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成阳市标准化工作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如何发展并转化为生产力来指导国民经济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标准化;现状;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41-01
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成阳市经济能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指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标准化工作,并将其作为该市生产力指导国民经济科学实践,才是长远发展的硬道理。
一、咸阳市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成阳市标准化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理顺了标准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了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全市企业采标率与产品标准备案率逐年上升,产品执行标准覆盖率在98%以上,全市有13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一批规模大、基础好、质量优的企业已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
二、“八大领域”展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前景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我们认为要在以下“八大重点领域”突出实施标准化战略:
1、工业领域:重点研究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方面的技术标准,并参与制订相应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液晶用玻璃基板、覆铜板、稀土永磁体、高清晰数字电视及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研发。
2、装备制造:加快成阳市在全国机械制造设备行业中具有优势产品的标准研制步伐。重点在包装机械、新型纺织机械、医疗机械、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等领域组织成阳市企业和科研单位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标准体系。
3、能源化工加快煤向电力、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向化工产品转化的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新型能化技术标准体系。
4、纺织服装加快新型纺纱技术、服装的开发和设计标准的研究;加快纺织品及非织造布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用于不同领域纺织品及非织造布的技术标准,如手工布、无纺布等。
5、食品工业抓紧传统食品、特色食品的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一系列区域产品标准和规范;抓紧新品种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新品种选育、栽培(养殖)技术、产品质量、药物残留和有害元素、重金属限量技术标准;在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中建立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GSP(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认证。
6、医疗保健品研制中药保健品生产、加工的技术标准;研制新型口腔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研制传统及专科医疗技术标准。
7、建筑建材积极宣传实施各类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施工标准、检测标准及其验收标准;建立起以建筑企业为推广主体的新型建材技术标准体系、节能型建筑物标准;推行建筑卫生陶瓷环保、节能降耗、节水技术标准;推行节能型建筑判定、室内装饰环境检测方法技术标准。
8、农业领域建立健全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如农产品安全标准、质量标准、市场准入技术要求、评价标准;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并实施生产及质量分级标准。在重点农业企业中实施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研究农业生产过程控制和快速检测技术标准,加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实施。
三、“八大措施”加强标准化工作的保障力度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成立成阳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推进标准战略工作领导机构,推动本县市区实施标准战略。市、县两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订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为实施标准战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要加强标准化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采取市、县两级层层培训的措施,通过对标准化管理人员、标准化专业人员进行标准技术、管理、应用知识培训,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标准化手段的人才队伍。
(三)建立标准和科研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管理部门和科技研发单位的互动及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科技部门、标准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协调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用标准指导批量生产,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占领市场制高点。
(四)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标准化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全面提升产品标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调动广大企业研制标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单位要切实重视标准化工作,结合实际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聚集社会力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加快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标准化工作。
(五)建立宣传机制,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各县市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扩大标准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加强标准研制、标准转化以及企业自觉采用国际标准等方面工作的宣传。
(六)建立健全标准化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开展与其他省市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地区之间标准资源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成阳标准信息服务的不同需求。使标准化服务各项支撑和保障体系联动制约,形成一体,互为所用,真正实现标准化工作建设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集团化、网络化高端行业迈进,从而使标准转化工作最终全面转化为生产力,为实现区域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1、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标准研发创新。研究制定推动企业成为标准研发创新活动主体的相关政策,重点制定包括促进标准化与“产学研”结合、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攻关等配套政策,对自主创新技术标准的产品研发和产业规划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自我投入,推动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而实现产业化。
2、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集团、产业联盟的优势作用,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各级标准制修订工作,承担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国内外标准化交流活动。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逐步实现从政府推动到企业主动的转变。
(八)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标准创新奖励制度
加大标准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加大对标准化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标准化战略实施。通过专项资金、部门预算等形式,支持安全、健康、环保、资源节约、城市建设与管理、农业等领域重要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实施等工作。逐步建立政府资助,行业、企业等多方投入,共同支持标准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
【关键词】标准化;现状;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41-01
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成阳市经济能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指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标准化工作,并将其作为该市生产力指导国民经济科学实践,才是长远发展的硬道理。
一、咸阳市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成阳市标准化基础工作不断加强,理顺了标准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了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全市企业采标率与产品标准备案率逐年上升,产品执行标准覆盖率在98%以上,全市有13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一批规模大、基础好、质量优的企业已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
二、“八大领域”展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前景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我们认为要在以下“八大重点领域”突出实施标准化战略:
1、工业领域:重点研究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方面的技术标准,并参与制订相应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液晶用玻璃基板、覆铜板、稀土永磁体、高清晰数字电视及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研发。
2、装备制造:加快成阳市在全国机械制造设备行业中具有优势产品的标准研制步伐。重点在包装机械、新型纺织机械、医疗机械、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等领域组织成阳市企业和科研单位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制。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标准体系。
3、能源化工加快煤向电力、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向化工产品转化的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新型能化技术标准体系。
4、纺织服装加快新型纺纱技术、服装的开发和设计标准的研究;加快纺织品及非织造布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用于不同领域纺织品及非织造布的技术标准,如手工布、无纺布等。
5、食品工业抓紧传统食品、特色食品的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一系列区域产品标准和规范;抓紧新品种技术标准的研究。研制新品种选育、栽培(养殖)技术、产品质量、药物残留和有害元素、重金属限量技术标准;在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中建立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GSP(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认证。
6、医疗保健品研制中药保健品生产、加工的技术标准;研制新型口腔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研制传统及专科医疗技术标准。
7、建筑建材积极宣传实施各类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施工标准、检测标准及其验收标准;建立起以建筑企业为推广主体的新型建材技术标准体系、节能型建筑物标准;推行建筑卫生陶瓷环保、节能降耗、节水技术标准;推行节能型建筑判定、室内装饰环境检测方法技术标准。
8、农业领域建立健全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如农产品安全标准、质量标准、市场准入技术要求、评价标准;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并实施生产及质量分级标准。在重点农业企业中实施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研究农业生产过程控制和快速检测技术标准,加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实施。
三、“八大措施”加强标准化工作的保障力度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成立成阳市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推进标准战略工作领导机构,推动本县市区实施标准战略。市、县两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订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为实施标准战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要加强标准化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采取市、县两级层层培训的措施,通过对标准化管理人员、标准化专业人员进行标准技术、管理、应用知识培训,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掌握并善于运用标准化手段的人才队伍。
(三)建立标准和科研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管理部门和科技研发单位的互动及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科技部门、标准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协调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用标准指导批量生产,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占领市场制高点。
(四)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标准化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全面提升产品标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调动广大企业研制标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单位要切实重视标准化工作,结合实际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聚集社会力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加快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标准化工作。
(五)建立宣传机制,增强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各县市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扩大标准化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加强标准研制、标准转化以及企业自觉采用国际标准等方面工作的宣传。
(六)建立健全标准化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积极开展与其他省市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地区之间标准资源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成阳标准信息服务的不同需求。使标准化服务各项支撑和保障体系联动制约,形成一体,互为所用,真正实现标准化工作建设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集团化、网络化高端行业迈进,从而使标准转化工作最终全面转化为生产力,为实现区域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1、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标准研发创新。研究制定推动企业成为标准研发创新活动主体的相关政策,重点制定包括促进标准化与“产学研”结合、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攻关等配套政策,对自主创新技术标准的产品研发和产业规划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标准化工作的自我投入,推动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而实现产业化。
2、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集团、产业联盟的优势作用,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各级标准制修订工作,承担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参与国内外标准化交流活动。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逐步实现从政府推动到企业主动的转变。
(八)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标准创新奖励制度
加大标准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加大对标准化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标准化战略实施。通过专项资金、部门预算等形式,支持安全、健康、环保、资源节约、城市建设与管理、农业等领域重要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实施等工作。逐步建立政府资助,行业、企业等多方投入,共同支持标准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