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新课程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性目标,中学生物课程教学的主旨是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引导其生物思辨、探究、审美、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拓展,从而达到培养生物人的目的。
一、立足生活课堂的亲历体验性,培养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
生物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让生活进入教材,再由教材指导生活,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
例如,在以“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为主题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上的时间在校园内进行调查。全班同学4~5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在校园里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学生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瓶内,用手弄散土壤,捕捉土壤里的小动物,放入小瓶内,并加以辨认。这样的课堂安排相较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重返生活,亲自参与调查活动,对土壤中平时不容易看到的、不太熟悉的小动物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
立足生活课堂的亲历体验性,培养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还可以体现在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例如,在学生掌握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后,教师可以请同学判断“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清晨在树林中锻炼身体”这一行为是否合理。学生根据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大量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这一知识点,判断出人们的这种习惯其实是并不科学的。
二、依托生活课堂的互动生成性,增强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三大理念之一,其目的是力图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例如,在以“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做了如下安排:
1.课前准备若干条长势相似的鲫鱼,两条一组分成若干小组;
2.学生6人一组,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抚摸等明确鲫鱼在体型、体色上有哪些适应性的表现;观察鲫鱼的呼吸器官以及运动器官;
3.通过观察明确需要探究的目标,进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等。
待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后,请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的成员帮助分析其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或者对其实验步骤进行补充、纠正。由于初一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指正,如建议在课堂上仅仅就“鱼鳍与鱼类的运动有关”这一方面进行探究,同时引导学生大胆的假设“如果没有了鱼鳍,鱼类还能在水中运动吗?”。在第二阶段即实践操作阶段教师可以做如下的安排:
1.向学生提供建议使用的实验器材:纱布、剪刀、棉线等;
2.建议不同的小组分别探究不同种鱼鳍的作用,如分别探究背鳍的作用、尾鳍的作用、胸鳍的作用等。
实验结束后请每一小组的成员代表说说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最后总结得出结论:鲫鱼游泳时,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各种鱼鳍起着协调作用。
三、把握生活课堂的知识迁移性,提升学生的生物审美能力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而生物又是美的主体,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在传授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揭示美的本质,丰富美的内涵,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独特的功效。
例如,发育较早的学生起初不愿接受逐渐明显的第二性征和脸上的青春痘,在接受了青春期教育后,他们不再觉得难为情,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相关的问题,并珍惜这与生俱来的青春美;又如学习“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时,从0.618被古希腊美学家誉为“黄金分割率”感知人体结构的匀称美。在人体结构上,头顶至脐与脐至脚底之比,髋宽与躯干长度之比,上肢长度与下肢长度之比,下肢长度与全身长度之比,均近似于0.618。从人体脊柱的弓形弯曲感知人体侧面看呈“S”形曲线,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站立坐行的正确姿势,才能保证体态健康优美。
固然,审美能力不只是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审美创造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讲述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进而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利用庆祝教师节等时机,指导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并写上美好的祝福和感激的话语,送给敬爱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心灵美。
四、注重生活课堂的平台延展性,升华学生的生物操作能力
在现今的中考政策下,初中生物的教学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强调学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来,进而升华学生的生物操作能力。
总之,中学生生物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共同升华的合作发展过程,是浸淫在生态和谐氛围和生命感悟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与情感体悟的互融共进过程,这绝不是传统的讲练结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所能实现的。在此背景下,通过重返生活课堂,在开放式教学中拓展中学生物课程的蕴涵是现实而必要的,这也是实现学生生物课程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石和不竭源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
一、立足生活课堂的亲历体验性,培养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
生物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让生活进入教材,再由教材指导生活,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
例如,在以“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为主题内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上的时间在校园内进行调查。全班同学4~5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在校园里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学生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瓶内,用手弄散土壤,捕捉土壤里的小动物,放入小瓶内,并加以辨认。这样的课堂安排相较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重返生活,亲自参与调查活动,对土壤中平时不容易看到的、不太熟悉的小动物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
立足生活课堂的亲历体验性,培养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还可以体现在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例如,在学生掌握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后,教师可以请同学判断“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清晨在树林中锻炼身体”这一行为是否合理。学生根据植物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大量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这一知识点,判断出人们的这种习惯其实是并不科学的。
二、依托生活课堂的互动生成性,增强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三大理念之一,其目的是力图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例如,在以“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做了如下安排:
1.课前准备若干条长势相似的鲫鱼,两条一组分成若干小组;
2.学生6人一组,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抚摸等明确鲫鱼在体型、体色上有哪些适应性的表现;观察鲫鱼的呼吸器官以及运动器官;
3.通过观察明确需要探究的目标,进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等。
待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后,请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的成员帮助分析其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或者对其实验步骤进行补充、纠正。由于初一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指正,如建议在课堂上仅仅就“鱼鳍与鱼类的运动有关”这一方面进行探究,同时引导学生大胆的假设“如果没有了鱼鳍,鱼类还能在水中运动吗?”。在第二阶段即实践操作阶段教师可以做如下的安排:
1.向学生提供建议使用的实验器材:纱布、剪刀、棉线等;
2.建议不同的小组分别探究不同种鱼鳍的作用,如分别探究背鳍的作用、尾鳍的作用、胸鳍的作用等。
实验结束后请每一小组的成员代表说说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说明,教师最后总结得出结论:鲫鱼游泳时,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各种鱼鳍起着协调作用。
三、把握生活课堂的知识迁移性,提升学生的生物审美能力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而生物又是美的主体,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在传授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揭示美的本质,丰富美的内涵,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独特的功效。
例如,发育较早的学生起初不愿接受逐渐明显的第二性征和脸上的青春痘,在接受了青春期教育后,他们不再觉得难为情,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相关的问题,并珍惜这与生俱来的青春美;又如学习“人体和动物体的组成”时,从0.618被古希腊美学家誉为“黄金分割率”感知人体结构的匀称美。在人体结构上,头顶至脐与脐至脚底之比,髋宽与躯干长度之比,上肢长度与下肢长度之比,下肢长度与全身长度之比,均近似于0.618。从人体脊柱的弓形弯曲感知人体侧面看呈“S”形曲线,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站立坐行的正确姿势,才能保证体态健康优美。
固然,审美能力不只是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审美创造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讲述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进而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利用庆祝教师节等时机,指导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并写上美好的祝福和感激的话语,送给敬爱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心灵美。
四、注重生活课堂的平台延展性,升华学生的生物操作能力
在现今的中考政策下,初中生物的教学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强调学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来,进而升华学生的生物操作能力。
总之,中学生生物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共同升华的合作发展过程,是浸淫在生态和谐氛围和生命感悟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与情感体悟的互融共进过程,这绝不是传统的讲练结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所能实现的。在此背景下,通过重返生活课堂,在开放式教学中拓展中学生物课程的蕴涵是现实而必要的,这也是实现学生生物课程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石和不竭源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跃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