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西方的爱情诗在创作背景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在诗歌内容和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叶芝和徐志摩的诗都对爱情有独到的见解。分析叶芝的《当你老了》与徐志摩的《偶然》这两首诗中的爱情表达,可以看出中西方的爱情差异体现在感性和理性上。
关键词:爱情诗 比较 叶芝 徐志摩
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西方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在表达某一种情感,这种最基本的文学样式,在演变中也一直保持表情达意,呈现着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在这些诗歌中,纵观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诗人热衷也最擅长于表达的主题,爱情的伟大不在于细水长流,而在于内心陪伴。然而,由于中西方的地域差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爱情诗在表达上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大多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徐志摩是我国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其诗歌创作也受到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虽然二人都是浪漫主义的诗风,但是在表现方式和对待爱情的情感态度上仍有不同。在《当你老了》和《偶然》这两首诗中,相同的是创作背景,不同的则是内容和情感表达。
一、相同:创作背景
中西方爱情诗的创作背景略有相同的地方,几乎都是爱情失意后的情感抒发。叶芝和徐志摩的诗都是在爱而不得时创作的。叶芝爱上了爱尔兰著名的演员毛德·冈,追随她的步伐也参与了爱尔兰独立运动,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一直追随着她,但即使毛德·岗婚姻失败,她仍然没有接受叶芝。就在这样的境遇下,叶芝创作了这首《当你老了》来表达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真挚,对毛德·冈无限的追求与爱。在徐志摩的创作中也上演了类似的景象,徐志摩与陆小曼一见钟情,互相喜欢,然而当时的陆小曼是高级军官王庚的夫人,传统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使得二人不能在一起,徐志摩感情失意后,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出国深造。当他在巴黎的咖啡店回忆往事、安慰心灵时,遇见了同样一位略显忧愁、神情落寞的女子,徐志摩怀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情主动上前探问,想了解她有何心事,女子始终保持沉默,而后逐渐为这个异国青年的真诚态度所打动,终于向他敞开心扉,娓娓说了她的一段凄美的恋爱经历。二人虽国籍不同,但际遇相似,心灵相通,不由互相同情,相对感慨唏嘘……
由此看出,诗人叶芝和徐志摩的创作都是因情场失意,他们都是在爱受到阻碍时有感而发,诗人的感性和多情也给予他们创作的灵感。在某些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诗人遇见的错过的那些人和那些感情,正是因为这些快乐和遗憾,才让他们写出了如此珍贵的作品。
二、不同
(一)诗歌内容
在《当你老了》中,诗人将想象的未来与现实交融在一起,讲述自己对毛德·冈的爱情。“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第一句就把读者带入到几十年后。“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在爐火边,取下这本书来,慢慢地读,这是诗人在想象年老的爱人在回忆年轻时的爱情。虽然是虚构,但是这一切又那么真实自然。诗歌的第二节,感情逐渐升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毛德·冈炙热又真情的爱意。“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年轻的时候,很多的人追求的都是你的容颜和青春,但那些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只有“我”,是不会磨灭深爱你的心。这句诗使得全诗的基调达到最高,年轻时候,你对“我”视而不见,即使这样,等你老去,“我”依然会默默地守护在你身边,与那些人相比,诗人的爱更真诚、更忠贞。第三节:“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 d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Murmur”“amid”把之前的一腔热血归于沉寂,全诗的基调也回归于平静,依然是老妇人的形象,她在炉火旁,低垂着头,回忆着过去的爱情,“我”的爱不会改变,徘徊在山顶,闪耀在群星之间。多年之后也希望你记得,埋藏心底。全诗的内容格调比较低沉、悲观,但是读者依然能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希望对方能答应自己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再现了自己的悲观情怀,表现了自己爱情道路上的坎坷和哀痛。
《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诗歌用两节诗两个事例来说明,一是云朵和水面的交会,另一个是把人生的黑暗比喻成黑夜的海上,二人于此相会,这些都是偶然的境遇。云是动的,水是动的,这两个意象体现了动态之美,也诉说了偶然的必然,两个流动的事物是很难在一起的。两个人在黑夜的海上相逢,心情郁闷困苦,却还为彼此照出光亮,仿佛雪中送炭一般,这样的停留注定是要分离的,所以有了后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诗人用一种无奈的态度把自己的情感藏匿起来,无不透漏出爱情的迷惘,希望“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节奏的押韵和诗句的顿挫都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苦闷,对爱情自由充满向往,却无奈现实的枷锁太过沉重。
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写爱情,背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表达的内容体现了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叶芝的《当你老了》是一种得不到的忧愁和不舍,虽然也是理智的委婉,但终究还是希望对方能知道他的爱不会随着时间消磨,不会改变,体现了西方的一种独立的爱情观,爱情就要诉说,而不是压抑和放弃。徐志摩《偶然》的情感基调是压抑自己的成全和劝说,爱情犹如云和水的相遇,是偶然,不要太在意,相逢就是美好,但不要继续,这种心态也从侧面体现出爱情在中国文化中并不被看重,以及体现了中国人的隐忍和对大环境的让步。 (二)爱情态度
文化的不同在爱情诗上也可以被体现出来。西方古代认为爱情是神圣的、理想化的、纯粹的。而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则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在自由恋爱和家庭安排之间要牺牲小我,成全大家。在这两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叶芝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一是爱情是永恒的。诗的第一句就跨越到老年时代,爱情不仅仅停留在现在,更是以后的朝朝暮暮,爱情不是短暫的欢乐,而是生生世世的陪伴。二是爱情是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第三节诗中,叶芝说出了自己忧伤惆怅的心声,但他依然怀着宽广的心胸、深刻的感情,也许渴望的爱情并不能长相厮守,也许一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没有关系,我为我的爱人、我的爱情,无怨无悔,不求回报。这就体现了西方的爱情观:我爱你,与你无关。而徐志摩的《偶然》中体现的爱情观,一是爱情不是永恒的,如云和水的相遇一样短暂。云映水波,是很自然的事,爱情就犹如这云和水的相遇,遇见是偶然,离开是必然,天涯游子是漂浮不定的,会停留也会不断开始新的征程。所以爱情不是永恒,记得也好,忘记也好,都会过去的,不是一直在。二是没有回报的爱情是不值得付出的。“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偶然碰撞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即使有火花也是暂时的,所以希望对方不要记得,得不到的就要忘记,不要留恋,人生充满了各种“偶然”,偶然也是缘分的体现,人生中的际遇很多,不必太在意,保持乐观,就会有光亮。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能读懂中西方爱情的观念。西方偏于感性,认为爱是永恒的,也是一个人的事;中方比较注重考虑综合因素,往往更重视结果,更理性一些。
参考文献:
[1] 欧阳春辉. 叶芝的《当你老了》的功能文体分析[D].暨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8.
[2] 袁微.文体学视角下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爱情观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7(5).
[3] 晏俊.当你老了——叶芝与茅德·冈的曾经[J].当代电力文化,2017(9).
[4] 邹创.浅谈《当你老了》中的爱情[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3).
[5] 韩晴.时间那么短,爱那么长——浅析叶芝名篇《当你老了》[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 马丽娟.叶芝的《当你老了》审美赏读[J].文学教育(中),2011(7).
[7] 赵雁.奔腾而隐忍的爱——浅析叶芝名篇《当你老了》[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12).
[8] 秦枫瑶.爱与痛的边缘——徐志摩《偶然》漫谈[J].广东蚕业,2017(7).
[9]吕旭琴.解读徐志摩的《偶然》[J].文学教育(中),2014(8).
[10]吴梦雄.读徐志摩的《偶然》[J].文学教育(上),2013(1).
[11]王蕊.浅谈徐志摩的《偶然》[J].才智,2011(14).
[12] 曾洪军,李媛媛.浅析《偶然》的艺术特点[J].语文学刊,2010(22).
[13] 朱敏.评徐志摩诗歌《偶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14] 田孟芳.赏论徐志摩的《偶然》[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4).
作 者: 高婷婷,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爱情诗 比较 叶芝 徐志摩
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西方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在表达某一种情感,这种最基本的文学样式,在演变中也一直保持表情达意,呈现着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在这些诗歌中,纵观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诗人热衷也最擅长于表达的主题,爱情的伟大不在于细水长流,而在于内心陪伴。然而,由于中西方的地域差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爱情诗在表达上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大多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徐志摩是我国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其诗歌创作也受到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虽然二人都是浪漫主义的诗风,但是在表现方式和对待爱情的情感态度上仍有不同。在《当你老了》和《偶然》这两首诗中,相同的是创作背景,不同的则是内容和情感表达。
一、相同:创作背景
中西方爱情诗的创作背景略有相同的地方,几乎都是爱情失意后的情感抒发。叶芝和徐志摩的诗都是在爱而不得时创作的。叶芝爱上了爱尔兰著名的演员毛德·冈,追随她的步伐也参与了爱尔兰独立运动,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一直追随着她,但即使毛德·岗婚姻失败,她仍然没有接受叶芝。就在这样的境遇下,叶芝创作了这首《当你老了》来表达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真挚,对毛德·冈无限的追求与爱。在徐志摩的创作中也上演了类似的景象,徐志摩与陆小曼一见钟情,互相喜欢,然而当时的陆小曼是高级军官王庚的夫人,传统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使得二人不能在一起,徐志摩感情失意后,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出国深造。当他在巴黎的咖啡店回忆往事、安慰心灵时,遇见了同样一位略显忧愁、神情落寞的女子,徐志摩怀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情主动上前探问,想了解她有何心事,女子始终保持沉默,而后逐渐为这个异国青年的真诚态度所打动,终于向他敞开心扉,娓娓说了她的一段凄美的恋爱经历。二人虽国籍不同,但际遇相似,心灵相通,不由互相同情,相对感慨唏嘘……
由此看出,诗人叶芝和徐志摩的创作都是因情场失意,他们都是在爱受到阻碍时有感而发,诗人的感性和多情也给予他们创作的灵感。在某些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诗人遇见的错过的那些人和那些感情,正是因为这些快乐和遗憾,才让他们写出了如此珍贵的作品。
二、不同
(一)诗歌内容
在《当你老了》中,诗人将想象的未来与现实交融在一起,讲述自己对毛德·冈的爱情。“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第一句就把读者带入到几十年后。“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在爐火边,取下这本书来,慢慢地读,这是诗人在想象年老的爱人在回忆年轻时的爱情。虽然是虚构,但是这一切又那么真实自然。诗歌的第二节,感情逐渐升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毛德·冈炙热又真情的爱意。“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年轻的时候,很多的人追求的都是你的容颜和青春,但那些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只有“我”,是不会磨灭深爱你的心。这句诗使得全诗的基调达到最高,年轻时候,你对“我”视而不见,即使这样,等你老去,“我”依然会默默地守护在你身边,与那些人相比,诗人的爱更真诚、更忠贞。第三节:“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 d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Murmur”“amid”把之前的一腔热血归于沉寂,全诗的基调也回归于平静,依然是老妇人的形象,她在炉火旁,低垂着头,回忆着过去的爱情,“我”的爱不会改变,徘徊在山顶,闪耀在群星之间。多年之后也希望你记得,埋藏心底。全诗的内容格调比较低沉、悲观,但是读者依然能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希望对方能答应自己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再现了自己的悲观情怀,表现了自己爱情道路上的坎坷和哀痛。
《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诗歌用两节诗两个事例来说明,一是云朵和水面的交会,另一个是把人生的黑暗比喻成黑夜的海上,二人于此相会,这些都是偶然的境遇。云是动的,水是动的,这两个意象体现了动态之美,也诉说了偶然的必然,两个流动的事物是很难在一起的。两个人在黑夜的海上相逢,心情郁闷困苦,却还为彼此照出光亮,仿佛雪中送炭一般,这样的停留注定是要分离的,所以有了后面“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诗人用一种无奈的态度把自己的情感藏匿起来,无不透漏出爱情的迷惘,希望“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节奏的押韵和诗句的顿挫都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苦闷,对爱情自由充满向往,却无奈现实的枷锁太过沉重。
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写爱情,背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表达的内容体现了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叶芝的《当你老了》是一种得不到的忧愁和不舍,虽然也是理智的委婉,但终究还是希望对方能知道他的爱不会随着时间消磨,不会改变,体现了西方的一种独立的爱情观,爱情就要诉说,而不是压抑和放弃。徐志摩《偶然》的情感基调是压抑自己的成全和劝说,爱情犹如云和水的相遇,是偶然,不要太在意,相逢就是美好,但不要继续,这种心态也从侧面体现出爱情在中国文化中并不被看重,以及体现了中国人的隐忍和对大环境的让步。 (二)爱情态度
文化的不同在爱情诗上也可以被体现出来。西方古代认为爱情是神圣的、理想化的、纯粹的。而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则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在自由恋爱和家庭安排之间要牺牲小我,成全大家。在这两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叶芝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一是爱情是永恒的。诗的第一句就跨越到老年时代,爱情不仅仅停留在现在,更是以后的朝朝暮暮,爱情不是短暫的欢乐,而是生生世世的陪伴。二是爱情是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第三节诗中,叶芝说出了自己忧伤惆怅的心声,但他依然怀着宽广的心胸、深刻的感情,也许渴望的爱情并不能长相厮守,也许一切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没有关系,我为我的爱人、我的爱情,无怨无悔,不求回报。这就体现了西方的爱情观:我爱你,与你无关。而徐志摩的《偶然》中体现的爱情观,一是爱情不是永恒的,如云和水的相遇一样短暂。云映水波,是很自然的事,爱情就犹如这云和水的相遇,遇见是偶然,离开是必然,天涯游子是漂浮不定的,会停留也会不断开始新的征程。所以爱情不是永恒,记得也好,忘记也好,都会过去的,不是一直在。二是没有回报的爱情是不值得付出的。“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偶然碰撞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即使有火花也是暂时的,所以希望对方不要记得,得不到的就要忘记,不要留恋,人生充满了各种“偶然”,偶然也是缘分的体现,人生中的际遇很多,不必太在意,保持乐观,就会有光亮。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能读懂中西方爱情的观念。西方偏于感性,认为爱是永恒的,也是一个人的事;中方比较注重考虑综合因素,往往更重视结果,更理性一些。
参考文献:
[1] 欧阳春辉. 叶芝的《当你老了》的功能文体分析[D].暨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8.
[2] 袁微.文体学视角下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爱情观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7(5).
[3] 晏俊.当你老了——叶芝与茅德·冈的曾经[J].当代电力文化,2017(9).
[4] 邹创.浅谈《当你老了》中的爱情[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3).
[5] 韩晴.时间那么短,爱那么长——浅析叶芝名篇《当你老了》[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6] 马丽娟.叶芝的《当你老了》审美赏读[J].文学教育(中),2011(7).
[7] 赵雁.奔腾而隐忍的爱——浅析叶芝名篇《当你老了》[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12).
[8] 秦枫瑶.爱与痛的边缘——徐志摩《偶然》漫谈[J].广东蚕业,2017(7).
[9]吕旭琴.解读徐志摩的《偶然》[J].文学教育(中),2014(8).
[10]吴梦雄.读徐志摩的《偶然》[J].文学教育(上),2013(1).
[11]王蕊.浅谈徐志摩的《偶然》[J].才智,2011(14).
[12] 曾洪军,李媛媛.浅析《偶然》的艺术特点[J].语文学刊,2010(22).
[13] 朱敏.评徐志摩诗歌《偶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14] 田孟芳.赏论徐志摩的《偶然》[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4).
作 者: 高婷婷,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