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实践活动。科学运用感知规律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和实践过程中创设出适合学生感知活动展开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生主体 感知规律 学习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密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这一思想,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我认为,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特别是感知规律,才能更好地创设出适宜学生的学习环境。
感知是学习心理活动的基础,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是周围物质现实的各种现象直接作用于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整体及其外部联系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一、感觉的特性,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人和外部世界的一切相互作用过程,始于刺激信号所引起的感觉,而感觉系统对适宜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感受性会起伏波动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主要有:
(一)、新异性的变化影响感受性的注意。纽纳利和莱蒙(J.C.Nunlly and L.C.lenond1973)指出,新颖的刺激比熟悉的刺激更能唤起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同样的工作,他就成了稳定熟悉的人,学生对他的注意感受性就会降低。所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一段有趣的开场白,或一件新颖的教具,都可以在学生中引起兴奋和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有目的的随意注意。
(二)、刺激的大小和强度对感受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打雷、闪电或突发的巨响、强烈的气味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人的注意。同样,在教学中教师有时也需要使用类似的手段突出一些容易让学生忽略的、易混淆的细节,如我们在学习绝对值概念这一节时,许多同学都容易将“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一知识点误解为“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原因是绝对值的非负性,这一刺激较强。
二、知觉的特性。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的反映,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知觉作为认识过程,是以感觉信息为基础,在知识更新经验的参加下,经过人脑的加工,结事物加以感性理解和解的过程。知觉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这四个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的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它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一个兴奋点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中其余部分受抑制”,这一特性在数学教学法中即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例如在几何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模型、图片、投影计算机对我们所要讲解的图形(或图形中的一特征)加以展示,利用选择性被学生优先知觉,强化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觉有可能选择的不是我们所预期的方面,因为模型的质地、图片的色彩或是计算机键盘上的商标等都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因为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都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二)、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知觉作为一个整体,这时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既有助于人的知觉能力与速度增强,也可能妨碍和干扰部分与细节特征的反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即要突出主要成分,但也不忽视次要部分。
(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更深刻地感知它。
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等号换成等号,将已学过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类比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可区分方程与不等式的不同点,也联系了方程与不等式的相同点。
(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这一特征对于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对一些常见问题很熟悉时,我们会轻松地从一个复杂问题中把它分离出来,解决它。在有些复杂问题中,有的信息是隐含的,的条件是需要证明的,但我们学过类似问题时知觉的恒常性会告诉我们需要哪些问题将被还原,从而将一个复杂问题化成多个简单问题加以解决。
三、遵循感知规律正确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图形就必须提到有感性材料的支持。即教师必须从感性认识入手,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直观性原则,运用直观教学形式通过感知表象等心理活动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直观教学效果,教师在直观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和运用感知规律。
1、尽量向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感知材料。在感知过程中,已有的经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回此在向学生提供感知材料时,应尽量提供他们已经触过的或比较熟悉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用脑、动手,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的感知效果。
2、从背景上突出对象。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越容易被选为知觉的对象。根据这一知觉规律,教师在直观教学中要尽可能使观察对象从背景中突出。
3、让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让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参与感知活动,是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条件之一。充分调动如眼、耳、口、手等多个器官,以便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多通道的时性神经联系,可能提高教学中学生的感知效果。
4、在感知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它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在感知过程以感知为基础形成的。观察在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没有周密的、精确的、系统的观察就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直观材料,从而影响思维的展开。
感知是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规律,才能为后面的思维活动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因此如何掌握感知规律,创设出适合学生感知活动展开的教学环境,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主体 感知规律 学习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密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这一思想,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我认为,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特别是感知规律,才能更好地创设出适宜学生的学习环境。
感知是学习心理活动的基础,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是周围物质现实的各种现象直接作用于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整体及其外部联系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一、感觉的特性,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人和外部世界的一切相互作用过程,始于刺激信号所引起的感觉,而感觉系统对适宜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感受性会起伏波动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主要有:
(一)、新异性的变化影响感受性的注意。纽纳利和莱蒙(J.C.Nunlly and L.C.lenond1973)指出,新颖的刺激比熟悉的刺激更能唤起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同样的工作,他就成了稳定熟悉的人,学生对他的注意感受性就会降低。所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一段有趣的开场白,或一件新颖的教具,都可以在学生中引起兴奋和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有目的的随意注意。
(二)、刺激的大小和强度对感受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打雷、闪电或突发的巨响、强烈的气味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人的注意。同样,在教学中教师有时也需要使用类似的手段突出一些容易让学生忽略的、易混淆的细节,如我们在学习绝对值概念这一节时,许多同学都容易将“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一知识点误解为“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原因是绝对值的非负性,这一刺激较强。
二、知觉的特性。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的反映,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知觉作为认识过程,是以感觉信息为基础,在知识更新经验的参加下,经过人脑的加工,结事物加以感性理解和解的过程。知觉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这四个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的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它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一个兴奋点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中其余部分受抑制”,这一特性在数学教学法中即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例如在几何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模型、图片、投影计算机对我们所要讲解的图形(或图形中的一特征)加以展示,利用选择性被学生优先知觉,强化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觉有可能选择的不是我们所预期的方面,因为模型的质地、图片的色彩或是计算机键盘上的商标等都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因为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都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二)、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知觉作为一个整体,这时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既有助于人的知觉能力与速度增强,也可能妨碍和干扰部分与细节特征的反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即要突出主要成分,但也不忽视次要部分。
(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将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更深刻地感知它。
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等号换成等号,将已学过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类比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可区分方程与不等式的不同点,也联系了方程与不等式的相同点。
(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这一特征对于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对一些常见问题很熟悉时,我们会轻松地从一个复杂问题中把它分离出来,解决它。在有些复杂问题中,有的信息是隐含的,的条件是需要证明的,但我们学过类似问题时知觉的恒常性会告诉我们需要哪些问题将被还原,从而将一个复杂问题化成多个简单问题加以解决。
三、遵循感知规律正确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图形就必须提到有感性材料的支持。即教师必须从感性认识入手,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直观性原则,运用直观教学形式通过感知表象等心理活动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直观教学效果,教师在直观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和运用感知规律。
1、尽量向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感知材料。在感知过程中,已有的经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回此在向学生提供感知材料时,应尽量提供他们已经触过的或比较熟悉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用脑、动手,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的感知效果。
2、从背景上突出对象。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越容易被选为知觉的对象。根据这一知觉规律,教师在直观教学中要尽可能使观察对象从背景中突出。
3、让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让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参与感知活动,是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条件之一。充分调动如眼、耳、口、手等多个器官,以便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多通道的时性神经联系,可能提高教学中学生的感知效果。
4、在感知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它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在感知过程以感知为基础形成的。观察在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没有周密的、精确的、系统的观察就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直观材料,从而影响思维的展开。
感知是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规律,才能为后面的思维活动创造必要的发展条件。因此如何掌握感知规律,创设出适合学生感知活动展开的教学环境,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