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52-0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1 转变传统观念。以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现代教育理论早已把目光聚焦在了学生身上,明确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周一贯先生倡导的“以学定教”其实就是很好的以学生为本的例子,他认为:“最好的课堂也就是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能最适合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他还说:“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相和谐,这应是自然的生态要求。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然是依赖于学生的内化力,别人(包括教师)都是无法代替的,教学的各个环境因素都必须服务于此,方能达到课堂的生态平衡。”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教师捏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不是为了学而教,而是为了教而教,效率可想而知。
那么教师就不重要了吗?非也。教师也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即主导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就会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作用是一种引领、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的发挥那才是最主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的其实就是这个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只有把这个课堂中的师生定位弄明白了,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少讲解,多引导,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观念转变了,课堂也将会转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2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人情、移情、冶情。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 转换角色。当好认知的引导者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不是“知识的容器”,不应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知主体,变“教”为“引”,变传统的演员角色为导演的角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做到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
4 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5 关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注重过程应给予学生四大关注,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5.1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我个人认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显得很重要。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把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识结构。
5.2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原先的经验。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的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5.3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52-0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1 转变传统观念。以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现代教育理论早已把目光聚焦在了学生身上,明确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周一贯先生倡导的“以学定教”其实就是很好的以学生为本的例子,他认为:“最好的课堂也就是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能最适合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他还说:“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相和谐,这应是自然的生态要求。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然是依赖于学生的内化力,别人(包括教师)都是无法代替的,教学的各个环境因素都必须服务于此,方能达到课堂的生态平衡。”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教师捏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不是为了学而教,而是为了教而教,效率可想而知。
那么教师就不重要了吗?非也。教师也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即主导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就会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作用是一种引领、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的发挥那才是最主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讲的其实就是这个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只有把这个课堂中的师生定位弄明白了,才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合理、正确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少讲解,多引导,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观念转变了,课堂也将会转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2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人情、移情、冶情。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 转换角色。当好认知的引导者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不是“知识的容器”,不应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知主体,变“教”为“引”,变传统的演员角色为导演的角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做到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
4 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5 关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注重过程应给予学生四大关注,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5.1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我个人认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显得很重要。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把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识结构。
5.2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原先的经验。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的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5.3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