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原先只有在第三学段中才出现的小古文提前到了第二学段,并且在数量上也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们对这些新出现的小古文教学上的困惑。笔者将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对项目式学习视野下的小古文教学进行浅探。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小古文 支架式
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原先只有在第三学段中才出现的小古文提前到了第二学段,并且在数量上也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们对这些新出现的小古文教学上的困惑。笔者将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对项目式学习视野下的小古文教学进行浅探。
一、激发兴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对于第一次接触小古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降低其对古文的畏惧情绪,消除其心里的陌生感、距离感,无疑是迈出小古文教学的第一步。
在教学《司马光》这篇小古文时,教师可以从司马光入手,创设情境,以介绍一个新朋友的形式引入课文。再勾连起一年级学过的《姓氏歌》,回忆单姓和复姓的区别,让学生发现并介绍新朋友司马光的姓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其对古文的天然畏惧情绪。
二、巧用支架,熟读精思子自知
(一)诵读支架,实现小古文“破冰”之举
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反复地诵读无疑是学习小古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文言文除了要读流利、读正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读出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这一点,光靠学生自己研究,是很难达到的。
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教师可以勾连前面《不懂就要问》中所学,提议学生们学着古人的样子,先听老师读一遍,并用停顿符号做个记号,再进行跟读。这样,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诵读,有目标,有方法,在反复的练习中也会慢慢领悟到文言文的魅力,为之后的内容理解“破冰”。
(二)理解支架,让小古文化繁为简
理解文言文,向来是古文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教师们可以尝试搭建不同的理解支架,让小古文化繁为简。
同为古人写的文章,古诗和古文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古诗时所用的方法,进而过渡到古文当中的注释。
作为百姓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司马光》这篇小古文之前,其实都对其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大胆地去猜测故事的情节,以补足文章大意。比如在教学“登瓮”时,教材只给出了“瓮”的注释,即口小肚大的陶器,而“登”怎么解释,就可以靠猜情节这一方法去实现。根据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猜出“登”就是“爬”的意思,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也为深入学习小古文排除了困难。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比起枯燥无味的文字,生动形象的画面更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司马光》作为一个小古文故事,是由多个情节连贯组成的,每一个情节都对应了一种画面,如果能够将这些画面具象化,那么就会大大帮助学生们的理解。
(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复述故事,是学习小古文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小古文的复述策略也是多样的。这里主要提供三种方式进行分享。
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进行复述。《司马光》作为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蕴含了单元教学目标即“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插入其行文的顺序进行讲解即事情的发展顺序,让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依次说清楚。
以动词为线索进行复述。《司马光》一文中的九个动词生动形象:“戏、登、跌、弃、持、击、破、迸、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表演,深刻体会关键词的表达,从而感受小古文的趣味。
借助图片复述故事。和上述理解支架中的想画面雷同,在复述故事时,对应的画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复述故事变得简单有趣,学生也更乐于接受。
三、拓展延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句话放到小古文教学中也是通用的。文言文作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其独特的语法格式自成一套体系。当下,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将文言文语法体系内化吸收,可谓“登天之举”,但从某些具体词句入手,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始慢慢接触些“皮毛”,对于之后阶段的学习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选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常常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而在小古文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应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的程度。
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有一句倒装句正好适用于这个范围:“群儿戏于庭”,解释为“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和我们平时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进而抛出问题:“如果是用我们常用的语序,这句话应该怎么说呢?”学生们通过自主讨论研究,将几个字重新排列顺序,进而得出结论:应该是“群儿于庭戏”。对于给出答案的学生,教师即时给予肯定,并简单引入“倒装”这一专业名词概念,也可以不直接点名“倒装”,只要让学生明白古文句式独特这一知识点即可。
除此之外,为了巩固该知识点,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如:用相同的句式“(人物)+(动词)+于+(地点)”来仿写几句话。学生们稍作思考,也能写出不错的句子,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的积极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祁东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M]. 2019.7.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小古文 支架式
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原先只有在第三学段中才出现的小古文提前到了第二学段,并且在数量上也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们对这些新出现的小古文教学上的困惑。笔者将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对项目式学习视野下的小古文教学进行浅探。
一、激发兴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对于第一次接触小古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降低其对古文的畏惧情绪,消除其心里的陌生感、距离感,无疑是迈出小古文教学的第一步。
在教学《司马光》这篇小古文时,教师可以从司马光入手,创设情境,以介绍一个新朋友的形式引入课文。再勾连起一年级学过的《姓氏歌》,回忆单姓和复姓的区别,让学生发现并介绍新朋友司马光的姓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其对古文的天然畏惧情绪。
二、巧用支架,熟读精思子自知
(一)诵读支架,实现小古文“破冰”之举
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反复地诵读无疑是学习小古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文言文除了要读流利、读正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读出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这一点,光靠学生自己研究,是很难达到的。
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教师可以勾连前面《不懂就要问》中所学,提议学生们学着古人的样子,先听老师读一遍,并用停顿符号做个记号,再进行跟读。这样,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诵读,有目标,有方法,在反复的练习中也会慢慢领悟到文言文的魅力,为之后的内容理解“破冰”。
(二)理解支架,让小古文化繁为简
理解文言文,向来是古文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教师们可以尝试搭建不同的理解支架,让小古文化繁为简。
同为古人写的文章,古诗和古文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古诗时所用的方法,进而过渡到古文当中的注释。
作为百姓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司马光》这篇小古文之前,其实都对其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大胆地去猜测故事的情节,以补足文章大意。比如在教学“登瓮”时,教材只给出了“瓮”的注释,即口小肚大的陶器,而“登”怎么解释,就可以靠猜情节这一方法去实现。根据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猜出“登”就是“爬”的意思,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也为深入学习小古文排除了困难。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比起枯燥无味的文字,生动形象的画面更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司马光》作为一个小古文故事,是由多个情节连贯组成的,每一个情节都对应了一种画面,如果能够将这些画面具象化,那么就会大大帮助学生们的理解。
(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复述故事,是学习小古文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小古文的复述策略也是多样的。这里主要提供三种方式进行分享。
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进行复述。《司马光》作为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蕴含了单元教学目标即“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插入其行文的顺序进行讲解即事情的发展顺序,让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依次说清楚。
以动词为线索进行复述。《司马光》一文中的九个动词生动形象:“戏、登、跌、弃、持、击、破、迸、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表演,深刻体会关键词的表达,从而感受小古文的趣味。
借助图片复述故事。和上述理解支架中的想画面雷同,在复述故事时,对应的画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让复述故事变得简单有趣,学生也更乐于接受。
三、拓展延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句话放到小古文教学中也是通用的。文言文作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其独特的语法格式自成一套体系。当下,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将文言文语法体系内化吸收,可谓“登天之举”,但从某些具体词句入手,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始慢慢接触些“皮毛”,对于之后阶段的学习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选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常常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而在小古文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应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最好是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的程度。
在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有一句倒装句正好适用于这个范围:“群儿戏于庭”,解释为“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和我们平时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进而抛出问题:“如果是用我们常用的语序,这句话应该怎么说呢?”学生们通过自主讨论研究,将几个字重新排列顺序,进而得出结论:应该是“群儿于庭戏”。对于给出答案的学生,教师即时给予肯定,并简单引入“倒装”这一专业名词概念,也可以不直接点名“倒装”,只要让学生明白古文句式独特这一知识点即可。
除此之外,为了巩固该知识点,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如:用相同的句式“(人物)+(动词)+于+(地点)”来仿写几句话。学生们稍作思考,也能写出不错的句子,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的积极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祁东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M]. 2019.7.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