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在雏番鸭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duck reovirus,NDRV)弱毒株感染雏番鸭后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本研究采用传代致弱的NDRV JDm10-150毒株接种1 d龄雏番鸭,对接毒后6 h~35 d雏番鸭的血液、脑、胸腺、心、肝、脾、肺、肾、胰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咽拭子和泄殖腔拭子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病毒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接6 h后,在各组织脏器及血清中可检到NDRV核酸,且肝和脾病毒含量最高.随后,各组织脏器及血清中NDRV核酸含量逐渐减少.接毒后9 d,各组织器官及血液均检测不到NDRV核酸或NDRV核酸检测为阴性(Ct>35).接毒后第13~35 d,除脑和血清外,大部分的组织脏器中均又检测到NDRV核酸,且NDRV核酸含量基本稳定,其中脾脏和法氏囊组织中NDRV核酸含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对不同时间采集的咽拭子和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发现雏番鸭在接毒后6 h开始向外界排毒,之后通过泄殖腔排毒,直至攻毒后28 d停止排毒.以上检测结果表明,NDRV JDm10弱毒株感染雏番鸭后快速侵入各组织脏器和血液,脾脏和法氏囊为主要侵染和定殖场所,主要通过泄殖腔分泌物向外界排毒.
其他文献
通过比较空气源热泵干燥和电热管干燥技术对金丝皇菊干燥能耗、品质的影响,探索金丝皇菊烘干脱水率、干燥时间、黄酮素含量、收缩率、电能耗等基础数据,为金丝皇菊烘干加工工艺优化及标准化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鹅星状病毒(GAstV)是近年临床新发病原,也是导致当前雏鹅痛风致死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该病毒存在两种不同基因型.为建立快速准确的核酸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针对不同基因型GAstV保守域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以RNA为模板的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双重RT-PCR方法彼此无干扰;引物特异性强,对坦布苏病毒、鹅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鸭瘟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体系中引物适宜浓度为1μmol,退火温度范围广,50~54℃皆可;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
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产品中吡虫啉的药物残留量,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不确定度数学评估模型.通过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确定度分量,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得出不确定度报告.结果表明: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测量重复性,其次为标准曲线和标准物质定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提高液质联用仪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增加标准曲线溶液的测定次数,控制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以及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都可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