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20日,梁启超最小的儿子,现已87岁高龄的梁思礼在接受采访时说:“是父亲的做人与处事思想对我们晚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不仅悉心培养出了三个院士,还缔造出满门才俊的又一个传奇。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他们中有7人曾到国外求学或工作,学成归来后相继成为著名的学者或专家。其中梁思成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立下汗马功劳;梁思永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和考古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俩都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技史上前无古人,举世罕见。梁家一门四杰,比起古代小说中苏轼“一门三进士”可谓更胜一筹。他的儿孙辈子嗣繁延,日益昌盛,辈辈发扬着梁氏家族的优良传统。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少年中国说》,一个伟大父亲用他的豪情和智慧把后代引领到了不凡的人生境界。
当年广东乡试主考官李端十分赏识梁启超的才华,将自己的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启超。梁启超与夫人李惠仙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一生,两人只吵了一回架,梁启超却仍为此自责不已。
对第二个妻子王桂荃,梁启超像对结发夫人李惠仙一样尊重。他曾对长女梁思顺说:“她也是咱们家的顶梁柱,缺她不可。无论是李惠仙或王桂荃所生的梁家子女,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厚而真挚,子女们管李惠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梁思成后来想起少年时候的一件事时说,有一次他考试考砸了,成绩十分不理想,生母李惠仙一气之下,用铁丝线抽他。当时把王桂荃吓懵了,她把梁思成搂在怀里死死护着,任凭铁丝线的抽打而无怨言。事过之后,王桂荃拉着梁思成小手,摸着他的头,千叮咛万嘱咐地教育他说:“要好好读书,用心做人,别让你妈生气。”
在李惠仙、梁启超辞世后,王桂荃成了9个孩子的精神支柱。在这之后的艰苦岁月里,王桂荃一人照顾全家老小,梁家这一代的孩子们,从王桂荃身上学到最多的是勤奋。
梁启超家族是名门文化的代表。每当我们忆起梁启超继而谈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院士时,心中总是为梁启超“家学”的浓厚底蕴及对儿女的成功教育而叹服。
作为名门文化的典范,每当我们忆起梁启超继而谈到梁家三院士时,心中总是为梁启超“家学”的浓厚底蕴及对儿女的成功教育而叹服。这种成功教育的背后,有着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柱,也许正是有这炽热而坚定的爱国之情的支撑,才使得梁家子女能挺立于各自领域的巅峰……
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人思想的精髓所在,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梁启超把着力培养孩子们这一精神放在首位。孩子们年幼时,他就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他就像说书一样,一边与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聊天说话,一边绘声绘色地讲古论今,其核心都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在传递着他对孩子们的情爱之谊时,也和他们热烈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以及治学的态度和做学问的方法等等,共同诉说生活中的苦闷与欢乐,悲哀与幸福,并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他告诫儿女:“人生在世,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至于在物质上的享受,则不要追求过多,只要能维持生命便够了。对于快乐与悲欢,则全靠自己思想主导,如果能在艰难困苦中求得欢乐,那才是幸福和快乐呢!”
针对孩子们如何读好书,梁启超曾经总结过一个“三步”读书法,即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就是精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是将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解剖,疑难处细研究,有所得则记忆之;会通指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彻底了解而后已。这个“三步”读书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分—合”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梁启超写文章,研究问题,历来都是有的放矢。他往往从现实的情况出发,进行考虑,绝不脱离政治、闭门造车。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儿女们也都是这样,专心研究学问,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还有的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梁启超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其意是说,人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他一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梁启超认为教子之道还要贯穿“严”和“爱”两个字。“严”出于理智,“爱”则出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在子女的学习和做人方面要“严”字当头;在孩子生活上要以“爱”相扶。有一次,次子思永和一位小朋友互不相让,随后就扭打起来。虽然是那位小朋友的过错,但梁启超仍严厉地批评了思永,并提出三个问题让思永反思:一是有没有必要打架?二是怎样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再碰上这类事应该怎么处理?在思永给出了满意回答后,梁启超才让思永吃午饭。之后,梁启超还亲自带着思永前往对方家中向小朋友道歉。
梁启超感情丰富,特别是对子女更有“舐犊情深”。梁启超20岁时,大女儿出生,他对女儿充满了无限疼爱。他在百忙之中仍然抽时间亲授课业,将长女培养成才。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也是书信往来不断。梁启超给长女的信竟然多达几百封,每一封信中都 “宝贝思顺”、“我的宝贝”地叫个不停,即或死神降临,他还在倾诉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梁启超既是慈父,又是子女们的朋友,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
梁启超在教子生涯中,极为推崇趣味教育。他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乐趣,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度过几十年时光,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这样的活法有什么用?”他十分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和尊重他们的自愿,用心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一旦对某一方面感兴趣,那么,你会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霞飞虹,如新荷吐绿……”1927年8月,他的次女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学习一年,当面临选学具体的专业时,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建议她学这门专业。出于对父亲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引起对生物学的兴趣,她为此苦恼万分,便向大哥思成说了这件事。梁启超知道后,后悔不已,并深为不安,急忙给思庄写信。在父亲的重新引导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还强调学习要劳逸结合,“多做游戏多运动”。长子思成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各科成绩十分优秀,业余爱好极其广泛,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的佳绩。孩子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梁启超总是告诉他们“莫问收获,但求耕耘”。得知思庄在国外英文成绩不理想,梁启超极力安慰:“不要紧的,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要鼓足勇气求得真知。”他还说:“庄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你能在37人中考到第16名,也很了不起的,我很满足。不要着急,只须再努力努力就会好的。”这样理解和宽容才能真正卸下子女身上的负担,使他们轻装上阵,凯旋而归。梁启超还时常劝孩子学些常识性的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他说:“如果对一门太专,容易把多彩的生活弄得过于平淡,生活太单调了,易产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这是厌学的根
在如何指导子女做学问上,梁启超给孩子们反复强调的是学习要“求理解得真知”,不要“死记硬背过后就忘”。他还强调学习要劳逸结合,“多做游戏多运动”。长子思成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各科成绩十分优秀,业余爱好极其广泛,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的佳绩。
当孩子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梁启超总是循循善诱,精心引导。他告诉子女们,只有勇敢前进,战胜艰难险阻,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他还教导说:“切不可骄傲自满,也不可怯弱自馁,要尽自己能力去做,对社会或多或少总会有所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期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告诫已到美国留学三年的思成:“挤出一部分时间学些常识性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稍稍多用点工夫,就能有大的收获。我深怕你因所学太专一的缘故,把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过于单调,则容易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这是厌学之根源所在。”他还提醒思成:“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循环往复地坚持下去必有好处,这是爹爹的苦口良言。”
梁启超还注重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子女。1924年以后,梁启超的四子思达、三女思懿、四女思宁渐渐长大,而他们的哥哥姐姐思顺、思成、思永、思庄、思忠则已先后出国留学,只有他们生活在父亲身边。为了尽快提高子女们的国学、史学知识,从1927年下半年起,梁启超就聘请他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来做家庭教师,在家中手把手的进行辅导,课程从《论语》、《左传》开始,至《古文观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诗宋词,由老师选定重点诵读,并且还要背诵。每周写一篇短文,作文用小楷毛笔抄写工整。史学方面,从古代至清末,由老师重点讲解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兄妹几人国学、史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论研究日益精进。
梁启超教导孩子们“莫问收获,但求耕耘”。九子思礼就是在只求耕耘中树立起坚强的独立意识。1941年,他出国以后,就自己创造学习机会,挣钱养活自己。他一直实践着“莫问收获,但求耕耘”的诺言。按照他母亲的话说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了应该像你父亲那样学习,将来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在美国,思礼主修无线电,后来又学自动控制,获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
梁家对学术贡献极为重视,这不仅在于其学术成就本身,也在于他们的文化体验和人生价值取向。梁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文化大家庭,既讲究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又有当今现代色彩。梁启超既是家长、父亲,更是儿女们的朋友和导师。他的政治热望与人文取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他以坚强的奋斗精神和乐观风趣的博大情怀教育子女:“我平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都能品出味道。什么悲观、厌世,从来没有在我的词典里出现过。”他自己生活俭朴,也这样要求子女。民国初年,他家虽已进入上层社会,但他不改往日的寒士家风。他对孩子们说,一个人要好学、坚韧、勤俭。
梁启超名扬四海,官居要职,曾做过司法总长、财政总长一类的大官,但他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他教育子女“不求做大官,唯求做大事,做实事”,要他们牢记孟子的教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梁氏家族之后人循此而行,居官者皆清廉,治学者皆严谨,为人师表,皆成楷模。一门四杰,谱写了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的精彩华章。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不仅悉心培养出了三个院士,还缔造出满门才俊的又一个传奇。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他们中有7人曾到国外求学或工作,学成归来后相继成为著名的学者或专家。其中梁思成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立下汗马功劳;梁思永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和考古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俩都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技史上前无古人,举世罕见。梁家一门四杰,比起古代小说中苏轼“一门三进士”可谓更胜一筹。他的儿孙辈子嗣繁延,日益昌盛,辈辈发扬着梁氏家族的优良传统。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少年中国说》,一个伟大父亲用他的豪情和智慧把后代引领到了不凡的人生境界。
当年广东乡试主考官李端十分赏识梁启超的才华,将自己的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启超。梁启超与夫人李惠仙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一生,两人只吵了一回架,梁启超却仍为此自责不已。
对第二个妻子王桂荃,梁启超像对结发夫人李惠仙一样尊重。他曾对长女梁思顺说:“她也是咱们家的顶梁柱,缺她不可。无论是李惠仙或王桂荃所生的梁家子女,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厚而真挚,子女们管李惠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梁思成后来想起少年时候的一件事时说,有一次他考试考砸了,成绩十分不理想,生母李惠仙一气之下,用铁丝线抽他。当时把王桂荃吓懵了,她把梁思成搂在怀里死死护着,任凭铁丝线的抽打而无怨言。事过之后,王桂荃拉着梁思成小手,摸着他的头,千叮咛万嘱咐地教育他说:“要好好读书,用心做人,别让你妈生气。”
在李惠仙、梁启超辞世后,王桂荃成了9个孩子的精神支柱。在这之后的艰苦岁月里,王桂荃一人照顾全家老小,梁家这一代的孩子们,从王桂荃身上学到最多的是勤奋。
梁启超家族是名门文化的代表。每当我们忆起梁启超继而谈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院士时,心中总是为梁启超“家学”的浓厚底蕴及对儿女的成功教育而叹服。
作为名门文化的典范,每当我们忆起梁启超继而谈到梁家三院士时,心中总是为梁启超“家学”的浓厚底蕴及对儿女的成功教育而叹服。这种成功教育的背后,有着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柱,也许正是有这炽热而坚定的爱国之情的支撑,才使得梁家子女能挺立于各自领域的巅峰……
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人思想的精髓所在,作为一个爱国思想家,梁启超把着力培养孩子们这一精神放在首位。孩子们年幼时,他就让孩子们围坐在小圆桌旁,他就像说书一样,一边与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聊天说话,一边绘声绘色地讲古论今,其核心都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他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在传递着他对孩子们的情爱之谊时,也和他们热烈地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以及治学的态度和做学问的方法等等,共同诉说生活中的苦闷与欢乐,悲哀与幸福,并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他告诫儿女:“人生在世,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至于在物质上的享受,则不要追求过多,只要能维持生命便够了。对于快乐与悲欢,则全靠自己思想主导,如果能在艰难困苦中求得欢乐,那才是幸福和快乐呢!”
针对孩子们如何读好书,梁启超曾经总结过一个“三步”读书法,即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就是精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是将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解剖,疑难处细研究,有所得则记忆之;会通指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彻底了解而后已。这个“三步”读书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分—合”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梁启超写文章,研究问题,历来都是有的放矢。他往往从现实的情况出发,进行考虑,绝不脱离政治、闭门造车。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儿女们也都是这样,专心研究学问,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还有的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梁启超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其意是说,人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他一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梁启超认为教子之道还要贯穿“严”和“爱”两个字。“严”出于理智,“爱”则出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在子女的学习和做人方面要“严”字当头;在孩子生活上要以“爱”相扶。有一次,次子思永和一位小朋友互不相让,随后就扭打起来。虽然是那位小朋友的过错,但梁启超仍严厉地批评了思永,并提出三个问题让思永反思:一是有没有必要打架?二是怎样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再碰上这类事应该怎么处理?在思永给出了满意回答后,梁启超才让思永吃午饭。之后,梁启超还亲自带着思永前往对方家中向小朋友道歉。
梁启超感情丰富,特别是对子女更有“舐犊情深”。梁启超20岁时,大女儿出生,他对女儿充满了无限疼爱。他在百忙之中仍然抽时间亲授课业,将长女培养成才。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也是书信往来不断。梁启超给长女的信竟然多达几百封,每一封信中都 “宝贝思顺”、“我的宝贝”地叫个不停,即或死神降临,他还在倾诉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梁启超既是慈父,又是子女们的朋友,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
梁启超在教子生涯中,极为推崇趣味教育。他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乐趣,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度过几十年时光,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这样的活法有什么用?”他十分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和尊重他们的自愿,用心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一旦对某一方面感兴趣,那么,你会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霞飞虹,如新荷吐绿……”1927年8月,他的次女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学习一年,当面临选学具体的专业时,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建议她学这门专业。出于对父亲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引起对生物学的兴趣,她为此苦恼万分,便向大哥思成说了这件事。梁启超知道后,后悔不已,并深为不安,急忙给思庄写信。在父亲的重新引导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还强调学习要劳逸结合,“多做游戏多运动”。长子思成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各科成绩十分优秀,业余爱好极其广泛,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的佳绩。孩子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梁启超总是告诉他们“莫问收获,但求耕耘”。得知思庄在国外英文成绩不理想,梁启超极力安慰:“不要紧的,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要鼓足勇气求得真知。”他还说:“庄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你能在37人中考到第16名,也很了不起的,我很满足。不要着急,只须再努力努力就会好的。”这样理解和宽容才能真正卸下子女身上的负担,使他们轻装上阵,凯旋而归。梁启超还时常劝孩子学些常识性的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他说:“如果对一门太专,容易把多彩的生活弄得过于平淡,生活太单调了,易产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这是厌学的根
在如何指导子女做学问上,梁启超给孩子们反复强调的是学习要“求理解得真知”,不要“死记硬背过后就忘”。他还强调学习要劳逸结合,“多做游戏多运动”。长子思成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各科成绩十分优秀,业余爱好极其广泛,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的佳绩。
当孩子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梁启超总是循循善诱,精心引导。他告诉子女们,只有勇敢前进,战胜艰难险阻,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他还教导说:“切不可骄傲自满,也不可怯弱自馁,要尽自己能力去做,对社会或多或少总会有所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期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他告诫已到美国留学三年的思成:“挤出一部分时间学些常识性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稍稍多用点工夫,就能有大的收获。我深怕你因所学太专一的缘故,把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过于单调,则容易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这是厌学之根源所在。”他还提醒思成:“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循环往复地坚持下去必有好处,这是爹爹的苦口良言。”
梁启超还注重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子女。1924年以后,梁启超的四子思达、三女思懿、四女思宁渐渐长大,而他们的哥哥姐姐思顺、思成、思永、思庄、思忠则已先后出国留学,只有他们生活在父亲身边。为了尽快提高子女们的国学、史学知识,从1927年下半年起,梁启超就聘请他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来做家庭教师,在家中手把手的进行辅导,课程从《论语》、《左传》开始,至《古文观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诗宋词,由老师选定重点诵读,并且还要背诵。每周写一篇短文,作文用小楷毛笔抄写工整。史学方面,从古代至清末,由老师重点讲解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兄妹几人国学、史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论研究日益精进。
梁启超教导孩子们“莫问收获,但求耕耘”。九子思礼就是在只求耕耘中树立起坚强的独立意识。1941年,他出国以后,就自己创造学习机会,挣钱养活自己。他一直实践着“莫问收获,但求耕耘”的诺言。按照他母亲的话说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了应该像你父亲那样学习,将来要为国家作出贡献。在美国,思礼主修无线电,后来又学自动控制,获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
梁家对学术贡献极为重视,这不仅在于其学术成就本身,也在于他们的文化体验和人生价值取向。梁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文化大家庭,既讲究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又有当今现代色彩。梁启超既是家长、父亲,更是儿女们的朋友和导师。他的政治热望与人文取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他以坚强的奋斗精神和乐观风趣的博大情怀教育子女:“我平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都能品出味道。什么悲观、厌世,从来没有在我的词典里出现过。”他自己生活俭朴,也这样要求子女。民国初年,他家虽已进入上层社会,但他不改往日的寒士家风。他对孩子们说,一个人要好学、坚韧、勤俭。
梁启超名扬四海,官居要职,曾做过司法总长、财政总长一类的大官,但他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他教育子女“不求做大官,唯求做大事,做实事”,要他们牢记孟子的教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梁氏家族之后人循此而行,居官者皆清廉,治学者皆严谨,为人师表,皆成楷模。一门四杰,谱写了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