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编辑部整理
06独立影像回顾(下)
06独立影像的丰收成果中,还有许多我们不能忘却的作品和作者。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无法一一介绍,只是尽我们所能地挑出几位,让他们与我们一起分享那些关于影像的体验 这期,让我们继续回顾……
《DV@时代》 《赖小子》是您拍摄的第一部长片,这部片子是贾樟柯导演做监制,您能谈一下您和贾导合作的有意思的事情吗?
韩杰 我是2000年才来到北京学的编导。02年的时候我拍了一个自己自编自导自己做摄影的20分钟的短片,是在我陕西老家拍的,反映了一些小青年在春节这个时间段的一些生活和命运的遭遇,拍完以后在2002年大学生电影界上得了学生组最佳短片奖,片名叫《过年》,毕业的时候我看了贾樟柯的一部片子,在放映会上我认识了他,一见如故,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感觉像很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我给他看了我的短片,他挺高兴的,他说很久没有看到有这种新鲜血液创作的东西,他就问我你有没有什么打算?我说我想做一个摄影师,拍电影,我还问他有没有你的朋友招摄影师的徒弟呢?他说你应该把你更多的才华放在导演上,自己拍摄长片,他就问我有没有拍摄长片的计划,他自己想作制片人,想挖掘一些年轻导演。就是在我原来一定没有信心的基础上他给了我很多信心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我之前也看了他很多的文章和电影,所以他在各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自信。于是我们的合作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他鼓励我写剧本,我用一年的时间写出了我现在这个长片的剧本。
《DV@时代》 这部《赖小子》的剧本是您自己写的?
韩 对。
《DV@时代》我觉得您和贾樟柯是老乡,也和一见如故有关系吧?可能生活的背景什么的都有关系,那您能不能大概介绍一下这部影片拍摄的背景呢?
韩 背景是当下,小镇青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天天开着卡车闲逛泡妞,他们在学校和一帮孩子打架,他们以为把孩子打死了,就去外地逃亡,通过这个纪录片的形式拍了他们成长的过程。导演在选择故事背景时我觉得有一个规律吧,就是很多导演拍他第一部片子的时候,甚至包括短片,他难以舍弃的就是自己成长的依恋和故乡的乡愁。所以我就选择了在陕西拍,把陕西当下很强烈的时代背景载入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源于我小时候上学的经历,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帮坏孩子,他们欺负我们。我们当时也不敢还击,我有一个叔叔,天天开着卡车经过我们学校,他们那时候拉煤,我的这个叔叔有一帮自己的兄弟,他知道我们受学校坏孩子的欺负,他们就找到学校把坏孩子打了,当时我看到那个孩子,当场就倒在血泊里面,这一幕让我永远难忘,我觉得难忘的不是暴力,而是他们的勇敢吧。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勇敢,看到了青春成长的血液的力量。当我有第一次拍片的机会的时候,这种力量是油然而生的,我要表现他们,也要表现他们的成长和一些力量的东西。
《DV@时代》 我看有报道说这部片子也体现了您的成长的过程?
韩 对,当然也不是全部,只是一个小小酌情感的游历而已。
《DV@时代》 那您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困惑呢?
韩 让我觉得困难肯定是有的,包括大家不可回避的一些,包括资金上,人才整合上,还有电影体制上的困难,电影工业的困难,都会在我们身上遇到。
《DV@时代》 这部片子后期是在法国做的,为什么选择在法国做呢?
韩 当时是在我去参加鹿特丹电影节。他有一个单元是有一个平台,让每个国家的新导演拿着剧本和各种各样的制片人,发行商见面,谈他们自己的意向,我当时参加了那个以后,有一个法国公司,他们是专门做儿童题材还有青少年题材的这样一个制片公司,正好我这个剧本就是描写一帮十几岁还有二十几岁的孩子的成长题材,这样一拍即合,通过他们申请到了法国的南方基金。所以我在整个制作上有了一种国际司的合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整体上有了更科学的制片系统,在做后期的时候,法国南方基金会在法国安排好你需要的各种技术条件,所以这是在最后就这么完成的。
《DV@时代》 您的这个片子很吸引人的是男主角的扮演者是曾经进过看守所的少年,我看介绍说您是开机前二天从网吧找到的这么一个小孩的。他是一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人,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他呢?
韩 其实我们片子最初定的不是这个小伙子,是之前的一个小伙子,比他还小,也是刚从学校辍学出来的,后来他妈妈不告诉我他去哪儿了,我只好找派出所告诉他我拍片子是真的,因为我觉得他妈妈一直怀疑我。后来派出所的人找她的时候她说我儿子其实不是出去了,是两个月之前进派出所了。这个消息我一听就觉得一惊,我觉得现在经济越发展,社会上还有更多的青少年成长的问题。对我的片子也有了一个启发,后来我只有放弃,就只有到网吧,各种各样的地方找,后来我就发现这样一个小伙子,他很沉迷网吧聊天,虽然是农村的小伙子,但是他们的生活还是很丰富,我观察他很久,我就发现他身上有一种青少年生长期间对世界很好奇的东西,后来我就找到他,他一开始不相信我,后来我就找朋友让他了解我,后来了解了他告诉我他以前也进过看守所,坐过半年牢。我不排斥他曾经做过什么,我觉得从他身上能看到生命中青春的活力和作为一个男孩子义气的感觉,我觉得拍电影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他们身上的质感。那种质感是很难从职业演员身上找到的。
我从来不相信没有学过表演的人演不了电影,我觉得人都会表演自己,只是导演会不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来演自己的片子,人从小就有表演的天性,表演给别人看,我觉得这个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坚信一点,我选择非职业演员不是目的,而是出发点,我觉得在非职业演员身上能找到专业演员身上很难用演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自身的身体语言,我坚信这一点。
《DV@时代》 我觉得这个小伙子接拍您这部片子也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吧?
韩 对,他一开始是从怀疑到欺骗,他说我也有工作,只是今天到网吧,玩玩,我也理解,后来我也是通过朋友才找到他,对于他来说工作就像游戏一样,他经常告诉我,你教给我这些表演的东西,我觉得像游戏一样,太简单了,有一次我就拍一场他们抢劫的戏,拿枪抢劫出租车司机,我教他这个枪怎么用,他笑,你不用教我,我以前经常玩这个,经常拿着枪玩。
我觉得拍片对他的触动很大。这个男孩子拍完以后,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拍完以后又去打架又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又犯了事儿,现在在逃,但是有一段时间他来北京找我,拍完片子很长时间了,他告诉我他想做点……就是放弃以前的生活,重新做一个人,他想学表演,学幕后制作,我觉得可能也是受我的影响,我也希望对他能有所改变,他现在也在尝试能不能上学。
《DV@时代》 您觉得这个片子对您来说收获最大的地方在哪儿?
韩 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不是学会怎么拍电影,而是学会了怎么去生活,怎么去关注人。
《DV@时代》 那片子在得奖之后您最希望得到的反响是什么样的?
韩 希望观众能理解,能看到片子。
《DV@时代》 您觉得您这部片子最想表现的是什么社会意识呢?
韩 我觉得社会意识不可或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你要从事这行首先离不开的是社会责任心,我的片子虽然没有太多的反映实在的现实,但是片子里有一些影射,就是毕竟青少年要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所以对环境是有一些作为背景的描写的。就拿我的故乡陕西来说,陕西的经济发展其实非常迅速,超过大家的发展,大家知道去年有一个煤矿主买了超过十辆的悍马,可以想象这个陕西的发展有多可怕,可怕就是在于不平衡,有一部分人发达了,但是有一部分人就失业了,就像我片子这些小孩。在我看来做这个行业的很多人是昧着良心做的,现实是让我非常痛心的,包括对现在的环境,我从小在陕西生活的时候我就想,很多人发了财了,但是社会变成什么样了?以前小时候看到的清澈的河都看不到了,空气中都是煤灰,你坐一会儿衣服马上变黑了,我觉得我不是对社会的痛恨,只是说人在自己害自己。环境真的很不平衡,包括消费,有最高级的五星级宾馆,也有最便宜的两块钱一碗的面条,我觉得拍这部片子环境很重要。
《DV@时代》 听您刚才的话觉得现在的孩子比较欠缺责任感,在生活上也欠缺很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韩 我觉得应该可以这么讲,这个时代更多的是独生子,他们和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情感传递的对象。作为家长责任也很大。在这种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家长要付出很多,可能就无法付出全身心的感情来关爱孩子的成长,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青少年的成长会有缺失的一面。慢慢地,青少年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烈,他们可以不依靠爸妈、朋友,而依靠网络。所以我觉得这无形中塑造了很多青少年没有责任感。当然我说的也只是一个片面的问题。
《DV@时代》 那您自己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片子呢?
韩 我还是喜欢以前的老片子,像法国50年代一些导演的片子,现在仍然回味无穷,虽然有很多时代的界限,但依然能焕发光彩。悬疑电影也能给我们注入很多的灵感,包括台湾的新电影,包括大陆第五代都有很多好的东西。
《DV@时代》 谢谢您接受采访。我们期待您将来更优秀的作品。
06独立影像回顾(下)
06独立影像的丰收成果中,还有许多我们不能忘却的作品和作者。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无法一一介绍,只是尽我们所能地挑出几位,让他们与我们一起分享那些关于影像的体验 这期,让我们继续回顾……
《DV@时代》 《赖小子》是您拍摄的第一部长片,这部片子是贾樟柯导演做监制,您能谈一下您和贾导合作的有意思的事情吗?
韩杰 我是2000年才来到北京学的编导。02年的时候我拍了一个自己自编自导自己做摄影的20分钟的短片,是在我陕西老家拍的,反映了一些小青年在春节这个时间段的一些生活和命运的遭遇,拍完以后在2002年大学生电影界上得了学生组最佳短片奖,片名叫《过年》,毕业的时候我看了贾樟柯的一部片子,在放映会上我认识了他,一见如故,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感觉像很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一样。我给他看了我的短片,他挺高兴的,他说很久没有看到有这种新鲜血液创作的东西,他就问我你有没有什么打算?我说我想做一个摄影师,拍电影,我还问他有没有你的朋友招摄影师的徒弟呢?他说你应该把你更多的才华放在导演上,自己拍摄长片,他就问我有没有拍摄长片的计划,他自己想作制片人,想挖掘一些年轻导演。就是在我原来一定没有信心的基础上他给了我很多信心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我之前也看了他很多的文章和电影,所以他在各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自信。于是我们的合作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他鼓励我写剧本,我用一年的时间写出了我现在这个长片的剧本。
《DV@时代》 这部《赖小子》的剧本是您自己写的?
韩 对。
《DV@时代》我觉得您和贾樟柯是老乡,也和一见如故有关系吧?可能生活的背景什么的都有关系,那您能不能大概介绍一下这部影片拍摄的背景呢?
韩 背景是当下,小镇青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天天开着卡车闲逛泡妞,他们在学校和一帮孩子打架,他们以为把孩子打死了,就去外地逃亡,通过这个纪录片的形式拍了他们成长的过程。导演在选择故事背景时我觉得有一个规律吧,就是很多导演拍他第一部片子的时候,甚至包括短片,他难以舍弃的就是自己成长的依恋和故乡的乡愁。所以我就选择了在陕西拍,把陕西当下很强烈的时代背景载入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源于我小时候上学的经历,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帮坏孩子,他们欺负我们。我们当时也不敢还击,我有一个叔叔,天天开着卡车经过我们学校,他们那时候拉煤,我的这个叔叔有一帮自己的兄弟,他知道我们受学校坏孩子的欺负,他们就找到学校把坏孩子打了,当时我看到那个孩子,当场就倒在血泊里面,这一幕让我永远难忘,我觉得难忘的不是暴力,而是他们的勇敢吧。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勇敢,看到了青春成长的血液的力量。当我有第一次拍片的机会的时候,这种力量是油然而生的,我要表现他们,也要表现他们的成长和一些力量的东西。
《DV@时代》 我看有报道说这部片子也体现了您的成长的过程?
韩 对,当然也不是全部,只是一个小小酌情感的游历而已。
《DV@时代》 那您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困惑呢?
韩 让我觉得困难肯定是有的,包括大家不可回避的一些,包括资金上,人才整合上,还有电影体制上的困难,电影工业的困难,都会在我们身上遇到。
《DV@时代》 这部片子后期是在法国做的,为什么选择在法国做呢?
韩 当时是在我去参加鹿特丹电影节。他有一个单元是有一个平台,让每个国家的新导演拿着剧本和各种各样的制片人,发行商见面,谈他们自己的意向,我当时参加了那个以后,有一个法国公司,他们是专门做儿童题材还有青少年题材的这样一个制片公司,正好我这个剧本就是描写一帮十几岁还有二十几岁的孩子的成长题材,这样一拍即合,通过他们申请到了法国的南方基金。所以我在整个制作上有了一种国际司的合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整体上有了更科学的制片系统,在做后期的时候,法国南方基金会在法国安排好你需要的各种技术条件,所以这是在最后就这么完成的。
《DV@时代》 您的这个片子很吸引人的是男主角的扮演者是曾经进过看守所的少年,我看介绍说您是开机前二天从网吧找到的这么一个小孩的。他是一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人,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他呢?
韩 其实我们片子最初定的不是这个小伙子,是之前的一个小伙子,比他还小,也是刚从学校辍学出来的,后来他妈妈不告诉我他去哪儿了,我只好找派出所告诉他我拍片子是真的,因为我觉得他妈妈一直怀疑我。后来派出所的人找她的时候她说我儿子其实不是出去了,是两个月之前进派出所了。这个消息我一听就觉得一惊,我觉得现在经济越发展,社会上还有更多的青少年成长的问题。对我的片子也有了一个启发,后来我只有放弃,就只有到网吧,各种各样的地方找,后来我就发现这样一个小伙子,他很沉迷网吧聊天,虽然是农村的小伙子,但是他们的生活还是很丰富,我观察他很久,我就发现他身上有一种青少年生长期间对世界很好奇的东西,后来我就找到他,他一开始不相信我,后来我就找朋友让他了解我,后来了解了他告诉我他以前也进过看守所,坐过半年牢。我不排斥他曾经做过什么,我觉得从他身上能看到生命中青春的活力和作为一个男孩子义气的感觉,我觉得拍电影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他们身上的质感。那种质感是很难从职业演员身上找到的。
我从来不相信没有学过表演的人演不了电影,我觉得人都会表演自己,只是导演会不会选择什么样的人来演自己的片子,人从小就有表演的天性,表演给别人看,我觉得这个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坚信一点,我选择非职业演员不是目的,而是出发点,我觉得在非职业演员身上能找到专业演员身上很难用演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自身的身体语言,我坚信这一点。
《DV@时代》 我觉得这个小伙子接拍您这部片子也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吧?
韩 对,他一开始是从怀疑到欺骗,他说我也有工作,只是今天到网吧,玩玩,我也理解,后来我也是通过朋友才找到他,对于他来说工作就像游戏一样,他经常告诉我,你教给我这些表演的东西,我觉得像游戏一样,太简单了,有一次我就拍一场他们抢劫的戏,拿枪抢劫出租车司机,我教他这个枪怎么用,他笑,你不用教我,我以前经常玩这个,经常拿着枪玩。
我觉得拍片对他的触动很大。这个男孩子拍完以后,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拍完以后又去打架又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又犯了事儿,现在在逃,但是有一段时间他来北京找我,拍完片子很长时间了,他告诉我他想做点……就是放弃以前的生活,重新做一个人,他想学表演,学幕后制作,我觉得可能也是受我的影响,我也希望对他能有所改变,他现在也在尝试能不能上学。
《DV@时代》 您觉得这个片子对您来说收获最大的地方在哪儿?
韩 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不是学会怎么拍电影,而是学会了怎么去生活,怎么去关注人。
《DV@时代》 那片子在得奖之后您最希望得到的反响是什么样的?
韩 希望观众能理解,能看到片子。
《DV@时代》 您觉得您这部片子最想表现的是什么社会意识呢?
韩 我觉得社会意识不可或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你要从事这行首先离不开的是社会责任心,我的片子虽然没有太多的反映实在的现实,但是片子里有一些影射,就是毕竟青少年要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所以对环境是有一些作为背景的描写的。就拿我的故乡陕西来说,陕西的经济发展其实非常迅速,超过大家的发展,大家知道去年有一个煤矿主买了超过十辆的悍马,可以想象这个陕西的发展有多可怕,可怕就是在于不平衡,有一部分人发达了,但是有一部分人就失业了,就像我片子这些小孩。在我看来做这个行业的很多人是昧着良心做的,现实是让我非常痛心的,包括对现在的环境,我从小在陕西生活的时候我就想,很多人发了财了,但是社会变成什么样了?以前小时候看到的清澈的河都看不到了,空气中都是煤灰,你坐一会儿衣服马上变黑了,我觉得我不是对社会的痛恨,只是说人在自己害自己。环境真的很不平衡,包括消费,有最高级的五星级宾馆,也有最便宜的两块钱一碗的面条,我觉得拍这部片子环境很重要。
《DV@时代》 听您刚才的话觉得现在的孩子比较欠缺责任感,在生活上也欠缺很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韩 我觉得应该可以这么讲,这个时代更多的是独生子,他们和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情感传递的对象。作为家长责任也很大。在这种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家长要付出很多,可能就无法付出全身心的感情来关爱孩子的成长,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青少年的成长会有缺失的一面。慢慢地,青少年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烈,他们可以不依靠爸妈、朋友,而依靠网络。所以我觉得这无形中塑造了很多青少年没有责任感。当然我说的也只是一个片面的问题。
《DV@时代》 那您自己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片子呢?
韩 我还是喜欢以前的老片子,像法国50年代一些导演的片子,现在仍然回味无穷,虽然有很多时代的界限,但依然能焕发光彩。悬疑电影也能给我们注入很多的灵感,包括台湾的新电影,包括大陆第五代都有很多好的东西。
《DV@时代》 谢谢您接受采访。我们期待您将来更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