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除了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直接经验,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技能的另一必要途径。然而当前中国人的阅读量却明显不足,多数人尤其是学生阶层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学生的学习内容仅仅从课本课文当中获取经验知识,在课外阅读上的积累、收获与反思收效甚微。中学阶段是塑造学生性格,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中學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采用有效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兴趣激发;策略探讨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动机,尤其在中学阶段,迫于繁重学业的压力, 大量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对于学生应试考核成绩的影响很小,可以说,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用于丰富课外阅读量,却不能在学习成绩上有所反馈和收益,使得学生缺乏相应的阅读动机。其次,中学阶段本身课业紧张,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稀少,且缺少相对应的娱乐活动,碎片化的时间管理难以满足学生长期的阅读需求,使得学生本身的阅读效率有所下降。综上,当前中学生难以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原因在于大量投入成本的课外阅读与短期应试收益不成正比,以及碎片化休息时间与长期阅读习惯养成难以统一。
1. 统合阅读教学与短期应试的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长期阅读教学和短期应试考核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即,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不管是兴趣的激发亦或是习惯的养成,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并养成学生通过阅读进而自我反思的意识;而应试考核教学却是一个短期的教学过程,其目的在于对学生阶段性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分析,从而调整教育教学方针,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发展挖掘学生的技能。想要统合长期阅读教学与短期应试教学的关系,需要教师做到折中处理,即缩短阅读教学的长效性,并延长应试教学的阶段性。教师在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时,应该优先选择篇幅较短、内容精简、主题明确的优质作品,一般不超过两万字的中短篇作品最为适宜。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通篇故事的阅读,并形成深刻的自我见解,即便于学生理解,又适应了学生休息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短期内积累大量的阅读素材,从而应用到生活实际和应试考核当中,以提高自身的课业水平。
2. 推荐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
其次,教师推荐的书目内容应该满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力求学生能够将当前的阅读内容应用到课业考试当中去,以做到将课外拓展阅读在课业考核当中的有效反馈。只有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用一定的形式反映在学生的成绩分数上,学生才能真正认真对待阅读活动。结合课外阅读与考试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动机,例如学生前不久才读过一篇优美短文,便在考试时以习作、阅读等内容被出在试卷当中,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当前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推荐,例如可以推荐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用于学生在纵向上挖掘对比作者的情感变化和人生轨迹;亦或者推荐不同作者在相同时期的作品,用于学生在横向上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多角度的观察和把握。同样,教师可以推荐与学生当前所学课文内容相近或主题相仿的拓展内容,以贴近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目,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对比反思的阅读习惯。
3. 碎片化阅读兴趣激发与习惯养成
最后,教师应该明确中学生的学习阶段特征,为了适应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应该积极转变阅读形式,采用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展开教学,不要求学生能整体通读全文,但求学生能从第三方的阅读讲解中获取收益。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资源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通过推荐给学生相应的书目点评视频和故事简介推文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学。凡是存在文本内容的地方都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因此音频视频同样属于阅读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使用“喜马拉雅”、“为你读诗”等软件,抽取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听书阅读,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虽然效率上不能与通读原文相比,但仍旧能够起到不错的阅读效果,甚至更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集中围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当中主要存在的两点问题,并分别提出了三点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应该是长期教学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考虑如何将长期阅读教学与短期应试教学相结合,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又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反映在学习成绩上,从而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动机和学习动机。最后,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用以换取学生的积极配合,以此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平.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课文阅读兴趣[J].科学与财富,2015.(20):175
[2] 赵娟娟.点燃激情,享受阅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1):21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兴趣激发;策略探讨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动机,尤其在中学阶段,迫于繁重学业的压力, 大量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对于学生应试考核成绩的影响很小,可以说,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用于丰富课外阅读量,却不能在学习成绩上有所反馈和收益,使得学生缺乏相应的阅读动机。其次,中学阶段本身课业紧张,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稀少,且缺少相对应的娱乐活动,碎片化的时间管理难以满足学生长期的阅读需求,使得学生本身的阅读效率有所下降。综上,当前中学生难以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原因在于大量投入成本的课外阅读与短期应试收益不成正比,以及碎片化休息时间与长期阅读习惯养成难以统一。
1. 统合阅读教学与短期应试的关系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长期阅读教学和短期应试考核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即,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不管是兴趣的激发亦或是习惯的养成,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并养成学生通过阅读进而自我反思的意识;而应试考核教学却是一个短期的教学过程,其目的在于对学生阶段性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分析,从而调整教育教学方针,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发展挖掘学生的技能。想要统合长期阅读教学与短期应试教学的关系,需要教师做到折中处理,即缩短阅读教学的长效性,并延长应试教学的阶段性。教师在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时,应该优先选择篇幅较短、内容精简、主题明确的优质作品,一般不超过两万字的中短篇作品最为适宜。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通篇故事的阅读,并形成深刻的自我见解,即便于学生理解,又适应了学生休息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短期内积累大量的阅读素材,从而应用到生活实际和应试考核当中,以提高自身的课业水平。
2. 推荐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
其次,教师推荐的书目内容应该满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力求学生能够将当前的阅读内容应用到课业考试当中去,以做到将课外拓展阅读在课业考核当中的有效反馈。只有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用一定的形式反映在学生的成绩分数上,学生才能真正认真对待阅读活动。结合课外阅读与考试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动机,例如学生前不久才读过一篇优美短文,便在考试时以习作、阅读等内容被出在试卷当中,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课外阅读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发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当前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推荐,例如可以推荐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用于学生在纵向上挖掘对比作者的情感变化和人生轨迹;亦或者推荐不同作者在相同时期的作品,用于学生在横向上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多角度的观察和把握。同样,教师可以推荐与学生当前所学课文内容相近或主题相仿的拓展内容,以贴近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目,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对比反思的阅读习惯。
3. 碎片化阅读兴趣激发与习惯养成
最后,教师应该明确中学生的学习阶段特征,为了适应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应该积极转变阅读形式,采用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展开教学,不要求学生能整体通读全文,但求学生能从第三方的阅读讲解中获取收益。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资源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通过推荐给学生相应的书目点评视频和故事简介推文的方式展开阅读教学。凡是存在文本内容的地方都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因此音频视频同样属于阅读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使用“喜马拉雅”、“为你读诗”等软件,抽取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听书阅读,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虽然效率上不能与通读原文相比,但仍旧能够起到不错的阅读效果,甚至更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集中围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当中主要存在的两点问题,并分别提出了三点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应该是长期教学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考虑如何将长期阅读教学与短期应试教学相结合,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又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切实反映在学习成绩上,从而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动机和学习动机。最后,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用以换取学生的积极配合,以此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平.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课文阅读兴趣[J].科学与财富,2015.(20):175
[2] 赵娟娟.点燃激情,享受阅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