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堆旁的一把小椅子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姬的侧面。她正和剧组的化妆师一同打理着自己的头发。因为拍的是很平民化的戏。衣服朴素,妆容简单。看不到明星应有的光鲜亮丽。但平淡中的美却更让人动容。我留意到她脚上的鞋,那是浑身的行头中惟一不属于剧组的。凉拖上的蝴蝶结给我的感觉是:虽已到中年。可她依然有颗孩童一样的心。散发着青春的律动。
王姬。生于1962年,1976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基建工程兵文工团任舞蹈演员。1980年应香港凤凰影业公司邀请,在故事片《塞外夺宝》中首次登上银幕。1981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大专学员班,参加过《家》、《红白喜事》等话剧的演出。曾在北京电视台任节目主持人。主要获奖作品:1985年《秋天的旋律》获文化部优秀表演奖;1994年《北京人在纽约》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95年《红粉》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97年《雷雨》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提名;2003年获金鹰20年突出成就奖;2004年获第五届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表演艺术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
多种角色多重精彩
王姬14岁当兵到部队文工团从事舞蹈表演,转业后进入北京人艺做话剧演员,之后又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节目,现在更多的是接演电视剧,每个阶段她都有不同的精彩。
跟记者聊起这个话题,她坦言:“这些年走过来,更多的时间放在电视剧的表演上,所以自己可能更胜任演员这个角色。当年在北京电视台主持《家庭百秒知识竞赛》,那个节目应该算是中国第一个主持人不拿讲稿的,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感谢很多老北京人还记得。当时觉得自己还小,童言无忌吧,没有那么多错误可犯。”
说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她都是轻描淡写,不时有爽朗的笑声。丰富的经历在外人看来很不简单,而她能看淡这一切,逝去的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过多的印记,但心是渐渐成熟的吧。
踏上美国充电之旅
1988年,王姬赶上了出国热的中末班车。她只是淡淡地说:“离开北京人艺,选择赴美求学,主、客观的原因都有!但我一直觉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多的是想充实自己。”
虽说那时是出国的热潮,但真的要到一个语言无法沟通的国度,没有勇气是无法说服自己的。1988年赴美,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世界文化和艺术系攻读表演本科,两年后毕业,1989年底曾进入洛杉矶华文报业工作,后进入WALNUTINN汽车旅馆担任经理,1990年进入北美卫星电视台担任新闻播报员。在美国的日子,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求学之路从最初的只懂三句外语,到顺利修完课程。工作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不是最初就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相信终有收获。
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这样的胆识,自信、坚韧、执著,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甜美。独居美国三年后,饱尝思念之苦的王姬与初恋终成眷属,以后的日子再苦再难,有他的存在,便不觉得辛苦。
幸福中的缺憾也是美
我以为一个幸福的女人,会愿意谈及她的爱情,可她告诉我:“这个年龄已经不再适合谈爱情,爱情似乎已经很遥远,成为昨日篇。”虽然这样说,但她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却无声地诉说着她的甜蜜,虽然没有了年少时的激情,但相伴走过20年的那份对爱情的笃定是深植两人心中的。
《北京人在纽约》中阿春的塑造深入人心,这部片子带给她太多的掌声、荣誉,可同时也给了她无法承受的痛,因为拍戏的辛苦,她有了一个有些缺陷的孩子。都说面对媒体、面对这样的问题,她可以平静地应对,但我却看到了她眼中的泪光,那样一个坚强的女人,也是有软肋的,让人不忍去触碰。不愿在人前展现她的脆弱,亦或是为了让关心她的读者放心,她说:“儿子现在挺好的,不过我还是会带着他去看不同的医生,作为母亲,总是希望会有奇迹出现的,总觉得不应该这样,或者不会就是这样,但也在试着接受命运,总之,尽人事听天命吧。”
坚毅中的柔情最动人。她是明星,但她也是一位母亲,与普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她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即使耗尽她的全部能量。
霸气中的温存
很多人对王姬的评价都是自信、坚强,甚至有些像男人,真正接触下来,觉得她心中有她的苦,只是她不去表现,总是呈现阳光的一面给人。正如她自己所说;“人有多少冷,就有多少热,有坚强也有脆弱。有些事说一说、吵一吵就宣泄出去了,而有些事情一定要自己去承受,躲是躲不掉的,勇敢面对上帝,给你什么你就去接受什么。”
可能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想到了很多,眼神似乎有些游离,但并不妨碍她成熟的美。
到片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景,王姬正招呼着大家吃冰棍。“天太热,大伙都不容易,演员、工作人员在一起是一种缘分,现在越来越知道惜缘,小时侯不知道。进一个组,大概就有两个月的时间,像一个小集体,大家在一起其实挺快乐的。原来总是想拍完戏去享受享受,其实现在想想,做演员的一年365天,有300天在拍戏,实际上你对不起的就是这日子,要把每天都好好过。”
过了一会儿,又有王姬自制的冰咖啡喝,她对剧组人的体贴,让人看到大女人的温存。平静湖水的波澜不惊、烈日炎炎的热情奔放,融合在一个女人的身上,让她的美不容亵渎。
善待自己 珍爱生命
谈到侯耀文的离世,王姬说:“很遗憾、很惋惜,希望他一路走好、家人节哀。看到这些,更觉生命很可贵,要活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天,人到中年更要注意身体。在剧组的日子可能没有大块儿的时间到外面游山玩水,所以后备箱里常带着羽毛球、毽子、沙包、网球、飞碟,各种各样的娱乐装备,只要有空就让组里的人一起玩。拍起戏来没什么时间概念,不运动整个人就会感觉特别僵。”
“饰演过很多医生,对自己是有影响的,如果有来生,我可能会尝试做个医生,感觉那是个挺崇高、挺伟大的职业,能够直接解救人于苦难。”做演员也好,做医生也罢,她是那种真正从心底愿意付出的人,才会经常在公益活动中看到她的身影。“纯粹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每个人都希望参与一些大制作,但是如果需要付出不愿意付出的代价作为回报,就宁愿舍弃。”她所指的这种代价我并不清楚,但是我明白放弃大制作对演员意味着什么,没有阅历、没有感悟的人,很难做到舍弃。
娓娓道来的一切,随意、自然中有着坚定、憧憬。尽管不再年轻,但她足够成熟、足够妩媚,中年女人的韵味在她身上达到极致。
王姬。生于1962年,1976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基建工程兵文工团任舞蹈演员。1980年应香港凤凰影业公司邀请,在故事片《塞外夺宝》中首次登上银幕。1981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大专学员班,参加过《家》、《红白喜事》等话剧的演出。曾在北京电视台任节目主持人。主要获奖作品:1985年《秋天的旋律》获文化部优秀表演奖;1994年《北京人在纽约》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95年《红粉》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97年《雷雨》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提名;2003年获金鹰20年突出成就奖;2004年获第五届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表演艺术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
多种角色多重精彩
王姬14岁当兵到部队文工团从事舞蹈表演,转业后进入北京人艺做话剧演员,之后又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节目,现在更多的是接演电视剧,每个阶段她都有不同的精彩。
跟记者聊起这个话题,她坦言:“这些年走过来,更多的时间放在电视剧的表演上,所以自己可能更胜任演员这个角色。当年在北京电视台主持《家庭百秒知识竞赛》,那个节目应该算是中国第一个主持人不拿讲稿的,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感谢很多老北京人还记得。当时觉得自己还小,童言无忌吧,没有那么多错误可犯。”
说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她都是轻描淡写,不时有爽朗的笑声。丰富的经历在外人看来很不简单,而她能看淡这一切,逝去的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过多的印记,但心是渐渐成熟的吧。
踏上美国充电之旅
1988年,王姬赶上了出国热的中末班车。她只是淡淡地说:“离开北京人艺,选择赴美求学,主、客观的原因都有!但我一直觉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多的是想充实自己。”
虽说那时是出国的热潮,但真的要到一个语言无法沟通的国度,没有勇气是无法说服自己的。1988年赴美,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世界文化和艺术系攻读表演本科,两年后毕业,1989年底曾进入洛杉矶华文报业工作,后进入WALNUTINN汽车旅馆担任经理,1990年进入北美卫星电视台担任新闻播报员。在美国的日子,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求学之路从最初的只懂三句外语,到顺利修完课程。工作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不是最初就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相信终有收获。
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这样的胆识,自信、坚韧、执著,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甜美。独居美国三年后,饱尝思念之苦的王姬与初恋终成眷属,以后的日子再苦再难,有他的存在,便不觉得辛苦。
幸福中的缺憾也是美
我以为一个幸福的女人,会愿意谈及她的爱情,可她告诉我:“这个年龄已经不再适合谈爱情,爱情似乎已经很遥远,成为昨日篇。”虽然这样说,但她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却无声地诉说着她的甜蜜,虽然没有了年少时的激情,但相伴走过20年的那份对爱情的笃定是深植两人心中的。
《北京人在纽约》中阿春的塑造深入人心,这部片子带给她太多的掌声、荣誉,可同时也给了她无法承受的痛,因为拍戏的辛苦,她有了一个有些缺陷的孩子。都说面对媒体、面对这样的问题,她可以平静地应对,但我却看到了她眼中的泪光,那样一个坚强的女人,也是有软肋的,让人不忍去触碰。不愿在人前展现她的脆弱,亦或是为了让关心她的读者放心,她说:“儿子现在挺好的,不过我还是会带着他去看不同的医生,作为母亲,总是希望会有奇迹出现的,总觉得不应该这样,或者不会就是这样,但也在试着接受命运,总之,尽人事听天命吧。”
坚毅中的柔情最动人。她是明星,但她也是一位母亲,与普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她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即使耗尽她的全部能量。
霸气中的温存
很多人对王姬的评价都是自信、坚强,甚至有些像男人,真正接触下来,觉得她心中有她的苦,只是她不去表现,总是呈现阳光的一面给人。正如她自己所说;“人有多少冷,就有多少热,有坚强也有脆弱。有些事说一说、吵一吵就宣泄出去了,而有些事情一定要自己去承受,躲是躲不掉的,勇敢面对上帝,给你什么你就去接受什么。”
可能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想到了很多,眼神似乎有些游离,但并不妨碍她成熟的美。
到片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景,王姬正招呼着大家吃冰棍。“天太热,大伙都不容易,演员、工作人员在一起是一种缘分,现在越来越知道惜缘,小时侯不知道。进一个组,大概就有两个月的时间,像一个小集体,大家在一起其实挺快乐的。原来总是想拍完戏去享受享受,其实现在想想,做演员的一年365天,有300天在拍戏,实际上你对不起的就是这日子,要把每天都好好过。”
过了一会儿,又有王姬自制的冰咖啡喝,她对剧组人的体贴,让人看到大女人的温存。平静湖水的波澜不惊、烈日炎炎的热情奔放,融合在一个女人的身上,让她的美不容亵渎。
善待自己 珍爱生命
谈到侯耀文的离世,王姬说:“很遗憾、很惋惜,希望他一路走好、家人节哀。看到这些,更觉生命很可贵,要活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天,人到中年更要注意身体。在剧组的日子可能没有大块儿的时间到外面游山玩水,所以后备箱里常带着羽毛球、毽子、沙包、网球、飞碟,各种各样的娱乐装备,只要有空就让组里的人一起玩。拍起戏来没什么时间概念,不运动整个人就会感觉特别僵。”
“饰演过很多医生,对自己是有影响的,如果有来生,我可能会尝试做个医生,感觉那是个挺崇高、挺伟大的职业,能够直接解救人于苦难。”做演员也好,做医生也罢,她是那种真正从心底愿意付出的人,才会经常在公益活动中看到她的身影。“纯粹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每个人都希望参与一些大制作,但是如果需要付出不愿意付出的代价作为回报,就宁愿舍弃。”她所指的这种代价我并不清楚,但是我明白放弃大制作对演员意味着什么,没有阅历、没有感悟的人,很难做到舍弃。
娓娓道来的一切,随意、自然中有着坚定、憧憬。尽管不再年轻,但她足够成熟、足够妩媚,中年女人的韵味在她身上达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