理,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是否有这些行为习惯,在无形当中可以纠正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真实案例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反思以及自我改造,这种德育教学方式相比较单纯的理论讲解效果自然更胜一筹。又比如,针对乘客打骂公交车司机的问题,来开展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社会焦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讨论过程当中思想得到升华。鲜活的生活案例,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当中就明白自己行为方式是否妥当。这样的德育教育形式更加的轻松,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农易产生思想共鸣,真正将德育教育深入人心,让学生思想得到升华[2] 。
2.3组织丰富实践活动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增强有效性,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善于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学会感受。通过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每周做好文明礼仪标兵的推选,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值班,针对校园内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要及时的制止,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自觉的規范自己的言行。
又比如说,在国家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献爱心的活动,带领学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同时也可以走上马路帮助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下,能够提升学生对德育的认知[3] 。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德育教学的内容要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将德育教学教学以学生所喜欢的形式进行开展,当学生在探究活动当中感受到德育思想,这样就能更好将德育教育内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为今后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廖福英. 简述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下一代, 2020, 000(001):P.1-1.
[2] 黄庆梅. 基于新时代下关于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7):290-291.
[3] 徐向玲. 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