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应该有互联网 的思维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jaljgj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将有 795万毕业生走上求职的路途。这 795万人的背后,是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牵挂,所有的人都会围绕孩子找什么样的工作、找好工作四处动员走动。做简历、赶招聘会、去面试,辛苦奔波的过程,不亚于当年的高考,其中的苦涩甘甜,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
  其实,从我们这些过来人走过的路来看,这个时候讨论是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是考公务员好还是到基层好?就业该不该挑?等等,这些讨论或说教,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因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毕业生亲自去试和闯,经历了,哪怕是四处碰壁了,那也是一种历练,是人生弥足珍贵的财富。
  但择业确实又是需要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指导的。懵懵懂懂随大流,我们会付出更多的艰辛。这个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准备,在当下最需要的莫过于互联网 思维的树立。
  为何有此一说?我们在采访过程中,经常看到毕业生在找工作之初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这种“迷茫感”,让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把简历投给什么样的单位,也不知道东南西北的该去哪找工作合适。迷茫的实质是对自我能力的不了解,是对职业发展前景的不了解。报考公务员热、竞聘大企业热,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诸多的社会问题,都与这种自我认知不清有关,白白消耗了许多的人力和资源。那么,如果有互联网 的思维呢?在互联网无所不能的时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认清自己?当然有 !那就是测评技术的运用啊。于是,我们看到有些学生主动去找最合
  伴随互联网 的技术革命,我们会看到更多弄潮儿的崛起。拿起互联网 思维的武器,到中流击水,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找工作,你会互联网 么?
  适的测评手段,先看看自己适合干什么,测一测找准求职的方向,测一测也让企业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一招,就解决了很多门槛的问题。这就是互联网 的思维,大胆去用,大胆去试,获取的就是互联网价值的使用。
  可惜的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我们很多毕业生在面对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时候,更多的是迟疑,是犹豫,没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闯将精神。在这种犹豫中我们就会错失很多机遇。
  互联网 思维,说到底是一种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创新意识。对于求职者来说,无论是求职的领域、求职的岗位、求职的方向,凡是新的东西,作为处于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应该有敢闯敢试的勇气,应该少有那种墨守成规的条条框框。年轻,就是有凡事都试一试的本钱,那种遇到新事物老想等等看看的思维,就不是互联网 的思维。
  互联网 的思维,还体现在开放上。对于工作性质、任务乃至薪酬,如果岗位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我们就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因为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只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就能激发出更多的潜能,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大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也确实如此,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岗位和职业领域出现,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往往能嫁接和产生许多新的机遇。就比如眼下最热的“单车”,谁能说自行车这个行业是个朝阳行业,谁能想到几个大学生能“捣鼓出”这种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创造出一个新的职业“神话”呢?
  地处“宇宙中心”北京五道口,与清华相邻不远,人称“小联合国”的北京语言大学有两个王牌专业。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俗称对外汉语教学),还有一个专业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它是北语这所文科为主的学校里唯一一个理工专业,该专业学术大拿云集,某些研究领域甚至位列世界前列,它就是隐藏在北语的一座金矿——语言智能与技术(俗称计算语言学)。这专业每年的本、硕、博毕业生都不愁找工作,不是去中央部委等行政机构,就是BAT等大型企业。学生留学,尤其是硕士毕业生后读博,几乎都能拿全额奖学金,国外高校甚至会直接来要人。但是,这样的王牌专业却本科招不满,研究生近半靠调剂。
其他文献
出生于越南河内的黄侠,注重文化的严谨,崇尚礼仪,在云南师范大学做越南语兼职教师时,讲课毫不放松,任何发音都要帮助学生做到字正腔圆,遇到学生发音错误的地方,他会在黑板上列出无数个相同音词便于区分,重复再重复的练习力求做到精准到位。课堂上,他还经常鼓励学生张口,只要学生们愿意发言,想到什么都可以说,只要用自己学到的越南语表达出来就行,不管造句是否准确,语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曾经有学生随意地对他说:老师,
她获得过校内几乎所有最高奖学金,是院学生会主席,学业成绩院第一,甚至还业余学习吐火罗语……  这只是姚思宇“学霸”的一面。  她还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和男朋友一起走过的六年,字里行间都是小甜蜜。  姚思宇的大学生活就像她给自己打的恋爱学分一样,全五分。  满分不是因为无可挑剔,而是因为她没有留下遗憾,在尝试中遇见更真的自己。  焦虑,这是大学必修课  姚思宇打小就喜欢文学,2009年,她如愿考进了中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专长环境催化。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学术专著Heterogeneous Gold Catalysts and Catalysis编辑及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编委、“科技职场”栏目主持人。  很多本科生对读研的期待是:导师能管得“松”一点,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以便参加社团活动、实习和找工作。  可真正读了研究生,就发现
短期(一年以内)  自带设备 翻转课堂  走在高校,随便推开一间教室的门步入课堂,你会发现,肯定有学生正对着自己的电脑奋笔疾书——也许是在记录老师的讲课要点,当然,也有可能正在进行QQ聊天。如果你参与过时下流行的慕课,教学视频里,当镜头对准学生时,或许你也会注意到一台台笔记本电脑上发出微光的苹果标志。  自带设备学习(Bring your own device,简称BYOD),是高校中正在发生的现
你听过﹁学生街不灭定律﹂吗?  每个学校周边总会有一条学生街,这个名词永不过时,这种文化生生不息。  纵使时光如流水从一代代学子指缝中逃脱,但总有一些东西不曾被时光漏斗筛去,  永远印在一代代学子的心里,而学生街,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记不清是哪节课了,老师提到了曾经颇有名的学生街——厦大一条街,可惜的是,这条街已经在2008年拆迁了,如今的厦大学子们只能通过学长学姐、老师们的回忆,以及网上的历史
数据:  2010年9月,教育部为推动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出台了《留学中国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全年在中国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正是这个计划促成了如今来华留学事业兴盛,截至2014年,中国大陆已超越法国,成为了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全球第3大留学目的地国。  “十万强”留学中国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
时间:2月13日  地点:牡丹江市穆棱镇  摄影:黄月  2月13日,我和我妈从一大堆旧物中翻出来这张字条。当时我9岁,爸妈在外创业,我长期住在奶奶家,爷爷有时候去探望,我便托他捎了这张字条给我妈,问要不要去补数学。我妈在背面回复我说我字条写得很好可是有一个错别字。现在看我和我妈要笑疯了,怪不得我那时候语文学得好。我妈妈舍不得丢掉我小时候的旧东西,搬家数次总是带着我的那一大堆破烂儿。感谢妈妈为我留
何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啥佛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主攻人造微型肝脏及肝脏疾病机理的研究,以及癌症早期检测,曾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作为首位华人学生代表演讲。  自上大学,每年我都有写年终总结的习惯,梳理过去一年里究竟做成了什么。  上榜的一年  2017年1月3日,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我收到了《福布斯》杂志的信息,告知我成功入围了医疗健康领域30位30岁以下青年俊杰榜(Forbes 30
不管身在职场与否,不管收入几何,只要心怀梦想,只要不忘初心,备考、读研再苦难的日子,也会带来令人炫目的成长。  医学转金融转心理  李心雨  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现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在读  Q:听说你转两次专业,刚入学就从医学院转到了清华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时又放弃炙手可热的金融行业,申请跨系保研去读心理学,为什么?  A:21世纪心理学的崛起,就预示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灵。多年前
硅谷精英和杨子荣有什么关系?  原来是杨子荣在威虎山救了这位留学美国毕业就职硅谷的同学的太奶奶!  徐克徐老怪果然思路够怪异。  而且他安排这位同学回国一趟,去找寻这段历史。  新版的《智取威虎山》电影用这些元素来拉近和年轻观众的距离。  这一点比电影《归来》效果要好。  这两部片子可以说都是老一辈人、成年人拍给年轻人看的、讲诉他们这一代或他们深受影响的上一代人的故事。  《归来》似乎让年轻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