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zx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结构建筑已成为现代主梁建筑之一,具有抗震性能高、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便于运输、施工速度快、延展性好等优点。本文就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抗震;抗震设计;
  在众多的建筑结构之中,钢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钢结构抗震设计是现代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了解钢结构建筑的震害破坏原理和震害破坏过程,在基于钢结构抗震设计准则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钢结构设计的各种震害问题,然后采取可靠的抗震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钢结构建筑。
  一、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现状
  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两类途径,一类是主动控制法:是对外荷载实现联机跟踪和预测,并通过作动器对结构施加控制力来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加阻尼器;另一类是被动控制法:通过改善结构本身的特征,实现对结构模态变量的控制或优化,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加大结构截面或优化变形薄弱区。
  国內常用的结构抗震设计方式,是以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通常取结构的动应力特别是动拉应力为抗震设计时的控制指标。多次震害表明,结构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变形过 大,超过了结构能承受的变形能力,因此,国外学者又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以结构的变形作为抗震设计时的控制指标,要求结构的变形值要满足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
  国內常常采用反应谱法,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再对大量地震反应谱进行统计分析而确定。地震反应谱的计算理论是相当经典的,在短周期段内只要地震记录准确,地震反应谱就准确,但是地震反应谱在长周期段却不准确。高层钢结构建筑自振周期较大〔如上海中心、广州电视塔等),地震反应谱法对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分析偏差较大,因此,对于长周期段的反应谱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还有钢结构自身阻尼较小,按现行抗震规范的计算方法,在考虑结构延性以后地震作用力减小的同时又因阻尼比降低而加大。以上种种不确定因素使得钢结构的用钢量比理论上偏高。
  二、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技术要求
  (一)钢结构建筑的钢材性能要求
  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侧力结构的钢材宜采用两种:B级Q235碳素结构钢和Q3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质量应符合国标《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规定。当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其它满足技术要求的钢材。
  2、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节点,当板厚大于等于40mm,且沿板厚方向承受拉力作用时,该处钢材应满足沿厚度方向受拉试件破坏后的断面收缩率的附加要求,不得小于国标《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的规定。
  3、丙类以上抗震设计类别的抗侧力体系钢结构中,所有坡口全熔透焊缝的填充金属应满足规范要求和低温抗冲击要求。
  (二)钢结构建筑的抗震结构布置
  1、平立面布置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即建筑的平面、立面布置和结构体系选择,应做到形体简单、规则、均匀、对称,建筑的总体刚度中心与建筑的质量中心相重合或相接近,建筑的刚度和质量沿竖向均匀连续、无突变。
  2、避免采用不规则的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如果建筑必须采用比较复杂的平面形状时,则宜用防震缝将建筑划分为几个平面规则的独立单元,为了避免地震时各单元之间相互碰撞,防震缝的宽度应不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三)钢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
  1、结构体系选择。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从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2、结构体系应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多道抗震防线。宜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相近,并使其基本自振周期远不同于场地的特征周期,以防止共振,减小地震作用。
  3、遵循“强柱弱梁,強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 应避免因局部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4、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震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消能减震的能力。例如,为避免梁柱刚性节点发生脆性破坏,可采用在节点附近削弱梁翼缘截面,或在节点处设置加强梁段的办法,充分发挥塑性转动能力和耗量的能力。
  5、对薄弱部位,预先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6、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抗震目标,多遇地震按弹性设计、罕遇地震按弹塑性进行变形验算的两阶段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
  7、选择有利的场地和地基,场地影响钢结构的地震反应,钢结构的地震反应决定震害大小。因此应选择坚硬、均匀的场地,当无法避开不利的场地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三、钢结构建筑的抗震结构体系选择
  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和框架-偏心支撑结构几种。纯框架结构的特点是延性好,抗震性能好,但抗侧刚度较差,不宜用于受侧向控制的建筑。
  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特点是抗侧刚度大,适用层数较多的建筑,但由于支撑构件的滞回性能较差,耗散的地震能量有限,抗震性能优于纯框架。
  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特点是可通过偏心连梁的剪切屈服, 消耗地震能量,同时又能保证支撑不丧失整体稳定,抗震性能优于框架-中心支撑结构。
  如果采用能与钢框架抗侧刚度相当的内藏钢板剪力墙和带竖缝剪力墙代替支撑,就构成钢框架-抗震墙板结构,其抗震性能优于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当需要建筑刚度更高时,可沿建筑周边设置密柱深梁框架构成钢框筒结构。钢框筒结构抗侧刚度大,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四、钢结构框架的消能、隔震措施
  传统的防震思路是要求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常常形成两种抗震方式:一是足够刚,提高结构的自身刚度来抵抗地震作用;另一种是足够柔,允许结构有一定的柔性变形,使结构在变形过程中吸收、释放、消耗掉一定的能量。这两种方式是在提高结构总体强度和刚度,是两个有效的抗震途径。当建筑高度很高,地震烈度很高的时候,前两种方式的抗震能力也很有限。
  另外一种防震思路出现了:消能减震,隔震。对结构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两个因素:结构物的基本周期和阻尼比。采用消能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建筑物的基本周期,从而避开了地震输入的高能量频段;采用高阻尼减震装置使建筑物具有大变形的能力和强自复位能力。
  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我们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的“特殊”构件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我们称为阻尼器。钢结构抗震对阻尼器的要求:第一,在小振幅的振动下,呈线性反应,不产生很大的阻尼,但刚度很大,从而限制结构的位移;第二,在强烈振动时,阻尼器的一部分可以失效,从而允许大变位和大阻尼,以达到隔震目的;第三,隔振阻尼装置的竖向刚度远大于其水平刚度。
  五、结束语
  随着对钢结构建筑抗震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现有钢结构抗震、防震,合理确定建筑的结构安全度、改进钢结构的构造设计方法、科学经济地保障钢结构建筑的安全就成为每一个建筑科研人员和建筑设计人员研究思考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顾强.钢结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M].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1
  [2]陈绍蕃.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M].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1
其他文献
【摘要】:从传统包装到现代包装设计的衍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延续。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博大精深,作为历史的馈赠为我们现代设计提供观照的对象。本文主要从传统艺术的主要观照方式进行提炼和思索,从而得出一些传统艺术精神对当代包装设计的启发和思考,从而完善和推动现代的包装设计领域为现代包装设计活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传统艺术精神;观照方式;包装设计;启发  随着十八世纪工业
期刊
【摘要】:诞生于60年代欧美地区的涂鸦艺术,由于其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具有个性、前卫、批判、讽刺等并特征的绘画图案,迅速在世界各国流行,成为流行艺术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部分,而其对城市文化符号构建的影响也逐渐引起政府和各国民众的关注。本文以重庆市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为例,通过分析涂鸦艺术的独特风格以及其代表的社会含义,对涂鸦艺术在城市文化符号构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简单剖析,并提出运用涂鸦艺术打造城市文化符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互式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子产品设计应用中,在交互设计传播应用的过程中,扁平化设计风格也作为一种新形式平面视觉语言出现,受到国内外设计师的推崇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然而就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推广,能否顺应当前市场发展形势,借用新的设计语言进行再设计,从而更好的推向市场,被广大消费者认知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传统纹样;图
期刊
【摘要】:中国文人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是两种不同的画派,通过研究两者不同的艺术特征,从而研究出二者之间的艺术精神文化异同。  【关键词】:文人画;抽象表现主义;精神内涵;文化差异  一、中国文人画的兴起与艺术特征  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是指中国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能鲜明地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具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
期刊
【摘要】:城市空间是大众最为聚集的区域,其对非遗的展示传播效果最佳,受众面最广。但目前除了博物馆等专业的展示空间,大众难以在城市其它空间中接触非遗。非遗在城市空间中的展示方式急需研究,以扩大非遗的展示传播途径,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如何规划设计非遗在不同城市空间中的展示方式以达到最佳地保护非遗项目和向大众传播非遗文化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空间;展示  一、问题综述  
期刊
【摘要】:在歌剧表演中,对表演者剧情把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对歌唱把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探讨歌剧表演中对声乐演员的要求,是提高歌剧表演认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歌剧;表演;声乐演员  恰如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歌剧是集戏曲、音乐、文学、舞蹈等诸多形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声乐形式在歌剧表演中应用相当广泛,占据着很高的地位。现在歌剧中声乐表演的质量不容乐观,是因为其对声乐演员的培养
期刊
【摘要】:根据简要的包装发展历史,总结包装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包装发展走向从物质设计走向非物质的“无”设计。削弱产品与包装的界线,模糊“包”与“装”的痕迹。  【关键词】:未来;产品包装;“无”设计;非物质  未来的产品包装设计究竟会怎样?哲学家说“未来的起点在过去”。的确,产品包装设计的未来必然受到历史的影响,但产品包装设计的历史并不能与它的未来等同,因为社会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的,科学技术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学、舞蹈教育学作为研究支撑点,以少儿舞蹈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思维方式、授课方法以及强调教师需具备自我提升的意识。愿教育工作者,重视从舞蹈教育的行为中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儿童,避免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中出现只“匠人”的行为。  【关键词】:少儿舞蹈;舞蹈教育学  一、“古之学者必有师”  教师是一项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教师要求德艺双馨,不论是舞蹈
期刊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最具有感情的艺术,它较其它艺术更直接地表达情感。歌唱的情绪是深入理解歌曲思想内容后产生的。在歌唱中情绪是声音的依据,声音又是内心情绪的表现。表现情绪的能力,是声乐艺术形式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独特价值所在。声乐与人的情态世界如此接近、亲密,由此从音乐表现最直接的意义上说:“音乐是情绪的艺术”,而声乐更是一门情绪中的情绪艺术。  【关键词】:音乐情绪;声乐艺术;影响因素;认知能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孕妇装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孕期女性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孕妇装也开始走向时尚设计。孕妇装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需求:一是功能性,二是美观性。所以,设计从功能性入手,设计同时兼具美观性,从而满足现代孕期女性对服装更高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孕妇装;功能性;美观性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孕妇装、孕妇护肤品等母婴产业受到直接影响,将迎来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