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相花看造型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艺术角度、造型规律出发来分析图案花型与自然物像与创作的关系,宝相花集中了各种花美之典型,生动的,真实的表现出来。艺术的遗传基因是“创造”,它始终从传统的起点走来。
  关键词:宝相花 造型 创造 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J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213-01
  
  宝相花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根据某些自然花朵(主要是荷花)的形态画出的装饰化性花朵纹样,是一种综合了各种花卉因素的想象性图案,所以宝相花是花却非花,古代常用于织锦和瓷器,古朴的纹样加上丰富多彩的配色,显得图案更加秀美、大方。《元史·舆服志一》:“士卒袍,制以绢絁,绘宝相花。”宝相花是唐代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宝相花纹样:一是呈放射状对称排列。二是取材诸多花卉特点混合而成。雷圭元先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和流缺一不能高飞”。
  鲁迅在《热风·儿歌的“反动”》说到:“我见过圆的方的长的八角六角的菱花式的宝相花式的镜子矣,没见过半目形的镜子也。”宝相花的形象,以线造型、立足在一个节奏式的原理。它的形象明亮亮又安定, 特定的不同大小的造型,反复出现,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节奏感、音乐感。线条和色彩是那样的协调统一,优美的旋律在画面中同时鸣奏,形成了一种生动的气韵。之所以这样,是立足于一个传统的“对位法”——三平的效用。这“三平法”是:(1)平面构图(散点透视法或叠置法);(2)平面形象;(3)平涂色块。只有这样,装饰性和生动性才能得到高度的统一。宝相花的平面处理,对客观形态的变形,以及用线为主要手段造型的主观变形,所组合的装饰形象与人造形式是非常统一的,这种传统形式,绝不是自然主义的表面模仿,而是赋予了作品中的形象以艺术性与感染力。“在不失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夸张得越充分,形态就越集中、越鲜明,也就越能传示出神态的特征。变形传神的物质基础中,蕴藏着创造内涵精神实质主导下的结构律动基因。”
  从艺术角度出发来分析图案花型与自然物像的关系,宝相花集中了各种花美之典型,生动的,真实的表现出来。虽然只用了几个花瓣和花蕊即表现了花的特点,这当中需要化繁为简,化零乱为规律,化偏激为调合,典型的描写,集中的夸张美,达到其艺术的逼真性。阿切利·卡斯特奥里尼曾提出“设计需要观察”。我们人眼所看到的世界和人以主观意识所观察的事物是有很大区别的。李晴江的题画“梅诗·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说出了创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如此,创造出的型才能够张弛有度,才符合创作主体对于情感、精神的体会和挖掘的高度,也才赋予作品中的形象以艺术性。
  视力是天生的,观察能力是设计者的基本能力,但对事物的观察力则需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这样说,对造型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最终可以将表象和内心结合起来,达到“内心视象”,无论多有创造力的设计方案,都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表达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受众对该设计作品的判断。将设计的物质机能和效用功能更为深化,使精神和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是设训者所讲求、研究的“造型观”。
  在培养造型意识的过程中,直接涉及到艺术的创作本质和规律。例如,宝相花在佛教艺术中,不仅寄托了圣洁的理想,设计构思上也十分精妙,且具有清新优雅之感。镜中以钮为中心形成一个内向八连弧形的花瓣钮座,连弧形的八角向外对称放射出两种不同纹饰的花叶纹,两两相间构图规整。可见,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观念和技术,技巧则会如影随形,应运而生。单从造型规律上来看,宝相花的表现方式主要有:(1)同心式;(2)对称式;(3)均齐对称式;(4)旋转式。除此之外花型使用的好还要有枝叶的配合,才能形成完美的图案,呈现完整的效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样式:(1)单独纹样:画面只表现一种单独花型,其枝叶的配合可以上、下、左、右自由穿插,以美为准。唐宋“宝相花”纹饰采用了对称与均衡的法则,生动活泼。(2)角隅纹样:边或角上运用“宝相花”,花头放中间,根据周围空间的大小适当的配好枝叶。(3)适合纹样:在三角型、圆型、方型上运用。一般花头放在中间,枝叶应充满剩余空间。(4)连续纹样:一般指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花头相同。但花头之间的空间应穿插好枝叶配合得当,有松有紧,有粗有有细,使整体活跃。造型类艺术训练可以提高设计者的表现力、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同时也要避免在掌握设计手段及设计方法后,却使设计作品缺乏整体性、有机性和创造力,流于形式、匠味十足。因此,可以说造型艺术的实质与核心是创造。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视觉式样总是处于一定空间环境的结构之中,式样本身的形式结构与其在空间环境中的位置结构必然发生关系。”从另一方面讲,如果能从纯粹的形式元素中解脱出来,获得个体与整体的交流体验,这也是一种突破妨碍创造力的方法。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培养对造型能力的大局观、系统性、整体感,将设计诸要素统一于一个设计作品的创作中,将点、线、面、色彩、三维空间相综合,从而设计出有创造力的作品。反之倘若设计者本身就缺乏造型观念、形线意识,那么创造新形象就根本无从谈起。
  艺术的遗传基因是“创造”,它始终从传统的起点走来。艺术的生命在于一个“新”字,如果只是在旧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材料上作些新的“设计”,解决不了任何根本问题。“宝相花”说是传统艺术构成中的一份子,它和当时的艺术特点是不能脱离的。如何创新?我们只有在理解、挖掘、分析传统艺术内涵后,结合现代设计的特点,以传统作为创意点和启示点,进行全新的设计。
  墨西哥画家利维拉说过:“没有新材料、新工具,要想创造出崭新的艺术风格是不可能的。”建筑上,如果没有钢骨水泥,再大的天才,也不敢设计出数十层楼的摩天大厦。只有新的工艺材料,才是新的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
  随着多媒体电脑设计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图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图案、花纹、工艺外形及传统的油画、中国国画和书法等艺术品的制作,为创作艺术和商品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不可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否则将掩盖艺术设计创造的正常程序,破坏了艺术设计创造过程的完整性,最终取代我们的肢体,降低我们的艺术素养,而我们的造型意识, 则是机械所不能代替的,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些造型意识,才会对将来的艺术之路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36.
  [2] 苏连第,李慧娟.中国造型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8.
  [3] 曹耀明,张秋平.服饰图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8.
其他文献
本文对共轭亚油酸的结构、功能、来源以及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改善猪肉品质方面做出前景展望。
通过对黄吉沟地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别运用传统统计法和分形—求和法对Au、Cu、Bi、W的异常下限进行计算,并圈定了单元素异常图;确定了测区内的构造破碎带为Au、Cu有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同创新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内容构成
摘 要:出现数学后进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学习不良习惯造成的,学好数学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  关键词: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186-01    每个班都有部分数学后进生,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会做……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坏习惯造成的,他们要学好数学必须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教
阐述了微动损伤的定义及机理,详细描述了微动损伤的特征,并针对电站设备中微动损伤的特征提出了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