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当中国资本已成为全球资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中国在全球租借港口码头,保护中国资本和人员顺理成章。从现实反观历史,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应该以一种理性精神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在讨论近代中国历史时,把一部丰富多彩的近代中国变革史简约为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对于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就是资本输出,就是用资本对后发展国家进行疯狂掠夺。于是“帝国主义在中国”成为一个批判性最强的题目,只要探讨这个问题,无不将注意力放在外国资本对中国的剥削和超额剩余价值榨取上。
时至今日,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年超常规发展后,在经济上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用资本说话的能力,但中国绝没有“新殖民主义”或“新帝国主义”的政治诉求。中国资本对外输出,纯粹是商业性的,有资源的因素,有利润的冲动,但绝对没有政治诉求,其效果追求是双赢,是有助于该国经济自主发展的。
如果熟悉我们的近代中国历史表达,不难发现这些对今天中国的指责,其实就在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历史教材中。时过境迁,我们确实有必要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这样的问题,为中国未来发展,为中国资本在全球经济中健康增长提供一个合乎情理的理由。
资本确实像马克思《资本论》所分析的,具有榨取超额利润的冲突,这是资本的本性。资本也确实具有列宁所分析的特点,一旦在国内经济增长中过剩,必须向外输出时,总与一国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行动相关联。只是资本输出给被输出国所带来的后果,列宁的分析和我们过去几十年的表述,可能太表层化。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过资本输出的经历,没有对资本输出需要保护的切身感受。
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那时的中国人也曾敏感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郑观应就呼吁朝野注意这些国家的“商战”谋略。
当然,《马关条约》是在日本强权主使下的不平等条约。甲午海战战败之后,处于战败方的中国,派李鸿章赴日谈判,签下《马关条约》,李鸿章此后感慨道:“日本将成为终世之惠!”正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在资本入侵时的无力感,谈判中总是处于下风,导致我们对近代中国的表达,更集中于一部侵略的历史,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过去很多年,我们在解读铁路为什么在《马关条约》前不能在中国获得发展时,总是以为铁路理念与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相背离,总是说铁路所經地方破坏了中国的风水,因而被抵制被拒绝。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真实的。铁路在《马关条约》前无法在中国获得充分发展,主要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物流和人流;而那时中国之所以没有足够的物流和人流,是因为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而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主要原因也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而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开发资本,中国凭借自己的资本去开发矿产资源,去修筑铁路,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困难。
《马关条约》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个条约同意“日本臣民”有权在中国投资办厂,享受进出口政策优惠。根据条约体制,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人获得的这个权利一体共享。于是,在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干线迅速分段动工,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矿产资源很快获得开发。至1903年,铁路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巨大赢利空间的新兴产业,以致中国民间资本强烈要求政府将这些产业向他们开放,新兴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就在那个时刻产生。
外国资本对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像今天的中国资本在非洲一样,迅速带动了那儿的产业升级和资源开发。我们不能只说这就是经济侵略,这也是资本凭着本性寻找利润空间和价格洼地。
对于资本来说,不仅需要利润,更需要安全,因此东西洋各国在向中国投入巨大资本的同时,也在想办法为其资本营造安全保障。在政治上,各国加强与中国的联系,相继调整和扩大了驻华外交官。在军事上,各国都向中国沿海派遣了海军舰队,他们除了沿途担负各国远洋货运及人员来往安全,其实还对在中国境内的各国资产、人员负有安全使命。连带着,还有军事或商业基地构建。
在近代早期中国开发过程中,由于外国资本分量巨大,外国资本总是希望能在中国沿海寻找一个比较优良港口码头,建设一个基地。一方面用来外国远洋巨轮抵达后停泊和休整,另一方面具有海军基地性质。对于这些基地,清政府当时遵从商业原则去处理。大致以租借方式去解决,很少使用香港早期那种“永久割让”方式。有期限的租借,意味着这些国家只是拥有一定年份(一般为99年)使用权。在这个期限内,租借者有权投资有权维护,到期归还。这种纯商业租借方式并不涉及主权和领土完整。
事实上,当中国资本已成为全球资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中国在全球租借港口码头,保护中国资本和人员顺理成章。从现实反观历史,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应该以一种理性精神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在讨论近代中国历史时,把一部丰富多彩的近代中国变革史简约为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对于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就是资本输出,就是用资本对后发展国家进行疯狂掠夺。于是“帝国主义在中国”成为一个批判性最强的题目,只要探讨这个问题,无不将注意力放在外国资本对中国的剥削和超额剩余价值榨取上。
时至今日,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年超常规发展后,在经济上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用资本说话的能力,但中国绝没有“新殖民主义”或“新帝国主义”的政治诉求。中国资本对外输出,纯粹是商业性的,有资源的因素,有利润的冲动,但绝对没有政治诉求,其效果追求是双赢,是有助于该国经济自主发展的。
如果熟悉我们的近代中国历史表达,不难发现这些对今天中国的指责,其实就在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历史教材中。时过境迁,我们确实有必要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这样的问题,为中国未来发展,为中国资本在全球经济中健康增长提供一个合乎情理的理由。
资本确实像马克思《资本论》所分析的,具有榨取超额利润的冲突,这是资本的本性。资本也确实具有列宁所分析的特点,一旦在国内经济增长中过剩,必须向外输出时,总与一国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行动相关联。只是资本输出给被输出国所带来的后果,列宁的分析和我们过去几十年的表述,可能太表层化。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过资本输出的经历,没有对资本输出需要保护的切身感受。
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那时的中国人也曾敏感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郑观应就呼吁朝野注意这些国家的“商战”谋略。
当然,《马关条约》是在日本强权主使下的不平等条约。甲午海战战败之后,处于战败方的中国,派李鸿章赴日谈判,签下《马关条约》,李鸿章此后感慨道:“日本将成为终世之惠!”正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在资本入侵时的无力感,谈判中总是处于下风,导致我们对近代中国的表达,更集中于一部侵略的历史,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过去很多年,我们在解读铁路为什么在《马关条约》前不能在中国获得发展时,总是以为铁路理念与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相背离,总是说铁路所經地方破坏了中国的风水,因而被抵制被拒绝。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真实的。铁路在《马关条约》前无法在中国获得充分发展,主要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物流和人流;而那时中国之所以没有足够的物流和人流,是因为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而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主要原因也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而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开发资本,中国凭借自己的资本去开发矿产资源,去修筑铁路,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困难。
《马关条约》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个条约同意“日本臣民”有权在中国投资办厂,享受进出口政策优惠。根据条约体制,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人获得的这个权利一体共享。于是,在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干线迅速分段动工,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矿产资源很快获得开发。至1903年,铁路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巨大赢利空间的新兴产业,以致中国民间资本强烈要求政府将这些产业向他们开放,新兴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就在那个时刻产生。
外国资本对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像今天的中国资本在非洲一样,迅速带动了那儿的产业升级和资源开发。我们不能只说这就是经济侵略,这也是资本凭着本性寻找利润空间和价格洼地。
对于资本来说,不仅需要利润,更需要安全,因此东西洋各国在向中国投入巨大资本的同时,也在想办法为其资本营造安全保障。在政治上,各国加强与中国的联系,相继调整和扩大了驻华外交官。在军事上,各国都向中国沿海派遣了海军舰队,他们除了沿途担负各国远洋货运及人员来往安全,其实还对在中国境内的各国资产、人员负有安全使命。连带着,还有军事或商业基地构建。
在近代早期中国开发过程中,由于外国资本分量巨大,外国资本总是希望能在中国沿海寻找一个比较优良港口码头,建设一个基地。一方面用来外国远洋巨轮抵达后停泊和休整,另一方面具有海军基地性质。对于这些基地,清政府当时遵从商业原则去处理。大致以租借方式去解决,很少使用香港早期那种“永久割让”方式。有期限的租借,意味着这些国家只是拥有一定年份(一般为99年)使用权。在这个期限内,租借者有权投资有权维护,到期归还。这种纯商业租借方式并不涉及主权和领土完整。
事实上,当中国资本已成为全球资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中国在全球租借港口码头,保护中国资本和人员顺理成章。从现实反观历史,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在中国”,应该以一种理性精神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