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画还是藏画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90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富比春拍当代艺术的拍卖分为三场,早上10点《中国当代艺术Ⅰ》、中午2点《中国当代艺术Ⅲ-Estella藏品拍卖会》和傍晚18点《中国当代艺术Ⅱ》,出现的拍品依旧是新老艺术家搭配,之所以把这次当代艺术春拍提升到这等重要的位置,苏富比中国和南亚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曾经充满信心地表示过,在2008年北京奥运来临之前,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中国,拍卖行对活跃的当代艺术市场非常看好,因此收集了数量可观的、极为罕见的名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次拍卖交出的成绩单也没有让她食言,《中国当代艺术Ⅲ-Estella藏品拍卖会》成交额为139,352,000港元,成交率91%,《中国当代艺术Ⅱ》成交额为167,225,000港元,成交率88%。其中的焦点拍品有刘小东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还有郭柏川的《北京故宫》。
  这两件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画家特征,《十八罗汉》为刘小东所有作品里唯一一张直接选择政治题材的作品,《北京故宫》为郭柏川以紫禁城创作的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张。
  《十八罗汉》安排在傍晚《中国当代艺术Ⅱ》一场,由9组200×100厘米的肖像油画组成,每组画里分别描绘了一位内地军人和一位台湾军人。在这件里程碑式的作品里,这位出色的新写实主义的艺术家尝试用艺术表达出自己对两岸和平的期盼。此题材填补了画家创作题材的空白地带,“在艺术里把来自中国台湾和内地的士兵放在一起,当然比现实中容易得多,我尝试让他们看上去像两兄弟,缩小彼此的差异”。刘小东这样解释自己创作这幅画的动因。这幅油画创作于2004年,参加展出了蔡国强策划的“金门碉堡艺术馆一一十八个个展”,刘小东花了3个星期往返于两岸军营,找了军人作为模特,并在画中写下了他们的名字和来源地,刘小东在这幅作品里成功地模糊了大陆和台湾的分界线,清晰地传达出期盼两岸统一的意愿。此画在9号的拍卖中,以61,927,500港元成交,高于估价600万港币左右。
  
  《中国当代艺术Ⅰ》一场的拍品大多为已故画家的作品,焦点拍品为编号858的台湾艺术家郭柏川的油画作品《北京故宫》(估价30,000,000-40,000,000港元)。郭柏川的艺术生涯始于留学日本习画,之后旅居北京的十多年间,结识了师承法国印象派大师雷诺亚的日本画家梅原龙三郎,他们同样被中国建筑的美倾倒,经常结伴写生。郭柏川从梅原龙三郎身上领悟到绘画用笔的奥妙,渐渐构成其在东方宣纸上运用西方油彩的强烈个人风格,其作品于20世纪30年代末享誉北京。此画作于1946年,彼时新中国尚未成立,这幅画是当时北京城的真实写照,成为画家日后一系列以北京为题的作品的灵感源泉。这张画是从景山公园一个绝佳的俯瞰角度取景,可以看到宫殿火红的屋顶,画家特有的红色毛笔笔触做肌理效果,无论是在画面表现和内涵上都体现出浓郁的中国风情。这张作品最后以27,207,500港元成交,以低于估价的价格成交。
  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拍的当代艺术门类以4.3亿收槌,似乎并未延续今年年初从国际市场上显现的颓势,而是以超出预期的成交额和成交率交出答卷。今年2月份,伦敦苏富比推出的岳敏君的一件最低估价为240万美元的油画作品流拍。当天单幅作品的最高拍卖金额为张晓刚的作品,成交价为56万美金。这个价格虽然高于估价,但远低于张晓刚作品过去三年的纪录。另一位拍卖明星曾梵志的两幅作品分别拍得40万和45万美金,方力钧的作品拍得24万美金,虽说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价格从来就低于纽约和香港,但人们担心的是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衰退已经开始影响到艺术拍卖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价格也许不会再如前两年般屡创奇迹。在纽约苏富比2008年3月17日的“亚洲当代艺术”春季拍卖中,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成交价格整体较低,仅仅超过预期的最低估价。许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也出现了或者流拍或者以低于最低估价的价格成交的情况。如张晓刚的《血缘系列:大家庭No.8》成交价为93.7万美元,虽然位于该场拍卖成交价格的第二位,但却低于最低估价100万美元;《绿军装》的成交价也低于150万美元的最低估价,而备受瞩目的拍品《2001 No.8》,估价高达180万到250万美元,占全场拍品总估价的近十分之一,却遭到了流拍的命运。蔡国强2003年受蓬皮杜中心邀请制作的巨幅重要火药宣纸作品《升降梯:蓬皮杜中心爆破计划》,估价为5073到70万美元,也遭遇流拍。今年在国内颇有名气的行为和装置艺术家夫妇宋冬和尹秀珍的0111号拍品为两只手的媒体装置,估价50,000~70,000美元,0112号尹秀珍的《手提城市:范库弗峰地图带灯手提箱》估价50,000~70,000美元,同样交白卷。有研究者专门向佳士德当代艺术主管Amy Cappellazzo女士请教,Amy认为: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爆发式增长,让美国主流藏家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情感酝酿。坦白的讲,美国藏家手中并没有太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也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走红持谨慎态度,甚至在拍卖行等中间机构,很多专业人士也很难说清中国当代画家们的名字。
  尹秀珍的《手提城市:上海》和3月送拍美国遭遇流拍的是同一系列,是送拍香港苏富比春拍其唯一一件作品,编号1173,估价240,000-320,000港元,结果也遭遇了流拍。在仕丹莱一场流拍的拍品中,架上绘画有4件,装置1件,雕塑2件:晚上一场的流拍架上绘画达到10件,装置流拍l件,雕塑1件。事实上,在拍卖会中的架上绘画拍品就比装置及雕塑多得多,而雕塑又比装置多。因此架上绘画流拍比装置多也在情理当中,但从流拍比例来看,在参拍的为数不多的几件装置中,流拍即便少,但也占了不小的比例。其次就是油画更容易保存,而装置则需要一个大的场地的展出,有许多装置离开了原来展览的场地,其意义也大为减弱。08香港苏富比春拍出现的装置多数都和雕塑擦边,如1022号王晋的《我的牙》和展望的1005号《天上来的礼物》。1022号以247,500港元成交,展望的作品以427,500港元成交,都在估价区间内。1174号为梁钜辉的《行李》,是比较“正宗”的多媒体装置,以75,000港元成交,此件价格低于估价。还有1146号黄永五砅的综合材料装置《蝙蝠计划Ⅱ,Ⅲ:备忘录》也以在估价区间之内的1,687,500港元成交。装置的收藏和传统的架上绘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展示方式的差异,许多装置还需要和大量观众互动,很多更让藏家感觉到“皇帝的新衣”之感。对于私人藏家来说,接受装置拍品或许还需要点时间,已经享有盛名的艺术家的装置作品比起名气不太大的新生代,还是有名气的更容易出手。
  今日的当代艺术环境就恍如一个数字游戏的机器,这些艺术品到底有多少拥趸不得而知,他们的天价纪录很大程度是艺术基金会、经纪人和拍卖行的杰作。9日上拍的藏品来自Estella,它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收藏机构之一。纽约的苏富比公司和Acquavella画廊老板 Acq u avell a先生是此次拍品的拥有者,而这些艺术品是从Goedhuis当代艺术画廊老板Hichael Goedhuis先生处购得,Blomberg News则报道说Acquavella先生在收购这些艺术品的8个月之后就将所有送到拍卖公司!今日的“赌画”之人,拿到作品半年后就迫不及待送往拍行兑现的状况似乎全球同步发生。郭柏川画作低于估价成交,反映出不少买家似乎对老去的艺术家作品不具备太大的赌博信心和炒作兴趣,焦点仍然是放在当代画家身上。而买去郭柏川作品的买家,却有可能是真正的藏家,不是赌画者,而且在这次拍卖中捡了个漏。
  Artprice网站在2月份发出2007年年度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已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市场,美国和英国依然稳居第一和第二位。佳士得拍卖公司在2007年以1.92亿美元的销售额位于世界拍卖公司首位,苏富比以及一些中国内地拍卖公司如嘉德,保利等也取得不俗业绩。在100名世界销售量最好的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占36位,张晓刚名列第二位,岳敏君名列第四位。香港春拍中Acquavella先生收藏的张晓刚《大家庭系列3》估价为19,500,000-27,000,000港元,成交价是非常让人惊喜的47,367,500港元。1138号拍品马六明的油画《婴儿系列2》,200×150厘米,估价为200,000-300,000港元,成交价也大幅超越了估价,为727,500港元。还有1151号徐冰的《乌飞了》估价3,500,000-4,000,000港元,成交价为7,607,500港元。《中国当代艺术Ⅱ》中,“玩世现实主义”的领军艺术家岳敏君970号拍品《攻占游泳池》(估价12,000,000-20,000,000港元),也是本季拍卖的一大亮点。此画作于2002年,尺寸较大,300×220厘米,2007年,岳敏君的作品在全球拍卖中成绩斐然,其中以《希阿岛的屠杀》及《处决》分别在香港及伦敦苏富比的秋季拍卖会中创下骄人佳绩及世界纪录,970号拍品也是该画家潜力无限的画作精品。最后这张画并未辜负最高估价,以20,487,500港元成交。这张画具有岳敏君明显的个人特征,灵感来源于英国当代画家戴维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作品《水花》(The Splash),融入了画家独特的粉红脸大笑的自画像。7个大笑的形象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空洞的精神状态。970号拍品是岳敏君“场景系列”的代表作,他着力重绘国际经典的画作;但只保留原作的背景,主体人物均以其签名式的大笑面孔取代。这几件拍品的拍卖成绩,估计已经能让画廊老板喜笑颜开。此外一些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行情也非常有潜力,如1026号曾传兴的《逝歌》估价500,000-800,000港元,拍出了2,647,500港元的价格,是原价格的足足三倍。但艺术品市场专家赵旭则认为,“这只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乐观,前景究竟如何还要等待香港佳士得和北京保利两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拍卖”。
其他文献
吾友画家陈君,口吃,期期艾艾。某夜饮归,至家则妻已寝。妻睡意朦胧问:“几点?”,陈君信口敷衍,曰:“一、一、一点!”讵知话音方落,时钟即敲三下。妻知零晨三点,怒目相向。陈君急辩白:“××时钟,学我说话,明明一点,咚、咚、咚敲三下!”    岭南山水画大师黎雄才晚年老目昏翳,然每日尤临池不辍,虽眼中无画而心中有画。客问何能精熟若此?黎曰:毛笔犹吾之第十一只手指,焉能不熟?  陈丁,潮籍书法家。作草书
期刊
何浩是继林良之后的又一供职内廷的广东画家,他同时也是继林良之后其作品典藏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广东画家。在目前所见广东绘画中,何浩是唯一一个有作品经清宫鉴藏且目前仍收藏在中国大陆地区博物馆的广东画家。  何浩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寥寥。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他的记载,最早的资料来自于《广东通志》和《广州人物传》,这两种志书之资料均出自《磐斋集》。关于何浩的资料,仅在“林良”条中附言数句及之,且两书内
期刊
梁元柱,字仲玉,又字森琅,广东顺德伦教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于乡试,天启二年(1622)进士。他生当明末时局动荡之际,故虽有功名,但仕途屡遇不淑。他先是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迁陕西道御史。因不愿迎合魏忠贤党羽,被削职还籍,归隐广州粤(越)秀山,并筑堂日“偶然”,与粤东文人李云龙、梁继善、赵焯夫、邝露、黎美周、陈子壮等诗酒唱和,往还无虚日。崇祯改元,召还前职,至河间而京师围急,逐抵京,补福建道
期刊
苏富比    香港的市场一向以张大千和齐白石作为红筹股,张宗宪的专场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张和齐的画,尤以齐白石为多。《荔枝晚霞》是较为少见的一种题材,右上画了两个枝上的荔枝,右下却有一轮落日,还被云霞遮住了一截,齐白石的构思确实够巧妙,估价40万,成交为67万(连佣金,港币,下同),应该是便宜的价格。齐白石的扇子有好几页,成交却不尽相同,《海棠蟋蟀》估价25万,无人应价,而《观荷图》估价18万,却以4
期刊
上岸的疍家人  赵兽原名赵伟雄,出身于水上人家——蛋家,由于流动的行船生活,蛋家子弟往往难以言明具体的出生地点。为了避开不必要的歧视,赵兽特别标明了自己的籍贯地,而这三个城市是他童年经常上岸的埠头。  作为世代在海里、江上栖息的渔民,蛋家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世代漂泊在珠江流域,曾几何时,蛋家是这个星球上身份最为苍白的人类族群之一。数个世纪以来,蛋民被明令禁止上岸,是处处备受欺凌的贱民,他们没
期刊
还在中学读小说的年代,很醉心于郁达夫,看遍了他所写的每一篇,我所喜欢的,不是《沉沦》,不是《迷羊》,却喜爱他的历史小说。达夫笔下的历史人物,每一个都是栩栩如生的,这是因为他笔下的人物都是他所喜爱,或者说他所熟悉的:他写黄仲则,写厉鹗,都是他个人的化身,所以下笔如在目前。  《碧浪湖的秋夜》篇幅虽不长,却是公认比较能代表达夫历史小说水平的作品,尤其是它以六首传颂百年的厉鹗悼念月上的律诗作结尾,既新颖
期刊
所谓书画,当然既包括国画,也包括书法。目前,虽然书法市场走势整体上扬,但总的来看,书法市场,特别是现当代书法市场的价格确是烦杂混乱,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一方面,书法家的“非职业化”导致价格混乱,另一方面,现当代书法的定价模式也令人匪夷所思。山雨欲来风满棱,看似平静的书法市场在艺术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变革实际上意味着书法市场未来的出路。      众所周知,
期刊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德化县,唐宋时开始烧制青白瓷和白瓷。明代中叶开始烧制胎釉都晶莹温润的白瓷器,其胎质坚实致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明清时这种白瓷大量外销,又被欧洲人冠以“中国白”的美称。自此,德化成为中国南方的又一个重要瓷都。德化瓷业在明末清初达到了最鼎盛的高峰,清中叶开始走向衰退。  德化白瓷人物塑像表情含蓄、衣纹生动飘逸。关于其艺术特点,可
期刊
北京诫轩拍卖秋季拍卖会油画雕塑专场与中国摄影专场于11月7日落幕。这两场拍卖拍品数量适宜、估价合理,现场气氛相当热烈,藏家竞价踊跃,买气强劲。油画雕塑专场整场97件拍品总成交4944.1万人民币,中国摄影专场40件拍品总成交294.7万人民币,共计5238.8万人民币,成交率达77.2%。  全场最受瞩目的拍品,岳敏君《音乐》以估价的3.2倍、11256000元人民币成交,创中国内地拍卖其个人最高
期刊
以往把此龙图镍币样版称之为“为兜售机器而作”。单纯以“广告”字样一词蔽之是不恰当的,笔者觉得此实因未全盘了解其产生背景之故。耿爱德早年的推论,在逐渐发掘出的史料及考据证明:这套镍质龙图样板是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为清政府币制改革时所特铸的,虽后来被采纳,但它确实是晚清币制改革的一大见证。耿爱德以其重要性推之为“中国镍币之先驱”,名副其实。  19世纪末,英国的伯明翰造币厂因协办中国首座机器制币专业厂的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