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着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借鉴其教学模式及不断改进研究生课程质量的原则,积极组织并参与了“海外学者短期讲学”项目。通过此次教学实践,学习和认识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并对中外教学模式的融合、中外教学模式和教师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短期讲学,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海外学者短期讲学”是北京科技大学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所设立的四类项目之一,其指导思想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借鉴其教学模式,不断改进研究生课程质量,是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聘请海外学者来校开设反映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专题课程,达到引进国外优秀研究生教学资源,借鉴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目的。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本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本原则,本课题组于2010年1月和2011年10月,分别聘请了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教授及Magna公司高级工程师进行了相关领域的 “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获得了选课研究生及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将结合此次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探讨中外教学融合实践的应用。
1教学过程及反馈效果
1)教学过程介绍
主讲教授课前进行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工作,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相关领域知识。如Wollongong大学教授授课内容为有限元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课程进行过程中结合多年教学和工程实践从具体实例出发,为同学们展示了有限元模拟的主要过程。为了弥补课时量的不足,主讲专家印制了一些习题分发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课下思考,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上机实践。同时,在每堂课的最后,通常会留有5-10分钟的提问和自由发言时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反馈
对于本次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课程同学们普遍反映受益良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外授课形式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国外的课程更侧重于实践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授课过程中同学们可随时提出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学习主动性;3)通过与海外学者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国外大学的了解,对一些有出国意向同学的帮助十分巨大。
2 教学成果总结与探讨
通过本次海外学者短期讲学可体会到无论是在授课方法,还是在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上,国内外大学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应本着分析、探讨、优势互补的思想,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以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授课特点与分析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的是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学的方法,甚至是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1]。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外的学者在保证讲学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如在本次讲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几个小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教师讲课的领域。
讲学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开拓了学生们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将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过对学生提交报告内容分析可知,学生们可针对讲学内容,结合自己课题要求,将学得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撰写报告具有一定可行性与前瞻性。。
2)中外教师特点的对比
从专业知识结构的构成上分析,国内对大学教师的要求是相对广博,一位教师可能需要具备非常全面的知识,同时兼任几门课程的主讲;而国外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而言则更求精深,也就是某位教师的研究领域可能略显狭窄,但是其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在为学生们授课时,更能满足一些在这些领域有兴趣同学的要求。
对于中外教师的知识构成,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应该说各具优势,国内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旁征博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国外教师能够更好的挖掘学生的优势所在,有重点的进行知识的讲授。
3)教学模式的融合
文献[2]中详细探讨了中外教师合作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但这样的作用不仅仅拘泥于语言教学。结合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种针对现代学生特点符合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融合,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听课质量,增强对知识的兴趣等作用。近些年,在高校教学改革中,以在保持中国学生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上,吸收西方教育方式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原来的思维定势,争取做到兼收并蓄,努力使我们能够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人才[3]。
当然,中外教學模式的融合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的实践,逐步探索中才能找到最为适合的道路。例如,此次短期讲学的模式开创了一种交流合作类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有许多教师观摩,除学习国外一些教学经验(如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也与海外学者在学生的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甚至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同的立足点和视角,给我们了很多的启发。
3 结论
教学模式融合是一个范围很广的问题,不仅仅是一次“海外学者短期讲学”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不断地探讨实践其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但从整体上分析,通过聘请海外学者进行短期讲学活动,达到了引进国外优秀研究生教学资源,借鉴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目的。这种交流模式可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借鉴其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我校的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国内外合作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尽管中外教学模式和理念具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全球化经济、政治的影响下,教学模式的融合事在必行,也具有顺利融合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吕金莲.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活力[J]. 教学革新, 2009(9).
[2]任金秀,刘晓鹏,苏莹. 从中外对比谈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9( 16):60-61
[3] 柏桦, 牟宜武, Lydianne Loredo.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学生和教师能力发展的作用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9(4).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短期讲学,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海外学者短期讲学”是北京科技大学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所设立的四类项目之一,其指导思想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借鉴其教学模式,不断改进研究生课程质量,是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聘请海外学者来校开设反映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专题课程,达到引进国外优秀研究生教学资源,借鉴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目的。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本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本原则,本课题组于2010年1月和2011年10月,分别聘请了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教授及Magna公司高级工程师进行了相关领域的 “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获得了选课研究生及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将结合此次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探讨中外教学融合实践的应用。
1教学过程及反馈效果
1)教学过程介绍
主讲教授课前进行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工作,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相关领域知识。如Wollongong大学教授授课内容为有限元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课程进行过程中结合多年教学和工程实践从具体实例出发,为同学们展示了有限元模拟的主要过程。为了弥补课时量的不足,主讲专家印制了一些习题分发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课下思考,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上机实践。同时,在每堂课的最后,通常会留有5-10分钟的提问和自由发言时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反馈
对于本次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课程同学们普遍反映受益良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外授课形式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国外的课程更侧重于实践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授课过程中同学们可随时提出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学习主动性;3)通过与海外学者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国外大学的了解,对一些有出国意向同学的帮助十分巨大。
2 教学成果总结与探讨
通过本次海外学者短期讲学可体会到无论是在授课方法,还是在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上,国内外大学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应本着分析、探讨、优势互补的思想,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以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授课特点与分析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的是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学的方法,甚至是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1]。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外的学者在保证讲学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如在本次讲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几个小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教师讲课的领域。
讲学内容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开拓了学生们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将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过对学生提交报告内容分析可知,学生们可针对讲学内容,结合自己课题要求,将学得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之中,撰写报告具有一定可行性与前瞻性。。
2)中外教师特点的对比
从专业知识结构的构成上分析,国内对大学教师的要求是相对广博,一位教师可能需要具备非常全面的知识,同时兼任几门课程的主讲;而国外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而言则更求精深,也就是某位教师的研究领域可能略显狭窄,但是其可以达到一定的深度,在为学生们授课时,更能满足一些在这些领域有兴趣同学的要求。
对于中外教师的知识构成,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应该说各具优势,国内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旁征博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国外教师能够更好的挖掘学生的优势所在,有重点的进行知识的讲授。
3)教学模式的融合
文献[2]中详细探讨了中外教师合作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但这样的作用不仅仅拘泥于语言教学。结合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种针对现代学生特点符合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融合,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听课质量,增强对知识的兴趣等作用。近些年,在高校教学改革中,以在保持中国学生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上,吸收西方教育方式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原来的思维定势,争取做到兼收并蓄,努力使我们能够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人才[3]。
当然,中外教學模式的融合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的实践,逐步探索中才能找到最为适合的道路。例如,此次短期讲学的模式开创了一种交流合作类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有许多教师观摩,除学习国外一些教学经验(如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也与海外学者在学生的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更好的与学生沟通甚至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同的立足点和视角,给我们了很多的启发。
3 结论
教学模式融合是一个范围很广的问题,不仅仅是一次“海外学者短期讲学”就能完成的,还需要不断地探讨实践其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但从整体上分析,通过聘请海外学者进行短期讲学活动,达到了引进国外优秀研究生教学资源,借鉴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目的。这种交流模式可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借鉴其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我校的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国内外合作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尽管中外教学模式和理念具有各自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全球化经济、政治的影响下,教学模式的融合事在必行,也具有顺利融合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吕金莲.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活力[J]. 教学革新, 2009(9).
[2]任金秀,刘晓鹏,苏莹. 从中外对比谈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9( 16):60-61
[3] 柏桦, 牟宜武, Lydianne Loredo.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学生和教师能力发展的作用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