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冠心病已成为公认的一种心身疾病。工作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通过对工作压力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找出工作压力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继而找出预防冠心病的方法。冠心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
【关键词】工作压力;冠心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84-02
1冠心病的国内外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剧烈,科技发展迅速,社会体系不断变化,使每一个作业着的人都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作业压力的研讨标明,压力对作业者的健康能够形成很大的危害,大概50%-80%的疾病均为心理躯体疾病并且或多或少与压力有关。已有许多研讨证明作业压力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相关性,关于作业压力与冠心病联系的两个理论模型已经提出并用于很多研讨。其间一个即为Karasek等新近提出的作业压力模型(JD-C模型),这个模型提出高作业低要求,低作业操控导致高作业担负、作业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另一个则是付出-取得不平衡模型提出高支付低酬劳引起的作业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一份meta剖析显现近50%的冠心病患者的风险要素与高作业压力有关,即低作业操控、高作业需要、低报答和安排不公平。
2工作压力的根源性危害
2.1工作压力的概念像心理学研究中的许多其它定义一样,研究者在研究工作压力时也采用了不一致的定义。有些研究者将工作当作一个刺激变量看待,有些则将其看作是反应变量;有些人认为它是环境变量,有些人则将其作为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2.2工作压力的来源工作压力是指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它的起源可能有多种情况。如工作环境,分配的工作任务多少、难易程度,工作所要求完成时限长短,员工人际关系影响,工作新岗位的变更等,这些都可能是引发工作压力的诱因。
2.3工作压力的后果面对压力人们会本能地进入一种应激状态,而这种状态下,人除了会自动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导致血压的变化,也会引起心率变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从而诱发冠心病、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压力下人体的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出汗等。压力下正面的心理反应包括:警觉、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思维敏捷。负面的心理反应包括: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抑郁。
3工作压力与冠心病关系的相关因素
3.1A型行为在工作压力与冠心病的关系中的影响现代紧张理论认为,紧张反应的产生及强度不仅与紧张刺激因子的作用有关,还与个体对紧张因素的感知程度及应对行为方式有关【1】。A型行为是一种行为—情感综合征【2】,特征包括急躁、情绪不稳、争强好胜、缺乏耐性、常有时间紧迫感等。A型行为特征并不会直接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高紧张反应,但由于其高紧张的高应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个体的紧张程度【3】。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多方论证得出一致的结论,他们认为A型行为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康纳斯-鹿特丹协作组对3365人进行10年随访,发现在欧洲,具有A型行为的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心绞痛以及致命性心脏并发症的几率是B型行为的冠心病患者2倍。国内的杨菊贤【4】1984年应用行为类型问卷调查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各200例的结果显示,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A型行为者151例(75.5%),非A型(包括中间型,B-型与B型)49例(24.5%),A型:非A型=3.08:1;健康对照组中A型85(42.5%),非A型115例(57.5%),A型:非A型=0.73:1(P﹤0.001)。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A型行为的人是非A型者的3倍以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2工作压力对于冠心病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
3.2.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的改变是机体对心理社会因素产生反应的最核心环节。心理压力引起HPA轴的过度兴奋,皮质醇的分泌增加。Smith【5】等前瞻性调查,男性血浆皮质醇与睾酮比值(皮质醇P睾酮)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得出肯定研究发现,慢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将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各种危险因素联系起来的中介环节【6】。
3.2.2炎症与免疫:大量的研究显示,冠心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均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显著相关。有研究表明【7.8】,IL-6浓度与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及损伤有关,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在无症状的人群中。CRP、IL-6可以前瞻性预测冠状事件的发生。CD40/CD40配体是一堆互补跨膜糖蛋白,是免疫和炎性反应中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在动脉粥样氧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斑块内CD40的表达也与斑块的严重程度相关,Bruemmer【9】等发现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分级程度的增加,CD40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斑块0级~I级以及I~II时变化最大,提示CD40-CD40配体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作用较大。
3.3适当调节工作压力能够有效预防冠心病冠心病的前兆可能是A型行为模式与某些生活事件相结合的结果,适当调节工作压力缓解个人紧张情绪可有效缓解身体生理反应,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降低发生率与患者的致死率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4通过管理工作压力来预防冠心病
4.1从源头上减少工作压力压力源可被减少、避免、控制或修正。工作中的压力可实现自我减压例如分散工作任务,制造愉悦舒适的工作环境,端正心态处理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4.2寻求社会支援找别人帮忙分享情绪、社交、经济或生理的困扰。社会孤立是健康的危险因素。及时的沟通不仅能够发泄不良情绪,而且可以有效的释放压力,避免由于过高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及生理反应。
4.3管理压力反应我们虽然无法完全控制压力源,但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等方法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尽量采用正面反应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4.4保持身心健康当一个人能保持在健康的状况,像放松、维持规律的运动、足够的休息和营养等,压力源的作用会减少。
5瞻望
A型行为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已基本被证实,目前冠心病的A型行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从生物医学角度探讨A型行为导致冠心病发生过程的生理中介机制的本质;另一些研究者则希望借助心理学、社会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从社会心理角度研究冠心病的A型行为形成及作用机制,如从内在认知评价体系来看待冠心病的A型行为的发生,今后将医学文化学引入冠心病的A型行为相关研究领域,通过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一些方面可能比社会医学揭示出更深刻、更本质的躯体障碍之心理诱因的文化根源和文化负荷,从而有助于心身疾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HurrellJ R,MurphyL R.Psychology job stress//RomW N: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M].2nd ed.Boston:Little Brown &Co.1992:675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20-626
[3]董文俊,杨天池,毛国华。A型行为对职业紧张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7)
[4]杨菊贤。生物反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及其与中医辩证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9):533
[5]Inoue T, Morooka S,Hayashi T,et al.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 of int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Jpn Heart J.1988.29(5):595-602
[6]Forslund T,Riddervold F,Fauchald P,et al.Horm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serve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reated by ultrafiltration.Nephrol Dial Transplant, 1992,7 (4): 306-
310
[7]Nakanishi K,Hirasawa H,Sugai T,et al.Effcacy of continuous hem odiafilt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Blood Purif,2002,20(4):342-348
[8]Agonstoni P G,Marenzi G C,Pepi M,et al.Isolated ultrafitra in modera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AmColl Cardiol,1993,21(2):
424-431
[9]Jaski B E,Ha J,Denys B G,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veno-venous ultrafiltration for rapid treatment of volume overbaded patients.J Card Fail,2003.9(3):227-231
【关键词】工作压力;冠心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84-02
1冠心病的国内外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剧烈,科技发展迅速,社会体系不断变化,使每一个作业着的人都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作业压力的研讨标明,压力对作业者的健康能够形成很大的危害,大概50%-80%的疾病均为心理躯体疾病并且或多或少与压力有关。已有许多研讨证明作业压力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相关性,关于作业压力与冠心病联系的两个理论模型已经提出并用于很多研讨。其间一个即为Karasek等新近提出的作业压力模型(JD-C模型),这个模型提出高作业低要求,低作业操控导致高作业担负、作业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另一个则是付出-取得不平衡模型提出高支付低酬劳引起的作业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一份meta剖析显现近50%的冠心病患者的风险要素与高作业压力有关,即低作业操控、高作业需要、低报答和安排不公平。
2工作压力的根源性危害
2.1工作压力的概念像心理学研究中的许多其它定义一样,研究者在研究工作压力时也采用了不一致的定义。有些研究者将工作当作一个刺激变量看待,有些则将其看作是反应变量;有些人认为它是环境变量,有些人则将其作为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2.2工作压力的来源工作压力是指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它的起源可能有多种情况。如工作环境,分配的工作任务多少、难易程度,工作所要求完成时限长短,员工人际关系影响,工作新岗位的变更等,这些都可能是引发工作压力的诱因。
2.3工作压力的后果面对压力人们会本能地进入一种应激状态,而这种状态下,人除了会自动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导致血压的变化,也会引起心率变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从而诱发冠心病、心梗、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压力下人体的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出汗等。压力下正面的心理反应包括:警觉、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思维敏捷。负面的心理反应包括: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抑郁。
3工作压力与冠心病关系的相关因素
3.1A型行为在工作压力与冠心病的关系中的影响现代紧张理论认为,紧张反应的产生及强度不仅与紧张刺激因子的作用有关,还与个体对紧张因素的感知程度及应对行为方式有关【1】。A型行为是一种行为—情感综合征【2】,特征包括急躁、情绪不稳、争强好胜、缺乏耐性、常有时间紧迫感等。A型行为特征并不会直接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高紧张反应,但由于其高紧张的高应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个体的紧张程度【3】。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多方论证得出一致的结论,他们认为A型行为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康纳斯-鹿特丹协作组对3365人进行10年随访,发现在欧洲,具有A型行为的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心绞痛以及致命性心脏并发症的几率是B型行为的冠心病患者2倍。国内的杨菊贤【4】1984年应用行为类型问卷调查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各200例的结果显示,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A型行为者151例(75.5%),非A型(包括中间型,B-型与B型)49例(24.5%),A型:非A型=3.08:1;健康对照组中A型85(42.5%),非A型115例(57.5%),A型:非A型=0.73:1(P﹤0.001)。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A型行为的人是非A型者的3倍以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2工作压力对于冠心病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
3.2.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的改变是机体对心理社会因素产生反应的最核心环节。心理压力引起HPA轴的过度兴奋,皮质醇的分泌增加。Smith【5】等前瞻性调查,男性血浆皮质醇与睾酮比值(皮质醇P睾酮)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得出肯定研究发现,慢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将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各种危险因素联系起来的中介环节【6】。
3.2.2炎症与免疫:大量的研究显示,冠心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均与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显著相关。有研究表明【7.8】,IL-6浓度与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及损伤有关,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在无症状的人群中。CRP、IL-6可以前瞻性预测冠状事件的发生。CD40/CD40配体是一堆互补跨膜糖蛋白,是免疫和炎性反应中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在动脉粥样氧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斑块内CD40的表达也与斑块的严重程度相关,Bruemmer【9】等发现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分级程度的增加,CD40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斑块0级~I级以及I~II时变化最大,提示CD40-CD40配体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作用较大。
3.3适当调节工作压力能够有效预防冠心病冠心病的前兆可能是A型行为模式与某些生活事件相结合的结果,适当调节工作压力缓解个人紧张情绪可有效缓解身体生理反应,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降低发生率与患者的致死率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4通过管理工作压力来预防冠心病
4.1从源头上减少工作压力压力源可被减少、避免、控制或修正。工作中的压力可实现自我减压例如分散工作任务,制造愉悦舒适的工作环境,端正心态处理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4.2寻求社会支援找别人帮忙分享情绪、社交、经济或生理的困扰。社会孤立是健康的危险因素。及时的沟通不仅能够发泄不良情绪,而且可以有效的释放压力,避免由于过高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及生理反应。
4.3管理压力反应我们虽然无法完全控制压力源,但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等方法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尽量采用正面反应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4.4保持身心健康当一个人能保持在健康的状况,像放松、维持规律的运动、足够的休息和营养等,压力源的作用会减少。
5瞻望
A型行为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已基本被证实,目前冠心病的A型行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从生物医学角度探讨A型行为导致冠心病发生过程的生理中介机制的本质;另一些研究者则希望借助心理学、社会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从社会心理角度研究冠心病的A型行为形成及作用机制,如从内在认知评价体系来看待冠心病的A型行为的发生,今后将医学文化学引入冠心病的A型行为相关研究领域,通过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一些方面可能比社会医学揭示出更深刻、更本质的躯体障碍之心理诱因的文化根源和文化负荷,从而有助于心身疾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HurrellJ R,MurphyL R.Psychology job stress//RomW N: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M].2nd ed.Boston:Little Brown &Co.1992:675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20-626
[3]董文俊,杨天池,毛国华。A型行为对职业紧张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7)
[4]杨菊贤。生物反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分析及其与中医辩证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9):533
[5]Inoue T, Morooka S,Hayashi T,et al.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 of int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Jpn Heart J.1988.29(5):595-602
[6]Forslund T,Riddervold F,Fauchald P,et al.Horm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serve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reated by ultrafiltration.Nephrol Dial Transplant, 1992,7 (4): 306-
310
[7]Nakanishi K,Hirasawa H,Sugai T,et al.Effcacy of continuous hem odiafilt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Blood Purif,2002,20(4):342-348
[8]Agonstoni P G,Marenzi G C,Pepi M,et al.Isolated ultrafitra in modera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AmColl Cardiol,1993,21(2):
424-431
[9]Jaski B E,Ha J,Denys B G,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veno-venous ultrafiltration for rapid treatment of volume overbaded patients.J Card Fail,2003.9(3):2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