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放任、随意与浮躁,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1.自主:既要凸显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案例1]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公园里卖气球的场面,孩子们在买气球。
师: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生A:15-10+1=6;
生B:10-9=1,1+5=6;
生C:因为9+6=15,所以15-9=6;
生D:9=5+4,5-5=0,10-4=6。
……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略)。
[反思]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目前,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不管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想 、如何表达,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或者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教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一个“导”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人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2.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反思]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3.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
[案例3]教学片段: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二册《三角形的外角和》
引入新课后,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出两个三角形;第二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两个角,拼放在另一个角的外角上,正好重合;第三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拼放在一起,三个外角组成一个周角。
部分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共三条,余略)。
[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学生都在探索和体验,动手"做数学",过程由学生完成,结论由学生得出,教师基本上没有讲授,没有进行分析和推理论证。然而数学知识单靠学生探究、体验就能获取吗?这样获取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吗?另外,许多学生第三个结论还未得出已经下课了,过度的探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允许。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改变了以往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但学习方式的改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一种方式去代替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每节课都去亲自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既无必要,更不现实。一些名词、概念、事实等只能用陈述和讲解的方式传授,如负数的表示,在数字前面加"-"号,告诉学生就行了;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也是不好操作和体验的,这类知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
适时抓住学生的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因此,在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条件,“该出手时才出手”。具体做到:(1)激发探究兴趣。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是否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这种探究兴趣很难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兴趣诱导学生认真思考、乐于探究。(2)把握探究时机。(3)提炼探究问题。备课时,教师要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对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组织探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4.整合:数学课别变了昧
[案例4] 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反思]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应该肯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将使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
现在的活动有相当部分是随意和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须要改进的。
收稿日期:2009-06-01
1.自主:既要凸显主体,也要体现主导
[案例1]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公园里卖气球的场面,孩子们在买气球。
师:总共有15个气球,卖掉了9个,还有几个?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生A:15-10+1=6;
生B:10-9=1,1+5=6;
生C:因为9+6=15,所以15-9=6;
生D:9=5+4,5-5=0,10-4=6。
……
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问题(略)。
[反思]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从表面上看,教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个体差异,但是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的限制,他的个人思考、个性的理解并不是最佳的、正确的。目前,数学教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切让学生说了算。不管学生如何理解、如何想 、如何表达,总是一味地肯定和表扬;或者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想用什么方式学习就用什么方式学习”……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其自流。
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的做法;现在,我们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中又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教师在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时,也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该否定的就不予以否定;不能说要“赏识孩子”,该引导的就不予以引导。对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对一些是非分明的问题,教师应毫不含糊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指点迷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一个“导”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出现偏差、走人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维卡壳时,要“辅导”。
2.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反思]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3.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
[案例3]教学片段: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二册《三角形的外角和》
引入新课后,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出两个三角形;第二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两个角,拼放在另一个角的外角上,正好重合;第三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拼放在一起,三个外角组成一个周角。
部分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共三条,余略)。
[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学生都在探索和体验,动手"做数学",过程由学生完成,结论由学生得出,教师基本上没有讲授,没有进行分析和推理论证。然而数学知识单靠学生探究、体验就能获取吗?这样获取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吗?另外,许多学生第三个结论还未得出已经下课了,过度的探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允许。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改变了以往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但学习方式的改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一种方式去代替另一种方式,让学生每节课都去亲自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既无必要,更不现实。一些名词、概念、事实等只能用陈述和讲解的方式传授,如负数的表示,在数字前面加"-"号,告诉学生就行了;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也是不好操作和体验的,这类知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
适时抓住学生的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环节。因此,在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正确把握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条件,“该出手时才出手”。具体做到:(1)激发探究兴趣。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是否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这种探究兴趣很难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兴趣诱导学生认真思考、乐于探究。(2)把握探究时机。(3)提炼探究问题。备课时,教师要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对哪些问题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组织探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4.整合:数学课别变了昧
[案例4] 教学片段: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3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文具柜前购物。学生争先恐后地用仿真样币"购买"铅笔、本子、橡皮等。10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仍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买"来的物品,旁若无人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反思]本节课的任务是"认识人民币",但在购物活动中,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物品上,"买者"和"卖者"都不去注意币值大小,对物品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人民币。从形式上看,学生积极性高,主动地投入和参与了学习活动,活动中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活动与认识人民币有多大关联?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改变以往数学教学忽视学生实践和感性操作的倾向。应该肯定,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设计购物场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但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内在品质,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用活动这一外显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强调数学教育生活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育特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实现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将使活动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实效。
现在的活动有相当部分是随意和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绝对化倾向,一味地强调活动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主题,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必须要改进的。
收稿日期:200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