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知青如今说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36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问我对知青下乡到底怎么着,我认为,除了当时国家的急需以外,本质的一点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很多的课本里边,在学习毛主席著作时,都有这一条。可以很坦率地说,我认为这一条没错,直到现在也这么认为。凡是有知识有作为的青年,一定要接触民众,一定要懂得中国国情,要不然你不一定能实现良好的愿望,更无法成为栋梁。现在都讲精英,精英们了解国情更是不可缺少的。
  
  我不是“老三届”,我是“文化大革命”前的知青。“老三届”是满怀一腔热血,要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献身,他们有的步行千里奔农村,有的写血书要求去边疆,去了也都舍下身子地为改变当地面貌拼死拼活干,与农民结成友谊,这难道不是事实?这难道都是牺牲品?甚至都是极“左”?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以及后来不得不大搞上山下乡运动的方式,与青年自身的追求是分开看的,不能因错误的运动而抹杀了青年一代的主流。千千万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后,他们对农村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
  
  我理解“老三届”,我和他们中许多人是好朋友,有共同语言。有些人讲到“老三届”,或悲悯,或摇摇头说:“‘左’!幼稚!”我听不下去,这些人脱离历史社会,脱离这一代优秀青年的实际,用概念套。我想问一问:现在的“老三届”,不论他是比较顺的还是比较坎坷的,不论他是生活质量不错的还是比较贫困的,不管他在什么岗位,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大家一说是插兄插妹就有一种无形的亲热,都有一种不可排解的情结?比如,上海到安徽蒙城插队落户的青年,回到上海后每年正月初四聚会一次,大家自掏钱AA制,一来200多人,已经坚持了10年,而且每人每次捐30元钱给蒙城的贫困失学少年念书。是什么将他们长期凝聚在一起?是对火热青春的自豪,是对理想的执著,也是对艰难岁月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些血肉之躯的亲身感受,是图解不了的。他们之中许多人已经退休了,但仍然还抱着一份社会责任感,仍然关心比他们弱的人,这难道不是最可贵的吗?这不是正是少数自翊为高贵的精英所贫缺的吗?总之,我爱我的弟妹——“老三届”们,很爱。
  
  在当涂、在计委、在上海,都曾有作家或记者来联系,说要写一写我,我都明确谢绝了。倒不是不珍惜过去,过去的岁月使我锻炼了在社会上自立的能力,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一帮可以共患难的朋友,这就足够了。
  
  我是1962年高中毕业下的乡。对当初的决定不存在什么后悔不后悔的问题,从繁华的大城市到农村去落户,并不像现在有的人想的那么痛苦那么难。这在当时是比较在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当时有广大环境,那时候是“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教育,注重对青年人思想、品德、理想、信念的培养,虽然有那个时代的局限,但总的来讲,我们都抱着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希望自己对国家有所作为。二是当时国家确实需要人到农村去,去了,有一种“帮上忙了”的感觉。
  我们和我们上一代打江山的那辈人一样,有很强的信念和意志,也有很强的个性,信不信由你。
  ——上海女知青张韧
  
  我们几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是共产党亲手培养起来的一代,从小就立志建设共产主义,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极富革命理想的一代,顽强、勇敢、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贯穿于青少年时代的全部生活中,尽管经受了正常年代一个人一生都难以经历的社会动荡与人生变化,但少年时期打在身上的烙印却很少磨灭。
  我们这一代有许多共有的名字: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知识青年。从任何方面而言,我们都不具备与国家、与时代讨价还价的条件,惟一支撑我们的是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岁月的磨炼。从炼狱中走出的我们,已不再怕炼狱的烈火。虽然我已开始步入老年,仍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地独行,我已习惯陌生人的指指点点,接受路人好奇或怜悯的目光,敢于坦然地回视对方。我知道命运不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当年熊熊燃起的革命烈火轻易地烧掉了人生最宝贵的信念,那时我们并不知道现在的青年怎样生活。可当年我们的热情、真诚和执著,正是今天的人们所极为缺少的。
  没人去追寻历史的责任,忘不了这一切的是我们这些同赴火海(1970年,为了扑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小月被严重烧伤,面部毁容——编者)的知青。纵然我们对历史有过怨言,也在挫折里将一切看淡,然而内心深处还是忘不了那生与死、血与火和那片黑土地。我喜欢一首叫《小草》的歌,它唱出了卑微中的顽强。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株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北京知青小月
  
  从16岁走上社会到现在,30多年风风雨雨,生活得很不平衡,但总是一步一个台阶,步步往高走,好多次的得福是因祸。我的生命力特别强,意外、陷害、疾病,几次大难不死,不管遇到多么大的挫折,我都能坦然面对,并且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等待着我。细细一想,均来自生活的炼狱,尤其是八年知青生活,给我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拥有这么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真不枉来人世!
  ——内蒙古知青安海燕
  
  要想奴隶不起来,就别让他们饥寒交迫。《国际歌》头一句话是什么?“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逆向思维。什么意思?你要想奴隶不起来,就别让他们饥寒交迫。当然,知青比起奴隶肯定要强点儿,比喻嘛,也就是今天的新名词:弱势群体。当年,从“三种人”到插队算工龄,到山西省落实“六条”,直到最后的大返城,都是针对弱势群体的安抚。今天,原知青依旧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面临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大变革,它的衍生物就是社会的贫富日益不均。知青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确实很难,但这是社会的转型期,所有人都面临着困惑。要知道,改革蓝图的设计,更着眼于我们的下一代。顽强地忍耐吧,愿我们的下一代前程似锦,跟花儿似的灿烂,这不也正是我们当年的初衷吗?
  ——北京知青庄伟亮
  
  (道荫摘编自刘小萌所著《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其他文献
打架的事常有,打警察的不多,而把警察打到昏死者更是罕见。至于能把一名曾是全国散打亚军的警察打到昏死,而打人者又非武功高他一筹的散打冠军,打人的现场又非赛场,这就太令人称奇了!  报载,6月18日,扬州一凶汉将私家车堵在小区门口,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并且酒后撒野,暴打前来劝止的一位民警长达18分钟,致使这位民警口鼻出血,牙齿脱落,目力下降并脑震荡,昏死街头。该凶汉打累了还说“歇会儿再打”,后被前来增援
期刊
(一)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作了回顾,并对改革开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十大宝贵经验,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
期刊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1927年,国民党悍然发动四·一二政变,中止国共合作,残酷迫害、杀戮共产党员,在全国实行内战、独裁的极端恐怖统治。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中国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日益艰难,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被大大激扬起来。当时,社会舆论、观众、
期刊
在这些年阅读《党史文汇》杂志的过程中,我常常嗅到一种让人振奋的现代气息。这种气息是从期刊的激烈竞争中产生的,是从这一史料性期刊的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它不仅拉近了史料期刊与现实的距离,彰显了史料的价值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而且极为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党史文汇》这本杂志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维持着一个较高的发行量,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其奥秘可能就在于此。  任
期刊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  参加会议人员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选出的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共333人,其中中央委员201人,候补中央委员132人。从十一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逝世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6人;经中央批准,不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25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
期刊
李立功同志的《往事回顾》最近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一部38万字的口述历史,笔透纸背,将老一代共产党人革命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展卷披阅,便恍如徜徉在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热土上,穿越壮美的三晋河山。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烟尘,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令人荡气回肠,胸襟为之一亮。  李立功同志是我省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老领导。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期刊
提起王春,不少读者可能感到陌生,他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王春,字千秋,1907年12月30日出生于山西阳城县东四侯村。幼年时代,王春便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常常手不释卷,《三字经》《千字文》《四书集注》等都能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在阳城第五高小读书时,全县竞艺会考,他考取头名“状元”,并得到奖励。1923年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在长治市)。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被称“王夫
期刊
前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前中国奥委会副主席、2000年奥申委秘书长、北京2008奥组委高级顾问……一串长长的头衔向人们展示着魏纪中和奥运的不解之缘。  2008年,古稀之年的魏纪中正期待着以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的身份见证奥运会。奥运百年,魏纪中亲身经历了50年。这50年,魏纪中见证了中国崎岖的奥运之路。总结这50年的体育生涯,他说:“我不能说我有所成就,我只能说我尽到了责任,惟一的遗憾就是有些事情还能干
期刊
1962年10月,中印两个亚洲大国因为边界争端而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极不愿意看到的。作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此前曾全面主持了与印度就边界问题举行的各种级别的交涉,为争取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尽了一切可能的努力。1960年初,他在中印关系全面恶化的形势下亲赴印度谈判,就是这种努力的集中体现。    中印边境危机四伏,周恩来亲赴新德里    中印边境局势是在1959年西藏反动
期刊
刘庄位于河南省新乡县县城南边25公里处的黄河故道上。解放前,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新中国成立后,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刘庄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刘庄在20世纪60年代就基本解决温饱,20世纪80年代初提前达到全面小康,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拥有10亿元固定资产的“红色亿元村”。刘庄因其独特的发展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