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意识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c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可以扼杀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熄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人类智慧的屠宰场”。《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那么,怎样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呢?怎样解决我们常常听到的“个性”问题?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时代呼唤,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过去的教学,大家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总以为老师这样说了,学生就应当这样做好,不能容忍学生出现缺点、错误和问题。片面地认为严师出高徒,把批评、惩罚当作与引导、鼓励同等重要的方法加以运用,导致强制教育方式的盛行,严重地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积极发展。因此,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来对待,把学生的人格、性格和需求放在与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负责,使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思索和解决问题中思维的活跃性和独立性,也就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与洞察能力及对理性思考的信仰与依赖。
  二、尊重学生人格,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陪衬,不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师生在语文教学交往中应该相互尊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张扬个性的基本保证,而创设和谐、宽松、民主、平等氛围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才能创设这样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呢?使学生的个发挥得淋漓尽致呢?
  首先,教师应注意尊重,信任每位学生,宽容和善待那些在答题中有错的学生,使学生不致产生“我说错了怎么办呢?老师会不会说我?”等,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
  其次,给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使他们体味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成功的快感,产生“我能行”的信心,“我要创造”的热情。如在教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第4课《春雨的色彩》一课的生字时,我没有急于让学生统一认读,而是问:“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认识哪一个就读哪一个。”部分学生兴奋地跃跃欲试,纷纷起来读自己认识的字。接着我又问学生:“这些生字还没学呢,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孩子们马上自豪地答道:“我自己预习的。”“姐姐教我的。”……孩子充分展示了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自豪之情洋溢在脸上。
  最后,创造一些有效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意见都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求真知。如在教学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第28《狐狸和乌鸦》,学完课文后,我问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答道:“不学乌鸦上当受骗。”“狐狸太狡猾了。”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得好:“我觉得狐狸太聪明了。”“不对,老师,我有意见!不能说狐狸聪明!”另一个学生生气地说。这时,我适时地问道:“你能说说为什么不能说狐狸聪明?”那个学生自豪地说:“狐狸骗人是坏蛋,不能说它聪明!”我赞赏地说道:“你真聪明,狐狸骗人是耍小聪明,真够狡猾……”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在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即在听说读写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每个学生应按照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努力发挥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学习特长,以利于独特个性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自个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1、尊重学生写作的个性。
  世界之所以美丽,因为它有高山蓝天、江河湖海;人生之所以复杂,因为它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自然如此美丽,生活如此丰富,学生笔下是不应该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文章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社会因素之外,就是教师陈旧的思想模式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训练学生作“四平八稳、道貌岸然”的八股文章,往往把那些很有个性的作文,如路见不平的良心的呐喊,娓娓道来的心灵的述说,当作“异端”横加指责;幽默风趣的,反被写下“低级趣味”的评语;淡泊素雅的,反被加上“平淡无味”的眉批;热情奔放的,被说成是“漫天空喊”。教师老是想以时代扭曲的观点来征服具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的观点,老是想以自己的想法来同化、净化学生的个性。这种“师道尊严”大概就是作文教学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断注入新内容,并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进行和谐的诱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掘,使其经常保持新鲜的活力。
  【作者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近年来,行为运筹成为广大学者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结合报童模型,将公平偏好引入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制造商所组成的两层SDN系统中,建立相应的效用函数模型,并基于Stackelberg博
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比评价思想的最新发展,当前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评价主体单一,教师仍然掌握评价的主动权;评价内容单一,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依据;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法等等.鉴于此,新课程特别强调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
【正】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具体而言,培养科学素养包含实证意识、思维能力
在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中,被管理者完成的事务需要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中会有多个监管主体参与,这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将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观测力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典
翻开2001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就会发现课文后的练习无论在编排思路还是在呈现方式上都能对学生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有所体现: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乡下人家》的课后思考练习: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我要有感情的读课文,想画面,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对课文描写的那一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并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  下面的句子写得十分形象、生
期刊
沉管灌注砼桩,是采用锤击沉拔管桩机完成的一种砼灌注桩.它是在钢管下端先安放一个预制砼桩尖,然后通过桩锤对钢管施加锤击力而把钢管沉入土中,接着向管内浇灌砼及安放钢筋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