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闻2017年西泠春拍即将推出一件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这一消息再次引爆藏界。本品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是市场中流通的唯一一件北宋定窑“尚药局”铭款完整器。
何谓“尚药局”
考古资料证明,一直到12世纪左右,经过短暂沉寂后的定窑,开始了新一轮地恢复和发展。我们熟悉的刻、划花装饰风格出现并逐渐广泛应用,新的覆烧工艺和装烧技术等的使用,为定窑新一轮的繁盛带来了可能。宋徽宗时期,定窑生产的瓷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所以开始为宫廷生产日用瓷。带有“尚食局”
“尚药局”铭文的瓷器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尚药局”铭文
尚药局设立初始即为专事负责皇帝医疗事务的中央机构,它正式创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但可溯源至东汉和魏晋。《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自梁、陈、后魏以往,皆太医兼其职。北齐门下省统尚药局。唐代尚药局属殿中省。隋大业三年(607年),设殿内省(唐名殿中省),下辖尚药、尚食、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掌宫廷之供奉等六局,每局置奉御二人。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尚药局为奉医局,高宗成亨元年(670年)复旧。宋代尚药局的人员规模大致与唐代相同。
宋徽宗时,宰相蔡京当权,为邀宠费尽心思,好大喜功,不尽奢侈。专供统治者服务的“六尚局”就在这一背景下设立。宋殿中省设置“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酝”“尚辇”,管理宫廷日常生活,并为此专门制定了《六尚供奉式》,其中就应当包括了定州(当时称为中山府)为六尚局生产御用瓷器的规定。
“徽宗大观三年十月二十二日,诏诸路州军见贡六尚局供奉物多不急之用,兼闻拣造科配劳民费财,可令殿中省并提举六尚局同共相度具的确合用名色外余停贡……熙宁诏书首罢四方岁贡,明训具在,抵若先酞蔽自联躬理宜损益,应殿中省六尚局诸路贡物可止依今来裁定施行……尚食局……中山府瓷中样矮足裹拨盘龙汤盏一十双。”
——《宋会要辑稿·崇儒·罢贡》
这段史料给我们留下了当时中山府为“尚食局”生产御用瓷的线索。当时瓷器的性质,正如其它相关文献中记载的那样“乞依见《岁贡法》施行”,和岁贡的性质一样。明曹昭《格古要论》中记载:“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外有泪痕者是真,画花者最佳,素者亦好,亦有绣花者次之。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队者。”刘明谷应泰《博物要览》则进一步指出:“定窑器皿以宣和、政和年造者佳,时为御府烧造。”这里所指的“时为御府烧造”,当就是指的定窑为北宋朝廷生产的“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文瓷器。“尚食局”“尚药局”铭定瓷在定窑窑址北宋地层之中都有发现,文献记载也证明北宋晚期确实为宫廷生产过“尚食局”“尚药局”铭定瓷。
“尚药局”有几件?
此器物的等级由器身两特征结合即可容易判定:一是龙纹装饰。龙纹的使用在帝王时期有着非常严格的禁忌。凡以龙纹作为装饰的器具,多为皇室后宫所专用。二是“尚药局”铭款。在宋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用的瓷器几乎都无款识。因此,宋代瓷器上的铭款是极为珍贵的,有些可以断代,有些可以断品级,有些则什么也断不了。定窑白瓷上所刻铭文“官”“新官”“易定”“会稽”“五王府”“东宫”“乔位”等十数种,或多或少都与皇室、权贵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此盖盒的“尚药局”款则是明确的朝廷机构款,是北宋朝廷机构中的尚药局在定窑的订烧品,常见机构款还有“尚食局”。不过,“尚药局”款则少见得多。
自1948年起至今,有“尚食局”铭款的定窑瓷器陆续出土,而带有“尚药局”铭款的,只有定窑窑址出土有少量白釉“尚药局”款盒残片。“尚药局”铭款的完整器,早期仅见一件定窑白釉缸,多年前流散到瑞典,现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高4.6厘米,口沿有铜扣包镶,口沿外壁刻“尚药局”三字。
20世纪末,在浙江大学老和山工地墓葬出土了一件定窑瓷盒,盒高了厘米,腹径7.2厘米,盒盖釉下刻有龙纹,上下器身均刻有“尚药局”三字款,平底不施釉。这是目前国内馆藏唯一“尚药局”铭定窑完整器,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从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瓷盒的时代和容口还是比较明确的,基本可以肯定这类刻有“尚药局”铭款的定窑白瓷盒,是专门为供奉北宋宫廷御膳和用药而烧造的瓷器。
西泠春拍即将上拍的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圆形盖盒由上盖、下盒两部分组成,子母口扣合。盒盖高敞,面微拱,盒盖平面上阴刻一条盘旋着的巨龙,线条放纵,动态强烈。龙首张口昂挺,居于盒盖中部,龙爪为三爪,强健有力,显示出皇家的威严之态。全器满施白釉,其色既不像唐代邢窯白釉带暗灰,亦不似明代白釉略显淡肉色,而呈淡米黄色,边缘积釉处闪淡青色,为宋定窑白釉特有的正色。瓷盒接口处,上下各有从右至左刻划着楷书“尚药局”三字,上盖下盒的口唇边无釉,就是旧称的定窑“芒口”。而这无釉芒口处,在宋时常用金或银或铜等金属镶口,此器可能因年代久远而失落。
“尚食局”与“尚药局”,一金一北宋?
在过去的古陶瓷研究中,这两种铭文定瓷的年代一般被认定为北宋。但随着金代考古资料的日渐丰富,我们知道金代朝廷也置有尚食局、尚药局,随着产品面貌的逐渐清晰,学术界关于“尚食局”和“尚药局”铭定瓷的年代断定,是否有新的认识?
我们可以发现“尚食局”“尚药局”两种铭文定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尚食局”定窑以印模制坯,以支圈组合覆烧法烧成。芒口,釉色灰黄,印花纹饰繁密,铭文刻写大都随意草率;“尚药局”定窑则胎质细白坚致,多数釉面莹润呈牙白色,皆以细腻的刻划手法——“线刻”进行装饰,铭文也写得比较规矩。
根据器物工艺特征及参照纪年器物,深圳考古研究所刘涛先生在《宋辽金纪年瓷器》一书中提出,从各方面观察,“尚药局”铭定瓷都与“尚食局”铭定瓷有别,二者应为不同时期产品,根据实物资料类比,可将“尚药局”铭定瓷的年代初步判定为北宋末,而“尚食局”铭定瓷则应为金代产品。据史籍记载,北宋掌握御药的官署,至道三年(997年)置御药院,崇宁二年(1103年)御药院并入殿中省,始由尚药局领其事。靖康元年(1126年)废六尚局。可见,北宋尚药局在定窑定烧瓷器,也只能是北宋覆灭前20余年间的事。
宋瓷归来,担任领跑的正是“官定”
近几年,国内市场的老窑也纷纷抬头,精品迭出。而宋瓷归来,担任领跑的正是定窑。定窑作为曾经为北宋皇室烧制宫廷用瓷的民间窑场,一类具有“官定”水准的器物近些年特别受到藏家关注。2014年,坂本五郎拍出1.468亿港元的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彻底奠定了拍卖市场中“官定”的价格。当下的市场中,这类北宋皇室御用定窑器一经露面,价格均屡破千万。
与上述两件相对易见的定窑盘相比,即将亮相于西泠拍卖的这件“尚药局”盖盒不但珍罕异常,且来源显赫,百年之间,经多位重要藏家递藏。清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1903—1905年)间,此物应由大名鼎鼎的通运公司Ton-Ying&Co卖出,买家为法国贵族D夫人。通运公司由张静江、姚叔来、姚蕙、李石曾、卢芹斋、吴启州在巴黎创办,他们中任何一人都是20世纪中国文物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人物。而此件定窑盖盒,必为通运公司创始阶段售出的精品器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2月11日-15日),法国最悠久的拍卖公司巴黎Drouot拍卖行举办D夫人的遗产拍卖,拍品内容包含古代中国瓷器、家具、珠宝等,盖盒由此场拍卖中拍出。
由此可见,这件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在历年拍卖的定窑瓷器中,可谓极品佳作,希望有识之藏家惜之珍之。
何谓“尚药局”
考古资料证明,一直到12世纪左右,经过短暂沉寂后的定窑,开始了新一轮地恢复和发展。我们熟悉的刻、划花装饰风格出现并逐渐广泛应用,新的覆烧工艺和装烧技术等的使用,为定窑新一轮的繁盛带来了可能。宋徽宗时期,定窑生产的瓷器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所以开始为宫廷生产日用瓷。带有“尚食局”
“尚药局”铭文的瓷器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尚药局”铭文
尚药局设立初始即为专事负责皇帝医疗事务的中央机构,它正式创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但可溯源至东汉和魏晋。《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自梁、陈、后魏以往,皆太医兼其职。北齐门下省统尚药局。唐代尚药局属殿中省。隋大业三年(607年),设殿内省(唐名殿中省),下辖尚药、尚食、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掌宫廷之供奉等六局,每局置奉御二人。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曾改尚药局为奉医局,高宗成亨元年(670年)复旧。宋代尚药局的人员规模大致与唐代相同。
宋徽宗时,宰相蔡京当权,为邀宠费尽心思,好大喜功,不尽奢侈。专供统治者服务的“六尚局”就在这一背景下设立。宋殿中省设置“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酝”“尚辇”,管理宫廷日常生活,并为此专门制定了《六尚供奉式》,其中就应当包括了定州(当时称为中山府)为六尚局生产御用瓷器的规定。
“徽宗大观三年十月二十二日,诏诸路州军见贡六尚局供奉物多不急之用,兼闻拣造科配劳民费财,可令殿中省并提举六尚局同共相度具的确合用名色外余停贡……熙宁诏书首罢四方岁贡,明训具在,抵若先酞蔽自联躬理宜损益,应殿中省六尚局诸路贡物可止依今来裁定施行……尚食局……中山府瓷中样矮足裹拨盘龙汤盏一十双。”
——《宋会要辑稿·崇儒·罢贡》
这段史料给我们留下了当时中山府为“尚食局”生产御用瓷的线索。当时瓷器的性质,正如其它相关文献中记载的那样“乞依见《岁贡法》施行”,和岁贡的性质一样。明曹昭《格古要论》中记载:“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土脉细,色白而滋润者贵,质粗而色黄者价低,外有泪痕者是真,画花者最佳,素者亦好,亦有绣花者次之。宋宣和、政和间窑最好,但难得成队者。”刘明谷应泰《博物要览》则进一步指出:“定窑器皿以宣和、政和年造者佳,时为御府烧造。”这里所指的“时为御府烧造”,当就是指的定窑为北宋朝廷生产的“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文瓷器。“尚食局”“尚药局”铭定瓷在定窑窑址北宋地层之中都有发现,文献记载也证明北宋晚期确实为宫廷生产过“尚食局”“尚药局”铭定瓷。
“尚药局”有几件?
此器物的等级由器身两特征结合即可容易判定:一是龙纹装饰。龙纹的使用在帝王时期有着非常严格的禁忌。凡以龙纹作为装饰的器具,多为皇室后宫所专用。二是“尚药局”铭款。在宋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用的瓷器几乎都无款识。因此,宋代瓷器上的铭款是极为珍贵的,有些可以断代,有些可以断品级,有些则什么也断不了。定窑白瓷上所刻铭文“官”“新官”“易定”“会稽”“五王府”“东宫”“乔位”等十数种,或多或少都与皇室、权贵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此盖盒的“尚药局”款则是明确的朝廷机构款,是北宋朝廷机构中的尚药局在定窑的订烧品,常见机构款还有“尚食局”。不过,“尚药局”款则少见得多。
自1948年起至今,有“尚食局”铭款的定窑瓷器陆续出土,而带有“尚药局”铭款的,只有定窑窑址出土有少量白釉“尚药局”款盒残片。“尚药局”铭款的完整器,早期仅见一件定窑白釉缸,多年前流散到瑞典,现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高4.6厘米,口沿有铜扣包镶,口沿外壁刻“尚药局”三字。
20世纪末,在浙江大学老和山工地墓葬出土了一件定窑瓷盒,盒高了厘米,腹径7.2厘米,盒盖釉下刻有龙纹,上下器身均刻有“尚药局”三字款,平底不施釉。这是目前国内馆藏唯一“尚药局”铭定窑完整器,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从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瓷盒的时代和容口还是比较明确的,基本可以肯定这类刻有“尚药局”铭款的定窑白瓷盒,是专门为供奉北宋宫廷御膳和用药而烧造的瓷器。
西泠春拍即将上拍的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圆形盖盒由上盖、下盒两部分组成,子母口扣合。盒盖高敞,面微拱,盒盖平面上阴刻一条盘旋着的巨龙,线条放纵,动态强烈。龙首张口昂挺,居于盒盖中部,龙爪为三爪,强健有力,显示出皇家的威严之态。全器满施白釉,其色既不像唐代邢窯白釉带暗灰,亦不似明代白釉略显淡肉色,而呈淡米黄色,边缘积釉处闪淡青色,为宋定窑白釉特有的正色。瓷盒接口处,上下各有从右至左刻划着楷书“尚药局”三字,上盖下盒的口唇边无釉,就是旧称的定窑“芒口”。而这无釉芒口处,在宋时常用金或银或铜等金属镶口,此器可能因年代久远而失落。
“尚食局”与“尚药局”,一金一北宋?
在过去的古陶瓷研究中,这两种铭文定瓷的年代一般被认定为北宋。但随着金代考古资料的日渐丰富,我们知道金代朝廷也置有尚食局、尚药局,随着产品面貌的逐渐清晰,学术界关于“尚食局”和“尚药局”铭定瓷的年代断定,是否有新的认识?
我们可以发现“尚食局”“尚药局”两种铭文定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尚食局”定窑以印模制坯,以支圈组合覆烧法烧成。芒口,釉色灰黄,印花纹饰繁密,铭文刻写大都随意草率;“尚药局”定窑则胎质细白坚致,多数釉面莹润呈牙白色,皆以细腻的刻划手法——“线刻”进行装饰,铭文也写得比较规矩。
根据器物工艺特征及参照纪年器物,深圳考古研究所刘涛先生在《宋辽金纪年瓷器》一书中提出,从各方面观察,“尚药局”铭定瓷都与“尚食局”铭定瓷有别,二者应为不同时期产品,根据实物资料类比,可将“尚药局”铭定瓷的年代初步判定为北宋末,而“尚食局”铭定瓷则应为金代产品。据史籍记载,北宋掌握御药的官署,至道三年(997年)置御药院,崇宁二年(1103年)御药院并入殿中省,始由尚药局领其事。靖康元年(1126年)废六尚局。可见,北宋尚药局在定窑定烧瓷器,也只能是北宋覆灭前20余年间的事。
宋瓷归来,担任领跑的正是“官定”
近几年,国内市场的老窑也纷纷抬头,精品迭出。而宋瓷归来,担任领跑的正是定窑。定窑作为曾经为北宋皇室烧制宫廷用瓷的民间窑场,一类具有“官定”水准的器物近些年特别受到藏家关注。2014年,坂本五郎拍出1.468亿港元的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彻底奠定了拍卖市场中“官定”的价格。当下的市场中,这类北宋皇室御用定窑器一经露面,价格均屡破千万。
与上述两件相对易见的定窑盘相比,即将亮相于西泠拍卖的这件“尚药局”盖盒不但珍罕异常,且来源显赫,百年之间,经多位重要藏家递藏。清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1903—1905年)间,此物应由大名鼎鼎的通运公司Ton-Ying&Co卖出,买家为法国贵族D夫人。通运公司由张静江、姚叔来、姚蕙、李石曾、卢芹斋、吴启州在巴黎创办,他们中任何一人都是20世纪中国文物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人物。而此件定窑盖盒,必为通运公司创始阶段售出的精品器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2月11日-15日),法国最悠久的拍卖公司巴黎Drouot拍卖行举办D夫人的遗产拍卖,拍品内容包含古代中国瓷器、家具、珠宝等,盖盒由此场拍卖中拍出。
由此可见,这件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在历年拍卖的定窑瓷器中,可谓极品佳作,希望有识之藏家惜之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