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新学期,北京市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感觉和过去不大一样了。人们忙着适应“双减”政策带来的新变化。与此同时,另一则重要消息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校长、老师进行大比例轮岗。8月,北京市教委宣布新学期北京将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将东城区、密云区列为第一批两个试点区,并在2021年年底之前再启动六个区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试点。
在资格确认上,首先是校长层面,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二是教师层面,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其次,在交流的类型上:一是城区完善学区(教育集团)改革,推进跨学区(教育集团)交流轮岗。二是远郊区在全区范围内交流轮岗。除此之外,在校际、集团之间,甚至区域之间,通过双师课堂等方式将优秀的老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向薄弱学校输出。
最后,将交流轮岗和工作绩效作为校长职级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工作条件之一。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
从目前情况来看,此次校长、教师轮岗限定在行政区内。其中,东城区是北京开展教师轮岗规模最大的行政区。根据东城区教委发布的消息,本学年度东城区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将不少于2000人,并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100%轮岗。教师轮岗并不是新措施,只不过如此大规模、资格认定清楚的校长、教师轮岗实属首次。
“最牛小学”校长兼任普小校长背后
位于天坛-永定门外学区的革新里小学最近迎来了新校长王欢。王欢是东城区史家小学校长、史家教育集团的总校长。这次她兼任革新里小学校长,成为目前北京市校长教师轮岗措施中最受关注的一次轮岗。
革新里小学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但与史家小学相比则略显普通。史家小学是公认的优质名校,学校的优质仅从学生社团的质量中可见一斑。史家小学设有舞蹈、合唱、管乐、书画院、天文团等学生社团。这些学生社团的质量和参与活动的规格都很高。以地球与环境社团为例,史家小学的学生在活动中自发生成了多个研究项目,比如:《昆虫足的类型和作用的调查研究》《怀柔西栅子村椿象种群数量增加及入室现象原因的研究》《关于三里屯太古里十字路口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研究》等,涉及生物、农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三年来共计17人获得国家级奖项,310人获得市级奖项。
王欢最重要的身份是史家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当下,教育集团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这是因为在现行治理体系对教育集团还没有明确的行政定位。公开信息显示,史家教育集团是“在北京市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教育公平命运共同体”。2015年,史家小学与遂安伯小学、史家实验学校、史家七条小学、史家小学分校、西总布小学共同组建史家教育集团。今年9月,革新里小学也并入了史家教育集团。
北京中小学为何要抱團?将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把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连接合并,是目前教育集团模式在北京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史家教育集团所在的东城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北面,而位于南边的天永学区相对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革新里小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新校长上任后,老师们目前正在学习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所减少,例如规定了语数英三门课程的作业要压缩到一个小时内完成。
教育改革不可能立竿见影。一位好学校的校长来能带来什么,目前还无法知晓。但不妨回顾2012年东四七条小学作为教改试点被纳入史家教育集团的历史。当年的东四七条小学是一所生源流失严重的普通小学,一年下来才招到20多个片内的学生。而史家小学的师资进入学校后,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改变了周边家长对这所小学的印象。
在入学机会和升学政策方面,北京近年来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的措施颇多。
可见,以集团化办学为背景的师资轮动的确给差学校带来了好影响。
不过,在影响显现之前,革新里小学附近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出现波动。虽然东城区幼升小阶段已经实行了以多校划片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特别是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12月31日后取得的家庭,是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因此,并不是买了某校附近的房子就能保证入学,学区房的价值已被削弱。但据房屋中介介绍,“革新里小学周边的房子还是涨了,特别是一居室涨得会多一些”。
促进教育公平的努力
在教育水平全国领先的北京,人们公认的教育强区只限于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这一认知主要来源于北京每年的高考情况。上述城区的几所重点高中每年大量产出高分。像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知名中学,每年在高考、竞赛等领域的表现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在师资层面,优质中学如人大附中的教师招聘条件颇高,如应届生至少需具备硕士学历,且具备双语教学能力、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者优先。在生源方面,上述各区的中考成绩也在全市范围内名列前茅。
不过,依据北京市现行的中考制度,各区考生基本只能在本区升学,由于实行了相当程度的“锁区”,教育强区的优质高中将不会继续大量获取全市优质生源,但另一方面也促使不少家长选择置换海淀、西城学区房,为孩子争取优质学校入学资格。不能忽视的是,上述地区的家长也是最愿意为教育投资的。因此,在生源质量上,上述地区也是最高的。 除了以上几个教育强区,北京市其他十余个区县以及一些相对边远的地区教育质量如何?从最直观的中高考成绩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北京市中考成绩645分以上(满分660分)人数最多的是朝阳区,达到109人,而相对边远的石景山区为5人,顺义区2人,密云区1人。2021年北京市高考前100名的学生中,来自石景山、密云、顺义等地的学生都仅有1到2名。更普遍的情况是,郊区学生即使在本校名列前茅,也无法和主城区的学生竞争。家住房山区的小廖于2013年参加高考,她回忆,当年自己就读的也是房山区重点高中,最后班上考得最好的同学上的是首都师范大学。
学者王少峰编制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指数指标体系,这一指数由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构成。其中,人力包括生师比,一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占比、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财力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物力则是指生均校舍面积、图书册数、教学设备。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升学政策也与教育公平关系密切,可以被视为一种“政策资源”。
从人力资源来看,生师比维持在较低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根据《2020-2021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公布的数据,北京市各区中小学的生师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城郊差别。从财政投入的角度看,政府每年支出的教育事业费体现了各区对学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支撑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经费支出。根据北京市2019年教育经费支出数据,大部分远郊区县的教育事业费支出水平和城区无异。还有研究表明,北京市农村小学各项经费指标在2007年后均已高于同期全市城镇小学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财政投入方面也不存在明显的厚此薄彼的情况。
在入学机会和升学政策方面,北京近年来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的措施颇多。如北京市的小学、初中正从“择校热”转变为以就近入学为主的入学方式,并延伸出电脑派位等入学方式,意在削弱学区房的重要性。优质中学如人大附中也在全北京市范围内通过共建校、帮扶等方式扩大优质学校资源。中考录取规则也在不断变化,从2016年开始实行“校额到校”政策,将全市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本区和教育较弱区的一般初中(一般初中原本能考入优质高中的人数低于30%)。一般初中学生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因此增加。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校长何石明认为,“校额到校”促进了教育公平,让普通老百姓有机会上好学校,不再出现托人、跑关系、找门路等招生乱象,从制度上减少了干扰正常招生秩序的行为。同时,北京市还严格控制中考跨区招生规模,杜绝了教育强区之间互相报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区以及教育弱区的考生的入学机会。
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稀缺
2015年,北京市16个区县已经整体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这说明,北京很早就开始采取措施向教育薄弱地区倾斜。一项研究指出,2006-2015年期间,北京市区县间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显著缩小,但区县间初中教育质量差异没有缩小,无论是用毛入学率还是用中考成绩衡量,差距一直很大,说明前文提到的财政倾斜投入并没能缩小区县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因此,城郊学校的差别也许还在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水平、环境设施、管理水平、制度建构等层面。
一项研究指出,2006-2015年期间,北京市区县间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显著缩小,但区县间初中教育质量差异没有缩小,无论是用毛入学率还是用中考成绩衡量,差距一直很大。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教育均衡评估办法,北京市也相应制定了评价指标,如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创新发展等等。对教育公平这一指标,北京市更多从入学政策入手,将其细化为两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要求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完善对口直升、九年一贯等入学方式改革。要求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100%。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办学相对困难学校倾斜。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第二个指标,规范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已批准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等。
如前所述,郊区、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样关系到教育公平,相关指标包括骨干教师配比、教师轮岗比例等,都已有明确的规定。这进一步说明,合理的政策和优质师资才是破解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
但也要反思过去教师轮岗的失败经验。北京也曾有跨区教师轮岗的经验。例如将海淀、东城的老师流转到延庆或密云,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僅影响了老师生活工作的整体质量;而且学生和老师的匹配度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2018年,一项针对北京某区县教师轮岗情况的研究指出,影响该区教师流动的阻力因素主要是“不能照顾家庭”“需要重新熟悉教学环境和建立人际关系”等。
尤其是在“双减”的新背景下,如何保障轮岗老师在生活与教学上的平衡;如何做好师生供需对接,避免无效轮岗,都是广大老师和家长、学生关注的问题。从目前北京市教育改革的成果来看,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校际、城乡、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即使在北京这样的教育质量高地,教育公平依然是需要持续追求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北京的教改经验对中国其他省市而言,将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