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梗死是我国人群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防治费用,已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针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每年都有大量研究成果,每年均有防治新建议。但是在临床中,病因不明型脑梗死研究少,也很难有明确的推荐意见。我们遇到一例复杂病因而不能明确病因类型的脑梗死,摸索治疗方案,自体对照,似乎蚓激酶肠溶胶囊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谢**,女,出生于1928年7月。2009年06月22日因反复摔跤1月,穿鞋时再次摔倒1天入院,摔倒时右侧面部及右肩部着地,查肩关节X线片显示右侧肩关节脱位,头颅CT显示右侧入颞叶斑片状高密度影,邻近脑沟可见铸形高密度影,右侧小脑斑片状低密度,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住院查心电图显示房颤心律,血生化、血凝、血细胞分析均正常。诊断:脑梗死(恢复期?),脑出血并破入蛛网膜下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缓慢型),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qd控制血压,脑复康脑保护治疗,8天复查CT出血基本吸收后出院。出院继续服用非洛地平控制血压,病人家属自行将药物改成依那普利治疗,血压控制在150~160/90mmHg。2009年09月29日突发言语不清,右肢无力1小时入院,当时查体血压200/100mmHg,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上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病理征阳性,头颅CT显示双侧脑梗死,右侧小脑半球软化灶,诊断心源性脑栓塞,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抗血小板,纤溶酶降纤,疏血通活血化瘀治疗,症状好转7天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依那普利。2009年10月08日,因行走后出現右侧小腿疼痛1月,加重1天再次住院,病人行走十余米随即出现右侧小腿疼痛,休息几分钟即可缓解,10天住院期间症状曾有缓解,1天前行走3~4步后右小腿及右侧足趾疼痛明显,伴足踝以下麻木。查体右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查右侧下肢动脉超声:右侧下肢动脉硬化并多发斑快形成,右侧股深动脉中重度狭窄,右侧国动脉闭塞,诊断:右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皮下注射、疏血通活血化瘀,阿托伐他汀钙10mg将血脂、稳定斑块,18天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控制血压治疗。2010年03月10日晨起时发现患者言语笨拙,右侧肢体无力,行走拖曳半天再次来院,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右侧小脑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阿托伐他汀钙10mg,疏血通活血化瘀治疗,症状好转13天出院,继续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及控制血压治疗。2010年09月12日因胸闷乏力1天在我院心内科治疗,诊断为冠状动脉粥应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缓慢型),心功能III级,治疗8天好转出院,出院后服用阿司匹林、鲁南欣康、速尿、螺内酯治疗。2010年09月25日进食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流利、左上肢麻木2小时入院,诊断脑栓塞,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低分子肝素钙5000u iH q12h,活血化瘀药静滴治疗,症状好转6天自动出院,继续口服阿司匹林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bid,缬沙坦分散片80mg qd,鲁南欣康20mg bid ,螺内酯20mg tid 治疗。2010年10月12日休息时突然出现言语含糊不清住院,诊断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用药14天时出现胸闷、心前区紧缩感、烦躁,持续2小时缓解,查心电图无变化,心肌酶有动态变化,考虑并发急性心肌梗死,配合硝酸酯类扩冠、吸氧治疗10天,偶有后背发紧感,持续1~2分钟可自行缓解,自动出院,口服药不变。2011年09月12日在静坐时突然出现左上肢感觉异常,左手持物时没有感觉,无其他不适,颅脑CT显示右侧小脑软化灶、双侧脑梗死、右侧脑软化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诊断脑梗死,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单位,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8天,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阿司匹林、蚓激酶及控制血压药物长期服用,随访1月、3月、6个月,未再出现脑、心、肢体症状波动,未发现出血等不良反应,停用蚓激酶,余药物不变,继续随访。2012年07月08日起床时出现头晕、言语不清/走路不稳,再次诊断脑梗死,给予蚓激酶60万单位,日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活血化瘀治疗,9天症状大部分缓解出院。继续口服给予蚓激酶60万单位,日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及控制血压药物,随访1月、3月、6月,心、脑、肢体症状无复发,蚓激酶减量至30万单位,日3次,余不变,继续随访至12月、24个月,症状稳定,无不良反应。至2014年12月24日,病人因胸闷憋气半天再次来院,查体双侧肺底可闻及小水泡音,诊断为心功能IV级,予强心利尿营养心肌治疗,10天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口服阿司匹林0.1qn、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bid,缬沙坦分散片80mg qd,鲁南欣康20mg bid ,螺内酯20mg qd 治疗。出院1周病人突然出现不认识家属,胡言乱语,再次来院,查颅脑MRI显示右侧枕叶颞叶大面积脑梗死,MRA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右侧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右侧椎动脉轻、中度狭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改善脑血循、抗凝、降纤治疗,并注意限制入液量及减慢静脉滴速防止心功能衰竭发生,10天症状部分缓解出院。出院后方案:蚓激酶60万单位,日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及控制血压药物,随访1月症状稳定,改蚓激酶30万单位,日3次,随访半年,病人症状稳定。
讨论
回顾性分析,本例病人因血管事件分别于2009年3次住院,2010年4次住院,2011年1次住院,2012年1次住院,2014年1次住院。第一次发病反复摔跤考虑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摔倒后影像检查发现脑出血,是外伤性脑出血?或者高血压性脑出血?前者的可能性更大,治疗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防脑梗死治疗上没引起重视。第二次发作,活动中发病,即刻达高峰的形式,结合房颤病史,更支持心源性脑栓塞,根据目前的指南,更推荐华法林抗凝,但是,病人既往有脑出血性质不明,高龄,不能配合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故而仍然推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积极控制高血压。第三次住院,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超声检查证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中重度狭窄,诊断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仍推荐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治疗。第四次发作,休息中发病,拒绝颈动脉超声检查,医院条件限制,不能行CTA、MRA等血管检查,不能确定是否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继续上次预防方案。半年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第五次住院,对于伴有心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仍推荐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续服。出院1周,第六次住院,发病过程仍支持栓塞性质,心源性栓塞可能性大,继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控制血压治疗。1月后第7次住院,休息中发病,持续治疗中又出现急性心梗,结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史,更支持全身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继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0.1qn、阿托伐他汀钙20mgqn、控制血压。9个月后第8次住院,安静下发病,脑梗死病因不明,考虑到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及他汀强化降脂稳定斑块治疗,病人仍反复发生脑、心血管病事件,分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考虑阿司匹林抵抗,可以考虑更换氯吡格雷治疗;第二,每次发病均为心源性栓塞,抗凝更为有效。综合病人及家属意愿,华法林不能配合使用。经查阅资料,董强等[1]发现蚓激酶肠溶胶囊作为一种口服抗凝药,具有直接水解纤维蛋白酶、激活纤溶系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功能,从而能干预凝血,激活纤溶,改善血液黏稠度,并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刘春甦等[2]发现蚓激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纤溶活性指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结合本病入全身多处大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房颤证据,蚓激酶胶囊既能抗血小板,又能激活纤溶系统、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作用,符合病人病理机制特点,试用蚓激酶治疗,半年无复发,停用四个月再次发病并第9次发生脑梗死住院,再次使用蚓激酶胶囊治疗,随访2年,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2014年12月因心功能不全住院,停用蚓激酶,出院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托伐他汀钙强化稳定斑块治疗,仅1周再次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提示双抗不能预防本病人的脑梗死发生。目前的MRA证实颅内动脉多处中重度狭窄,即存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证据,又存在心源性栓塞的证据,符合脑梗死TOAST分型中存在多种明确病因但不能明确是哪种病因的。本例为原因不明型脑梗死患者,没能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不能确定华法林的效果,但是可以确定,蚓激酶二级预防疗效较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有效,虽为高龄患者,安全性好,没有发现出血,化验检查肝功、肾功、血凝、血细胞分析均正常,与陆强峰、左 懿等[3,4]研究一致,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强,乔健等。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3):257-260
[2] 刘春甦,陈军。蚓激酶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干预及预防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33): 85-86
[3] 陆强峰,徐红等。蚓激酶肠溶胶囊预防老年脑梗死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5(6):95-95
[4] 左懿,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18):119-120
谢**,女,出生于1928年7月。2009年06月22日因反复摔跤1月,穿鞋时再次摔倒1天入院,摔倒时右侧面部及右肩部着地,查肩关节X线片显示右侧肩关节脱位,头颅CT显示右侧入颞叶斑片状高密度影,邻近脑沟可见铸形高密度影,右侧小脑斑片状低密度,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住院查心电图显示房颤心律,血生化、血凝、血细胞分析均正常。诊断:脑梗死(恢复期?),脑出血并破入蛛网膜下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缓慢型),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qd控制血压,脑复康脑保护治疗,8天复查CT出血基本吸收后出院。出院继续服用非洛地平控制血压,病人家属自行将药物改成依那普利治疗,血压控制在150~160/90mmHg。2009年09月29日突发言语不清,右肢无力1小时入院,当时查体血压200/100mmHg,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右侧上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病理征阳性,头颅CT显示双侧脑梗死,右侧小脑半球软化灶,诊断心源性脑栓塞,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抗血小板,纤溶酶降纤,疏血通活血化瘀治疗,症状好转7天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依那普利。2009年10月08日,因行走后出現右侧小腿疼痛1月,加重1天再次住院,病人行走十余米随即出现右侧小腿疼痛,休息几分钟即可缓解,10天住院期间症状曾有缓解,1天前行走3~4步后右小腿及右侧足趾疼痛明显,伴足踝以下麻木。查体右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查右侧下肢动脉超声:右侧下肢动脉硬化并多发斑快形成,右侧股深动脉中重度狭窄,右侧国动脉闭塞,诊断:右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皮下注射、疏血通活血化瘀,阿托伐他汀钙10mg将血脂、稳定斑块,18天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控制血压治疗。2010年03月10日晨起时发现患者言语笨拙,右侧肢体无力,行走拖曳半天再次来院,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右侧小脑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阿托伐他汀钙10mg,疏血通活血化瘀治疗,症状好转13天出院,继续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及控制血压治疗。2010年09月12日因胸闷乏力1天在我院心内科治疗,诊断为冠状动脉粥应硬化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缓慢型),心功能III级,治疗8天好转出院,出院后服用阿司匹林、鲁南欣康、速尿、螺内酯治疗。2010年09月25日进食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流利、左上肢麻木2小时入院,诊断脑栓塞,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低分子肝素钙5000u iH q12h,活血化瘀药静滴治疗,症状好转6天自动出院,继续口服阿司匹林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bid,缬沙坦分散片80mg qd,鲁南欣康20mg bid ,螺内酯20mg tid 治疗。2010年10月12日休息时突然出现言语含糊不清住院,诊断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用药14天时出现胸闷、心前区紧缩感、烦躁,持续2小时缓解,查心电图无变化,心肌酶有动态变化,考虑并发急性心肌梗死,配合硝酸酯类扩冠、吸氧治疗10天,偶有后背发紧感,持续1~2分钟可自行缓解,自动出院,口服药不变。2011年09月12日在静坐时突然出现左上肢感觉异常,左手持物时没有感觉,无其他不适,颅脑CT显示右侧小脑软化灶、双侧脑梗死、右侧脑软化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诊断脑梗死,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单位,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治疗8天,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阿司匹林、蚓激酶及控制血压药物长期服用,随访1月、3月、6个月,未再出现脑、心、肢体症状波动,未发现出血等不良反应,停用蚓激酶,余药物不变,继续随访。2012年07月08日起床时出现头晕、言语不清/走路不稳,再次诊断脑梗死,给予蚓激酶60万单位,日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活血化瘀治疗,9天症状大部分缓解出院。继续口服给予蚓激酶60万单位,日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及控制血压药物,随访1月、3月、6月,心、脑、肢体症状无复发,蚓激酶减量至30万单位,日3次,余不变,继续随访至12月、24个月,症状稳定,无不良反应。至2014年12月24日,病人因胸闷憋气半天再次来院,查体双侧肺底可闻及小水泡音,诊断为心功能IV级,予强心利尿营养心肌治疗,10天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口服阿司匹林0.1qn、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bid,缬沙坦分散片80mg qd,鲁南欣康20mg bid ,螺内酯20mg qd 治疗。出院1周病人突然出现不认识家属,胡言乱语,再次来院,查颅脑MRI显示右侧枕叶颞叶大面积脑梗死,MRA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右侧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右侧椎动脉轻、中度狭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改善脑血循、抗凝、降纤治疗,并注意限制入液量及减慢静脉滴速防止心功能衰竭发生,10天症状部分缓解出院。出院后方案:蚓激酶60万单位,日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阿托伐他汀钙20mg qn,及控制血压药物,随访1月症状稳定,改蚓激酶30万单位,日3次,随访半年,病人症状稳定。
讨论
回顾性分析,本例病人因血管事件分别于2009年3次住院,2010年4次住院,2011年1次住院,2012年1次住院,2014年1次住院。第一次发病反复摔跤考虑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摔倒后影像检查发现脑出血,是外伤性脑出血?或者高血压性脑出血?前者的可能性更大,治疗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防脑梗死治疗上没引起重视。第二次发作,活动中发病,即刻达高峰的形式,结合房颤病史,更支持心源性脑栓塞,根据目前的指南,更推荐华法林抗凝,但是,病人既往有脑出血性质不明,高龄,不能配合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故而仍然推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积极控制高血压。第三次住院,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超声检查证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中重度狭窄,诊断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仍推荐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治疗。第四次发作,休息中发病,拒绝颈动脉超声检查,医院条件限制,不能行CTA、MRA等血管检查,不能确定是否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继续上次预防方案。半年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第五次住院,对于伴有心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仍推荐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续服。出院1周,第六次住院,发病过程仍支持栓塞性质,心源性栓塞可能性大,继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控制血压治疗。1月后第7次住院,休息中发病,持续治疗中又出现急性心梗,结合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史,更支持全身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继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0.1qn、阿托伐他汀钙20mgqn、控制血压。9个月后第8次住院,安静下发病,脑梗死病因不明,考虑到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及他汀强化降脂稳定斑块治疗,病人仍反复发生脑、心血管病事件,分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考虑阿司匹林抵抗,可以考虑更换氯吡格雷治疗;第二,每次发病均为心源性栓塞,抗凝更为有效。综合病人及家属意愿,华法林不能配合使用。经查阅资料,董强等[1]发现蚓激酶肠溶胶囊作为一种口服抗凝药,具有直接水解纤维蛋白酶、激活纤溶系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的功能,从而能干预凝血,激活纤溶,改善血液黏稠度,并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刘春甦等[2]发现蚓激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纤溶活性指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结合本病入全身多处大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房颤证据,蚓激酶胶囊既能抗血小板,又能激活纤溶系统、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作用,符合病人病理机制特点,试用蚓激酶治疗,半年无复发,停用四个月再次发病并第9次发生脑梗死住院,再次使用蚓激酶胶囊治疗,随访2年,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2014年12月因心功能不全住院,停用蚓激酶,出院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托伐他汀钙强化稳定斑块治疗,仅1周再次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提示双抗不能预防本病人的脑梗死发生。目前的MRA证实颅内动脉多处中重度狭窄,即存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证据,又存在心源性栓塞的证据,符合脑梗死TOAST分型中存在多种明确病因但不能明确是哪种病因的。本例为原因不明型脑梗死患者,没能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不能确定华法林的效果,但是可以确定,蚓激酶二级预防疗效较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有效,虽为高龄患者,安全性好,没有发现出血,化验检查肝功、肾功、血凝、血细胞分析均正常,与陆强峰、左 懿等[3,4]研究一致,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强,乔健等。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3):257-260
[2] 刘春甦,陈军。蚓激酶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干预及预防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33): 85-86
[3] 陆强峰,徐红等。蚓激酶肠溶胶囊预防老年脑梗死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5(6):95-95
[4] 左懿,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