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儿童管理是计划免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难点。从2007年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和文明城市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下,崇川区逐步形成了由政府牵头、部门参与和卫生把关的工作机制,加强了各职能部门间的协作,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依法对流动儿童实施管理。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实行网络化管理、强化指标考核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摸索出一些流动儿童管理方法,提高了综合管理效能,计划免疫主要指标不断上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基层防保网络,切实加强部门合作
在区卫生局和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管理预防保健网络,街道成立流动儿童管理小组,组长由街道办党政领导担任,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了以社区计卫专干为主线,以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为依托的流动儿童管理信息网络,各社区指定专人负责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召开街道计划免疫工作例会,加强了卫生部门与社区工作人员相互之问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各自掌握的流动儿童基数资料信息的作用,达到流动人口资料信息共享,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协调开展。
2 明确职能部门职责,流动儿童规范管理
为做好流动儿童计免工作管理,区政府下发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办法》。按文件精神要求,卫生院(所)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主要单位,要做好牵头联络工作,加强与公安、教育、宣传、计生等部门及村居相关人员的合作,共同抓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社区计卫专干在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或流动人口协管员在进行流动人口管理、办理暂住证等手续时,应查验其家庭内儿童的预防接种证,督促未在本地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街道预防卫生所补办预防接种证和补种疫苗。每月定期向街道卫生所上报《崇川区0~7岁流动儿童情况月报表》。为充分调动社区计卫专干和协管员的积极性,实施了《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考核奖励办法》,进行经济奖励与每月考核挂钩。教育部门按规定坚持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验证制度。在接受儿童时应查验接种证,并告知家长必须凭《预防接种证》办理入托入园、入学等手续,以促进流动儿童及无证者到辖区卫生机构进行漏种儿童的补证与补种工作。
3 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全面普种一类疫苗
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形式多方位、反复的开展计划免疫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同时大力推行适龄儿童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让家长们无经济负担之忧,这些措施将提高家长的防病意识和对计免工作认知度,接种疫苗由“被动”转为“主动”,使流动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服务状况得以改观。
4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随着免疫规划信息平台的启动,目前我省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基本资料,实行按条形码、票据编号录入电脑,解决以户口所在地人口为管理范围的计免管理模式的限制,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全部实行计算机联网和数据的双向传输。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无定所、搬迁频繁、来去不定跨地区的流动儿童个案接种资料异地交换和查验的难题。此项举措的推出将极大方便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只要适龄儿童持有条形码的接种证,便可在就近任何一家计划免疫网络接种点为小孩及时接种应种疫苗,接种相关资料直接上传到数据库,无需再像以前一样,必须领着孩子到建卡所在地才能予以预防接种。此项举措的实施预示我市儿童计划免疫步入自动化、网络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也为防病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5 注重部门自身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防疫部门的自身建设,强化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综合管理,根据流动儿童分布的不同情况,卫生所人员按辖区实行工作分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每月对登记的流动儿童进行追踪管理,随时掌握新进新出儿童数量。加强流动儿童核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社区搜索流动儿童,尤其对车站、农贸市场、工地等流动人口较多的片段进行深入调查,对流动儿童及时建立免疫接种证,查漏补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而消除计划免疫薄弱环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方便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保证他们与本地儿童享受同等质量预防接种服务。日常注重对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1 建立基层防保网络,切实加强部门合作
在区卫生局和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管理预防保健网络,街道成立流动儿童管理小组,组长由街道办党政领导担任,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了以社区计卫专干为主线,以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为依托的流动儿童管理信息网络,各社区指定专人负责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召开街道计划免疫工作例会,加强了卫生部门与社区工作人员相互之问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各自掌握的流动儿童基数资料信息的作用,达到流动人口资料信息共享,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协调开展。
2 明确职能部门职责,流动儿童规范管理
为做好流动儿童计免工作管理,区政府下发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办法》。按文件精神要求,卫生院(所)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主要单位,要做好牵头联络工作,加强与公安、教育、宣传、计生等部门及村居相关人员的合作,共同抓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社区计卫专干在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或流动人口协管员在进行流动人口管理、办理暂住证等手续时,应查验其家庭内儿童的预防接种证,督促未在本地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监护人及时携带儿童到街道预防卫生所补办预防接种证和补种疫苗。每月定期向街道卫生所上报《崇川区0~7岁流动儿童情况月报表》。为充分调动社区计卫专干和协管员的积极性,实施了《社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考核奖励办法》,进行经济奖励与每月考核挂钩。教育部门按规定坚持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验证制度。在接受儿童时应查验接种证,并告知家长必须凭《预防接种证》办理入托入园、入学等手续,以促进流动儿童及无证者到辖区卫生机构进行漏种儿童的补证与补种工作。
3 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全面普种一类疫苗
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形式多方位、反复的开展计划免疫知识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同时大力推行适龄儿童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让家长们无经济负担之忧,这些措施将提高家长的防病意识和对计免工作认知度,接种疫苗由“被动”转为“主动”,使流动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服务状况得以改观。
4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随着免疫规划信息平台的启动,目前我省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基本资料,实行按条形码、票据编号录入电脑,解决以户口所在地人口为管理范围的计免管理模式的限制,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全部实行计算机联网和数据的双向传输。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无定所、搬迁频繁、来去不定跨地区的流动儿童个案接种资料异地交换和查验的难题。此项举措的推出将极大方便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只要适龄儿童持有条形码的接种证,便可在就近任何一家计划免疫网络接种点为小孩及时接种应种疫苗,接种相关资料直接上传到数据库,无需再像以前一样,必须领着孩子到建卡所在地才能予以预防接种。此项举措的实施预示我市儿童计划免疫步入自动化、网络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也为防病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5 注重部门自身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防疫部门的自身建设,强化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综合管理,根据流动儿童分布的不同情况,卫生所人员按辖区实行工作分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每月对登记的流动儿童进行追踪管理,随时掌握新进新出儿童数量。加强流动儿童核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社区搜索流动儿童,尤其对车站、农贸市场、工地等流动人口较多的片段进行深入调查,对流动儿童及时建立免疫接种证,查漏补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而消除计划免疫薄弱环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方便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保证他们与本地儿童享受同等质量预防接种服务。日常注重对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全面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