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许多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作者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普及,计算机已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此也促进了高校计算机技术教育的不断推进。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将计算机语言课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C语言程序设计以其丰富的数据类型、清晰的语言结构、较强的逻辑性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教学语言,因此许多高校将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公共基础课。然而,由于C语言课程引入许多新概念和思想较为抽象和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仍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多年从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學工作,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繁杂,学习过程枯燥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始的几堂课主要是介绍数据类型、语法规则、基本函数等,内容往往比较单调、枯燥、信息量较大,学生学习起来,觉得乏味,无聊,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2)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
目前,许多高校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多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而忽略了学生编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生难以建立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时,既有抽象的数学思维,又与以前所建立的数学思维不同,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常常感到课堂上听懂了,可是自己编程解决问题时,又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语言抽象思维方式是教好课程的关键所在。
(4)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
传统考核往往采用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缺乏对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和监管,部分学生为了得到高分,往往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复习,只注重语法等细节知识,不利于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此外,由于学时有限以及机房硬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也影响着C语言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措施
下面作者结合多年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经验,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1)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对于C语言繁多的语法、语句等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生动的电子教案,并配以一定的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仙花数、猴子分桃等,可以进行现场编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理论知识。对于一些有趣的实例,比如说汉诺塔等,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寓教于乐,增强课堂内容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探索知识的能力。
(2)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师选取合适的课堂组织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相互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提供必要的辅导,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入项目驱动式,先从一个最简单的程序开始,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不断扩充原有程序,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层次关系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上,需要注意的是新知识点要在原有知识点之上的逐步导入,由浅到难地逐层推进,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一些直观形象,易于引起学生联想的具体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和独立思考,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想学好C语言,就必须要多编程,多练习,在不断的编程练习过程中,掌握程序的设计思想,提高编程能力。我校十分重视实践环境建设,建有12个公共机房,并全部接入校园网,供全校C语言公共课使用。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全部在机房上课,学生一人一机,机房配有投影仪,可供老师授课使用。优越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为学生C语言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要求授课教师要精心准备上机的例题,并要求学生做好上机前得准备工作。在课堂组织上,先要求学生认真听课,然后再布置习题,让学生当场编制、调试并运行程序,尽量让学生把当堂课的授课内容在课内就完全掌握住,并能够熟练运用。对于学生编制的优化性能较好的程序,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问题的热情。
(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监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注重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不能全面反应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并且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好C语言也是重要环节之一。我校采用平时成绩 期末考核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测验、平时作业、平时出勤等综合给出。而期末考核由笔试考试 上机考核两部分给出。笔试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而上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通过引入平时监管,就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避免期末为了应付考试而突击复习的现象。通过引入上机考核,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我校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编写、调试程序的能力以及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晓丽.陈舜青.丁志云,计算机C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5):4191-4192
[2] 周欣欣,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科技信息[J],2012(2)
[3] 余冬梅,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现代计算机[J]2020(8):67-69
[4] 单方,李美村.计算机语言课程教改探究.福建电脑[J].2010(7):184-185
[5]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1(1):123-124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普及,计算机已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此也促进了高校计算机技术教育的不断推进。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将计算机语言课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C语言程序设计以其丰富的数据类型、清晰的语言结构、较强的逻辑性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教学语言,因此许多高校将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公共基础课。然而,由于C语言课程引入许多新概念和思想较为抽象和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仍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多年从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學工作,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繁杂,学习过程枯燥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始的几堂课主要是介绍数据类型、语法规则、基本函数等,内容往往比较单调、枯燥、信息量较大,学生学习起来,觉得乏味,无聊,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2)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
目前,许多高校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多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而忽略了学生编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生难以建立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时,既有抽象的数学思维,又与以前所建立的数学思维不同,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常常感到课堂上听懂了,可是自己编程解决问题时,又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语言抽象思维方式是教好课程的关键所在。
(4)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
传统考核往往采用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缺乏对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和监管,部分学生为了得到高分,往往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复习,只注重语法等细节知识,不利于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此外,由于学时有限以及机房硬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也影响着C语言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措施
下面作者结合多年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经验,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1)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对于C语言繁多的语法、语句等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生动的电子教案,并配以一定的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如水仙花数、猴子分桃等,可以进行现场编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理论知识。对于一些有趣的实例,比如说汉诺塔等,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寓教于乐,增强课堂内容趣味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探索知识的能力。
(2)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师选取合适的课堂组织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相互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提供必要的辅导,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入项目驱动式,先从一个最简单的程序开始,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不断扩充原有程序,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层次关系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上,需要注意的是新知识点要在原有知识点之上的逐步导入,由浅到难地逐层推进,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一些直观形象,易于引起学生联想的具体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和独立思考,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想学好C语言,就必须要多编程,多练习,在不断的编程练习过程中,掌握程序的设计思想,提高编程能力。我校十分重视实践环境建设,建有12个公共机房,并全部接入校园网,供全校C语言公共课使用。我校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全部在机房上课,学生一人一机,机房配有投影仪,可供老师授课使用。优越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为学生C语言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硬件保证。要求授课教师要精心准备上机的例题,并要求学生做好上机前得准备工作。在课堂组织上,先要求学生认真听课,然后再布置习题,让学生当场编制、调试并运行程序,尽量让学生把当堂课的授课内容在课内就完全掌握住,并能够熟练运用。对于学生编制的优化性能较好的程序,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问题的热情。
(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监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注重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不能全面反应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并且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好C语言也是重要环节之一。我校采用平时成绩 期末考核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测验、平时作业、平时出勤等综合给出。而期末考核由笔试考试 上机考核两部分给出。笔试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而上机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通过引入平时监管,就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避免期末为了应付考试而突击复习的现象。通过引入上机考核,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我校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编写、调试程序的能力以及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晓丽.陈舜青.丁志云,计算机C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5):4191-4192
[2] 周欣欣,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科技信息[J],2012(2)
[3] 余冬梅,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现代计算机[J]2020(8):67-69
[4] 单方,李美村.计算机语言课程教改探究.福建电脑[J].2010(7):184-185
[5]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1(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