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生活味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eng4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数学学习是为了生活,数学内容也源于生活,因此,数学从生活中来,理应回归生活。教数学,就要教出数学的生活味。
  一、教材应该与生活实际一致
  教材是绝对权威吗?在生活、工作实际操作层面,未必。
  在教四年级数学中的“平均数”一课时,我们都是按照教材意图用画“正”字的方法逐一在对应的分数段中画“正”字,根据笔画数统计人数,再求平均数,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数学并不是这样的。
  老师都要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通常直接采用找某个分数段有几人,不会先画“正”字,再数人数,教材中要求学生逐个画“正”字,根据“正”字的笔画数确定各分数段的人数,这样做固然有编排意图,但实际课堂中经常有学生会按照生活经验去做。本节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完成成绩统计方面的一道练习题,学生没有先去画“正”字,而是直接数出各分数段的人数,再倒过来根据人数去画“正”字。学生们的做法表面上看没有遵循题目意图,但我们不能说学生错了,学生的做法恰恰说明了数学课堂更要服务于生活,怎么方便就怎么用数学,有生活味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喜爱的。
  二、数学课堂需要生活的乐趣
  数学课堂通常可能更偏向于理性,黄爱华老师在书中写到“学生最厌烦枯燥的课,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诱趣。”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调味剂就是趣,正如做菜需要调味,数学课堂亦是如此,而趣的来源就在生活。在保证数学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千方百计地追求趣味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实效性。这是数学名师黄爱华的指导,也应该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的课堂追求。
  教学“24时计时法”这一课时,在一个班上课时,我是直接利用教材给出的例题情境导入教学的,由于孩子们已经预习过了,积极性都不高。在另一个班上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质疑兴趣,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听了故事后 ,就有很多孩子兴趣高涨,纷纷举手表示自己知道其中的缘由。课伊始,趣已生,趣的来源就是学生喜爱的“羊”“运动会“,还有故事本身。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探索新知的快乐,这份快乐就来自于知识就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所学与生活接地气。
  三、找准数学开放题与生活的契合点
  小学数学开放题是培养孩子们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抓手,也获得了大部分同学的青睐。低年级小朋友解决开放题更倾向于从生活出发去思考这类问题,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找准题目与生活的联系点、契合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肯定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认识一元以下的人民币》教学片断:
  师:爱学习的白兔缺一个卷笔刀,一个卷笔刀1元2角,怎么付1元2角钱?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把信封里的钱拿出来试着去付1元2角。
  学生展示方法:
  方法一:一张1元 一张2角
  方法二:两张5角 一张2角
  方法三:一张1元 两张1角
  方法四:两张5角 两张1角
  方法五:12张1角
  方法六:一张5角 7张1角
  ……
  师:你们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怎么付1元2角钱这个问题,孩子们多么善于思考啊,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这道题的契合点就是生活中学生的实际应用。每一种解答方法都是正确的,都源自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看似很简单的组合,其实蕴含了学生来自于生活实践的多角度思考策略。多样化的方法激荡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更多相应的生活知识。
  四、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小学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他们又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天性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执教一年级《生活中的数》,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孩子们寻找教室中的数,接着又领孩子们到校园进行观察,寻找校园中的数学。读完“小芳的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5个人,小芳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这道题,就会有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一共有8个人,众多学生在那喊:“对,是8人”,“不,是9人。”学生分两派争辩起来,这时会有学生激动地站起来说:“是9人,还要加上小芳自己呢。”为了证明学生自己的答案,让他们用手中的圆片摆一摆,找到正确答案。紧接着再有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游戏,从左边数小芳是第3个,从右边数小芳是第5个,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大部分学生认为是9人,另一部分学生若有所思,不敢轻易说出结果,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学生们一下子想到上讲台来排一排不就行了。
  学习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能自己发现,因为理解最深刻,而在生活中学会数学是最好的办法,学到的也是最有生活味的数学。
  小学数学内容都是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不管怎样的内容,只要我们教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就能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对自己探索获得的富有生活味的数学知识记忆尤为深刻,更难得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研究数学了!这是比学任何数学知识都重要的收获。
  【作者单位:启东市天汾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小学生学习和今后成长的一个重要能力,如何做好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首先对小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做了阐述和分析,然后提出关于小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几种方法和思路。  一、引言:  现今的教育,老师习惯主宰整个课堂,问题基本都由老师提出,没有给孩子提问的机会,学生只会全盘接收不会主动探索,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
数学素养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的综合素养的体现。我们所说的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教学赋予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变化对数学技能、思想方法等综合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正是顺应了这样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教师要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诱导。教学活动,本来就是教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能够让学生去掌握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进行阐述。  一、增强自身内涵,提高思想境界  小学科学这一门课程,是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培养的科学启蒙类的课程。要想教好这一门课程,老师要能够
从1991年我国发布第一本白皮书开始,由政府部门发布的白皮书系列已经涉及人权、改革发展、社会保障、国防,以及近些年不断加重关注的食品安全、药品监管等多个领域。相比较而言,我国近些年来,由非政府和准政府组织所发布的各种皮书,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形成规模和影响力,主要源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系列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这些皮书属独立研究报告,代表的是专家学者的观点,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出版形态和图书
绿色课堂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生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倡导平等、合作、宽容和理解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舒适的课堂中乐学好学,努力使课堂教学有智慧、有意义,从而彰显生命活力。  绿色课堂可以说有多种定义方法,但无论怎么讲,它的灵魂就在于绿色一词,绿色给人一种环保、无污染之感,所以绿色课堂给人的应是清新、赏心、悦目的感觉,在这种课堂里,学生是自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同时,《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也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
坏民主:薛涌美国社会观察笔记,薛涌著,凤凰出版社,2012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闾小波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寻求中国民主,[澳]冯兆基著,刘悦斌、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通往民主之路:民主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美]詹姆斯·F·霍利菲尔德著,[美]加尔文·吉尔森主编,何志平、马卫红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威权统治的转型:关于不确定民主的试探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